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月明时见卿 > 第14章 昭隆

月明时见卿 第14章 昭隆

作者:木秋池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3-02 22:31:55 来源:文学城

六月二十八日,长公主萧漪澜自西域大兴隆寺出发五十六天后,回到了临京城。

宣成帝令太子萧道全亲率礼部尚书、太常寺卿等掌管迎归礼制的官员前往玄武门相迎,一路禁军开道,背对着道路在两侧站成威严森然的两道人墙,禁止行人在此逗留喧哗。

长公主带着小队扈从御马到达城外后,先梳洗一番,换上庄重华美的礼服,然后登上二十四精壮护卫抬起的大安辇,大安辇长八米,宽六米,以百年红木为体,四周悬挂金丝垂缦,系着金铃,四角飞檐雕刻着青鸾,栩栩如生,随着步辇起步,仿若振翅抖羽,将要飞入青云。

长公主登上大安辇后,立马有侍候在内的侍女为她端上金盆,以丽泉的泉水洗手,又为她细细涂上脂膏与蔻丹。有侍女奉茶上来,她尝了一口便叫人撤下去,闭着眼睛端坐在步辇正中休憩。

大安辇行至玄武门前,与太子萧道全等人相遇,除太子外,所到官员一律行跪拜迎安礼。这是陛下特意向礼部嘱咐过的,礼部尚书何盛滨觉得此举过于逾制,奈何陛下铁了心要给胞妹铺最盛大的排场,何盛滨委婉劝了几次,险些把宣成帝絮叨毛了,这才悻悻地闭上嘴。

长公主萧漪澜隔着垂缦望向乌泱泱跪了满地的官员,半晌,只听大安辇内传出了一道清冷威严的声音:“都平身吧。”

官员起身后,萧道全单独上前见礼,他瞧着颇有几分高兴,“姑姑,您一路可顺利?”

侍女挑开垂缦,露出端坐正中的萧漪澜,她妆容明艳,十分自得,面上不见一丝疲惫,见了太子也没有下辇的意思,只端庄大方地笑了笑,“多年不见,太子皇侄愈发有天家风采了。”

“不及姑姑半分。”萧道全说道。

萧道全这话倒也不过谦。萧漪澜继承了先太后的容貌与气度,十六七岁时尚显稚嫩,旁人见了,会夸一句“牡丹之色,青鸾之姿”,如今的萧漪澜已经二十七岁,容貌完全长开,姝艳无双,又在大兴隆寺礼了十年的佛,通身气度从容,举手投足间又有脱尘的雅致与风流,让人见了忍不住叹一句“凤仪仙姿”。

萧漪澜与太子寒暄见礼后,便乘坐大安辇往皇宫去拜见宣成帝。

临京好热闹的闲人想方设法去瞻仰长公主的姿容,跟着千人仪仗队一路从玄武门穿过大成街、晋云街,直到步辇入了皇宫,也不过遥遥隐约瞥见辇中一抹丽影。有些好事的年轻男子仍不肯离去,一直等啊等,等过了午后,终于等到了萧漪澜的步辇从宫中出来,要去太庙拜谒先祖。因为今日归京是小拜,三日后才是大拜,所以萧漪澜把豪华气派的大安辇换成了小步辇,仪仗队也只点了八十人,一行人往太庙行去的时候,终于给等在周遭的人瞥见了长公主的芳姿,虽仍隔着纱幔,却比刚入城时清晰多了、亲切多了。

今日来宝津楼的客人谈论的也多是长公主,赵宝儿听了满满一耳朵,又说与孟如韫听,孟如韫听到长公主接受百官跪拜、见太子不除辇时,暗暗咋舌。

原来早在此时,长公主就如此权高势盛了吗?

