“你在胡说什么!”
“母后在梦里叮嘱我, 一定要善待自己,儿臣想想也是,父皇如此爱重母后,想必也是乐意听她的话的吧?”
老皇帝被他的话把话头堵得死死的。gsgjipo
也多亏了他这些年深情人设立的太过成功了, 所以他现在是上也不是, 下也不是。
只能顺着太子的话来说。
太子也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大臣们知道皇上十分宠爱太子, 也没有什么心思了, 反正也就是点钱财罢了, 他们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老皇帝为了稳固自己慈父人设, 没少给太子送好东西。
这边京城被太子搅和的鸡飞狗跳, 这个年有人过得高兴, 有人过得焦头烂额的。
祝余早就收到了太子的来信, 现在他说是太子的首席智囊都不为过,太子就差拿个神坛把他供起来了。
但是祝余对此并不是十分感冒的。
毕竟,他也是当过皇帝的人, 哪里可能这么没见识。
所以,对于太子的交流也是不卑不亢,但是也恰恰因为这个,太子对他更为看重了。倒也是让祝余有些意外。
祝余一直没有停下自己手头的工作,抗生素的培养很快就问世。其实祝余对于自己的能力一直是十分把控着的,在他看来, 个人的能力再强大也不能做的太多, 历史可以允许因为某个人走的快一点, 但是不能任凭一个人去推翻它, 或者是一下子步子迈得太大。
毕竟,科技是发展而来的,如果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差大肆的利用科技去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短期内是可以见到成效的。
但是这些都是虚假的繁荣,就像是那空中楼阁一样,终究不会长久。
所以,尽管他架着一个半仙的名义,也只是给了太子一个作弊的机会。
可能这个作弊的程度还只是相当于考试时抄上了一个选择题吧。但是对于这个不久之后会被瘟疫和战火席卷的大陆来说,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祝余也觉得这样做已经很好了。
现在他最重要的是任务二。
原主曾经对着陈琳十分不好,家暴不管在哪个朝代,不管是男的打女人或者是女人打男人,在祝余看来,都是十分令人不齿的。
说实话,一开始的帝王身份让他有了些大男子主义的思想。恰逢他和赵思云离开了,遇到了孙艳芳,一开始也只是碍于神器的任务罢了。
但是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反而是给祝余很多思考的时代。
他慢慢的对着孙艳芳倾心,那时候灵枢还没有醒来,他也并不知道孙艳芳和赵思云其实是一个人,但是他还是渐渐的对着她上了心。
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孙艳芳不服输的性格,她知道和自己差距大,但是她从来不自怨自艾,而是努力赶超,祝余第一次很认真的审视他们的关系。
诚然,他一开始是真的将轮回当做消遣,对于他们的关系,也是有一份虚假在里面。
但是,后来,祝余就不再这样想了。
他开始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女性,愿意让自己的另一半去努力,去打拼。
到了这个世界,他也知道,现在的朝代是对女性十分苛刻的,但是祝余也在尽力让陈琳能够自由点。
现在的社会,女子是不可以抛头露面的,盲婚哑嫁的简直不要太多。
祝余现在没有什么能力去一下子推翻这种制度,但是他可以对陈琳有着最大的尊重。
他们本就有婚约,而且,从上辈子还有这辈子陈家的态度来说,陈家和祝家对于这门亲事也都是十分乐见其成的。
因此,寄往陈家的年礼是祝余一个个精心挑选的。甚至他担心原主太过名声在外,哪怕是陈家远在京城,也能听到只言片语。
就因为这个,他十分恳切的给陈伯伯写了一封信,信中十分诚恳的写了自己对于曾经做错事被的后悔以及十分坚定的对于未来的看法,最重要的,是他十分详细的写了自己对于陈家雪中送炭的感激,并且承诺娶了陈家的小姐之后,绝对会真爱她,善待她。
若不是现在的男女大防,他甚至想给陈琳写信,言明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
祝余满以为这样虽然不会打消陈家的担心,也会给他们吃一剂定心丸。
但是他等啊等,等来的居然是陈家的退婚信!
