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蕴他仙骨 > 第10章 负屈

蕴他仙骨 第10章 负屈

作者:笔隙藏风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13 15:43:56 来源:文学城

衙役近前探王莽鼻息,只见短剑没入颈间,透过血口依稀可视颈骨,他已在瞬间毙命。

祝好脑际浮云扰绪,就连呼吸皆滞。

若这场诉案不见血光,他家公子所谋势必艰难。

王莽为让主子稳操胜券,他忤尤蘅本意,擅自藏身西皋欲将她与方絮因推入死地。

王莽欲意杀害两条性命,他自是死有余辜,却非死于此状。

依祝好所想,王莽应当伏身正法,依大成律受诛。

此时此景,是她应尤蘅上堂陈词所未预见的。

张谦倚坐高堂,朝衙役挥袖,“此人倒是作晦,带下堂。”

随声令下,王莽被众役拖下堂,他颈间血流不断,内堂与长阶以他尸血为尤蘅铺就前路。

祝好参与其中,同为此路的建造者。

凭王莽死前所言,他看似为尤衍洗冤殉身,不得已将幼妹托付与主子,实则不然。

众人如何看不出尤衍以其妹性命胁迫王莽行不法之事呢?最末,王莽只得以自己的性命换幼妹一条生路。

此行却适得其反,愈发坐实尤衍的恶行。

尤衍见势不妙,舍膝下跪,“草民冤枉!王莽是草民的亲卫不错,可草民从来不知他家有一幼妹啊!如何以此相胁?与草民同行岐州谈商的亲从皆可作证!草民返城时的确将王莽留于岐州啊!他何时回的淮城草民当真不知!待下月……草民暂驻岐州的亲卫返城诸事皆明!何况方氏确为撞柩而亡!难不成草民还能逼着她撞不成?!此事尤家上下皆可作证!”

“好一个‘尤家上下’。”祝好抚掌,“既同为尤家人,证词自需推敲一二。”

张谦狐疑:“何须下月?尤氏令亲从即刻返城有何不可?如此亦好将疑情释清。”

尤衍钳口结舌,就在这时,衙役携祝岚香入得上堂,“回大人,曹、宋、方三人尚未寻得踪迹。”

祝好闻言疑窦丛生,若按尤蘅所谋,此时作为猎户的曹资应当带着物证上堂与她共诉尤衍,尤蘅定已遣部下谨防尤衍对曹资下手,既如此,曹资怎会无故失踪?

祝岚香眼见祝好跪身原告石,她三步并作一步直奔祝好,“你这不知恩的小兔崽子!我好生将你拉扯到这般大,你就如此还恩于我?!你……你竟敢诬我!”言罢,祝岚香忽抬右手欲掴祝好。

祝好泰然自若,“姨母,此地是府衙,并非祝宅。”

祝岚香闻言堪堪止住右手,她扑通落跪,“张大人!满城皆知其女克双亲克夫婿!她名声如此,怎有人家娶她?若非尤大公子寻得民妇,愿以二十两作聘迎祝好入尤府为员外之妾,民妇真不知该如何慰告阿姊与姐夫的在天之灵!阿姊待民妇极好,岂料她诞下此女便去了,祝好再如何顽劣,民妇怎舍得将亲阿姊的闺女置之危难?”

“慰告我爹娘在天之灵?”祝好轻嗤,“将我许给将入土的老叟便是姨母还我阿娘的恩情了?”

“尤员外家财万贯怎会苛待于你?这般好的亲事,竟被你说得如此不堪?!若非尤大公子与员外施恩,将你纳入尤家,以你的名声这辈子都别想嫁作人妇!”

“施恩?”祝好问诘,“此恩若赠你,你要不要?”

祝岚香还想再辩,却被张谦的惊堂木吓了个激灵,张谦探问祝岚香迎亲当日的细情,他见此妇实在难堪大用,且言辞越发激烈,仿若处身之地并非府衙而是市井闹集,张谦只觉头昏脑胀,忙命衙役将她请出内堂。

祝好伏地倾拜,“张大人,民女险些忘了,尤员外的棺椁同民女与方娘子齐坠峭崖,若依尤家之言,尤员外迎妾当夜方去,翌日下葬,眼下是初春,尸身才搁置一夜怎会有腐臭?今日距尤员外下葬不过半月,若请仵作查验尸身的死期,便可判定尤氏与民女何人在扯谎。”

张谦思量片刻方答:“距你与方氏坠崖也已半月,而今捞尸早因潭水加快了**的速度,此法不通。”

祝好:“此事张大人莫愁,尤员外的尸身早在落崖之际被曹资捞获,方娘子将尸身托给曹资暂存,只需寻得曹氏,此案即可一清二白。”

尤衍面无人色,额汗一挥如雨,他两唇翕动,想要言辩,却迟迟难言半字。

张谦将此景尽收两眼,他虽是个昏官,然涉足官道几十载,怎不知人证、物证、辩词皆是祝好占了上风?