对这位后来登上皇位的长公主,孟如韫一直多有留心。

她知道长公主与当今皇上皆是已故的明德太后所出,明德太后与先皇仁帝伉俪情深,仁帝温和优柔,许多政事都赖当时尚为明德皇后的明德太后决断。她嫁与仁帝的第二年生下太子萧谌,即是今天的宣成帝,此后一直无所出,直至二十年后,又生下了萧漪澜。

萧漪澜七岁那年,仁帝驾崩。因当时北戎羌突然来犯,战况紧急,所以仁帝临终的遗诏中说暂不立新皇,由明德皇后主持国政,直到平干戈、止战乱、家安国定。

于是此后十年,明德皇后北抗戎羌之祸,南治水旱之灾,改制于朝,养富于民,使得大周日益强盛,打得戎羌不敢来犯,大周人口在十年间增长近五千万,国库充盈,河清海晏,史称“仁帝中兴”。

眼见着国力一天天强盛,但明德皇后却因政事累垮了身体,在秉政十年后病逝了。她去世的那个月连月阴雨,百姓谓之“天泣”,时为太子的萧谌在明德皇后灵柩前数次哭晕过去,最后是在文武百官的再三恳求下,才拖着伤心欲绝的病体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年号为“宣成”,追封明德皇后为明德太后,封公主萧漪澜封为长公主。

长公主自幼由明德太后养大,其音容笑貌、行事风格像极了年轻时的明德太后,又是宣成帝唯一的胞妹,宣成帝于她亦兄亦父,宠爱到了极致。

但明德皇后故去后,长公主在临京一直闷闷不乐,又两年,长公主的驸马也病逝,使得她对临京这片土地伤透了心,再三请求去西域礼佛,宣成帝虽舍不得她出去吃苦,也不忍见她困在伤心事里,一天比一天憔悴,在萧漪澜的苦苦哀求下,他最终同意了。为了保证她过得舒适,一向勤俭爱民的宣成帝甚至还向西域大兴隆寺捐了十万两黄金。

长公主萧漪澜前往大兴隆寺礼佛,只在明德太后隆祭日和宣成帝整寿的时候回来过几次,剩余时间一直待在大兴隆寺里。听说她此次回来很可能不走了,所以临京看热闹的百姓才会这么兴奋。

赵宝儿摇着团扇回忆起小时候的情形,“我五岁多的时候刚刚记事,那年明德太后带着长公主御巡扬州堤坝,我爹早早就带着我在路边看,我骑在我爹肩膀上见到了长公主殿下,那时她已经十岁,像仙子一样骑着小白马,竟然还冲我笑了。我爹说,当时在场那么多人,有扬州知府,捐了大笔钱的当地豪绅,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可长公主殿下只对我笑了,我爹比我还开心,他临死前还抓着我的手念叨这件事呢。”

说起过往,赵宝儿悠悠叹了口气,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感慨道:“可惜我那时太小,已经记不清长公主殿下的模样了。”

萧漪澜小拜过太庙后,谁也没见,径自乘辇回了公主府。

长公主封号昭隆,这座昭隆公主府是明德太后尚在世时赐下的,萧漪澜十六岁与驸马薛青涯成婚后,从皇宫搬出到公主府居住,之后明德太后与驸马先后去世,萧漪澜便启程前往大兴隆寺礼佛,前后算来,只在公主府里住了不到三年,这公主府里的一草一木,甚至不如大兴隆寺的佛祠更让她觉得熟悉。

霍弋一直留在临京为萧漪澜打理产业,去年年底她传信说今年归京,霍弋从那时就开始着人整修公主府。将府中老旧又格局失衡的楼阁屋舍拆掉,新建起一座五层高的藏书阁,名拂云书阁,以半开放的回廊与书房和佛祠相连,供长公主御览佛经之便。又在湖畔高起摘星阁,说是阁,其气派与宏丽称为塔也不为过。摘星阁上四面镂空,以数人环抱的大红木为四角天柱撑起,站在阁上,能俯瞰临京繁华,张袖揽天水之风。

公主府里服侍的下人也由紫苏重新调整或选拔,她亲自培训了两个月,教她们如何沏茶、焚香、研墨、理经、收整床铺、服侍洗漱、保养华衣玉宝等。

所以萧漪澜回到公主府的时候,所有人都已准备就绪,一切都极称她的心意。她入宫觐见宣成帝时已用过午膳,只是吃得没什么胃口,紫苏命人备了一桌菜,萧漪澜吃了几口,又用了碗薏仁甜粥,这才觉得胃里舒坦了许多。

她换下华衣,卸了浓妆,换上一身天水青的素纱禅衣,乌发未梳髻,以一根沉乌木的簪子松松挽着。她靠在金丝软榻上,一边半阖着眼休息,一边听紫苏说话,半晌望了眼窗外的天色,问紫苏:“霍弋呢?”

