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元嘉岁时记 > 第22章 冠礼

元嘉岁时记 第22章 冠礼

作者:夏日狂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17 20:42:43 来源:文学城

垣府内一片庄严肃穆,又因今日是宗主生辰而多添几分喜气。

如徐青田所言,郁郁寡欢的玉娘子早就忘了不痛快,如今正站在厅堂里命人布置冠礼席位。

垣星月偷偷跑到垣崇院子里,见万江也在,忙和他打招呼:“万四郎!”

万江眼皮狠狠跳了跳,“女郎折煞属下了。”

“阿兄呢?”垣星月习惯了他的客气疏离,毫不在意,向垣崇书房走去。

卞流儿道:“宗主在卧房换衣服呢,没在书房。”

垣星月只好站在庭中与他们大眼瞪小眼,见万江避嫌似地躲在一旁,坏心眼地故意凑上去,拉着他的袖子晃荡,撒娇道:“万四郎,你说过教我剑法的,不能说话不算数!”

卞流儿看热闹不嫌事大,笑嘻嘻道:“他一向只听宗主差遣,女郎快去求宗主,只要他老人家发话,万四离不敢不从的。”

被自己人算计的万江几乎要拔剑相向了,正巧垣崇步出房门,只好按捺住。

垣崇难得换下大袖衫,身上穿着的正是郭氏送来的云纹丹鹤锦缎制成的礼服。

锦衣上的银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华贵得让人睁不开眼。

见他们三人惊呆了的模样,垣崇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问道:“织得不错?”

“何止不错呀阿兄!”垣星月围着他转圈圈,看那上面仿若流动的云纹以及振翅欲飞的刺绣丹鹤,赞叹道:“南海还有这等好手艺的工匠?!”

“有那么好?”垣崇不以为意,嘴角的笑意却深了,“我倒觉得有些重,穿在身上不太轻便。”

卞流儿见不得自家宗主不识货,指着上面的银线道:“您也不看看用了多少银子,能不沉吗?不过好看倒是真的,宗主,您穿上这身愈发俊朗了!”

一向闷葫芦的万江也点头赞道:“的确,很好看。”

得了众人赞美的垣崇总算默认这身衣裳尚能入眼,昂首向前道:“走罢,冠礼快开始了。”

几人到了正厅,其他人见了垣崇,俱是惊讶非常。

垣氏下到仆役,上到管事,谁不知道垣宗主与众不同,从来不喜华服美器。

旁的世家子弟整日熏香敷粉,恨不得头上别朵花出门,垣宗主却一向不耻时下男子所谓的爱美之心,所有衣裳样式均是不相上下的简洁,连条花纹都见不到。

玉娘子见过宋杳音给垣崇补木屐绑带的手法,好生打量他背后绣着的丹鹤,虽觉得这锦缎实在是好,这绣法实在熟悉,又想莫不是她看花了眼,想宋杳音想魔怔了。

冠礼只在家族内部举行,垣崇只有姑母玉娘子以及叔父垣庄两位长辈,两人俱年迈,正端坐在前,满眼欣慰地望着他。

玉娘子比垣庄大两岁,原是家中长女,垣庄为次子,至于垣崇父亲则最幼。家中人丁单薄,玉娘子至今未嫁,垣崇父亲只留下他一脉血统。唯独垣庄子息尚可,膝下有年方十九的长子垣子奉、年方十七的次子垣子义以及十五岁的幼女垣星月。

至于其他管事都是外姓依附之人,并非垣氏血脉。细细算来,垣氏也不过六口之家。

垣崇生来便有重担,连名字都未按照谱系传承,十岁接掌家业,十五岁任宗主,若不是他天生早慧,恐怕族中庶务便能拖累得他英年早逝。

除了垣氏中人,唯一有资格参加冠礼的便是徐青田。他比垣崇略长两岁,十年前与其父漂洋过海,半途遇到风浪,被垣崇救起。其父不治身亡,徐青田无处可去,便随垣崇回到南海垣府。

徐青田受垣氏恩惠多年,又替垣崇掌控海上船队,身份却与万江和卞流儿不同,他非主非仆,只与垣崇亲近,连玉娘子和垣庄都管不到他头上,因此也常被人高看一眼。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垣崇身上的锦衣,见垣崇望过来,状似无意地笑笑,细长的眼睛弯成了月牙。

