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作者:蒿里茫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7 23:40:48 来源:文学城

怎么升级的……这是个问题,但先放一放。

先看看升级之后能干点啥。

陆悬鱼对自己的职业天赋树有着特别清晰的认识,战斗专长该如何选择之类,她完全不需要犹豫。

倒是魅力值太低而招人烦这种小小的困境的确是写卡时没想到的,但她依旧不考虑在提升魅力方面使用哪怕一丁点资源。

……没错,如果能白嫖到温柔痴情高贵俊美的诸侯名将世家子,她举双手双脚赞成!但让她将哪怕一点属性浪费在这上面,那可不成【

她虽然讨人厌,但和邻居们相处这么久,大家也算是习惯她的低情商和奇葩的狗魅气场了,她觉得已经很满意,不必再在这方面费心了。

那么接下来……

她的非战斗技能该选点什么?

【点一点历史怎么样?】她问黑刃,【你看,如果我知道雒阳会被董卓一把火点了,我肯定是不会搞那种房产投资的。】

【你可以试一下,但我有不太好的预感。】

【?】

【你的历史技能严格意义上是‘你’在这里学到的历史,】黑刃说,【说不定你能学成一个鸿都门弟子。】

【……那是什么?】

【可悲啊,你这20智力的文盲。】

【……………………】

除了历史、贵族、宗教、奥秘这种现在完全用不上的知识外,她还能学点什么?

对于野外行军来说,生存、自然、地理都是必要的求生技能,从雒阳到长安的八百里路上,仅靠粮食是支撑不住的。

春季多雨,要在这样**的季节里走上几个月,什么样的防水袋才能保证粮食不潮不发霉?

正常情况下来说,靠路上的郡县村庄补给亦是正理,毕竟董卓自雒阳以东坚壁清野,不准备给关东联军留下一针一线一粒米,但雒阳以西还是他自己的地盘,为了保护补给线,不断征发和劳役民夫考虑,董相国也不能给雒阳以西一并坚壁清野了。

出雒阳,先至渑池,再至弘农,过潼关后进入陇中,这一路应当有郡县照应,这是雒阳的官吏反复向百姓们保证的,甚至连西凉人都会表示一下赞同。

有了这样的保证,也能令百姓们不至于太过仓惶绝望。

但这种保证没那么可信,她想。朝廷是第一批离开雒阳的,其次则是公卿世家,这些人并非孤身上路,每一家都会带上数以百计的奴仆、马匹、车辆,他们的吃喝消耗是惊人的,而周遭郡县一定也是优先供给他们的。

但雒阳城数量最大的是百万之众的普通百姓,这些百姓是最后上路的,也是郡县供给最为有限的。

自弘农往东的郡县不仅要照顾西迁的朝廷公卿,还要负责给出潼关至汜水迎敌的西凉、并州军队提供粮草,这样层层盘剥下来,恐怕这几郡的百姓已近精穷,哪里会有余力照顾百姓呢?

但董卓既然一定要将雒阳迁走,那么春季仍然给人留了一线活路。

比如路边层出不穷的嫩芽和野菜,哪怕被沿路的百姓挖光,一场春风细雨之后又会冒出头来。

比如林间忙着生儿育女的野兔斑鸠,当然,如果能再来一头熊就好了,无论逮到点什么,都不至于饿死。

【所以你考虑好要学习点什么技能了吗?】

【考虑好了,】她愉快地说道,【先把“制作陷阱”和“制造弓箭”点起来!】

她的剑是神剑,能剔猪毛掏老鼠洞做假账不用担心生锈的问题,但弓箭可不是。

雨季接下来是高温,对武器和铠甲都很不友好,她总得未雨绸缪一点。

黑刃沉默不语地算了一会儿,【你还剩下一点技能点,想点个什么?】

【……先留着?】她也不太确定,【总归会有什么用途的。】

离开雒阳第五天。

作为一个单身汉,咸鱼选择同邻居一起开伙,大部分情况下是跟眉娘一起。

与羊家不同,羊家自己有仆役和家业,因而帮佣们仍然会靠着东家,出入也跟在一起。眉娘自己守着个小酒坊,酒坊现下没了,帮佣们也就四散了,她凑过来倒是还热闹一点,看着令这对孤儿寡母更安全些。

今天的大锅饭仍然是麦饭和盐豆子,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吃法,包括羊家,没有例外。

盐豆子是之前泡好的,比以往更多加了一倍的盐,这样吃了在路上才有力气。咸鱼觉得,这种吃法似乎跟喂马相差也不太大……

吃盐豆子的时候,偶尔就不免想起那个趁着深秋跑路的闪闪发亮的美男,他挑的时间就很好,深秋冷而干燥,带上两条风干猪肉上路也不怕坏掉,一路的郡县又刚刚收过粮食,哪怕去岁收成不那么好,总不会饿到这么一位世家贵公子。

