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元末之争霸天下 > 第499章 二人意见

元末之争霸天下 第499章 二人意见

作者:断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9 17:57:52 来源:转码展示1

第502章:二人意见

“启禀大王,朱先生和刘先生来了!”

“二位先生来了吗?”

“是的!”

“那还愣着干嘛,赶紧请进来!”

“诺!”

……

画面一转,朱升、刘伯温二人已然就座,皆一脸严肃的等待着朱子明发问。

见此,朱子明也没啰嗦,开门见山说到:“李德全,把两份密报递给两位先生瞧一瞧。”

说着转头又看向朱升和刘伯温二人说到:“二位先生不防先看一看军情司的密报,也好做到心里有数。”

“诺!”

“诺!”

二人拱手一礼,自李德全手中接过军情司的密报仔细瞧了起来。

密报的内容之前也说了,一份是关于皇帝韩林儿的,一份则是关于山东济南战事的。

尽管朱子明内心已有了初步决断,但老话说的好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

更何况朱升、刘伯温二人皆是当今顶尖的智谋之士,眼下遇到了关乎未来整个战略布局的国家大事,又岂能不与二人商议一番?

两人认真读着军情司的密报,随着时间推移,能够看到二人都把眉心皱成了一个“川”字,显然眼下这般局面确实太伤脑筋了。

朱升率先看完,随后又有刘伯温交换了各自密报,待得最终看完后,起身拱手向朱子明回禀到:

“回禀上位,依老臣之见,两件事皆非小事,需得谨慎对待,万不可麻痹大意!”

“先生所言甚是,却不知先生有何妙计?”朱子明道。

“妙计谈不上,只是属下一点个人浅见罢了!”朱升道。

“先生太谦逊了,不过先生还是先说说你的看法吧!”

“诺!”

朱升拱手一礼,随后又道:“首先是小明王和丞相刘福通处,此二人大王不可不管,毕竟名义上大王仍是小明王的臣子,若置之不理恐惹天下人非议!”

听了朱升的话后,朱子明面色变得有些沉重道:“先生的意思是要把小明王接到金陵供起来?”

“非也,非也,老臣之意非是如此!”

朱升连连摇头,在此类政治问题的大是大非上,作为人精的他又岂会选错方向站错队?

小明王是红巾军的天下共主不差,可那是以前割据势力极多的情况下。

现在江南朱子明一家独大,中原刘福通已经覆灭,只能带着小明王跑路投靠朱子明。

山东的朱元璋在元廷的夹击之下,覆灭之日亦不远矣。

目前除朱子明外还存在的割据势力就只剩下了蜀中的明玉珍,可人家出身天完世系,跟颖州系半点不搭杠,压根不可能认小明王为主。

所以,现在小明王天下共主的名头早已名不符其实了。

算来算去,会发现手底下就还有朱子明这一支割据势力。

这样的天下共主不就成了朱子明一人头上的天下共主了嘛?

可若是要做皇帝朱子明不知道自个上吗?

为啥非得假惺惺的把位子让给小明王韩林儿?

因此,把小明王接到金陵来,把他重新扶立起来置于朱子明的头上,在朱子明这里是行不通的。

一旦在朱子明这里行不通,那便代表了这么做政治上就不正确,你说作为朱子明谋臣的朱升怎么可能会犯下此等致命失误嘛?

不过不把小明王和刘福通接到金陵是没有问题的,但肯定不能晾在寿春,那样会让天下人说闲话的,说他朱子明无君无父、不忠不孝的。

故而朱升最后给出的建议是把人接到与金陵一江之隔的滁州城,既避免了被天下人戳脊梁骨,又省了把小明王和刘福通接到金陵的麻烦。

并且因为滁州距离金陵仅有一江之隔,还非常方便朱子明随时随地监视小明王和刘福通的一举一动。

此举可谓一举三得,也让朱子明听了都忍不住暗暗点头不已。

“先生才智果然高绝,此举甚妙……甚妙!哈哈哈……”

朱子明说到最后都忍不住放肆大笑出了声来,确实不愧为智慧通达的贤者,轻轻松松就解决了他为之头疼的问题。

这般想着想着目光又落到了刘伯温的身上,朱升替他解决了小明王的难事,剩下的济南战事不该轮到刘伯温了呀。

“刘先生,不知你怎么看?”

“回禀大王,朱公之计甚妙,老臣亦是佩服不已!”

刘伯温表现的十分谦逊,顺带着还卖了朱升一个好,果然也是人情练达之人精啊!

“刘先生既然也认为很好,那小明王的事就这么定了!”

朱子明拍板定下,而后眼珠一转,好似计上心头般又看向刘伯温,

“不过济南战事紧迫,朱元璋恐难支撑太久,故而依刘先生之意,不知我军又该做些什么?”

面对朱子明的问题,刘伯温微眯着眼角,思索了好一会,方回道:“回大王,依臣之见,我军当沿运河北上,出兵抢夺徐州重地,如此可保两淮无虞也,而两淮稳江南方能稳也!”

刘伯温话音落下,朱子明较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大体上与他所想相差无几。

只是他始终有种感觉刘伯温肚子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倒出来,方才所言或许仅仅是计划a,后面说不定还藏着计划b、计划c,乃至于计划d呢!

“刘先生觉得只打徐州就够了吗?”

朱子明决定逼一逼刘伯温,这老家伙可是个人精。

人老精,马老滑!

面对刘伯温这样的人精,你要是不逼他一把,对方是绝不会把肚子里多余的东西倒出来的。

没办法,这叫中庸之道,一种几乎刻进古代大多知识分子骨子里的东西。

刘伯温闻言也是一愣,看向朱子明那双泛着光明的眸子,心头不免一突,竟不禁有种被人看穿的感觉。

“刘先生,你没事吧?”

“劳大王操心了,老臣无碍,只是精神有些许恍惚而已。”

“嗯,刘先生无碍便好,不知刘先生对方才本王所言之事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只是老臣些许浅见罢了!”

“先生不必谦虚,先生之才满朝公卿有目共睹,甚至依本王观之,先生之才比之汉之张良亦是丝毫不让也!”

“大王言重了,言重了,基区区之才不过萤火之光,又岂敢于留侯当空皓月争辉!”

刘伯温紧张的不行,把人捧得高高的对大多数人或许适用,但对刘伯温这样的智者,捧得越高反而越觉得有问题,甚至以为你要捧杀他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