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30章 第三十章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30章 第三十章

作者:蒿里茫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7 23:40:48 来源:文学城

临近初夏,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了。

对于没带够衣服被褥的人来说,这样的天气很是和气,毕竟春夜寒凉,几场雨过后总有病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的人,天气热点,需要的衣物就少点;

对于粮食带得不足够的人而言,这样的天气也很和气,田垄间总有能寻到的野菜和嫩芽,初夏的野菜已经渐老了,咀嚼次数不足便想强撑着下咽的话,偶尔会划破喉咙,但总归比饿死强得多;

但对于粮食带得还算充足的人,这样的天气就很不怎么样了,几乎没有谁家的粮食不生虫子,任凭洗几遍米,吃的时候也要尽量含糊些,闭眼吃。

河水浑浊,偶尔有上游漂下来的死尸,这样的地方想要汲水,不烧开是万不能喝的,毕竟汉人不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哺育出来的,没那么强壮的肠胃。

到处都有病倒的人,阿谦也闹过几次肚子,吓得眉娘一副心思全在儿子身上,这几日见他略有了好转,也有心思与同心说话了。

同心便是张辽送来的那个小娘子,十七八岁年纪,据说是家中略有薄资,被范夔盯上,家破人亡不算,还要用她抵了债。

眉娘问起来时,她倒也不觉得十分难过。

“家兄好赌,又不识字,范屠写什么,他便认什么,没有这一桩,怕也有下一桩,总是躲不过的。”她淡淡地说道,“只是阿母想不开,寻了短见,其实也不必如此。”

炊烟冉冉,两个小妇人守在营地的一角,一个摘野菜,一个熬粥,手上不闲,但还能分出一点心思闲谈。

听了这话,眉娘看了她一眼,“兄嫂而今不在了?”

“他们住在夕阳亭那附近,”同心掐掉了一根过老过韧的草叶,“我偷偷求人看过,那一片的村庄都不在了,我那两个嫁在同村的姐姐,亦是如此。”

锅中的米粥刚刚烧开,发出了咕嘟咕嘟的声音,显得周遭格外嘈杂,只有这一角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眉娘似乎是想换一个不那么悲惨的话题,但她想了一会儿,只想到了范夔,“人说范屠脾气暴躁,豺狼之性,偶尔几次他家人来我的酒坊打酒,我见亦是如此,妹妹在他家做得来么?”

那一把野菜摘干净了,放在一旁的水盆里简单漂洗一下,而后便被剁成了碎末,洒进了粥里。

“虽说脾气确实大些,”她垂了垂眼帘,“他每次打死一个婢女姬妾,总要隔一段时间,才会再发一次这样的脾气,因而只要数着日子,小心伺候,也不难捱呢。”

……这个天好像被聊死了。

在河边给乌鸦清理内脏的咸鱼如此想。

尽管在汉朝时,乌鸦并不是什么坏鸟,甚至还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名声,但它本质上还是杂食动物,来者不拒。

考虑到“杂食”里包括腐肉,而最近临近潼关的路上,乌鸦变得多了起来,这就很不能细想了。

同心那双杏眼抬了起来,微微弯了弯,“现下跟着姐姐,又有陆郎君照拂,姐姐不必为妾伤神。”

拿着个汤勺在锅里搅啊搅的眉娘终于想到了安慰话。

“祸兮福所倚,妹妹啊,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咸鱼突然一哆嗦。

“陆郎君怎么了?”两个人都转过头来看向了她。

“没什么,”她赶紧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出去,“我去看看陈大哥。”

这时代但凡家境不那么落魄的妇人,总是十分看重声誉,力求将家业整治得井井有条。

蕃氏又是个十分刚强的妇人,她虽出身商贾,却嫁了陈定这么个士人,因而平日里自视甚高,不用说家中处处布置用心,哪怕是同亲族街坊一起被迫迁徙长安这一路,她也总要将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鬓发不乱,衣衫整洁——她的丈夫与儿子,自然也是同样的干净体面才对劲。

但现下生火做饭的蕃氏已不见了刚出城时的刚强劲儿,她的眼窝迅速地凹陷下去,头发也花白了许多,一身旧衣衫上沾染了污渍也浑然不觉。

没待陆悬鱼走得更近些,那顶破帐篷里便传来了骂声。

“你这不贤不顺的贼妇人,做顿饭也要这许久!”

