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第726章 倭国事了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726章 倭国事了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3-16 19:49:38 来源:转码展示1

鉴真带着李道源来到后殿后,鉴真对着李道源说道:颽

“贫僧愿意返回大唐待罪,只求尊使放过贫僧的弟子。”

鉴真的态度诚恳,对于他的这个年纪来说,几次东渡都是在鬼门关上跳舞,对于生死已经无所谓了。

李道源看这个老僧说道:“我来扶桑也不是押送老和尚回去问罪的,如果老和尚日后能回大唐,再向节度使请罪吧。”

鉴真疑惑的看着李道源:“难道尊使不是来拘拿贫僧的?”

李道源笑着说道:“如今朝堂都开了海禁,老和尚来扶桑是你自己的事情,又有何罪?”

鉴真大惊道:“朝堂已经开了海禁?”

李道源说道:“是啊,如今扬州港内,万国船竞渡,海贸发达,朝廷已经取消了禁海令,允许沿海地区和外国商人做生意,也不禁止百姓出海了。”颽

鉴真几乎是热泪盈眶,当年为了能去扶桑,鉴真七次渡海,都惧怕被朝廷追捕。

有几次渡海失败,还差点被官府问罪。

没想到如今大唐已经不再禁海了。

鉴真又问道:“那河东内乱呢?”

鉴真东都之前,安史之乱还没开始,不过前段日子从海边传来消息,说是安禄山起兵反叛。

当时扶桑的王庭还议论过,要不要支援大唐朝廷,鉴真听闻了故国内乱,心中也有些牵挂。

李道源说道:“如今安之乱已经平定,如今天下安定。”颽

“阿弥陀佛。”

鉴真双手合十唱了一句佛号。

李道源看这个老和尚,忍不住问道:“老和尚,你为何不在大唐,要远渡重洋来扶桑?”

鉴真再次口诵佛号说道:“贫僧曾经许下宏远,要在扶桑传法。”

李道源忍不住说道:“扶桑自己不是有佛教吗?”

鉴真又说道:“扶桑僧人以佛之名,行功利之事,我来扶桑是为了正本清源,传真正的佛法。”

李道源对于佛门内部的派系之争也不理解,不过看鉴真信仰虔诚,这倒是后世少有的。颽

鉴真几次东渡扶桑,在这个时代几乎是闯鬼门关,他几个重要的弟子都在东渡的时候身死。

鉴真本身也差点失明,要知道他在大明寺可是整个江南名声最响的大和尚,以大唐如今崇佛的风气,鉴真可以出入交往的都是大唐公卿名门,社会地位可一点都不低。

李道源在扬州的时候,就听说鉴真每一次**,扬州城内都万人空巷,大明寺门口都挤满了等待他**的百姓。

这样的和尚却要东渡扶桑,这份传教的热情确实不愧于盛唐的开拓气象。

李道源又想起论坛上的一个问题,对着鉴真说道:

“老和尚,扶桑宗门林立,不仅仅是佛门驳杂,不信佛的也很多,你又要如何传法?”

鉴真说道:颽

“确实如此,扶桑以妖鬼为神,号称有万千神社,除了佛门之外还有神道信仰,贫僧刚刚来扶桑的时候确实遭遇了很多的困难。”

李道源好奇的看着鉴真,在史书上都是说鉴真刚刚到了扶桑,就立刻折服了扶桑的僧人和百姓,立刻在东大寺开始整顿佛门,迅速将佛教在扶桑推到了极盛的地位。

但是真正的身在这个时代,李道源才知道史书上寥寥几句话,是多么重的分量。

要知道耗费大唐朝廷无数人力物力,死伤了千万人口的安史之乱,在史书上也只有几段话。

史书上惜字如金,鉴真如何折服扶桑僧俗,这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总不能真的是外来的和尚能念经吧。

鉴真笑着说道:“无他,唯有立死祭也。”

“死祭?”颽

鉴真点头说道:“扶桑神道林立,但是诸道都没有讲过人死后之事,贫僧和诸道在东大寺辩法,讲死后之事,众道皆不能言。此后贫僧在扶桑立死后祭祀之法,扶桑僧人都受我僧命。”

