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不知薛煦一人,他那位母妃也是出力不少”
这话说出来当真是忍了心肠,其实在那宫苑之中,母子母女一系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世道,怎么可能毫不沾染呢?
“殿下……”
“陈情的折子我已经递上去了,日后我与那边可真没有一丝一毫的干系了,此言由心而发,与祖宗礼法毫无牵扯”
“这世间并非都能以真心换纯情,但我贺从瑶敢以此立誓,与你之间,以心易情”
薛照只是拥紧了怀中的人,向这世间仅剩的珍宝,或许珍惜当下已经是他能做的唯一事了
“从瑶,还好……还好我还有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持相扶,共倚白头”
“好”
待两人携手出去时,院子里念阳郡主正要进门,被嬷嬷拦下,不知是急是气,如今正是在树下打转
“若是让人知道咱们念阳郡主如此行径不知道江南士子又会如何?”
“嫂嫂!”
这利落清脆的声音,薛沁回头看见两人站在阶上早就提着裙摆跑了过去
“都要嫁人了,还不稳重些?当心母妃罚你!”
贺从瑶点了点她的鼻尖,颇显亲昵,薛沁倒也不怕,只摇着头的回道
“俗话说啊这长嫂如母,我被母妃罚,嫂嫂也有教导之责啊!”
“促狭!”
“得兄长嫂嫂一笑,沁儿已足,这就回去抄书!不过这蔚儿可是要嫂嫂自己哄回来了!我这小侄子可不好哄的很呐!”
其实薛沁并不知晓出了何事,只是她并不忍心兄长烦闷才风趣横生,她之前想问过,但这扇门开了她就不想说出口了,有些事嫂嫂能知道她不能,她一直明白,她和母妃一样,知足于如今等我生活,希望一家人一切顺遂
“沁儿,很聪慧”
“像极了母妃,不知与先安王叔像了几分”
江南的折子快马加鞭送到了京都,听闻那一日勤政殿杯盏跌落的声音响了半夜,次日起太子连番遭斥,许多官员丢了头上那顶乌纱帽,再一日召安亲王夫妇与慎王的圣旨发出京城,只是态度截然不同就是了,满朝文武战战兢兢唯恐不知何时这灾祸到了自己头上,后宫之中更甚,不过三日已是十余位宫频受了帝王之怒,有心人细究下来,竟有七成是淑妃一系,贤妃因太子之故避了风头,凤仪中宫之威空前绝盛
“娘娘,如今可是真正舒心了”
“咱们这位陛下呀,最恨人争权夺利,他能给你无上光荣,你却不能谋夺一分,帝王,向来如此,可惜啊!有人不知啊!看着吧,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本宫就静等着看这淑贤二妃究竟是如何贤良淑德的!”
“娘娘英明”
“安亲王进京入宫之事一定要安排妥当,还有后日定国公夫人进宫之事,不得怠慢”
“是”
皇帝于此时大刀阔斧的整治,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猜也能猜得是江南一事,一是京中竟有风声鹤唳的意思,但总有风雨不动的地方
“阿透,你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