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在年代文里当炮灰 > 第11章 第 11 章

在年代文里当炮灰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奶酪月亮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8-26 07:45:33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一章

苏苗苗下乡的第一顿饭,是在杨丰年家吃的,也就是王小麦的大舅家。

蒸窝头、煮野菜、一碟子雪里红咸菜,外加一大锅红薯棒渣粥,就是这一大家的晚饭了。

苏苗苗其实是有些吃不惯的,毕竟这个年代的粗粮的口感,相较于后世因为健康而极受人追捧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后来的粗粮是人们在吃惯了精米精面后发现粗粮的更加营养成分后才时不时作为加餐来食用的。而且,后来的这些玉米面儿、棒渣粥什么的,都是经过加工的,口感上不绝的粗糙,更不会拉嗓子。

但现在这窝头渣粥的啥的……是真的没有过什么加工,嚼起来口感粗糙,咽下去更是难。苏苗苗艰难地嚼着嘴里的窝头,终于明白为啥有人说,当吃到不爱吃的东西或者是不好吃的食物时,会出现“越嚼越多,怎么咽也不想,也咽不下去”的感受了。

苏苗苗此时简直欲哭无泪。

她一边觉得自己既然到了这个年代就必须要适应这个年代里所有的一切,一边又真心为自己喊屈。想她苏苗苗,踏踏实实创业、勤勤恳恳经营、按时按月缴税……从来做过半点亏良心的买卖,也没有干过半点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刚过上好日子没几年,餐馆这边也不需要自己时时去后厨做饭,可以专心经营,开拓事业的时候,她竟然穿越了!还是穿越到干啥啥不行,去哪儿要证明的七十年代。

苏苗苗承认,她早年为了挽救餐馆,没少吃苦受累,但作为一个厨师,她在吃上面是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的,是从来都没在吃上面委屈过的!

可现在这叫啥事?

吃糠咽菜不说,她还得表现出,吃起来一点不费劲,甚至滋滋有味的样子。

苏苗苗当然可以表现出自己地不满,可有什么用吗?

农村的条件就是这样,分到手的粮食倒是可以换细粮,可够谁吃的?又能吃多久?在享受和饿肚子之间,没有人会选择一时的享受,谁都不想饿肚子。

更别说,她现在作为知青,“借”住在王小麦家也好,住知青点也好,吃的都只能是这些,甚至更差。她包里是有麦乳精,有罐头,甚至还有空间里的东西……但她能拿出来吗?麦乳精和罐头太过显眼不说,拿出来也可以,但够吃多久的?她手里是有票,能去供销社买,但太过显山露水一定会被排挤不说,还容易被盯上。

这个年代,在还没有改革开放前,贫穷才是最正常,也是最最安全的。

苏苗苗早就做好了吃苦受罪的准备……虽然很难,但她还是将碗里的食物都吃光了,并且一脸感动地对饭桌上的老杨家人说道:“谢谢姥姥,还有叔和婶儿们,你们是我见过最善良友好的人。我一开始对下乡很害怕,第一次离开家,要不是认识小麦姐,又刚好和她分配到了一个大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而现在,又认识了小麦姐的家人,我才知道,原来下乡也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情。”

苏苗苗这番话是故意说的,毕竟她在初步确定王小麦这一家子人秉性还不错之后,便起了交好之心。这一家子男丁,简直不要太多安全感!和他们交好,绝对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以后我能像小麦姐一样喊大家吗?”苏苗苗在说完前一句,又加大火力地补了一句,“小麦姐比我亲姐姐对我还好!姥姥和舅舅舅妈、表哥表嫂,还有表弟和小侄子们,也像是我又一群家人。”

在这个大家都羞于用言语和行为表达情感的年代,苏苗苗的这番话可以说是惊世骇俗,让同桌的长辈和小辈们都觉得有些脸红。他们没觉得苏苗苗是在扯谎故意说好话,毕竟庄稼人也没啥好奉承的,都觉得这个小娃娃倒是个实诚人,有啥说啥。虽说这话听上去挺让人害臊的,但这可比队里其他知青一个个爱搭不理的样子强,没有那种清高的劲儿,挺叫人喜欢的。

