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越人歌 > 第31章 谷之来访,欲战韩娥

越人歌 第31章 谷之来访,欲战韩娥

作者:沁源芳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5-03 13:31:34 来源:文学城

孔子曾言之:“《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乐相传为舜帝在位时的乐舞,据说可以使凤凰来仪,百兽率舞。此乐歌颂了和平的功德,尽善尽美,代表了殿堂级雅乐的标准。在这一领域代表性的人物,以苍海、如玥、韩娥为主。而《武》乐,赞颂了武王伐纣的功德,虽然也是礼乐文化的一种,却有炫耀武力的成分在,是故孔子评价虽尽美却非尽善也。在这一领域代表性的人物,则以沈古之为主。

自沈谷之出师以来,因其乐曲的独特,被世人以鬼音称之。多年以来,礼乐流派私底下也在暗自较量着。

沈谷之除了他的乐曲独特之外,他的性格也有些固执。他固执地觉得韩娥大师是当世他最为强劲的对手,是以多年以来,他多番来到稷下学宫找韩娥大师挑战。只不过每每他要胜过韩娥的那一刻,却总是棋差一招,遗憾地离开稷下学宫。

----------------------------------------------------------------------------------

----------------------------------------------------------------------------------

这一年,又到了稷下学宫开放礼乐讲堂的时刻。常年待在山谷之中的沈谷之,从门生当中得知消息之后,他当即便决定给韩娥大师递交了拜帖。

常年向韩娥调战的沈谷之,说话的态度也慢慢地从刚开始的傲慢无礼,渐渐变得柔和平缓了起来。在沈谷之的心中,他十分重视韩娥这个对手。在如今大环境逐渐没落的情况下,能有同韩娥对决的机会,对于沈谷之来说,就像是一个精神支柱,鼓励着他不断进步,坚持自我,不忘初心。

沈谷之在今年的拜帖上这样写道:“吾深谢娥常受我之战,数年以来若非有同娥之战,予谓礼乐可早去。今我将此拜帖献上,愿韩娥能复受吾之挑战。武乐沈谷之敬启。”

他将拜帖写完之后,便命人迅速将拜帖送至稷下学宫。

韩娥将拜帖看完之后,淡然一笑,对身旁的宫人说道:“吩咐下去,很快,有贵客将来,我们稷下学宫需得好好相迎。”

同样的,在韩娥的心中,她也相当重视沈谷之这个对手。

起初,当韩娥刚刚来到稷下学宫的时候,接到沈谷之的拜帖,她觉得有些不耐烦。原本她来到稷下学宫的原因,为的并不是逞一时之快,与旁人较量礼乐,是以那时沈谷之的执着,在韩娥看来,不过是一个无聊至极之人的一个霸道要求罢了。为了不伤到沈谷之的自尊心,有损礼乐流派之间的感情,韩娥只得无奈接下沈谷之的拜帖。而就在一次又一次与沈谷之的较量中,韩娥渐渐发现沈谷之的出彩之处,也明白弘扬礼乐文化,不应该仅仅只局限于关起门来自己传道受业解惑,更应该学会汲取别的流派的长处。让自己的流派能够博采众长,展现出属于自己的魅力。

----------------------------------------------------------------------------------

----------------------------------------------------------------------------------

几日后,沈谷之来到了稷下学宫。在看到稷下学宫外那多年不变的常青树之后,他感叹道:“想不到最有生命力的还是这大树呀。这树如此顽强生长着,相信礼乐文化定能入这苍天大树一般,能够不断发展,恢复到最顶峰的样子。”为了表达自己内心对礼乐文化的敬畏,以及对韩娥大师的尊重,沈谷之在稷下学宫宫外行了叩拜礼之后,方才走进了稷下学宫。

当沈谷之走进稷下学宫之后,韩娥看到他时候的眼神,就像是碰到了许久未见的亲人那般,语气十分温柔,动作上也显得十分亲昵。她关切地对沈谷之说道:“沈大师您旅途多有劳累,我早已命宫人为您准备好了热水,您要不沐浴之后,好好歇息一番呢?”

“多谢韩娥大师您细致入微的关照,您也知道,我此番起来,乃是为了同您切磋礼乐。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咱们倒不如先比试一番,之后再叙叙旧倒也不迟。”

韩娥一听沈谷之的话,有些无奈地说道:“也罢,既然沈大师还是如此直来直去的话,那请容我准备一下,咱们稍后正式开始,如何?”