紫苏道:“少君午时回府,现下应该还在浔光院。”

“叫他来见我。”萧漪澜闭着眼睛道。

紫苏顿了顿,“少君吩咐过,让您今日先好好休息,万事明日再说。”

“他是少君,我是主君,你听他的还是听我的?”萧漪澜睁开眼,“去传。”

紫苏应了声“是”,忙差人去通禀。

萧漪澜随手拿起本诗集歪在榻上看,翻了五六页后,屏风外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木轮轱辘声,她放下书瞥了一眼,隐约望见屏风外一个半人高的身影。

“殿下。”

萧漪澜这才从榻上起身,理了理衣服,道:“进来吧。”

房中侍女皆退到屋外,霍弋摇着轮椅转过屏风,便见一身青纱禅衣的萧漪澜望过来。

霍弋入长公主府已有十年,然而真正伴在她身边的时间却并不长。更多的时候,是萧漪澜在大兴隆寺,他留在临京这座空荡荡的长公主府,为她打理产业、培植势力、留心朝堂,待有所成就,才能写一封信,细细与她诉说临京诸事。

所以对萧漪澜此人,他还没有熟络到见之如常的地步,只望了眼她未着粉黛的面容,便默默垂下了眼皮。

萧漪澜等了半天未等得他一言,站得有些累了,便走到茶几前坐下,伸手取过茶勺,又望了他一眼,“你哑了,也瞎了,要本宫亲自为你沏茶吗?”

霍弋摇着轮椅行到小几边,从萧漪澜手里接过沏茶的器什,“臣来吧。”

萧漪澜便交给他,姿态松弛地曲肘撑额,慢慢揉按着额头。

“殿下若是乏了,不妨先小憩一会儿,”霍弋看着她道,“我在旁边守着。”

萧漪澜头也不抬,“不必。”

“那我给您按一按吧。”

这次萧漪澜没拒绝,“嗯”了一声。

霍弋将沏好的茶递到萧漪澜面前,转着轮椅绕到她身后,萧漪澜席地跽坐,头刚好到他胸口的位置,霍弋的手指轻轻按在她额间,沿着她的百会穴、神庭穴转了几圈,又沿着她的眉骨,轻轻按到太阳穴。

纵使刚捧过热茶,他的手指也透着凉意,这是气血不足、元气有伤所致。萧漪澜闭着眼,神思散漫,想起初见霍弋的时候,他双膝被剜,遍体鳞伤,血淋淋地爬到她脚边的样子。

他说,殿下只需一言便可救臣,臣当以残命为君驱驰。

所以这些年,霍弋一直拼命向自己证明他有大用,证明自己当时救他回府的买卖不亏。但萧漪澜想,只有她自己清楚,当时救下霍弋并非是图他所言的虚无缥缈的报答,而是见他即使疼得浑身发抖,挡在她面前逼她相救时,那双十指如玉的手沾满了污浊,想要抓住她这根救命稻草,却又极力克制着,未让血污沾染她半寸衣角。

“殿下,茶凉了。”

霍弋低声唤萧漪澜,萧漪澜未应,这才发现她微微向后靠在自己怀里睡着了。

霍弋慢慢松开手,轻轻向后仰着身体,想让她靠得更舒服一些。他望了眼窗外的天色,估摸着已是酉初,果然,没一会儿紫苏便走了进来,本是要来点灯,见此情形不敢出声,正要退下,霍弋轻轻敲了敲小几,以目示意她将小榻上的薄毯拿过来。

霍弋为她披上薄毯,让她靠在自己怀里休息。窗外暮色渐起,室内也逐渐变得昏暗,安静得只能听见萧漪澜平静的呼吸声。霍弋的怀里很快盈满了她身上的味道,是一种常在他梦里出现的,别致而悠远的冷香,不甜,不腻,薄香近苦,闻得久了,却又能从中抿出极致的浓艳来。

霍弋仰头望着头顶的绫罗,轻轻喘了口气,不知在想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昭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