一直没有表态的杨外婆在听到这话后,也下意识舒展了面容。她对苏苗苗本来就没太多防备,一个十五岁不到的孩子而已,能干啥坏事。但她对自家小闺女生的外孙女上心得很,也像杨丰粮那样,担心会把自家娃带坏了。所以,在刚刚做饭的时候,她就拉着自家三儿子问了问情况,还趁着苏苗苗没注意,又问了王小麦这是咋回事,人可不可信。等到了都确定没啥问题,杨外婆又暗自观察了一番苏苗苗本人之后,才彻底放心。

不是她太谨慎,而是这几年杨外婆是真的让这些外来的知青给整怕了。

最开始时,他们这群人,也都像余主任那样,以为知青下乡是真的来给农村搞建设的,哪怕后来知青们啥都不会干,干啥啥不行,他们也还是没说别的,继续按政策要求,接纳了这些被分配来的知青。在秋收春耕,忙得脚跟不着地的时候,他们也都会腾出手来帮这群不会干活的知青,好叫他们能在分粮的时候,不至于一斤都没有。

起初都还好,可后来不知道咋回事,出了回城名额和工农兵大学生推荐这码子事儿,这群知青便都抢破了脑袋,甚至开始走歪门邪路,一心就为了回城。他们的躁动,引得整个大队的年轻小伙子和大姑娘都跟着不安分起来了。老三丰粮家的小子就是,当时还不肯结婚,非要去追求那女知青,最后还好被板过来了,去年成了亲,人也踏实了。

说起这个,杨外婆也想骂一骂杨丰收这个大队长。快五十岁的人了,自打头些年他婆娘因病去世,就没再找过。当时说是孩子小,不愿意找。

可如今,大闺女都生娃了,二闺女16了,小儿子都15了,还不想着赶紧找个婆娘过正经日子,天天往那知青点跑,说是为工作,可她这把年纪的人啥不知道,不就是奔着那几个女知青去的吗!也是因为知道这点,杨外婆才更瞧不上杨丰收这个大队长,用那些城里人的话讲,就是不知检点!他那个两个孩子也是,除了大闺女荷花是个老实过日子人外,剩下的二丫头桃花和小儿子大虎也都是不安分的孩子!桃花都是该说亲的年纪还天天围着那男知青转,村里人都不知道私下里说过多少次,大虎也是,十四岁的半大小子了,不上学也就算了,农活也不跟着干,天天招猫逗狗地,跟他爹一个样,盯着人那漂亮女知青就撒不开眼了!迟早要闯出大祸!

而正因为杨丰收这个“上梁不正”才导致这群知青跟着一起歪风邪气,搞得整个大队都不安宁。

不过,眼前这个小闺女看着倒是个好的,年纪小也翻不出什么花样,看着也安分朴实得很。这让杨外婆不禁将习惯的大嗓门放低,朝苏苗苗说道:“你叫苗儿?你既然和小麦认识,那在这就当是自己家,有啥就和你舅和舅妈们说,不见外!”

说着,杨外婆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儿子,在得到他们点头后,又说道:“乡下不比省城,你要是缺啥了,等过阵子忙完,就让小麦他们带你去公社。女娃娃住在咱这里不用怕的,住在附近的都是乡里乡亲,你只要说是杏芳婆家的娃,大家就都拿你当自家孩子了。”

一旁的王小麦更是激动地拉起苏苗苗的手,道:“苗儿,我没有姐妹,你就是我亲妹子!”

