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元末之争霸天下 > 第401章 春耕与发展

元末之争霸天下 第401章 春耕与发展

作者:断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18 08:10:46 来源:转码展示1

第404章:春耕与发展

朱子明最后去了阎慧琳的屋子,因为接下来他将要扶持阎家,让阎家在前面冲锋陷阵,替他对付和吸引王家的火力。

自阎慧琳的屋子里风流一夜后,朱子明第二天一早又爬了起来,投入到了接下来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活动中。

按照户曹给出的数据,预计今年民田春耕面积将超过一千万亩,军屯、民屯春耕面积将达到六百四十余亩,其中军屯近五百万亩,民屯一百四十余万亩。

另外加上去年种的有近五百万亩的冬小麦,吴国公府治地内总的耕种面积将达到两千一百多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有望突破四千万石。

四千万石的粮食,哪怕除去吴国公府收走的大量粮食,平均到三百三十多万的人头上,人均预计也有**石左右。

显然粮食将有极大的富余,所以在可预期的未来,淮西之地将实现大量的人口增长。

而户曹统计数据表示,去年一整年淮西人口增加了近二十万人,除去逃亡避难的十余万人,其余全部是新生儿。

整个地区内有将近十二三万新生儿出生,出生率非常之高。

按照如此速度增长下去,或许不出十年,淮西就将有近五百万人口。

不过十年时间显然太远了,朱子明现在只争朝夕,今年是无论如何也要渡江攻略江南了。

春耕的事情一忙起来,基本就是两三个月,大概要一直持续到三月中旬方才结束。

因为春耕在农业社会时代乃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若是耽误了春耕,接下来一年乃至两年内怕是都得饿肚子。

故而在这个每年春耕时节大家都默契的埋头种地,也没谁会在这个时节发动战争。

耕战耕战,耕在前,战在后,没有耕田种地获得的收获,也无力支撑一场大战爆发。

朱子明对春耕之事尤为看重,几乎隔三差五就会往肥东肥西两大屯田基地去考察,与赵蒙生商议解决屯田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实经过去年一年的屯田,大家驾轻就熟,今年又并未增加多少耕地面积,增加的只是棉田而已,所以压在赵蒙生身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

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大问题没得到解决,那便是田地的肥料供应不足。

肥东肥西两地加在一起,如今屯田近四百万亩,按照每亩最低三十斤磷肥供应需求,四百万亩就需要六万吨的量!

若是再算上六百多万亩民田,磷肥需求量将高达十五万吨,将近二百五十万石的量。

这么大的量在古代想要通过陆路完成运输,其耗费之大难以想象,甚至最终所得也远远比不上耗费。

所以每年能从寿春运到庐州的磷肥数量不足三千吨,只有不到需求的二十分之一。

而磷肥的缺乏也令得朱子明想要依靠磷肥实现增产的愿望遥遥无期,目前只能把磷肥用到价值更高的棉花上,以此来保证棉花的产量。

去年的一万亩棉田共计收了一万五千多石棉花,除了留下一万石棉花用于织布外,剩下五千石通过吴国公府下辖的纺织和皮毛业官商流入了市场。

五千石棉花从吴国公府手中流出,最终卖出了五万贯的价钱,至少相当于五万石粮食收入。

换句话说一万五千石棉花与十五万石粮食是等价的,但这仅仅是一万亩地的产量。

换算下来种植棉花比种植粮食效益要高出七倍,如此高的效益使得吴国公府的官员都意识到种植棉花或将成为吴国公府又一大财源。

最终在屯田司的牵头下,一个个都十分积极的开始了棉花种植的计划,今年直接就将产能扩充了十倍,预计种植十万亩的棉花。

原本朱子明是想扩充至二十万亩,然后等下一年再扩产至四十万亩,但不少官员觉得一次扩充二十万亩太冒险,加上人手不足,纺织能力有限,便建议先扩充至十万亩进行试验。

如果今年依旧丰收,且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明年或许就直接将产能扩充至四十万亩乃至更多。

不过有十万亩也不少了,十万亩预计收获十五万石棉花,相当于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真不少了!

在没有机器工业的年代,吴国公府治下纺织工厂的加工能力有限,一年也就在十五万石棉花上下。

因此,真没必要求大求多,保证好生产,满足自身需要足以。

棉花是经济作物,又有吴国公府的广泛宣传,治地内的老百姓都知道它有防寒保暖的用途,自然都愿意拿粮食换上十几二十斤去做棉被和棉衣。

而有了棉衣、棉被防寒保暖,今年这个冬天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以往那么难捱,庐州附近周边今年更是破天荒的头一次没听说哪冻死过人。

这些离不开朱子明的功劳,当然也离不开吴国公府广大官员的辛勤工作。

所以今年过年的时候,朱子明给大量官员都发放了奖赏,其中除了粮食最重要的便是自己产的棉布。

奖励虽然不算特别丰厚,但多少是他的心意,证明他并非刻薄寡恩之主,记得下面人的好的。

经过至正十三年将近一年的实践,吴国公府的统治已经顺利的深入到淮西三百多万老百姓的心目中,现在再也没谁会去念元廷的好。

即便被朱子明重点监管、增收商税的商人,也不觉得吴国公府可恨,毕竟朱子明拿钱在办事,比起只知道吃拿卡要的元廷不知强了多少倍。

修桥铺路、兴修码头、疏通航道等一系列有利繁荣商贸的事情都有在做,通过政府工程向治下百姓发钱,增加老百姓购买力的事做起来更是头头是道。

一通操作下来快把吴国公府的高官们看傻了,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大兴土木不仅没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反而使得治下更加繁荣了,这……不科学呀!

一群老学究表示压根搞不懂,白文先面对朱子明骚操作也是无法理解,李善长则是通过不断的与朱子明交流,才从朱子明口中了解到了些许简单浅薄的经济学知识。

一个政府放水、撒钱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手段,在后世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知识,对古代的李善长而言却不亚于惊天地,泣鬼神之学。

朱子明的指点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为他的新儒学增添不一样的东西,也在很大程度上的弥补了传统儒学在经济学方面的巨大缺陷。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