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被自己儿子这一声“惨绝人寰”的声音吓得一哆嗦, 之后就是浑身起鸡皮疙瘩。xiashucom
太子是谁?
将门之后啊,这些年虽然自己对着他极度的宠爱,但是不知道是骨子里就跟了镇国公府的那群硬骨头一样,长到现在都没有张废, 反而这些年愈发的得人望了。
这让老皇帝有时候不由得审视自己的一念之差是不是错了?
当初就应该在生下他的时候就杀死他, 以绝后患。
不过好在镇国公是个病秧子, 连枪都提不起来如何能够上战场?
现在军队内部被自己的人接管, 上任镇国公带的那些亲近兵都被打散重排, 谅他们也搞不出来什么花样来。
最近太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特别的殷勤, 眼中的孺慕之情自己是看的分明的, 但是谁让他是那个女人肚子里爬出来的呢?
唉, 注定也会走在朕的前头啊。
想到这里,老皇帝心里突然一软,既然结局已经定下来了, 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放肆的宠一下他,好歹也是父子一场,也算是尽了为父亲的一点心意吧。
所以,在众臣看来,就是太子殿下一不高兴(哭泣)之后,皇上就对他无可奈何还带着极尽宠溺。
不少大臣也知道现在的皇帝看着年富力强, 听说后宫招幸也从不间断, 但是这皇上啊, 内里底子全被掏空了。
还一直依赖那些丹药, 妄图长生。简直是到了疯魔的境地。
不少老臣都开始做打算了。见他如此宠爱太子殿下,在想到太子殿下平时素有贤名,不少人已经在商量着站队了。
“皇儿啊, 你这是怎么了?快别哭了,有什么事情你说出来,父皇给你做主!”
老皇帝端的一派慈父样貌,说的话和做的事却是天差地别。
这句话明面上是在宠溺自己,实际上哪里不是在拱火?
没看见说完这句话,底下的那些其他皇子一派的大臣都神色紧张了吗?
估计不久就会有麻烦找上门来了。
而且,看着七皇子眼睛里快要凝成实体一般的怒火,太子心中反而凉薄一笑了。
若是曾经的他,尽管知道镇国公府的人牺牲的太多,但是,家国天下,仁义道德看多了,他只会唏嘘一下,然后感叹,英雄死在了沙场上,那也算是死得其所。
可是在听了祝先生的话,继续查下去之后,他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曾经的他若是听到自己的父皇如此偏宠自己,定会心中像是吃了蜜一样甜,之后,就是惶惶不安。
为什么不安?
他从来不怕那些弟弟们的对付,因为他知道,父皇会护着他,他也确实如此,护着自己,但是确是父皇他自己亲手要杀了自己。
他现在看见端坐在龙椅之上,露出慈父微笑的父亲,只觉得他真是好能装啊,不去外面唱大戏真的是可惜了!要是他真的去了,没准儿还能成为名动天下的角儿。
心里这样吐槽,但是太子面子上没有一点点的变化。
他依旧红着眼眶。
前日祝先生来信,谈及现在的处境,他在信中所言,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场天灾降世,若是稍有不慎,便会生灵涂炭,百姓们生活的水深火热。最重要的是:国将不国。
所以,祝先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可以蛰伏起来,明面上退出朝堂,但是会在暗地里布下大网,整个京城都在自己的手中。
现在这一项工作的进展已经十分迅速了,有了琉璃,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开始交往着了,太子也在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
虽然看起来不在朝堂之上,但是朝堂的事情他都是了解的。
祝先生说,这就叫:人不在江湖,但是江湖都有我的传说。
虽然太子觉得这句话放在这里不是很合适,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十分巧妙的理解了祝先生想要说的意思。
原本还在愁怎么名正言顺的继续下去,没想到自己亲爱的七弟这是给自己上赶着送理由来了呢!
太子心中乐成花了都,但是面上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前几日,儿臣得了风寒,原以为过几日就好了,结果没想着病情越来越严重了。”
“前几日得了风寒?可是朕见你上朝还是挺红光满面的呀!”
“儿臣是指前一个月了,不过父皇居然时刻关心儿臣,儿臣真是听到了心下震动,感念皇恩浩荡啊!”
其实了皇帝是准备给他按个欺君之罪,没想到他这样一说,自己这慈父人设是越坐越稳了。
原本以为这个孩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说话也开始迂回了。没想到还是这么傻,自己给自己拱火啊!
果然,老皇帝坐在上面看见下面的臣子们神色各异,但是大多数都面上不好看。
老皇帝高兴了,自然不会去关心到底是几天还是几个月了,反正迟早都是要死的。
“我儿仁义,父皇深感安慰啊。”
“之后风寒一直不见好,孩儿还为此迁出了隐疾。”
“哦?可找太医诊治过了?”老皇帝面上一片严肃,心里也在纳闷,这个毒发速度有点快啊!
“孩儿怎敢轻易惊扰父皇,都是府中的大夫在帮儿臣看病。”
“乡野村夫哪里懂得什么高明的医术,还是下朝之后让太医给你诊诊脉,朕也好安心啊。”
太子听了之后,急忙跪谢皇恩:“多谢父皇体恤,儿臣不胜欢喜。”
原本以为太子是以此为借口,想要让他在宫里诊脉也是为了掌握他身体的情况,原本以为太子会百般推诿,没想到他真的顺着话下来了,倒叫老皇帝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这样一来,老皇帝对他的话倒是真的相信了不少了。
毕竟,哪个人能不惜命啊!