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倒回陈家收到祝家年礼的时候。
其实陈尚书对于祝家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不然,也不会在自己高中之后,愿意和一个商户结为亲家。
他永远感念祝老爷的资助,按理说,他飞黄腾达了,只要稍加帮衬,也算是报了当年的帮助之恩。
但是陈尚书并不这样觉得。
他一直都记得,自己吃不饱饭,更别谈上京赶考了。
要是没有祝老爷的那笔钱,他怕是十几年的辛苦全部白费了。
陈尚书是个心气儿十分高的,当时其实他是存了死志的,因为他要科举,他的一家都被他拖累着,没想到到最后了,他即将功亏一篑。
他是自觉无颜去见自己的双亲和兄弟的。
祝老爷的帮助可以说是间接救回了陈家一大家子人。
但是陈尚书对于女儿的爱意也不是嘴上说说的,他也不是那种为了自己报恩,就能牺牲女儿的人。这和一般的卖女求荣有什么区别呢?
他看上祝家也是思虑周全之后的。
首先,祝老爷这个人就是极为和善的,祝夫人他也曾在祝家做客时见过,祝家的双亲是十足十的软和性子。
这个软和不是说这二人就像是面团捏的一样,是他们的为人处世,不和人交恶。
这种性格在对着家人的时候也是格外友好,陈尚书觉得如果自己的女儿嫁过来,是不必被公婆逼着立规矩的。
其次,虽然祝家的小孩儿看起来不着调了一点,但是他自认有祝老爷那样出色的父亲,祝家的小孩儿再差也不可能差到哪里。
而且,自己已经入朝为官,实现了阶级的跨越,但是说到底,自家并没有什么底蕴的,京城里的哪家人不是关系错综复杂。
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京城的侯爷或者是世子也是当得的,但是这就是高嫁了。
越是高门大户,内里的水就越深。
陈尚书知道这世道对于女子太过苛责,若是将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一辈子勾心斗角的,自己的女儿自己这个当爹的知道,她不是那种能在这种泥潭里安稳度过余生的人。估计嫁进去没多久就会香消玉殒。
这是当爹的最不愿意看到的了。
但是祝家不一样啊。
自己是朝臣,自己的女儿嫁给祝家那就是低嫁。只要自己这个父亲在朝中一日不到,那女儿就能字祝家被人捧着,祝家的小子再怎么混不吝也得善待自己的女儿。
最重要的是,陈琳小时候陈尚书还只是个泥腿子,还没有入仕的时候,陈家其实是真的穷,陈琳因为有一个走科举的父亲,没少被村子里的女孩子们排斥。
她在冬春交替之时,因为去河边洗衣服,被一个嫉妒她的女孩儿推到了冰水里。
虽然陈琳很快被人救起来了,但是到底也是女孩子,还在那样冰冷的水里泡了不短的时间,尽管没有姓名之忧,但是大夫也说了,她今后怕是很难生育的。
在这个时代,一个女人不能生育,相当于直接被盼了死刑了。
哪怕这个女人再贤惠,再优秀,人们提起她的时候,只会说她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
到了这地步,陈尚书哪里敢把自己的女儿高嫁?在深深的后院里,她没有孩子傍身,怕是会过得更加艰难。
他也不是想祸害祝家,他已经做好了打算,若是祝家因为这个嫌弃,那他会养着自己女儿一辈子的。
前段时间祝家出了事情,他因为曾经和祝老爷的情分给祝老太太送了信。
以前祝家和陈家来往,年礼什么的都是中规中矩的,一看就是祝家老太太的手笔。
但是今年的年礼格外不同。
一看就十分贵重,先不说那几幅一看就是真迹的画作,就是那几盏琉璃,就不是一般人能拿出来的东西。
陈家现在不知道祝家是琉璃的生产商,只以为他家也花了很大手笔得来的。
本来这就叫陈尚书很不好意思了,结果祝家老太太在信中极力说着自己对于这门亲事的满意,甚至十分贴心的希望先定下亲事,带到祝家孝期过了就立刻娶了陈琳。
陈尚书知道这是为了陈琳好,毕竟陈琳要比祝余年长几岁,现在在京城里,她也算得上是老姑娘了。祝家此意,爱护之情可以见得。
祝余那封信更是让陈尚书感慨,先是感慨浪子回头金不换,更是感叹他对着自己女儿的尊重。
若是陈琳身子骨好着,这绝对是十分好的婚事。
但是这次让陈尚书没想到的是,陈琳提出了退婚。
其实对于自己的身体,陈琳是一直知道的。她对于祝家的印象也只是:陈家的恩人。这一个层面上的。
她愿意嫁给祝余,也是想让自己的父母安心罢了。在她看来,只要祝家给自己一个栖身之所就好了。
但是这次祝家的年礼诚意满满。祝余的信更是言辞恳切。
陈琳觉得,自己不应该如此自私,祝家少爷是值得更好的,而不是自己这个不能生育的人占着祝家主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