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在古代基建的日子 > 第10章 第 10 章

在古代基建的日子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寂寞的秋刀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1-12 16:58:18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是个清朗的日子,八月份还是盛夏时节,所以这会儿的中午太阳大,日头也毒。

褚琉白等人便一大早地就起来了,昨晚上他们就商量好了,要早点上山,趁着日头不大的时候捡蘑菇,不然日头太大了,他们也热,怕中暑。

这回上山的除了褚琉白和叶灵灵之外,还有叶家的其他两个孩子,加上村里一些和叶家小孩玩的比较好的。

总共有十个小孩,其中四个女孩,六个男孩,这样的一群小孩浩浩荡荡的就往山上去了。

一大群孩子一早往山上去,当然会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那些大人们也是趁早出来干活的,见到他们难免问上几句。

知道他们要上山捡蘑菇之后,叮嘱几句让他们注意安全,别往深山去,早去早回,就没再说别的了。

褚琉白等人来到了一片松树林,这会儿松树林里还潮湿的很,昨日下的雨还未完全干掉。

叶灵灵拉着褚琉白就往松树底下钻,“褚姐姐,你没来过山上,我教你怎么快点找到蘑菇。”

叶灵灵今年虽然也才六岁,但是她去年就跟着哥哥们上过几次山,论起来,还是有经验的。

说着她拿起一根大约半米长的树枝,将松树底下的厚厚松针扒拉开。

果不其然,里面就有一小丛蘑菇,蘑菇呈现扁平伞状,外表皮是一种棕黄偏褐的颜色,褚琉白上手摸了摸,外表皮是干燥的。

“褚姐姐,这个是松蘑,就是松树下生长的蘑菇,这种蘑菇可好吃啦,可以炒肉吃,也可以炖汤吃,只是吃之前要把蘑菇外面的皮去掉,不然有些人吃了会拉肚子。”

叶灵灵边摘便给褚琉白介绍。

褚琉白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索性现在时间还早,不着急,褚琉白也不想来了一趟空着手回去,便打算先捡一些蘑菇再说。

待叶灵灵给她做完介绍之后,褚琉白就和叶灵灵分开了。

一同上山的其他人也都四处分散开来,只是大家也有分寸,不会走的太远,都是在吼一嗓子就能听到的地方。

褚琉白捡了一会儿,便按着系统的指示往一个方向捡蘑菇去了,那方向就是系统种植南瓜的地方。

褚琉白让系统选的种植南瓜的地方是一个坡地的凹陷处,那地方离着他们捡蘑菇的地方也不远。

很快地褚琉白就来到了山坡这边,她在附近找了找,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找到了那几株南瓜,褚琉白让系统一共种了十棵南瓜,但是现在存活的,褚琉白数了数,可能也就三四株吧!

南瓜的藤蔓纠缠到了一起,褚琉白数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没关系,不管它活了几株,到底现在有了果实,等到带回村里,又能从南瓜囊里面掏出许多的种子,到时候想种多少种多少。

看着下面的几株藤蔓打出来的十几颗南瓜,褚琉白不由地有些心疼,这些南瓜都是躺在地上长的,这几日又下了雨,不少南瓜身上还沾了不是的泥土,看起来脏兮兮的。

当即她也不在迟疑,朝着松树林里大叫了一声。

“你们快过来,看看我找到了什么。”

褚琉白声音里透露着惊喜,仿佛找到了什么天大的好东西。

在松树林里的孩子都没走远,都听到了她这话,顿时一个个的都急着往她这边赶。

“怎么了怎么了,褚妹妹找到什么了。”

最先赶到的是挨着褚琉白不远的叶家兄弟叶临冬和叶临新。

褚琉白趴在坡地的高处,指着山坡凹陷处说:“你们看,那是什么。”

闻言两兄弟都往山坡底下看去,就看到一连片十几个金黄色的果实正静静地躺在山坡底下,每一个都足有家里的脸盆大小。

两兄弟面面相觑,都没见过这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

不过叶临冬很快便明白了,这应该是一种新的植物,那些大的圆圆的应该是它结出来的果子,就是不知道这果子能不能吃,要是能吃的话,那么他们就又得了一种新鲜吃食。

而且看那一株藤蔓上就能够长三四个果子的状况,这植物的收成绝对不会低。

就在叶临冬兄弟对着山坡下的南瓜各种猜测的时候,其他孩子也都陆续跟过来了。

叶灵灵首当其冲:“褚姐姐,怎么了,发生了什么。”

褚琉白对着后面跟过来的一群孩子说:“我发现了一种果子,长得很大,不知道可不可以吃,长了足有十几个呢!”

顿时一群孩子就把目光投向了褚琉白指向的地方,一群孩子对着那十几个果实面面相觑,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这东西呢。

农家孩子对于山上的果子之类的都比较熟悉,这南瓜他们虽然没见过,但是也知道只要这东西没毒,那就绝对是好东西,就可以当做粮食来种植。

毕竟它一棵藤蔓可是可以结好几个果子的,这还是在没有人看顾的情况下,这要是在人们精心照料下,这植物不得再多结一些果子!