冠礼并无其他长辈引导,垣崇早就言明一切从简,因此也无多大排场。

垣崇跪到玉娘子和垣庄面前,他今日未束发,由玉娘子为他梳头,垣庄手持玉冠为他加冠,并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荣谢,我垣氏不求声名,但求齐全,愿你铭记于心,不负众望。”

“谨遵叔父教诲。”垣崇再叩首,便被玉娘子扶了起来。

她双目通红,望着垣崇,双手抚摸他的脸,看着自小抚养的孩子长大成人,一时无语凝噎。

“姑母,您为我操劳多年,如今可歇歇了。”垣崇拉下她的手握住,垂眸浅笑。

玉娘子听不得他说这些,不服输道:“什么时候你娶了妻我什么时候放心,你给我记住了。”

众人皆是一笑,想这冠礼确实太不庄重了。

当晚用过家宴,徐青田携一壶越人饮来到垣崇书房,倚门而望,向正在描摹佛像画的垣崇晃了晃酒瓶。

“明日还要赶路,不宜饮酒。”垣崇头也不抬,笔尖勾过佛祖衣袂的最后一角。

徐青田坐到一旁自斟自饮,见他终于放下笔,笑道:“明日一别,再见怕得一两年后,与我对酌两杯又能怎样?”

垣崇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皱眉道:“还是太甜了。”

温暖春夜柔靡而悱恻,北方的花尚未开放,南疆的已落了一地,缕缕花香仿佛凝成汁液混在酒里,让这越人饮愈发香甜。

徐青田见他为一杯清酒皱眉,轻笑不已,垣崇望着满庭落红,忽道:“明年今日,不见南海残花,若有命,该是于京都某处,雪中围炉,闲敲棋子。”

他口中的愿景十分美好,徐青田笑道:“自当如此。”

虽嫌弃越人饮甜腻,却也正如徐青田所言,二人再相见不知何年何月,思及此,垣崇又与他对酌几杯,染上轻微醉意。

“荣谢,明日你启程后,我又要随船队去夷洲了。这是最后一趟,此后南海垣氏的所有家财、部曲均转移到夷洲,你手里只剩几间破落客栈了。”徐青田见他醉意朦胧,听都不听,不禁逗弄道:“你将身家托付我,就不怕我拉着满船金银财宝跑了?”

徐青田说这话也有试探的意思在,他是流落到垣氏的,并非其族人,纵然垣崇信任他,将举族迁移的重任放一半到他肩头,可夜里梦里无人时,他总担心这一趟财货运完了,下一趟究竟还轮不轮得到他。

垣崇听他如是说,挥挥衣袖,拂去榻上落英,撑着头半躺下,轻声道:“你不会。”声音虽轻,但语气果决。

这么个毫无戒心的人,还能叫他说什么呢?徐青田心内芥蒂顿消,放下酒杯,从袖中掏出短笛,覆唇轻吹。笛声呜咽,曲调透着异域风情,哀婉而清绝。

一曲终了,垣崇已然入睡,徐青田唤来万江和卞流儿照看他,转而去了垣星月的院落。

时辰尚早,垣星月还未就寝,正在阿张的陪伴下于院中弹琴,听见有人来了,手下一顿,奏出了颇为刺耳的滑音。

“青田,还好你来了。”垣星月迎上去,抱怨道:“阿张又在逼我练琴,我手疼死了。”

“女郎是该好好练习。”徐青田缓了缓因为刚才那声滑音而产生的耳鸣,忍不住笑话她:“女郎该上战场弹一曲,绝对有杀敌之效。”

阿张噗嗤笑出来,垣星月瞪她一眼,见徐青田两手空空,不禁问道:“酒呢?”