尤琅西去,尤衍身为长子理应继承父亲的巨财,尤家纵横商道百年,祖父贵尊开国皇帝左相,尤衍更以无上财帛贿赂于他,左右苦主无非两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再说了,二人并未丢了性命,祝好与方三娘区区无名鼠辈,他偏颇尤衍又如何?淮城之内,谁敢指斥于他?!

张谦如此作想,遂道:“祝氏,今日本该方氏上堂,怎奈方氏失期。王氏为证尤氏清白不惜以自己的性命沉冤,身备尸证的曹氏在堂审之日忽然失踪,就连你口中的宋郎也未寻得。今日之案,祝氏未呈上有效的物证人证,你呈上的布绦、钢钉、疮疤皆可作伪,依本官看,此案需待方、曹二人复审,若寻不得,还请祝氏敛集铁证呈堂。”

“铁证?”祝好言中隐刺,“敢问张大人──何为铁证?王氏的一言一行为何不算实证?堂外的百姓尚且看得明白,王氏是受尤氏所迫!此事若不论,王氏在西皋将民女与方娘子推下葬崖也不论吗?!他既是尤氏的亲卫,张大人怎能不对尤氏质询?民女若非事先见过王氏,怎知他的样貌?”

“若依张大人所谓的铁证,只怕民女将尤琅的尸身抬上堂,张大人也会以伪作尸身治民女的罪。或则,民女与方娘子因此案遭尤衍的杀害才算铁证?只因民女与方娘子捡回一条命,‘谋杀之罪’便难诉案了么?”

布绦与王莽虽是尤蘅所设之局,可他如此偏颇尤衍,怎可为一地长官?

淮城平头百姓多受尤家欺压凌辱,多年不曾诉案只因畏惧尤家之势,然依今日堂审,岂知不是父母官昏昧?

时至此刻,曹资仍未入堂,若今日难定尤衍的罪,只恐她的这条小命活不到复审。

祝好正在思谋要如何言辩才能拖上半刻,她却听见张谦喊道:“退堂!”

祝好难捱心头肝火,横竖走出此衙她也是九死一生,既如此,她不如先骂个痛快,“张……”

她的喉嗓忽如呛物般难言,祝好捂着脖颈发出吱唔乱声,始终难以道出完整的字句。

衙外纵步行来吏卒,他直入上堂,伏在张谦耳畔细语,祝好与张谦相隔甚远,再则吏卒有意压低声调,她却莫名听得清明:“岐州府传书,太守小公子状告尤衍尾欠他千两未偿,因此,尤衍的亲从皆被小公子压在岐州不得返城,祝、方俩人所诉之案已传遍临州各县,裴大人因公事途径岐州府,大人与小公子是熟识,在小公子处听得尤衍数桩恶行……”

“裴大人?”张谦问及,“哪位裴大人?”

“大理寺少卿裴应忱,裴大人。”吏卒言及此处声色俱颤,“裴大人说,此案张大人若是觉着难审,便在三日后呈到他的案上,裴大人与小公子已在启行淮城的路上。”

祝好望见张谦虽已极力掩饰,可额汗早已渗出头顶的乌纱帽,祝好转看尤衍,见他怡然自若,显然不闻堂上二人的私语。

张谦揩拭额间的冷汗,他有意趋避尤衍的注视,“此案在三日后交由大理寺少卿裴大人复审,在此期间,祝氏与尤氏皆可寻实证以为己辩。”

尤衍笑面僵滞,他倒想好好质问张谦怎的冒出个大理寺少卿!却听堂上昏官急急下令:“退堂!”