家里的大家长和疼爱的外甥女都表态了,其他人更是没有二话。对待苏苗苗的态度,全都更多几分亲切。

一群人就这样,又聊了一会儿家常,等天蒙蒙有些黑了,杨家三个舅舅便起身准备带王小麦和苏苗苗去到她们准备好的屋子。

到了地方,苏苗苗有些惊讶。她以为王小麦和自己说的住处是一个一个院里的一间屋子,可杨丰年带他们来的,却是一个有点小,却实实在在算个单独的院子。

“这是小麦她妈出嫁的房子,以前我们兄妹几个都挤在这里,后来能赚钱了,又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便都各自建了新的房子,把这个院子留给小妹当嫁妆了。好叫她甭管啥时候回来,家里都有她的住地方。”杨大舅说着,推开院门,带着她们往里走,回头对王小麦说,“你舅妈都给收拾干净利索了,不过当时不知道苗儿跟着一起住,所以这几天你们先凑合着一起睡炕上,回头让你二舅妈给你们弄个帘儿,实在不行也能给苗儿你单弄张床来。不过咱这地方冬天冷,得烧炕……”

“舅我没事!帘儿都不用弄,有那布料还是做衣服实在。我和小麦姐一起睡就行,挺好的!”苏苗苗看着占了屋子里大半空间的土炕倒是没啥抗拒,地方挺大的,都够她和王小麦横着躺的。这个小院子已经超乎苏苗苗的预期了,所以睡哪儿都一样,反正她的空间闭上眼睛就能进去,不会被发现。

“对啊,舅,我和苗儿一起睡就行。”王小麦也认同地说道。

“成,听你们的。”杨丰年说着,又领她们走出房间,去到了旁边的厢房,“这是厨房,你舅妈也给收拾了一下,但挺长时间没用的了,也没放吃的在里面。你们俩平时吃饭还是跟咱一起吃啊,不过要是想自己做也成,到时候我给你们送粮食来。”

杨丰年是个好脾气的人,面面俱到,事事细心。这种不要求对方必须按自己想法去做的行为,让苏苗苗觉得挺好。实际上,她在看到厨房的时候其实就彻底心动了,一个厨师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的存在!于所以,对于杨丰年的话,苏苗苗一直没吭声,既然对方没说死,那么她也没必要表现出自己的迫不及待。可以等一会儿单独和王小麦说一说,毕竟她们到现在都没来得及谈条件。

王小麦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杨大舅简单介绍完屋子后,便推着他往外走,说她得收拾东西了。

“好好好,舅走了,你们俩把门锁好了,有啥事儿喊一嗓子咱都能听到,但晚上可不许自己偷偷跑出去啊,明儿一早等我喊你们一起去上工。”杨丰年在走出门口时还不忘嘱咐。

“知道了!”王小麦边答应边把院门锁上了。

几分钟后,王小麦和苏苗苗坐在屋里的炕上,都在等着对方开口。王小麦是踌躇不决,苏苗苗则是坐等砍价。

最后,还是王小麦先开口了,她说:“苗儿,你……你就放心住在我这儿吧,除了口粮你自己拿外,其他的,你啥都不拿给。”

苏苗苗:还有这等好事儿?

重要的事情放在开头讲:以后更新改到上午9点啦,因为审核太慢了,总得一两个小时。之前我其实挺纠结发文时间的,但想了想,真的写的好的话,啥时候发都有人看,写得不好就算是人流看文量再多,也肯定没人看的。所以还是要笔耕不辍,让文笔进步,自我强大!

其实现在的粗粮真的挺好吃的,磨得比较细,做发糕啊、贴饽饽啥的都很好吃。不过那年代人们就不行了,因为主食就是它,而且那时候粗粮加工的效果没有现在这么细。我家现在的玉米面儿什么的,里面都是掺了豆面儿的,吃起来一点都不苦,但那年代肯定都是粗加工,甚至不加工。六十年代闹饥荒的时候,更是根本不加工,有啥吃啥了。

苗儿这里其实吃的就还算不错了,因为设定里老杨家家庭条件是不错的,毕竟一家子男丁,干活十分到位。解释一下啊,这个设定不是重男轻女啊,而是有的人真的,想要闺女却生的全是儿子,这个和基因染色体有关系,和重男轻女绝对没关系。我们要摒弃旧思想,男女平等!

还有就是,农村这个孩子年龄差一岁很正常,像是头阵子震惊了我的一个新闻,啥90后生了九个娃,肚子里还怀着第十个……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