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怎么老是你 > 第17章 第 17 章

怎么老是你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胖咪子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7 20:08:28 来源:文学城

万岁爷是什么人哪,万乘之尊,他需要一个端庄贤德的皇后,携手共同扶持起这万里江山。夏和易扪心自问,她离贤和德都有远程子距离。

至于嫔妃……纳妾纳色,美人若是有点小性儿,可以算是枯燥宫廷生活的调剂,但绝不能是像她这么一个离经叛道得太厉害的。不愿报效母族的想法,放到所有贵女里,大概都是惊世骇俗到无法接受的吧。

所以,万岁爷的一时兴起,应该被她的不识抬举彻底浇灭了。

没有受到惩戒,这倒是令夏和易始料未及的。不过转念一想也很合理,她对万岁爷来说,是多么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微末人物啊,万岁爷日理万机,多半压根儿没心思惩治她,指不定前脚刚将她送出宫,回头就把人都忘得干干净净了。

圣心难测,无论万岁爷他老人家心里想什么,她的日子还得照旧过,择夫事宜又成了重中之重。

窗支开了,夏日连空气都带着热浪浪的味道,夏和易撑着胳膊支在窗前,望着外头的树荫沉思。

在进了京的藩王中,定西王年近不惑,膝下子孙都成了婚,而且每个都有少说七**十个侍妾,家风成谜;淮南王倒是尚未婚配,但表兄表妹鹣鲽情深,早已传为一段佳话。

至于其余的外放官员,眼下这不年不节的,大多没有回京,想套交情也套不上。

思来想去只有武宁王最合适。想着大家伙儿提起武宁王都一脸的讳莫如深,不难猜测出一些不可言说的过往。武宁王是长兄,和当今圣上又是一母同胞的嫡子,没道理万岁爷刚登基,哥哥就被一贬千万里贬到荒芜的北地。唯一行得通的解释是,当初的皇位之争,兄弟俩怕是经历过一番厮杀的。

那么就更好了,武宁王败了,此生断无起复之日,嫁过去了就一块儿在北地数着牛羊嚼着草根终老,从此海阔天空远离夏家的掌控。

况且她这两日费心打听过了,武宁王尚未娶嫡妻。至于有没有其他女人,武宁王的藩府在北地,山高水远的,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暂时不划在她的考量范畴之内。

总之只要没有正妻,她就还有希望。

天哪,不想不觉得,坐下来好好捋一捋,武宁王简直就是未来夫君的绝佳之选。

如果说重活两次教会了夏和易什么,那就是不要守着规矩体面而活,命捏在自己手里,要往何处全凭自个儿。前世她顾及体面,做事瞻前顾后不敢放肆,亲事放着任由家里拿捏,结果惨不忍睹。

要说她的天性绝不是讲究体面的,只是身为皇后迫使她不得不学着端起来,现如今重新当回一个莽撞不计后果的人,改正归邪毫无难度。

干脆决心闯上门去直接向武宁王表个意,毕竟他们是钻过同一个假山洞的,总得有点抱头鼠窜的江湖情分在的吧。

一片大好的未来在眼前徐徐展开,夏和易谋划得两眼直冒精光。

*

此刻的武宁王府,武宁王从前厅出来,身后默不作声跟上两个人,再往南走出角门,后面的小催儿变成四个,待他穿过正院走到王府大门口,身后浩浩荡荡跟了两排人,皆是配了刀的重甲兵。

这还不算,大门口两个门神似的黑脸彪汉手持长枪,见有人出来,“唰”一下,举枪一左一右格成一个交错十字,生生堵住了大门。

王府管事的早听了禀报,插着袖子碎步从后头追上来,讪笑道:“王爷,您这是做什么。”

武宁王冷冷哂笑,“眼瞎了看不见?本王要出府。”

说罢上前一推那斜十字格,稳如泰山,一动不动。

藩王在京,虽是贵为亲王,实际享不到与爵位同等的自由,去了哪儿见了谁,皆被无数双眼睛盯着,行走坐卧都要一一上报宫里。

但藩王在外多说一不二潇洒浪荡惯了,受不住这样严苛的监视。例如这位武宁王,处心积虑借闹市纵马制造混乱,试图摆脱宫里派的侍卫,最后被一干人从泾国公府后头的小巷里抓住,被灰溜溜“请”回了王府。

其实这本来除了说出去丢点人,也没什么的。谁知前日里万岁爷突然过问了这事儿,听完奏报勃然大怒,说客气是给懂规矩的人设的。既然碰上不懂规矩的,干脆派人将武宁王府围成了一个封闭的铁桶,谁都不让出,如果有人上门递帖子拜谒,一概推说王爷不在,毫不遮掩,只差没明着说软禁了。

京城的王府管事自然是宫里的人,虾了腰,客客套套地笑出一脸褶子,“小的们做不了这个主,求王爷别为难小的们。”

软的硬的都碰了,横竖就是不让出去,武宁王大发了一通脾气,但也只能愤愤不平地调头回去。

管事的往王爷身后跟的两串儿侍卫递了个眼色,低声道:“跟上。”