至于这东西好不好吃,那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下了,在灾荒年代有的吃就算好了,谁还在乎好吃不好吃。

现在虽然不是荒年,但是这些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爷奶的念叨下知道荒年的可怕,所以对于吃的他们都很爱惜。

当即便有一个名为张大河的男孩子,将自己采摘的一篓子蘑菇倒入了自家弟弟的篓子里,然后带着篓子下了坡地。

“我下去摘一个上来,把它带回家,让大人们看看能不能吃,要是能吃我们再把剩下的摘回去。”

张大河是这群孩子中最大的一个,今年十三岁了,体格也颇为壮实。他是村里张屠夫家的长子。

褚琉白顿时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能够把她想做的事情做了,她倒是想下去摘果子,可这很不现实,她现在年纪小,根本搬不动下面那些动辄几十斤的南瓜。

这个坡地不算陡,几下功夫张大河便来到了坡底,因为不知道这东西有没有毒,张大河很谨慎,找了一颗比较小的果实。

说它小也是对比着其他南瓜来的,褚琉白目测了下,估计也有十五斤到二十斤的样子。

张大河在附近找了一块比较尖锐的石头,将南瓜割了下来,然后又用布包着放入了自己背着的篓子里。

采摘完后,他回到了山坡上,看着大家对他背后的南瓜很感兴趣的样子,知道大家现在都没心思捡蘑菇了。

他们来的时间也不短了,这松树林里的蘑菇也比较多,基本上每个人都捡到了够一家人吃一两餐的蘑菇,众人一合计,便打算回家了,他们现在的注意力都被那金黄色的果实给吸引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上山,又满载而归的下山。

这会儿还不到正午,他们上山也不过一个时辰的样子。

在地里农忙的人见到他们很是诧异,这群孩子往日都是不到饭点不回家的,今天怎么那么乖了。

就有那人开口问了出来。

张大河笑着道:“九叔公,褚妹妹在山上发现了一个我们没见过的果子,长得很大,我们好奇它能不能吃,就摘了一个,先下山了。”

闻言,那被叫做九叔公的老者来兴趣了:“来,给你九叔公看看,九叔公长了大半辈子了,什么东西没见过,说不准那东西我就认识哩。”

听罢,张大河笑着应了一声,随即便把背篓从肩上拿了下来,递到了九叔公面前。

“九叔公,你要是没见过,就别用手碰,万一这东西有毒就不好了。”

闻言,九叔公登时吹胡子瞪眼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小子,九叔公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哪里需要你来教我怎么做。”

张大河摸着挨了一记打的肩膀,痛的龇牙咧嘴的,九叔公打人还是一样的痛。

在后面看着的叶灵灵和褚琉白咬耳朵,“褚姐姐,我告诉你哦,其实九叔公就是不服老,看他这么大年纪了还下地就知道了,村里和他一样年纪的老人家早就不下地干活了,就九叔公还天天跟着下地,九叔公的家人都劝过他好几回了,他就是不听。”

褚琉白看了看九叔公的身子板,还是很结实的,再看看他的精神面貌对比起村里她见过的其他老人,九叔公还是很精神的。

当即她也小声回道:“但是我看九叔公身体比其他人都要好,我听人说长期做事的老人身体是会比长期不做事的老人身体好的。”

闻言,叶灵灵恍然大悟,心里也琢磨着将这个事情和家里人提上一提。

而就在她俩咬耳朵的时候,九叔公望着那金灿灿的南瓜也逐渐皱起了眉头。

“大河小子,这东西九叔公我还真没见过。”

闻言,张大河犯了难。九叔公是这个村子里最有见识的长辈了,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东西,知晓不少事,可以说要是连他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那村里其他人就更不会知道了。

很快地九叔公也想到了这点,他想了想,目光扫过那群孩子的时候,顿时有了主意。

“大河小子,你把这东西拿去给谢公子,让他看看,知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九叔公人老成精,早就知道谢祁臻并不如明面上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富家子弟。

他虽然不知道谢祁臻的真实身份,但是以他的眼界来看,谢祁臻绝对是官宦人家,这样的人家手底下的能人异士多。

谢祁臻不知道没关系,但是他绝对有渠道能够找到这是什么东西,加上这东西还是人家表妹发现的,就更是顺利成章了。

褚琉白和谢祁臻在众人面前都是以表兄妹相称的。

张大河听了九叔公的话,应了声,便重新背起南瓜,带着各位好奇的孩子往村中的那座三层小楼去了。

十个孩子来到了小楼这边,顺利地见到了谢祁臻,听完他们的请求,又得知这东西是褚琉白发现的,谢祁臻眼神意味不明的扫视过褚琉白。

褚琉白被他这么一看,顿时缩了缩脖子,完了大哥哥肯定是知道了。

“行,那就把这个东西先留在这里,我让人看看这是什么,天色也不早了,你们也都回家去吧!”谢祁臻开始赶人。

其实这会儿还不到吃饭的点,天色还早,奈何其余人仍是没听出谢祁臻话里的意思,不过他们这群孩子都挺怕谢祁臻的,哪怕是最大的张大河也不例外。

明明谢祁臻和他也就差几岁,但是在面对他的时候,张大河莫名的就能感觉到压力。

待其余人都走干净了后,谢祁臻吩咐他身边的另一个名叫谢铭的亲卫将那南瓜搬了进去,然后才对着褚琉白淡淡的说了句:“跟我到书房。”

褚琉白:完蛋,他貌似很生气,求问如何能够让人快速消气,在线等,挺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