她脚步停了一停,蕃氏正好抬起头来看到了她,那张憔悴而衰老的脸上便露出了一丝尴尬,一丝惶恐,还有一丝感激。

“给陈大哥熬点肉粥,补一补吧。”她递过去那只拔了毛,清理了内脏的禽类,“我来看看陈大哥。”

“这怎么好……”蕃氏眼圈一红,“路途遥远,郎君也须顾及自身,不必时时照拂。”

“没事,”她坚持着将这只乌鸦塞了过去,“彼此照顾罢了。”

帐篷里忽然传出了两声击打油布的声音。

“恶妇!你是想饿死我吗?!”

她看看蕃氏,蕃氏低下头,看不清什么表情,回到锅边继续忙着做饭,再不言语。

那顶帐篷十分狭小昏暗,一掀开帘子,一股难闻的气味便传了出来。

陈定躺在里面,青灰色一张脸,上半身还穿着一件里衣,下半身只用一条毯子盖着,两只浑浊的眼睛恶狠狠,直勾勾地望过来。

“原来是仁义之名满雒阳的陆郎君,”这样一句话还未说完,单薄的胸腔便开始剧烈起伏,但他还是硬撑着将话说完了,“尔来看我何时才死吗?”

“不会的,只要静心将养几天,”她平心静气地说,“陈大哥的病便会好起来的。”

陈定的两颊已经没什么肉,头颅却显得更大了,阴森森地望了她一会儿,忽然一笑。

“我岂不知你的出身根本呢?你不过是张缗捡回来的乞儿,与路边一条野狗无异,竟然也敢称豪杰之名?真是笑死人了!”

她眨眨眼睛,没想好该说点什么,但陈定的脸上泛起了不正常的红晕,眼睛里也充满了亢奋的光芒。

“凭你怎么惺惺作态,不过一个目不识丁的村野匹夫罢了!”他伸出了一只食指,充满侮辱性的在她面前比了比,“我乃汝南陈氏子,岂会自降身份,与你共语?

“滚出去!”

想了半天,她还是没想出来该说点什么,最后也只是躬身行了一礼。

“既如此,小弟过几天再来看望。”

陈定已经没有“几天”可过了。

这几乎是整条东三道上都心知肚明的事。

他的痢疾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进水米数日,起也起不来,更不用说下地行走。之所以还在队伍之中,是因为蕃氏是这条街道上的大姓,她总有几个兄弟帮一把手,将陈定放在推车上,推着走一日,换一人再走一日。

这样的时日无多里,陈定的脾气迅速变得越来越暴躁,也越来越野蛮。

当初在雒阳城时,陆悬鱼作为他家的邻居,时常能听到的是蕃氏变着法儿的教训老公,孔乙己则低声下气,讨好求饶。

连打桶水回来稍慢些,蕃氏都能毫不留情地收拾他一顿,这位平时端着点儿架子,但十分注意体面客气的破落士人是个“气管炎”,几乎是整条街上都知道的事,甚至已经到了大家连提都懒得提的地步。

