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远山千仞 > 第23章 岑州惊梦(三)

远山千仞 第23章 岑州惊梦(三)

作者:白开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6-22 20:46:48 来源:文学城

翌日清晨唐一意二人造访寻归楼并不是很顺利,先前那个黄衣姑娘见又是柳云关,本是在打扫楼内桌椅的,立马举了个鸡毛掸子出来就要拦住柳云关,不让他入楼。

“怎么又是你?”

“我为什么不能来?”

“昨夜分明是你说的玉眠姐姐唱曲儿难听,既觉不堪入耳,寻归楼亦不欢迎你。”

“我乐意,想来就来。”

二人剑拔弩张,吵着吵着就挽起衣袖,要干起架来。

“姑娘,我们此番正是受玉眠姑娘之邀前来寻她的。”日间寻归楼中客人稀疏,唐一意也不再费心遮掩,今日换回寻常女子穿着。

“你是……昨日那位俊秀公子?原是位姐姐。”

柳云关觉得这黄衣姑娘是刻意区别对待的,跟自己说话时如此气势汹汹,对唐一意又温婉至极。

“是。”唐一意也不隐瞒。

接着她将握在手中的钗子展开,递到黄衣姑娘面前,道:“此物是夏姑娘交予我二人的,她说可凭此物至寻归楼寻她。”

黄衣姑娘凑近了看,确认是夏玉眠的钗子无疑,旋即对唐一意笑开了花,道:“姑娘随我来。”接着将鸡毛掸子抛在柜台上,自然而然地挽着唐一意的手臂引路。

柳云关撇着嘴跟着。

黄衣姑娘带着二人经过舞台,进入位于寻归楼一楼的庖屋,里边竟还有一道小门,她对着门毫无规律地敲了好几声,似是在与另一头的人对暗号,没一会儿门就从另一头打开了。

昨夜来得匆忙,未曾好好打量这寻归楼的设计,寻归楼之上房屋呆板无趣,姑娘们平日又不加向外走动,竟是在这楼背后别有一个院子可供消遣。

夏意盎然,石榴花还未完全凋谢,树上除了小小的石榴果实之外,尚有零星几朵花火红的挂着。

夏玉眠在院子小池边的秋千坐着,听闻唐一意三人入门的动静便前来迎接。

“玉眠姐姐,我把他们带来了。”

“好,有劳小菊了。”

黄衣姑娘摇摇头,道:“小菊应当做的。”

唐一意将钗子递还给夏玉眠。

“对了,前堂是否打理干净了?”

“哦,差点给忘了,方才二位到来时我还未打理好,我这便去。”小菊将挽着唐一意的手抽离,向三人微微屈身道别,转身又风风火火出了院子。

不远处一个身影佝偻着在花圃中清理杂草。

“那是楼中的伙计,昨夜同我一道回来那位。”夏玉眠顺着唐一意的目光望去,解释道。

那人听到夏玉眠谈论自己,微微转过身来,两侧的长发遮住大半张脸仍露出些疤痕来,显得些许骇人。

“夏姑娘,这夏归弦如今究竟会去何处?”

“天下之大,玉眠心中茫然。”

“那凭借姑娘与夏归弦多年的相处,你可认为他还会归来?”

“玉眠……不知道。”

隔了这些年月,和夏归弦的相知相处遥远得好似一场梦。

夏家村处于边境,四面环山,出行不便,对外少有货物上的往来,穷得是一清二白,不过好山养好喉,夏家村的百姓们因劳作时隔山难达音讯,渐渐学着用提高声调、延长声音的方式在山之间交流,习得了一副响亮的嗓子。

夏玉眠和夏归弦是邻家,在山间受亲辈影响,也练出了一副好嗓子,可与亲辈不同的是,他们的嗓音清越,更适合唱曲儿,而不是用于隔山喊话。

穷是穷了点,可总能苦中作乐。

年幼的夏玉眠每日最期待的事情便是同夏归弦去唱歌,夏归弦年长她几岁,她还是因为夏归弦的带领才开始学着运用自己的嗓子的。

“玉眠妹妹,你先听我唱出来的是什么声音,你再试着自己来,好不好?”

夏归弦教习唱歌没什么技巧,全靠口耳相传。

是真的口耳相传,他说不出那些专业的乐理知识,只能凭着感觉用歌声来教,而夏玉眠便只能凭着感觉先听后唱。

好在她悟性高,无需夏归弦多说什么,只需反反复复听几遍夏归弦唱的曲儿,便能咿咿呀呀地跟着唱了。

夏归弦很高兴,深以为自己是有成为教习夫子的天赋的。

两人寻了远离村庄的一处小溪,如此便不会吵嚷到村子中的人,亦不会被他们打搅。他们约着每日清晨于此处开嗓,每日和着潺潺流水声或低吟或高歌,无需其他乐器伴奏,流水便是最纯粹的伴奏。

清晨林间有无数鸟鸣,太阳懒懒的打在树叶上,伴着缓缓的流水声,本就是一首悦耳的乐曲。

夏玉眠唱曲儿的兴奋在此处很快便被困意打消,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头也越来越低,夏归弦正对着溪水悠闲地唱着,一回头发现她已经倚靠在树干上睡着了,弯曲的树干恰巧为她的头提供了可以稳稳停留之处。