她这两天倒是打到了两只斑鸠,但没忍心自己留下。

隔壁孔乙己一家子都不是长途跋涉的料,这家按祖上来算是不折不扣的士人,按经济状况又与平民无异。

前不久喝了几口井水,一家子开始下痢不止,士人那点典雅风范将要维持不住了。她上门送过一次药,好歹有所缓解,现下出城长途跋涉,蕃氏和三郎看着倒还好,陈定的脸色又开始一日不如一日。

一只斑鸠不足半斤,去了内脏,再拔了毛,其实也不剩几两,但好歹也算是一块肉,同麦子一起煮了,就算是正经的一锅肉糜,香味飘出来时,周围人频频侧目。

好歹这家人之后就有了些常识,再做饭时尽量选下风口,不那么显眼了。

但这仍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雒阳城中虽有许多个“大将军”,但除却被十常侍们斩首的那一个外,范夔算是最为名至实归的“大将军”。他手下有几十号健仆,在“金市”亦颇有威名,不仅许多公卿用他家的肉,甚至有传言说,宫中的常侍们也会来他这里买猪。

假以时日,怕不是第二个何进?可惜这一场动乱没给他这样的机会,纵然在雒阳城里有如何的名气,到底也得老老实实地跟着百姓们一起上了路。

他那几辆马车里,柴米是不少的,腌肉也颇带了些许,至于金帛更是装了几乎一车。路途泥泞,马车沉重,几番甚至将要陷入泥中,他也绝不肯将银钱抛洒半分。

只是带得虽多,随行的仆役也多,按照日行十里的速度来看,两月内也到不得长安,儿郎们忍饥挨饿该怎么办呢?

自打雒阳大火那一日开始,这样的想法便渐渐在许多人心中产生了。

雒阳城中的官吏自然需要管理这支长长的队伍,但他们同时也是迁徙的一员,也要照顾自家老小,也要操心粮米干柴;

西凉骑兵也会负责管理这些百姓西迁,但他们更多地是四处巡逻,射杀每一个企图返回雒阳,为关东联军添砖加瓦的人;

街坊邻居间原本应当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出来主事,但这样的劫难之下,莫说有些老人为了不拖累儿女,不曾离开家园,便是跟着家人一同出门的,渐渐也开始有心无力起来。

当秩序的光辉照耀不到漫漫长安路上满脸疲惫的百姓时,盗匪便渐渐产生了。

那些原本在城中活动的无赖地痞开始寻觅起了他们的目标,先是那些没有宗族庇护,家中又没有男人的孤儿寡母,一袋米也好,一捆柴也好,若是抢到两只鸡,那也是一桩美事。

但最莽撞的无赖地痞也不会跑来招惹东三道这十几户人家,尽管这其中也有孤寡,而且十分好下手。

他们都听说过那个杀猪匠的名声。

那人看起来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瘦弱少年,貌不惊人,声音也哑得紧,就快要说不出话,怎么看,都不过是个城墙根儿下讨饭的乞儿模样。

……天知道他如何有那样的力气?又如何有那样的本事?

十常侍之乱那一夜,被那个杀猪匠所杀的,亦是城中隐隐有名的盗匪,出刀见血,杀人亦不眨眼的亡命徒,竟那样悄无声息地为他所杀?

……好似杀的不是几名经历过无数阵仗的老兵,而是案板上的猪猡!

这样的消息传出来时,盗匪们还有些半信半疑,一个黄口小儿,如何能以一敌四?

他走路不吭声,吃饭不吭声,晚上睡觉甚至没有鼾声!

只是见了他拉弓射箭的本事之后,群盗们再无怀疑。

……这样的神箭手竟然藏在市井间!

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对东三道这群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随意下手,只好暂时寻觅其他更适合敲打的百姓来压榨。

盗匪们自然是不敢随意下手的,范夔却不同。

他可不是什么流寇无赖,他是雒阳城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羊四尚在时,他或许会看羊四的薄面,放过这条街,但现在大家既然各凭本事吃饭,羊四又已经不在,这十几户人家凭什么还不知情识趣一点,打开包袱,上缴些柴米油盐,给他的儿郎们填填肚子呢?

他可知道羊家虽已破败,家资仍有余饶,若是能得了来,至少够这几十人半月吃用!

这样的想法原本是不讲道理的,但在这样一条逃难的路上,大家各凭本事,本来也讲不出多少道理。

这个四十岁上下的汉子在一处坟茔后反复踱步,远远地望着那一片炊烟阵阵之间,埋头吃饭的瘦弱身影。

他看得那样仔细,怎么看也看不出特异之处,甚至看得将要冷笑起来了。

难道这群蠢人真以为那个貌不惊人的黄口小儿,只凭一手箭术就能护得他们周全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