……羊喜虽然也惧内,好歹少夫人待他还有三分客气,不肯当着别人的面,高声下他的面子。

但蕃氏嗓门亮起来的时候,那是谁也挡不住的。

所以,这个一只脚已经无可挽回地迈进死亡的陈定,这个脾气暴躁,时常骂些污言秽语,甚至见谁骂谁的陈定,这个性情大变,几乎令人感到陌生的陈定,并没有真的惹到哪个邻居。

大家只当他已经神志不清,谁也不愿同他较真。

陆悬鱼出了帐篷时,远远看着陈三郎端了一盆衣物回来了。

除了挨骂不吭声的蕃氏之外,这孩子除了要照顾母亲,每日安营扎寨时还要忙着为他的父亲清洗衣物,短短十数日,也已经瘦得快要脱了相。

见她过来,陈三郎停了脚步,放下木盆,恭敬又客气地行了一礼。

……大概自己真的是情商低,她想,她竟然也想不出什么安慰他的话。

夜色渐深。

干柴越来越难捡,因此家家生过火,吃过饭之后,都会迅速将火堆扑灭,收拾未烬的干柴装起来,留待明日再用。

营地很早便陷入了一片漆黑,偶尔有人打鼾,有人窃窃私语,有人低声哭泣。

但听到哭声也不必大惊小怪,自从离了雒阳,几乎每一处营地,每一个夜里,都能听到这样的泣声。

区别只在有人是醒着哭,有人在梦里哭。

这样的夜里,也会有小动物跑过来想偷点粮米吃。

她背着弓,靠在树下,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听着周遭的响动。

一只草虫出了声,其余便慢慢开始在林间应和,灌木丛中还有许多窸窸窣窣跑来跑去的声音。

远远传来三更鼓声,草虫似乎也暂静了一刻。

营地里却传来了响动并不大,但十分奇怪的声音。

似乎是什么重物在地面慢慢拖行。

十分吃力,十分小心。

她睁开眼望去,从帐篷里爬了出来,小心翼翼向着营地外而去的,正是陈定。

他在往东爬,但东边是一片刺柏,她出入尚要小心,一个不慎便要刮破衣衫,陈定这样的状态怎么能爬过去呢?

“……陈大哥?”

趴在地上的陈定抬头望向了她,眼里带了一丝惊慌失措,又连忙冲她摆了摆手,示意她莫出声。

“……你要去那边做什么?”她小声问。

他双手抓了一把泥土,似是想用力坐起来,但最后还是又趴回在地上了。

“劳你,扶我去那棵老树下,”他喘着气说道,“我有要事。”

今夜难得既没下雨,又没乌云。

群星洒下一片星光,虽然黯淡,却宁静又悠远,望一望便令人不觉忘记今夕何夕,此地又是何地了。

陈定坐在那棵枯树下,费力地喘了半天的气,却怎么也喘不匀,最后还是挥了挥手,让她坐下来,坐在他身边。

“陆郎君,”他费力地说道,“这些日子,蒙你照顾,我很感激。”

……这也不算什么。

但即使是她这种粗神经的人,都从这一句话里听到了不祥的意味。

他一双眼睛已经没有多少神采,却平静了许多。

比往日里那个有点端着架子,被她吐槽为“孔乙己”的陈定更加平静。

“我那般出言不逊,你却仍不同我计较。”

“我生病时,脾气也暴躁。”她想了一会儿,干巴巴地说了一句,“这也没什么。”

陈定摇了摇头,他坐在草丛里,周围一片寂静,他的声音越也来越轻。

“我有件事想求你,可成么?”

她的眼眶有些发热,但仍然点点头。

“陈大哥请说。”

“我妻有舅姑兄长照拂,又有郎君友爱邻里,我是不必挂牵的。

“这些日子,她细心照顾我,憔悴许多,只希望她早早忘了我这恶言恶语的无用之人。

“只是三郎年幼,若将来品行不端,盼郎君能直言斧正。”他恳切地说道,“莫令他似他父亲这般好高骛远,终究庸碌无为。”

她觉得嗓子眼里堵着什么东西,说不出话,过了一会儿才开口。

“我答应你,但陈大哥素有学识,怎么称得上庸碌无为呢?”

他缓慢地眨了一眨眼,摇了摇头。

“我年少时,曾立志报效国家,匡正纲纪,年长后只想功名富贵,荫妻封子,功名既不成,又羞于出外做事,不曾种过一粒米,织过一尺布,亦不曾有半分益处于友朋亲邻。

“而今回首,这一生一事无成。”

一身泥土,发髻凌乱的陈定坐在那里,似乎在回忆自己这辈子的许多事,脸上有悔恨,亦有愧疚,但最后还是长叹一声,重新看向了她。

“陈定愧对先人,求郎君将我下葬时,以发覆面,黄泉路上,我亦铭感五内。

“还有……”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模糊得就快要听不清,但那两只眼睛离开了她的面孔,定定的看向东方。

她不得不凑到他的耳边,听他最后的叹息和哀求。

“求郎君……令我头颅向东……离雒阳……再近一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第三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