微风轻拂着,摇曳树木,斑驳的树影在她脸上忽明忽暗,似是很快进入了梦乡,她长长的睫毛时不时还微微颤着。

夏归弦无奈地摇摇头,他就知道这小姑娘不扛困,困起来在哪儿都能睡。

他只能凑过去,在弯曲的树干上坐下来,就在她旁边拿着书本为她扇去林间的小虫,不至于扰了她的清梦。

对,是书本,年幼的夏玉眠是出来玩闹的,而他夏归弦则是来此苦读,力争考取功名的。

科举是他走出夏家村的唯一途径。

夏归弦可以苦中作乐,但他深知苦绝无带来乐的可能。因与外界交通困难,夏家村苦于贫困已久,吃穿用度粗糙也就罢了,最令人心惊胆战的还是伤病。

在夏归弦的记忆中,夏家村的乡亲们每每生病受伤,都只能依靠祖传的土法子治疗,但这土法子都是靠时间摸索出来的,只对些惯常的病痛管用,一旦碰上未曾见过的伤病,便只能绝望等死。

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尤其是母亲临终前惨痛的哀嚎,让夏归弦坚定自己必须走出去的志向,他要走出去方才有打通道路的可能。

而眼下能走出去的方式唯有科举。

村子中历年都有欲通过科举离开夏家村的人,可惜的是多年考举都未成功,他们因此心灰意冷接受一辈子困在夏家村的命运,夏归弦的书便是低价向他们购来的。

每一张泛黄的书页上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显示夏家村青壮一辈挣扎的痕迹。

日移至树林正上方,夏玉眠悠悠转醒。

“归弦哥哥,我又睡着了?”夏玉眠揉揉眼睛。

“嗯。你每日都起得很早,而后换一个地方睡觉。”

“都怪这个林子太舒服了。”

夏归弦不置可否,将手上的书又翻了一页。

“你不会困吗?”

“不会。”

“这是什么字?”夏玉眠对他手中的书来了兴趣。

“夏。”

“是‘上下’的‘下’吗?”

“不是。”夏归弦又翻了一页。

“那是哪个?”夏玉眠将书页翻回来,将手指点在“夏”字上。

“是‘夏玉眠’的‘夏’。”

“‘夏玉眠’的‘夏’又是哪个?”

……

他情愿她睡着。

夏家村的夜漫长而黑暗,因蜡烛难购每家每户都很珍惜光明,夜间的烛光无比珍贵,待家人用食洗漱完毕,烛光便要立马吹熄。

漫漫长夜何其无趣,于是村中之人便商量着夜间于村中空地燃起一把篝火,每月初一与十五聚于篝火旁,分享自家的食物,谈些无足轻重的家常。

新制了曲儿的夏玉眠心血来潮,欲在今夜的篝火旁为乡亲们一展自己的歌喉,但这勇气又有限,她磨蹭了半天,还是没能鼓足勇气打断乡亲们唠家常。

“玉眠哥哥,我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曲儿。”夏玉眠扯着夏归弦的衣角。

“是怕自己唱得难听?”

“我唱得不难听。”她小声抗议。

“那你有何可担忧的。”实力就是最好的底气。

夏玉眠低着头,道:“万一我唱得不好,他们指定会笑话我。我想让他们听到我的曲儿,但又不想让他们知道是我唱的。”

“这好办,你蒙个面纱不就成了?”

“对!我为何就没想到。”夏玉眠一拍脑袋,便要往家里赶,刚跑出去没几步又折回来,轻拍夏归弦的肩膀说道:“还是归弦哥哥聪明。”

夏归弦对这夸奖很满意,嘴角弯了起来。

夏玉眠果真从家中掏出了一块粉色纱布,蒙在脸上只露出一双眼睛。

蒙面给了她莫大勇气,她走到篝火前,略微紧张地道:“我……我来给大家唱曲儿。”

大家对这突然插入的节目感到惊喜,纷纷表示欢迎。

“东边山林有溪水,整日潺潺不停歇……”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夏玉眠那是如鱼得水。

有人眯着眼,陶醉在歌声中。

“夏日……”曲儿即将收尾,可夏玉眠的音卡在了此处。

新制的歌忘记了词,夏日之后是什么来着?

面纱之下,夏玉眠冒了一层汗。

总不能如此突兀的收场吧。

大家看出了夏玉眠的难处,主动鼓掌为她解围。

“夏日炎炎正好眠。”夏归弦及时开嗓,替夏玉眠唱完了最后一句。

还好夏玉眠先前唱曲儿之时他也在一旁听着,这才知晓最后一句是什么。

“好!”大家的掌声更加热烈。

夏玉眠在掌声中退了场。

“玉眠这丫头,唱得不错呀。”一曲终了,乡亲们小声交流。

“他们为何还能认出我呀?” 夏玉眠已经偷偷摘去面纱,闻言回到夏归弦身侧问道。

“凭你这嗓音,再蒙十层纱他们都能认出来。”

夏玉眠的声音如玻璃碎地般清脆,不可能认不出来。

“既然藏不住,那你为何还提议我蒙面纱?”

“我若不这么说,你可毫无顾忌地在众人面前唱曲儿?”

说得是有点道理,夏玉眠没有反驳。

“就是可惜生在夏季村了,不然定能声震四方。”人群之中有人如此叹息道。

夏玉眠亦觉得有些可惜,她想让更多人能听到自己的歌声,想着想着,头又渐渐垂了下来。

“我们玉眠妹妹的歌声一定能被更多人听到的。”夏归弦卷起书,轻轻敲着自己的膝盖。

“希望吧。”

“一定会的。”

“届时归弦哥哥一定要在台下。”夏玉眠畅想着更多人听到自己歌声的场景,必定不能缺席了夏归弦,因为她可能还会忘词。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