两个人各怀鬼胎,但是面上相处确实一片父子情深其乐融融的样子,气的七皇子快气成了河豚了。
“父皇!虽然大哥身体抱恙,但是他贪图享乐也是事实啊!而且他府中极尽奢华,怕是要比皇宫还要奢靡呢!”
七皇子不依不饶的,而且他知道自己的父皇也是个爱享乐的主,但是他自己享乐可以,别人享乐那就是罪过!
七皇子可是把他父皇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的。
果不其然,老皇帝又耷拉个脸了。
太子等得就是现在。
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父皇明鉴啊,孩儿并非穷凶极奢,实在是,唉……”
“有什么隐情说出来,大男人的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子啊!”
“是,是给儿臣看病的大夫说了,儿臣此番牵扯出了娘胎里带来的病症,怕是活不过三年了!”
此话一出,不亚于在大殿上埋了一颗惊雷。
太子一派的先是愣神,之后便是茫然:“若是太子倒了,他们这些人该如何是好啊?”
其他皇子面上是止不住的笑意:“虽然父皇看起来虚的不行,但是做个几年还是没有问题的,太子早死,也早早出局了。若真是如此,自己是不是能争一争这最高的位置呢?”
七皇子就不一样了,他在欣喜之余,更多了一丝同病相怜的感觉:“原来不是我一个人重病在身啊。虽然我这中了蛊毒,但是只要处理得当,我还能活的好好的,这太子就不一样了,三年啊,弹指一挥间啊!”
老皇帝也怔住了。他的第一反应是:“太子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他为什么这么怀疑,实在是这个时间太过巧合,正好和他预想中太子毒发身亡的时间吻合。
不过看着太子的眼神,老皇帝又不确定了。
毕竟,这个孩子眼中的孺慕之情快要化为实质了。
不少人都在等着一个结果,就是太子所言是否是真的的结果。
老皇帝也是,若是太子所言真是偶然也就罢了,若是他真的知道了什么,那他是留不得了,不用三年,三天之内,老皇帝就会让他暴毙而亡。
所以,金銮殿上,皇帝以国本为由,召集了太医院的太医一同看诊。
一个两个太医太子可以收买,但是,整个太医院都被收买那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可能。
太子也担心会有这么一出,毕竟他的父皇他知道,那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肯让天下人负我。
好在祝先生真是高瞻远瞩,给了自己一副药,只要有了这个药,就能让脉象看起来虚弱无力,一看就是将死之人。
果然,数位太医诊断过后的结果基本上一致,也就是太子所言非虚。
这一消息一出来,这个大殿给人的感觉就是:都骚动了起来。
大臣们开始自己心中的小九九:我该压哪一个皇子呢?
皇子们开始自己心中的小九九:太子现在形同虚设,自己要争一争这位置了!
老皇帝如何不知道,太子是他立了多年的靶子,原本计划着是自己离世的时候带走他,给新皇铺路,而他最属意的人选,不外乎真的是七皇子、
但是现在这个靶子提前碎了,老皇帝心里不郁闷是不可能的。
“父皇明鉴,儿臣深感时日无多了,所以才想多享受一下,孩儿并无他心啊。”
要是往常太子这样说,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臣还有自己的那些巴不得自己出事儿的弟弟们一定会一起针对自己。
可是现在,不少人都在为自己说话。
“皇上,老臣认为,太子殿下贵为一国储君,生活好一点也是正常的。”
“臣附议。”
“父皇,太子哥哥病痛缠身,若是有好玩的让他心情放松一会儿,也算是好事儿了。”
“是啊,儿臣深感痛心,为了让太子哥哥心情更好一点,孩儿愿意将府中的夜明珠拿出来,送给太子哥哥,只希望他能够开心。”
说这话的是六皇子,一直都是太子的贴心小棉袄,对于皇位没有什么兴趣,就爱写写诗作作画什么的。
所以,他是真心想将自己的心爱之物送出来,为了让自己的太子哥哥高兴一点。
太子虽然是在做戏,但是看到这个弟弟对自己的一片心意,他也十分暖心。
“多谢六弟心意了。”
太子红着眼眶说到。
其他的兄弟们才反应过来,心里暗骂老六是个马屁精,但是心里也明白过来了。
“按照父皇对太子的重视,哪怕太子没有了来日,立储之事没准儿也会征求他的意见。”
想到这儿,这些人的心思也热络了一些。
和登上皇位想比,那些财物又算得了什么!
因此,也不少人开始上演兄友弟恭了。
“太子哥哥,臣弟最近新得了前朝吴大家的画作,想必太子哥哥也喜欢,明日就派人送到您府上。”
“太子哥哥,臣弟最近新得了一盏琉璃灯,夜晚点亮如同白昼,也送与太子哥哥吧!”
“太子哥哥,臣弟最近……”
……
太子以前讲究君子之风,不轻易拿别人送来的东西。
但是在祝先生的影响和熏陶下,他对此十分乐见其成。
用祝余的话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所以太子十分欣然的接受了这些赠礼。
坐在上首的老皇帝见到事情走向到了一个十分匪夷所思的地步,但是现在他已经被牵着走了,只能认了。
而且,所有人都送了礼,自己这个自诩慈父的皇帝要是没有什么表示,那这人设不就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