“你阿兄喝光了,现下正醉着。”想起垣崇醉得不省人事的模样,徐青田笑得分外戏谑。

垣星月扁扁嘴,“那你何时再为我酿一壶罢。”

“夷洲有许多奇怪果子,待我挑拣挑拣,酿一坛百果酒给你。”

两人相对而坐,垣星月惆怅地点点头,“阿兄要去建康,你要去夷洲,家里人都快走空了。”

她院中点着许多盏莲花灯,融融灯火映照在人脸上,更显飘忽不定。

“荣谢出发后,你们也该尽早去东莱,终归有相见之日。”

“那你呢?”垣星月问,托腮凝望着他。

徐青田低下头,认真答道:“我率人渡海将所有家财并部曲转移到东莱海域,之后……”

“之后就同我们一起去北国?”垣星月懵懂地问。

徐青田只道:“功成身退罢。”

“你要回倭国吗?” 垣星月惊讶地睁大双眼,“也太远了,你在那里还有亲人吗?”

“不回去,我祖上本就是中原人。”徐青田正色道:“当年我与父亲率领族人乘船出海,为的便是回到中原故国,如今虽只剩我一人幸存,但也不能辜负族人期望,势必要在中原扎下根来,断不会再回去。”

垣星月郑重地点头,“那你一定要留下来。”说完又疑惑,“既如此,你方才所说的功成身退又是要退到哪里去?”

“不知。”徐青田怅惘叹息,“若有可能,还是留在垣氏好,不过我一个外姓人……”他话里意思未能说尽,浑似不在意地看了看垣星月。

垣星月比他还发愁,纠结万分地开口说道:“不然,让我阿父认你作义子?”

院内陷入沉寂,在场三人均是无话。

“罢了,你还小,日后再说,早些歇息罢。”徐青田起身而去,只觉得酒劲上头。

退到角落里的阿张看垣星月无知无觉的模样,偷笑着跑回玉娘子那边报信。

玉娘子正要睡下,听了阿张的话后惊奇地问:“他真是这样说的?”

阿张点头,“正是呢,青田郎君话说得这般明白,咱们的星月女郎却还犯傻,愣是将人气跑了。”

“若青田有意,的确是个好归宿。”玉娘子笑了笑,“倒也不急,等这阵子忙完再看。”

她口中要忙的头等大事便是送垣崇北上建康。

冠礼翌日,早就打点好行装的垣崇带着卞流儿和万江两名侍从上路了。

众人聚集在垣府门前为他们送行,虽没有泪眼涟涟,也各个都红了眼眶。

垣崇早已嘱咐过垣子义和垣子奉二人听徐青田调遣,此时无甚可唠叨,只郑重地和长辈行了礼,随即登上马车。

车轮滚滚,一马一车三人总算踏上路途。

离开南海前,马车在莲花山下稍作停留。

慧潜等在那里,肩上背着小小行囊。

垣崇将昨夜才堪堪临摹好的佛像递过去,难得神色松弛地笑道:“崇此去山遥路远,与高僧一别或是经年,匆忙间手绘佛祖画像一幅,聊表谢意。”

慧潜道了声佛号,眉目和善地接过来,垣崇见他背着行囊,问道:“高僧可是去云游?”

“正是。”慧潜道:“佛法无边,整日躲在莲花山中,偏居一隅,于修行无益。”

见状,垣崇邀请慧潜与他一同乘车前往渡口,慧潜垂眸一笑,“既为修行,自然不能依靠外力,多谢郎君了,还请郎君安心上路,不必介怀。”

垣崇知出家人乐于苦修,也不勉强,只行了礼,方要登上马车,慧潜忽然叫住他,“有一事还望郎君帮忙留心。我有一师兄名为慧显,在外云游三十余载不见归来,郎君此去建康,若见到相似之人,可往寺中传信,多谢了。”

以往与慧潜论佛时,他偶然提及过这位慧显师兄,想来慧显定然也是位得道高僧,却不知为何这么多年杳无音信。慧潜如此嘱托,垣崇当然应下,又与他拜别一番,这才调转方向去渡口乘船。

垣氏的船只早等在那里,与宋杳音所乘坐的慢悠悠的客船不同,只载着垣崇一行人的垣氏大船行得飞快,如此行了五日,桅杆一降,已然安安稳稳停靠在庐陵郡渡口。

接下来要从庐陵上岸走陆路,万江与卞流儿一人骑马、一人赶车,方要上路,却听坐在车中的垣崇要他们停下。

二人俱是不解,垣崇掀开车帘,望着水蒙蒙的迷津道:“再等一个人。”

至于这人是谁,为何要等,能否等到,却是只有天知道了……反正万江和卞流儿不知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冠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