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糟糠之妻重生了[九零] > 第5章 出主意。

糟糠之妻重生了[九零] 第5章 出主意。

作者:临欺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3-18 06:29:18 来源:文学城

*

这一次不只是院子里看戏的惊讶,就连年念青都面露诧异。

姚瑶该不会是疯了吧?

她是不是不知道离婚对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而且姚瑶还跟婆婆叫板,这就更难找好的婆家了!

姚瑶想的很简单,第一步掰扯清楚孙国强的工钱是怎么回事,揭露李群芳的嘴脸,然后就是离婚!

她看见孙小宝,李群芳就恶心,更不想看见孙国强。

一开始姚瑶还想不能太过强势,要有放有收,但她都是已经死过一次的,还在乎什么风气不风气的问题,既然李群芳给她送枕头来,姚瑶觉得自己没道理不接着,趁机提出离婚。

李群芳都傻了,嘴皮子利索的人竟然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吊三角眼愣愣的盯着抹眼泪好像和以前一样懦弱好欺负,但背脊打的笔直的姚瑶,倔强中带着韧性好像打不垮似的。

姚瑶怎么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一点都不好拿捏了?

平时她的声音大一点,姚瑶就像是见了老鹰的鹌鹑吓得厉害,她要喊姚瑶滚蛋,姚瑶更是会红了眼眶,受气包似的一个劲道歉。

李群芳都习惯高高在上的感觉了,现在被姚瑶说离婚,立即打懵了。

姚瑶才懒得管别人什么态度,丢下一句话:“妈,滚是你说出来的,既然你说了那就说到做到,希望我回来的时候你们一家人已经如你所说“滚”了。”

说完不管呆愣的众人,抬起脚走出去。

姚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虽然她已经支棱起来,但回过神的李群芳少不得会继续编排她,村里的人也少不了说闲话,这些她都可以不搭理,但她自己得有钱。

乡下规矩多,有钱才是硬道理。

*

上辈子下岗潮以后,为了孩子和家人姚瑶硬着头皮出去工作,攻克的第一道难题就是从未见过世面,性格懦弱的自己。

后来真的架着孙国强那辆飞鸽牌自行车出去集市上卖冰糕,去卖菜以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卖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

也是出去之后,姚瑶才知道九零初不仅仅是物资匮乏,更是百废待兴、充满机会的时代!

姚瑶还记得那时候小学的报名费,杂费统称为学杂费,加在一起一共25块钱,对农民出生的她来说就像是天文数字,孙国强也叫她别折腾说那是他辛苦干活一个月才有的工钱,姚瑶咬牙坚持,白天卖雪糕,回来的时候在马路边铺一张编织袋,放上菜吆喝着叫卖,一个月赚了五十块!

她那时没见过世面都能赚到五十块钱,有一辈子记忆的她,难道还不能抢占先机吗?

姚瑶一面想,一面走,村子里都是泥地,前些天刚下了雨,姚瑶穿着布鞋走在上面一步一个脚印,鞋底更是沾了黄色的土,越走脚下沾的越是多,就连抬起脚都费劲。

草丛和树木没有了约束肆意生长,姚瑶看见几只小绿色的,黑色的,红色的蜻蜓在草丛里飞动,那小时候姚瑶还不谙世事的时候总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捉蝴蝶,采花。

用别人不要的碎碗也是她们的玩具,放在火砖搭成的小炉子上,捡来枯木枝枯叶子,偷来爸爸抽烟的火柴点燃,村长家的小孩再在家里偷来一点点白糖放进碗里熬成糖浆,小伙伴仰着头喝一口再递给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这样欢乐的时光过不了多久,村长媳妇张大娘就会拿着藤条骂骂咧咧的跑过来,然后她们惊呼一声做鸟兽散去,有一次姚瑶跑去老远还能听见张大娘揪着小孩的耳朵骂骂咧咧,说他是败家子。