一众皆被衙吏遣散,人潮隐入分街,祝好找准时机在衙外截住尤衍的去路。

祝好嗓中已无异感,四顾侧近仅她与尤衍二人,祝好方才开腔:“尤大公子可知……救我与方娘子之人,并非猎户曹资。”

尤衍听后一副傲睨得志的小人模样,“好啊!出堂你倒是肯认了!跟老子去见张大人!无需劳什子大理寺少卿!今个儿便请张大人判案!”

他猛劲拽着祝好,她无力挣脱,只得接道:“敢问尤大公子,小女认什么?我只说并非猎户曹资所救,却不曾说此案与尤大公子无关啊。”

尤衍顿步,回觑祝好时眼中狠戾毕露。

祝好趁机将手腕抽离,“尤大公子不应问……何人救了我与方娘子?”

尤衍磨牙凿齿,他斥问:“谁!?”

“尤蘅呀。”

“你放屁!”尤衍手指祝好,他逼近道:“事到如今,你还想挑拨老子跟阿蘅的关系?”

祝好未及回答,不远处有小厮火急跑来,他在尤衍的耳畔咕哝半晌,此次祝好却是无从听清了。

尤衍不再与她争执,只与小厮火急火燎地离开此地。

尤衍的身影才隐入长街,另一人旋即步出角门直奔祝好。

尤蘅眉眼低垂,眸色晦暗不明。

“啪──”

祝好甚至不曾看清尤蘅扬袖的动作,洪亮的巴掌已落在她的右颊。

她本就诸伤累身残骨难支,尤蘅并未因此减轻力道,祝好似一朵断头花脱枝入泥般扑倒在地。

祝好的右颊一片灼痛,她两手撑在地上片刻,才扶着檐柱吃力起身。

她抬手将额前的落发拂开,不觉间,猝然扬起另一只手,却被尤蘅不费吹灰之力地制住,尤蘅面色鄙夷,他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却变作撕肝裂肺的哀嚎。

祝好的两手本就是为了障目,见尤蘅着了道将她的手钳住,祝好这才高抬右膝正中他的胯处。

她见尤蘅面色涨红,手捂下身痛不堪忍,祝好右颊的灼痛如受霖雨润泽,痛觉消了一半不说,更教她身心舒畅,甚感大悦。

尤蘅给她的那记耳光无非从中听得她与尤衍所说,保不齐方才将尤衍支开的小厮也是他的人。

如此,祝好倒不必与他绕弯子了,她直言道:“我原以为,尤二公子与我姑且算是一艘船上的盟友,可你明知此案需得复审,却让我作前锋?你算准京官抵达岐州之日,大肆将此案遥布各州临县令京官接手此案?”

“你若说不知,曹资为何无故失约呈证?你将尤琅尸身重托曹资,却不命他上堂,二公子此行为护他与尸证直入二审?若曹资初审入堂,却未将尤衍扳倒,你唯恐尸证遭尤衍损毁?若是……我因初审死在了笞刑上,岂不正中二公子所愿?”祝好扯出一抹笑,“可惜,我命硬。”

祝好远望对街诸坊,迟迟不见方絮因的身影,她问道:“她呢?方絮因怎未与你同行?莫非,二公子与方娘子已经分路扬镳了?她喂我饮下数日的迷药,让我昏睡到上堂前一日才醒,此事倒也古怪,尤二公子可通医理?此药怎的好端端失了效用?抑或二公子早知此事?你有意拖到她离开才令我彻醒,而她今日未入堂与我一齐指供尤衍,亦是你从中作梗,我倒是稀奇……”

尤蘅忍痛问道:“……稀奇什么?”

他的确在暗中搅弄风云,可他虽将此案与尤衍诸恶遥传临州,却不曾料到能以如此地神速传至岐州。

若照他原先的计划,祝好本该在初审后死于尤衍之手,京官才能得此消息亲临淮城,岂知初审之日张谦已知此讯,并放言由大理寺少卿二审此案,既如此,若祝好死于候审其间,京官定会详查死因,是以,尤衍不会再对祝好下手。

“稀奇你以何种歪由拖着方絮因,她既大费周章地敲鼓鸣冤十日,甚至喂我饮药只为自己入堂捱下诸刑,既如此,她岂会因芝麻小事而失期?”祝好似笑非笑,“她可知你干的烂事?若她不知,尤二公子需得瞒好了。”

裴大人是另一本《我在大理寺为尸入殓》的男主角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过来打个酱油~小宋下一章回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负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