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越梅传清歌 > 第35章 三十四、出魏洲

越梅传清歌 第35章 三十四、出魏洲

作者:茸城书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2-21 01:54:36 来源:文学城

王迁冷哼一声,“别白费劲了。城门守卫尽皆张军校之人,我这张脸便可出城何需带令牌!”

吾仔道:“公子,或可令他带我们出城。”

王延寂摇了摇头。

其一他心知王迁的机变、勇武胜过张源许多,狭持他出城的风险极大。

其二,他定定看着王迁,目光如穿透他的双眼,说道:“非常时刻出城定需令牌。一定在这里。”

李清仪绕着几人物品转了一圈,又去几匹马儿处查看。忽得一膝微弯,半蹲下来,指着马腹道:“这鞍子夹垫里有古怪。”

王延寂微低身子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见鞍子两边的夹垫厚度不同。手向厚的那边夹垫摸去,内里有一夹层。

指尖触及一硬铁之物,王延寂哈哈一笑,对李清仪道:“堂妹心细如发。”

闽仔、卫仔已将三魏兵的尸身搬入巷中。四人中闽仔最为性急,指着王迁等人问道:“公子,既已有了信与令牌,这几人该当如何处理?”

王延寂看向王迁,王迁面无惧色双目如铁与王延寂对视着。

王延寂心道:“正因魏兵中有这样勇猛不屈之人,魏博方如不可撼动之铁臂为梁帝将晋军拦于黄河之北。”他心下犹豫不决而沉默着。

他并非嗜杀之人,更未上过沙场。今日事出紧急而不得不伤了人性命。

但剩下这几人,留,还是不留?

洛载清道:“王郎,巷子尽头有棵老树,若将他们手脚绑紧捆在树上,再塞紧口,被人发现应是明日清晨了。”

王延寂点头道:“我正犹豫难决,就按洛大郎的提议而行。”

周清仪看了他们一眼,抿了抿唇,却未说什么。

闽、卫将王迁等带入巷中,李清仪走到王延寂身旁道:“这张源看着胆小畏死,却也奸猾的很。方才你们打起来便是因为他暗地捣鬼吧?”

王延寂道:“虽不知具体何语,应是对话中被他传了信息过去。”

张源自被带回绑起,一直瑟缩着身子未敢发一言。见二人谈及自己,不禁骇得双膝跪地不住求道:“小郎、小郎,原谅我这一回吧,我是老鼠吃了豹子胆,竟敢起了耍滑的念头。小郎善心,既放过了王迁,也请小郎饶我一命!”

又转向李清仪,将头磕的咚咚响,左右开弓狠扇自己耳光。边扇边求道:“清仪小娘子,我是鬼迷了心才兴那痴心妄想。求小娘子看在我什么也没做成的份上饶过我吧!”

李清仪俏脸含霜,冷冷道:“伤了我家两位大叔,烧了半爿铺宅,这叫什么也没做成?!”

张源瞠目结舌,又醒起方才不杀王迁是洛载清的建议,挪动双膝转向他涕泪交横地求道:“小郎,我,我带你们出城,绝不耍花样,还请你们出了城后放了小的,留我一命。”

三人略行开几步低声商量。

王延寂道:“我们几个均是魏兵从未见过的陌生面孔,纵然持有令牌与信笺,但在今日如此不寻常的时刻出城,守兵恐仍会生疑。有他的配合确会便利许多。只是若答应放了他,今日之事均因他而起,此人可谓罪魁祸首……”

李清仪道:“现下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出城。他这条命,留便留着吧。不过,为免他再使诈….”

张源见三人走开商量,而后李清仪面无表情走向自己,心似要从腔子里跳出来,几乎吓晕过去。

只听李清仪冷冷道:“张口。”

“呃?”张源愕然半张开口,李清仪两指一弹,一粒绿豆般大小的物什落入他口中。

张源一惊之下不自觉吞了口涎水,‘绿豆’滑滚下肚。

他慌道:“这是什么?”

“断肠丸,若无解药两个时辰后发作,你将肝肠寸寸断裂受尽痛苦而亡。出了城我自会给你解药。但若你不老实胆敢向城门守卫示警,我便将解药毁了。”说完李清仪再也不看他一眼便走了开去。

----------------------------------------------------------------------------------------------------------------------------------------------------------------------

寅时已至,一层极淡极微的青白将浓重的夜幕撕破了条口子一点点挤出了身子。

数个时辰前城门处你死我活的厮杀已止息,断颅残臂已被清理完毕。掌着城门的这一队兵由交战时的亢奋、紧张,取胜后的兴奋、激动中平复下来,疲惫的身躯等待着不到一个时辰后的换岗。脑中的警惕之弦却不敢稍松。

“得、得”的马蹄声由大道传来,守兵松驰的身子立时绷紧。

一行人疾驰而来,卫队长江左岸一个箭步挡于城门甬道前,右手高举,示意来人停步下马。

张源居中,单骑一骑。王延寂与洛载清并驰其左右。张源身后为李清仪,卫、吾、南、闽两人一骑分列两侧。

江左岸见这一行人均身着银枪军兵服,正中那人似有些面熟,其他人却很是面生。

见八人虽收了缰绳却不下马,江左岸眼色一划,甬道两侧的卫兵立拥上前将银枪抵住众人。

“什么人?!何事出城?!”

江左岸直觉这一行人有些古怪,正中那人应是为首之人,却瑟缩着好似听命于左右二人一般。

果然他的问话一出,中间那人便看向右首之人似不知如何作答。

王延寂将令牌出示与江左岸,说道:“不认识张五郎吗?军校令我等出城送密信与朱友贞那小儿。”

“张五郎?” 江左岸心中嘀咕道:“就是军校那个游手好闲的五弟?这倒解释了为何他看着不似军人。只是,如此要务,军校怎会派与他?不担心他无能将事情办好吗?且今日军校夺权或为梁帝所恶,斩了信使泄恨亦有可能。此行或会有去无回,军校舍得其弟去?”