“甚好,那多谢韩娥大师您了。”

“沈大师您总是那么客气,就连拜帖也写得那么谦虚,到叫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劳烦您在此稍等片刻,我马上回来。”

沈谷之对着韩娥礼貌性地微笑之后,韩娥便迅速赶到了内殿洗漱打扮。同时韩娥也命宫人将她所珍藏的七弦白玉琴拿了出来。

----------------------------------------------------------------------------------

----------------------------------------------------------------------------------

说起韩娥的落霞式七弦黄杨琴,着实精美。此琴用料极为难寻。所谓“千年难长黄杨木。”就此可以知道黄杨木十分的珍贵,而韩娥的七弦黄杨琴据说是她的师父当时为了给韩娥庆祝生辰,所特意打造的。这用黄杨木所做的琴,成色方面比起其他用一般木料所做的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越变越深;同时,这曲调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从而变得越发动听起来。

七弦黄杨琴,可谓是韩娥的师父留给韩娥最珍贵的礼物,当世只此一件。一般的场合,韩娥从来不轻易把此琴拿出,只有在韩娥十分重视的场合上,韩娥才会勉为其难将此琴拿出。

此番面对沈谷之的挑战,如果说韩娥一点也没有感受到紧张,那这是不可能。看着沈谷之满面春光,肤色红润的样子,感受到他那气势恢宏的状态,韩娥忽然感受到了一丝丝压力。于是她才会对沈谷之说自己需要准备的时间,才能正式开始此次比试。旁人只知韩娥有着令人极为羡慕的歌喉,却从来没有人知道实际上韩娥最强的本事,却是演奏七弦琴。

作为传道受业者,韩娥视季礼为自己的得意门生,是以她把自己的绝技交给了季礼。季礼靠着韩娥所教的本事,得以很快在诸侯国之间展露头角,得以在国家之内留下响当当的名号。

----------------------------------------------------------------------------------

----------------------------------------------------------------------------------

准备就绪之后,韩娥穿着淡紫色的外衣,抱着七弦琴,走到了沈谷之的面前。她朝着沈谷之行了一礼说道:“今日还望沈大师能不吝赐教。”

“韩娥大师,您多礼了,应当是鄙人向您多多请教才是。既然您已经准备好了,那咱们就开始吧。”

两人互相朝着对方行完礼之后,便开始了正式的较量。

为了公平起见,当沈谷之知晓韩娥要拿出落霞式七弦黄杨琴七弦琴的时候,他也让门生将自己的蕉叶式七弦琴拿了出来。只是这蕉叶式七弦琴木料的取材十分一般,同韩娥的落霞式七弦黄杨琴比起来,实在是大巫见小巫,不值一提。而且这音色也比如韩娥的七弦琴,真正弹起来的时候,这音色略显低沉。

可能会有人觉得沈谷之是不是太实在了,与人较量,居然不使出自己最为擅长的技能,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实际上,这是沈谷之对韩娥的尊重,也是他重礼的一种表现。

观看两人的表演,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他们在琴技上的能力,不相上下。虽然韩娥和沈谷之并没有像其他琴家一样常年练习琴技,但是他们对待琴的态度是极其认真的。在他们的心中,琴承载了美乐,给予了人听觉上的享受。他们作为礼乐文化的传承者,必须尊重琴,把琴视作一位长者来对待。

琴声在他们的演奏下,变得十分美妙。只见他们弹指间,便拨奏出了空灵的美乐。他们所演奏的荡气回肠般的曲调,就像是谱写一曲礼乐颂歌,传扬了礼的高尚,歌颂了乐的雅致。所以才说只有兴趣到了极致的人,才会如此专注于做一件事。

礼乐文化正是有了像韩娥和沈谷之这样的人存在,才能在波荡不安的乱世之中留存了下来,而不是像一些先人的哲言被后人弃之,从此失去了传承下去的意义。

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最终还是韩娥赢了沈谷之。

----------------------------------------------------------------------------------

----------------------------------------------------------------------------------

当她奏完一曲之后,对沈谷之说道:“此番是您承让了,娥多谢沈大师您的指教。”韩娥从来都对自己的要求是极高的,她在弹奏的过程中,不甚将琴弦弄断,按照规则来说,她本不应该继续演奏。然而沈谷之却对她说道:“无妨,请您继续。”沈谷之看到韩娥停了下来,于是自己也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不再演奏。而韩娥被沈谷之弄得没有办法,只得继续演奏。

最终演奏完,韩娥觉得自己胜之不武,顾对沈谷之说了方才那句话。然而沈谷之虽然输了,却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面带微笑,对韩娥说道:“您真是太客气了。你我同为礼乐领域的佼佼者,能有机会同你比试,是我之福。今年,既然我又败了,那我便认输。来年,我会来找你比试的,只盼你能继续接下我的拜贴哦。”

“这有何妨,娥定当相陪。”

“沈大师,天色渐晚,您还未用膳吧请跟娥一起用膳,如何?”

“甚为有幸。”一场巅峰者的较量,一场礼乐争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同时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也随着一次次的较量变得越发紧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