看到李道源还是不理解,鉴真将自己东都扶桑之后,对佛门的改革说了一遍,这下子李道源终于恍然大悟。

简单的说是扶桑的原始信仰简陋,众多神道教的信仰和本土佛门,对于死后世界的解释都很单薄。

而鉴真到了扶桑之后,描绘了一个详细又栩栩如生的死后世界,并且给出了一套给亡者祭祀的仪轨。

有了这一套的东西,自然让整个扶桑佛门都对他非常推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祭祀亡者可是一门好生意。

要知道后世操持红白喜事的司仪,那可都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了。

这时候鉴真在东大寺定僧碟,就相当于发放葬礼司仪的执业牌照。颽

只有通过他的认定,才有是官方认证的拥有沟通死者,操持葬礼的“司仪”,才能接到白事的活儿。

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东大寺才成为所有扶桑佛门心中的圣地,因为这个认证值钱啊!

李道源对眼前这个大和尚真的是佩服了,果然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鉴真等于垄断了佛门对死后的解释权,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扶桑会出现这样奇怪的景象,那就是无论生前是什么信仰,葬礼都要由和尚来办。

扶桑的佛门无论怎么沉浮,但是永远垄断葬礼这门生意,社会地位就不会太低。

什么叫做万世之法!这就叫做万世之法!

李道源看着鉴真说道:“其实这一次节度使派我来扶桑,就是要在扶桑通商,不知道老和尚有什么要教我的?”颽

鉴真愣了一下说道:“扶桑的王庭怕是要起乱子。”

“何以见得?”

“上王隐而不退,倭王有志而无力,地寡民穷,诸侯林立,扶桑这就是生乱之相。”

李道源对鉴真的看法再次高了不少,历史上这一任倭王确实和孝谦上王起了冲突,最后这一任的倭王被流放,孝谦倭王再次复位。

而后扶桑安定的奈良时代一去不复返,而倭王很快失去了实权,进入了公卿把持王政的平安时代。

鉴真能够从如今倭国的政局看出隐患,不愧是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大僧人。

李道源继续问道:“既然如此,老和尚何以教我?”颽

鉴真看着李道源,过了半天才说道:“原来尊使来扶桑,不是为了贸易来的啊。”

“不过扶桑虽然在我大唐认为是徐福后人,但是扶桑偏居海外,渡海作战凶险,不像是高句丽那样容易征伐。”

“而且扶桑地寡,又多山脉,贫僧不明白节度使为何要选择这里。”

鉴真一下子听出了李道源的真正意图,他疑惑的反问道。

李道源说道:“值不值这件事,就不用老和尚费心了,不过渡海危险倒是真的,朝堂也不会在东瀛花费太大的精力。”

鉴真一下子听出了李道源的意思,他立刻说道:

“如果是这样,那不如扶持淳仁倭王,淳仁倭王和藤原太正大臣向来钦慕大唐,若是要恢复通商贸易,显然是需要依仗二人的。”颽

“不过要恢复和大唐的贸易,必然需要有实力的公卿贵族参与,我给尊使写一份名单,都是有能力从事海上贸易的家族。”

李道源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接着说道:“不过一家独大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老和尚有没有其他能从事海贸的家族名单?”

鉴真愣了一下说道:“那贫僧就再补充几家,那是效忠孝谦上王的几大家族。”

李道源拿到了名单,带着《丧乱帖》,满意的离开了东大寺。

鉴真立刻召集了贴身的弟子,看着弟子焦急的目光,鉴真说道:

“唐使不是来抓我回大唐的,大家放心吧。”

众弟子这才放下心来。颽

但是鉴真叹息一声说道:“不过扶桑要乱了。”

众弟子惊讶的看着鉴真,鉴真却又点了几个经常出入扶桑公卿家讲解佛法,通晓扶桑国内情况的弟子,让他们立刻还俗,去追随李道源做事。

众弟子颇为不解,但是鉴真却也不解释,只是让他们听令。

十月中旬,倭王以国礼接见了李道源,李道源将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消息告诉倭国王庭,又提出了要和倭国全面通商的要求。

倭王自然欣喜的接受,李道源又提出了几个大家族,表示大唐的商船只和这几家交易。

倭王只能全盘接受了李道源的名单,同时又提出要向大唐派出使者,觐见大唐皇帝。

李道源自然同意,他在奈良又停留了两天,可倭国实在没什么能看的东西,催促倭国凑出遣唐的使团,他立刻动身返回筑紫,准备乘船返航。颽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