此时一名卫兵上前道:“是张五郎。见过五郎!五郎怕是认不出小的,小的倒是常见到五郎。小的有时和伍马他们几个一起玩玩骰子。哎,伍马、陆钱他们几个怎么没跟着五郎?”

江左岸心中疑团更大,面上却丝毫未显。

他对张源行了个礼道:“原来是五郎。今日军校严令不得放任何人出城。五郎有令牌自是无妨,但还请五郎告知随行这一众人之姓名军职,江某稍后交班时被问起也好回复。”

张源心中直骂江左岸多事,一时又不知该如何编几个不会露馅的名字军职,怪异静默中江左岸扣着刀柄的手越发的紧了。

李清仪压着嗓子低低地咳嗽了一声,此声钻入张源耳中如惊雷一般,腹中似乎有隐痛开始发作,激得他脑中灵光一闪。

张源弯下上半身靠近江左岸,嘻嘻一笑又回到了不学无术的草包模样,低声道:“我有多少斤两江卫长怕是也听过。如此重要的差使我哥怎放心全盘交托给我?嘻嘻,这不让我跟着几位去锻炼锻炼。面子上我是信使,其实,其实…嘻嘻”

阿南仔已下了马,走到江左岸身旁轻声道:“江卫长,张军校有意栽培五郎,令我等低调随五郎出行,虽然我们中间有几个的职衔高于五郎。待我等不辱命而归,军中只知是五郎之功。若现下于众人面前报出有高于五郎职衔之人,恐将来军中人谈起时夺了五郎的荣耀,有损军校本意。”

男子以一口地道魏洲话道出合理原委,江左岸听的心中连呼原来如此!

“张彦既腾达在即,必将抬升其弟。惜张源无才无能,为令军中人信服张彦需为张源建些军功。他一不能战二又贪生上不得战场,也只能做此送信的差使。张源平日的那些个混混手下自是不能随行,此些张彦安排保护张源的孔武之人必非泛泛之辈,他们做事功归张彦。此事确实不宜张扬。”

思及此,江左岸退后一步让出甬道,恭敬道:“江某静候五郎功成归来!”

望着城门缓缓而开,吊桥匝匝落下,身下骏马一步步踏出城门,张源心头矛盾至极。

他即盼着出城后得释,又隐隐觉着不出城方才安全。忐忑中回头看向城门,正撞上李清仪警告的眼。他头一缩,乖乖安静地任飞奔的骏马将他带得离魏洲城越来越远。

杏雨巷深处,王迁左右扭动着身子挤出绳结间的微小空间,将被缚的双足尽力探伸出去。一寸、又一寸,双足已可触到地面那片薄而锐的瓦片。

他小心翼翼地轻分足尖,收拢,夹住瓦片,一分一分地往回挪…… 他如此地专心,以至于当喉部一凉时方悚然抬头,意识飘散间一人一伞如鬼影飘过。

同安巷的一间民宅内,烛光莹莹将一个高壮的身影印于窗纱上。屋内响起一把温柔的女声:“可还顺利?”

男声道:“我目送他们出了城方回。延寂与洛大郎的身手无需担心,只是二人过于心软。于此乱世,恐将吃大亏。”

女子道:“年轻人多经历练方知世道凶险,便学会掌握温悯的分寸。仪儿如何?”

男声笑道:“方才一个时辰便已想念孩儿了?她承继了你的镇定与聪慧。呵呵,用归脾丸诓张源是断肠丸,骇得他不敢使诈。”

二人正是李洞明与王应诺。王应诺幽幽道:“也不知她这一路会否平安,遭遇何事。二郎,我总是放心不下。”

李洞明握住妻子双手,望着她水汽氤氲的双眸,爱怜充满胸臆。 “诺娘,我知捧于心头十五年的仪儿而今离开便如剜去你的心头肉一般。于我又何尝不是。”

王应喏柔声道:“二郎,我明白的。仪儿已到了婚嫁的年龄,是时候恢复她闽国郡主的身份选个相配的佳婿。且我知三哥有意与吴越联姻,与仪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只是……”

李洞明轻搂住妻子的肩,安慰道:“你只是担忧她这一路的安危。据洛大郎所言已有旧日门徒认出了我,我的行踪恐难再掩多时,不日仇家们将寻踪而来。我若与清仪同行,带给她凶险的可能比之我们分开赴闽地要大上许多。你也莫低估了你三哥,延寂告诉我他们此次回闽的沿途都已安排了接应保护。且我请洛大郎与他们同行,又是一重助力。”

王应诺想起洛载清义父所中之‘情丝绵绵’,叹了口气道:“情之一字,最是难解。二郎,三哥着延寂归闽途中经吴越拜谒吴越王,并商谈两地结好之事。不知清仪终将被许给吴越王的哪个儿子,是否会是她的良人。”

李洞明朗声道:“钱镠能于这乱世中抢得一方地土,其智勇可谓过人。他的孩儿中亦出了多个青年俊杰。任他哪个,以我们仪儿的才貌未有配不上的。”

王应诺肘尖轻点他一下道:“女子以夫为天,我盼望此携手终身之人亦是仪儿自己心悦的。延寂与她在吴越地应有机会见到几位儿郎。我在给三哥的信中请他与吴越王定下文书前先探探仪儿的口气。但,不知吴越会否如所期的回应。”

李洞明傲然道:“哼,若不合仪儿的意,着你三弟随便封个贵女为郡主嫁过去。我们便带了仪儿走,谁又能奈我们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