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元末之争霸天下 > 第450章 越发稳固的根基

元末之争霸天下 第450章 越发稳固的根基

作者:断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18 08:10:46 来源:转码展示1

第453章:越发稳固的根基

朱升接连数日的考察终于结束了,而有关他前往三大学院考察的消息也通过军情司传到了朱子明的手里。

这就让朱子明很奇怪了,为什么朱升会去三所学校考察,考察完成后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知在捣鼓些什么玩意。

行为举止非常奇怪,惹得朱子明也忍不住找朱升来一问究竟。

只不过朱升并未把自己发现的一切告诉给朱子明,只是说金陵大学堂有荟聚天下人才之奇效,建议朱子明加大对金陵大学堂的投入,如果能够开设更多的类似金陵大学堂这样的学校最好。

朱升的建议一般都是很独到的,而且广泛办学的宗旨也契合朱子明心思,所以很快就有了在淮西庐州、淮东扬州和浙西杭州办分校的计划。

就连名字都给取好了,以各自的地名为名字,比如庐州的就叫庐州大学堂和庐州技术学堂,而这些学校都将由中书省的礼部统管。

再往下的基础教育朱子明决定暂不参与,交由私塾或者地方负责,他的大学堂或者技术学堂只负责招收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

当然招收学生肯定是有标准的,首先是一场统一的入学考试,就跟后世的高考差不多。

考过了就能入学,入了学学有所成基本都能做官或者成为技术型人才,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

目前算上金陵的两所学校,一共有八所学校,预计招收学生八千余人。

其中就读大学堂的学生计划三千,剩余五千则会被强制分到技术学堂之中。

说白了朱子明要利用强权强行对人才进行分流,让更多的人才往理工科方面发展,至于文史类的够用就行。

朱子明的敢作敢为和大胆举动属实震撼到了朱升。

朱升没想到在得到他的建议过后,居然马上就着手开办学校。

并趁着时间尚早,顺势在治下开展了秋季入学考试,为各大学校选拔学生。

东南中书省的行政效率在古代应该算是最高的,秋季入学考试的命令从发下到最后传到地方,中间没超过半个月就保证人人知晓。

杭州、庐州、扬州三地的学堂建立也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官府把大量元廷修建的官舍和房屋拨给了学校教学所用,轻轻松松就解决了学生读书的场地问题。

然后就剩下师资力量的分配了,教育资源的不平均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只好由中书省强行分派教授和学者,其次则是从地方上聘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充仁教授。

为了保证师资力量的均衡,朱子明甚至还想到了要对教授和讲师进行培训,各个地方之间还要进行交流。

不过因为马上就要开学了,也只好暂时先暂停大规模培训计划,但交流肯定是不能少的。

主要是杭州、扬州、庐州三地和金陵中枢的交流,要求是每月派遣三名以上的教授和讲师轮流到金陵来进修,以保证把金陵大学堂中碰撞产生的新思想传播得更远更广。

现在的金陵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整个江南的中心,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源地,所以到金陵去一趟已经成为了诸多年轻文人士子心中的理想。

而报考金陵大学堂和金陵技术学院的人也是最多的,可惜招生人数有限,注定要让很多人失望了。

此番整个秋季入学考试,金陵大学堂招收了一千二百多人,金陵技术学堂招收两千五百多人,都快占了招生计划人数的一半了。

所以真不是金陵大学堂和金陵技术学院不招人,而是招收不了更多人了。

再说地方上发展也需要人才,怎么也得给人留点不是,最终六所学堂,庐州大学堂和技术学堂招了近一千三百人,扬州大学堂和技术学堂招了近九百多人,剩下还有两千多人则是杭州大学堂和技术学堂招收的。

朱子明建立了八所学堂,对全体入学学生免学杂费,并提供每月三石粮食的津贴补助,让学校的学生们安安心心的在学校里面读书上学,学有所成后再出来为官造福百姓。

只用了简简单单的一招,整个江南的人心士气全被他握在了手里。

张士诚占据的平江路、松江府内的读书人,有很多偷摸往朱子明治下跑,其中就读最多的当属杭州的两所学堂。

事已至此,所有人也都明白,东南再无人可与朱子明抗衡。

有了民心士气的加持,整个东南中书省也显得特别的有朝气,宛如一轮新生的朝阳,注定要将其光明洒满大地!

如果说学堂的建立是帮助朱子明稳固了根基,那么今年秋税的收获便是帮住朱子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吴国公府的未来也将因为秋税丰收充满无限的可能。

在十月的时候,户部的胡惟庸终于拿出了朱子明期盼已久的秋税统计数据。

民田有六千三百万亩的耕地获得收获,屯田共计一千二百万亩。

其中民田有近五千八百万亩生产小麦和水稻两大主粮,小麦一千二百万亩,水稻四千六百万余亩(单季稻三千三百余万亩,两季稻一千三百余万亩)。

民田收获主粮一点八亿石,获得秋税两千万石(部分地区免税)。

算上夏税近六百万石,全年共计收获税粮两千六百万石。

民田还种植亚麻、大豆、油菜等作物共计五百万亩,各类作物缴纳税收价值近三百万贯。

最后就是屯田的收入,一千二百万亩屯田收获吴国公府和百姓五五分成,收了粮食一千零八十万石。

粮食收入少了一点,不过棉花收入却成了大头,七十亩的棉田收获棉花一百零六万石。

棉花是经济作物,吴国公府以一石四贯的市场价格从屯民手中大量收购。

然后送入棉纱生产厂,在水力带动的纺纱机日夜不停的纺织下,每天都能生产将近一万锭棉纱。

一锭棉纱(三十斤)要卖三贯,一石棉花一百二十斤能纺出三点六锭棉纱。

算下来一石棉花就要给朱子明赚取将近六贯的纯利润,一百零万石棉花工厂收了九十万石,算下来一年就要替他赚五百四十万贯,利润堪比盐业,实在是恐怖!

不过棉花的经济价值并不是朱子明最在乎的,他在乎的反而是棉花的大量生产为治下百姓提供了防寒保暖的衣物,未来或许有望实现天下无饥馑的伟大愿景!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