现在物资匮乏,在六零七零的时候几斤白糖能拿来娶媳妇用,红糖更是稀罕物。姚瑶长大了,嫁人了,才知道当初张大娘为什么总是骂骂咧咧的,还不喜欢她们。

走了一会,到了村长家修建的毛坯房外,村长家修的是二层小楼,以前听李群芳说过村长打算将一楼拿来做店铺出租,让租客做生意赚钱的,所以收费是六十块。

蜀都的北门本来就是最穷的区域,谁有那么多钱来出租铺面。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有了自留田,赔付了一些钱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但村子里还有好多人家住在土房,虽然冬暖夏凉,但到下雨天就是灾难,雨水混合着土蜿蜒而下,还有老鼠打洞呢!

虽然日子好起来,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在努力打工赚钱,但穷苦惯了的村民是舍不得将攒下的钱拿来自己做生意承担损失的。

老一辈还是认为应该将钱攒下来。

所以村长将二层小楼修好也没有租客,直接变成了村子中央的摆设。

姚瑶踩着一脚的泥过去的时候,看见廊坎周围有很多的黄泥印记,不用想也知道是走泥地的村民干的好事。

她早就在路过野外的时候折了几根树枝,现在低着头正要将布鞋上的黄泥刮下来,就听到张大娘的声音由远至近,嘴里说着不干不净的话。

“我去她大爷的!作孽啊,谁那么缺德整天在老娘的廊坎上刮泥巴!不用你清理就干缺德事是吧!看我怎么收拾你!”

“都是有娘生没娘教的东西,别给老娘抓住!”

姚瑶听出是张大娘的声音,张大娘叫张素芬是村长的媳妇,性格急躁,泼辣,但要是不招惹她,她也是个爽利的人。上辈子张大娘是唯一劝她好好想想自己以后,如果真的打算离婚就换个地方生活的人。

只是姚瑶没有听,最后斗到惨死在玉米地的下场。

张大娘骂骂咧咧手里还提着笤帚走过来,一双画的细细的眉毛倒竖起来一副要跟人撕逼的凶狠架势。一看见姚瑶眼里都有火光了,她一顿,目光落在姚瑶手里的树枝上。

蹲下来正准备刮泥的姚瑶:“……”

巧了不是。

张大娘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一看此情景就将手里的笤帚“咚”地一声落在地上,眉梢一挑:“真是稀客,你不去你妈田里帮忙干活,到我这鬼地方干嘛?”

这是真直率。

姚瑶抿唇笑了笑,抬起头来再度看了看面前的二层小楼,忽然说道:“张大娘,我觉得这铺面修的挺好的。”

张大娘愣了一下,也仰起头来看自家的小楼,叹息:“好有什么用,租不出去就是摆设,亏喽!”

村长在九零初建商业楼其实不算异想天开,村子里的村民虽然舍不得花钱租昂贵的铺面,但外面早就开始出租铺面做生意了,北门最繁华的火车北站、荷花池人人都在那做生意,卖衣服,卖小吃。赚的盆满钵满。

踏水村的村民还有着固定的思维,谁也不想背井离乡出去打工,很多年纪大的就这样在村子里干了一辈子,不知道外界已经发展成什么样了。

上海早在91年就有了第一家自选商场,演变到后来的超市,但他们这里连做生意都还没彻底迈出第一步呢。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村长的二层小楼闲置了快一年,才陆陆续续有人搬进去。

姚瑶见过后来的商场为了吸引顾客的手段。她本来就想赚钱,加上张大娘上辈子的照顾她也是真心感谢的,她看着高耸的建筑和空落落的铺面,眼睛一转。

“张大娘,乡亲们都没有多少钱,不敢踏出第一步,所以我们需要让他们看见能赚钱的希望。”

张大娘是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被懦弱的姚瑶提点,顿时心里又是惊讶又是不可思议,但她的好奇心被姚瑶高高的提起来也顾不上这些,忙问:“啥意思啊?”

瑶笑着说:“只需要先在出租房外摆点吸引人的东西就可以了,小孩子是最容易被吸引的,最喜颜色鲜艳,有声音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