两列侍卫重重踏过去,仓郎仓郎的拍甲声响。

*

从巷尾拐出来一辆马车,停在了武宁王府的街对过。

这里刚刚发生的事,马车上的夏和易当然不会知道。

秋红替她去叫门,不说来路,只说求见武宁王。

管事的眼睛尖着呢,暗自上下打量了一番,瞧出是大户人家里有体面的大丫头,主子肯定非富即贵,那就更不能放进去了,“哟”了一声,笑了笑,“姑娘来得可真不巧,王爷不在府上,刚出去。”

秋红有些着急,但上门之前夏和易也猜到王爷可能不在,便照着夏和易教她的话说:“求您给王爷捎句话,您就说假山之盟,请王爷见一面,王爷应该能明白我主子是谁。”

管事的听得一头雾水,但是听不懂没关系,他根本不会递这个话,于是很是顺当地点头,“待王爷回府了,我一定把姑娘的话带到。”

秋红回到马车上,对夏和易摇了摇头,夏和易就明白了。

有些遗憾,但是她今儿是抱着必须要和武宁王搭上话的决心出来的,犹豫半晌,说“既然来了,就等等罢,兴许王爷迟些就回来了。”

出门前她告诉潘氏要上街逛一逛,派春翠去买些细碎的小玩意儿回来,权当她今日的战果,自个儿和秋红闷在马车里,时不时关注对门的动静。

等啊等,等到春翠兜着一怀丁铃当啷的东西回来,一齐等到下半晌,把战果里能吃的点心都吃完了,马车里仨人的肚子咕噜咕噜小声地响,马车外车夫的肚子咕噜咕噜响亮地响。

夏和易捂着肚子,苦哈哈地瘪着嘴,权充当了一回乌鸦嘴,“王爷今儿是不是不回来了?”

很有这个可能。掀起车帘往前后各看几眼,通途大路干干净净清清凉凉,连个路过的人都没有,小风经过吹起一把尘土,配上肚子饿得此起彼伏的叫唤声,实在凄凉。

她是来登门求嫁的,不是为了横死武宁王府大门口的。

“走!”夏和易一咬牙,临走前不忘嘱咐两个丫鬟道:“备好吃的喝的,咱们明儿还来。”

春翠还多走了几里地买东西,饿得木愣愣的,“姑娘,还来啊?”

夏和易的好胜心被激了起来,一握拳,“今儿不行就明儿,明儿不行后儿,我天天来这里守着,就不信堵不着他!”

主子有信心自然是好的,但秋红还是适时地提醒了一下接下来的问题,“姑娘,您要是见着王爷了,然后打算怎么办呢?”

夏和易一怔,紧攥的小拳头慢慢放开。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

夏和易低头面朝膝头沉思半晌,提出了一个相当缜密的计划,“就直接问他愿不愿意……娶我?”

饿得头晕眼花的春翠失去了委婉的能力,问道:“那王爷要是说不愿意——”

夏和易愤起叉腰怒瞪双目。

春翠立刻改口道:“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表达不满归表达不满,夏和易还是哼哼唧唧地设想了一下春翠提出的可能,一拍大腿,“那还不容易,他要说不愿意,我就不在他身上耽误功夫了,赶快找下一个啊!”

春翠和秋红为了尽早回府吃上东西,纷纷对姑娘的大智慧表示了宾服。

*

南斋里,皇帝听夏公爷奏完北伐将士军袄的筹备事宜,等夏公爷倒着退下去,陈和祥和六河进来伺候笔墨茶水。

今儿还有两起,皇帝说:“传罢。”

可还没等陈和祥走到门口,皇帝又开口说:“等等。”

陈和祥和六河埋着头听候示下。

“她这两天在做什么?”皇帝很不经意地问道。

没个前因后果,也没说她是谁。

但陈和祥懂了,哈着腰答道:“夏二姑娘昨日上武宁王府门口蹲了一整日。”

其实皇帝并没有要求谁去守着夏和易,但当差的人,最要紧的一宗就是揣摩主子的心意,将主子没问出口的需求付诸实施。

陈和祥还将夏和易和婢女之间的对话,原封不动的复述了一遍。

一人分饰三角儿,有点难度,但大致意思是表达清楚了——夏和易要武宁王娶她,堵上门子去,也要让武宁王娶她。

屋里静了下去,屋外的蝉鸣急急地掀了两个浪头起来。

臣工还在庑房里等候奏对,皇帝握奏折子的手指略发紧,“先传罢。”

待政事议完,已过了日中,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辰,即便窗子全都大敞起来,依然一丝风也没有,干干的热,像火炉倒扣了,烫得人发丝都烧起来。

皇帝打开手边临近的一本奏本子,没抬头,冷冷问道:“她又去了?”

陈和祥回道:“回万岁爷的话,姑娘今儿是又去了武宁王府。”

“啪——”

奏本子反拍在案上,响亮一声炸起。

皇帝说话,能细听出一丝咬牙切齿的意味。

“找套衣服来,朕要出宫。”

六河还在琢磨万岁爷说的是什么衣服呢,陈和祥似是早有准备,哈腰捧着一个剔红托盘上前,顶上的绣金盖布掀开来,底下是一整套五爪龙的亲王常服。

万岁爷这是要扮……

六河暗暗惊呼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