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欲(尘埃腾飞) > 第13~14节

欲(尘埃腾飞) 第13~14节

作者:艾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3:22:43 来源:转码展示1

艾米:尘埃腾飞(13)

陈霭拿着手机,万分感动地问小杜:“那—这个手机得多少钱?“

“我不知道—-”

“电话费呢?你知道不知道电话费多少?我好每月按时交给滕教授—”

小杜正要答话,门外响起了汽车喇叭声,小杜一边往屋外跑一边说:“我要打工去了,电话费的事我也不知道,你自己问滕教授吧—”

陈霭这人最怕欠人家人情了,受了一点恩惠,总想在第一时间还清,不然就老是记挂着,时间拖得越久,心情就越不安,好像恩惠都是“驴打滚”的利率一样。mengyuanshucheng她马上找出滕教授昨晚写在餐巾纸上的电话号码,把本手机的“处女call”献给了滕教授。

不等她自报家门,滕教授就问:“是陈霭吧?怎么样,钥匙试过了没有,好用不好用?”

“还没试过,肯定好用,因为看上去跟真钥匙一摸一样。”

“本来就是真钥匙嘛!难道我会给你一把假钥匙?”滕教授的笑声很开心,仿佛小孩子钻到了父母的空子一样。

“我知道是真钥匙,我的意思是—”

“我知道你的意思,跟你开玩笑呢。你找我有事吗?”

“没事,没事,我—就是感谢您一下,再就是—想问问手机多少钱,电话费多少钱—”

“手机不要钱,免费的。电话费你别担心,到时候我会算给你,不会让你溜掉的。不过需要告诉你的是:每个月手机的peaktime(高峰期)通话时间是有上限的,我这个计划是每月一千四百分钟,但因为有四五个手机共用这个计划,所以大家都要克制一点用。周末不是peaktime,平时晚上九点后早上七点前都不是peaktime,同一个公司的手机之间通话不算时间,所以你可以无限制地给我打电话,但如果是给你们家赵教授打电话,那就有限制了。”

陈霭“嗯嗯”地答应着,像个未曾涉世的乖乖女,结果“嗯”顺了口,连滕教授最后那句也给“嗯”上了,“嗯”完才发现被滕教授涮了,想解释一下,又怕搞成“此地无银三百两”,只好作罢。

打完电话,陈霭便跟着祝老师去东方店购物。两人转了一次车,又走了不少路,才来到著名的东方店。店铺不大,但商品种类不少,很多东西都是美国店里见所未见的,她像探到了宝一样,赶紧抓了一辆购物车,开始扫货。

熟食柜有卤菜卖,还有切好了的烤鸭卖,每半只装在一个有透明塑料盖子的锡箔饭盒里,还配一小盒烤鸭酱,看着就很诱人。卤菜她不稀罕,她自己就会卤,但烤鸭她不会做,所以想买半只。刚好店里的烧烤师傅正打开烤箱翻动里面的烤鸭,一股异香飘了出来,令人满口生津。一时间,好几只手伸向了卤菜柜,陈霭一看大事不妙,立即抢了一盒烤鸭放到自己的购物车上。

但祝老师不仅没夸奖她的眼疾手快,反而教训:“烤鸭很贵的,半只就要十块钱—”

陈霭看了一下盒盖上贴的价格:“没有十块,才八块多—”

“八块多?你仔细看看这上面的价格牌:$8.99,这是美国人的‘99战术’,专门哄你这种没脑子的人的,$8.99不就是九块吗?”

一个“没脑子”,听得陈霭头皮一炸,她这辈子还没听人当面说过她“没脑子”,顶多说她“人太直”,而这个祝老师,怎么开口就说她“没脑子”呢?她的倔劲上来了,较真说:“$8.99也才九块,不是十块。”

“再加上购物税,不是十块是什么?你自己买只冻鸭回去烤,肯定比这便宜。”

陈霭立即跑到冷冻柜去,看了一下冻鸭的价格,一只要十几块钱,便得意地对祝老师说:“你看,冻鸭一只也要十几块,再加上作料、燃料和人工,也不比买烤鸭便宜,再说还有购!物!税!—”

“这里卖的冻鸭当然贵,我说的是到批发市场去买—”

“批发市场一次肯定得买很多只,我哪里吃得了?”

“你可以买来跟人分嘛。”

陈霭想像自己徒手抱着个大纸箱,一家一家问人家要不要冻鸭,解冻的血水顺着纸箱往地上滴,恶心!还没动手就先把自己脏死,把观众吓死,何必呢?她说:“我这个人怕麻烦—”

“你才不怕麻烦呢!你看你昨天,那还叫怕麻烦?像你那样的吃法,你买一箱冻鸭都不用跟人分,一百只鸭子都吃得了—”

陈霭有点好奇,她昨天因为怕饭菜不够,吃得相当保守,怎么给祝老师一说,就像饭菜都是她吃掉了一样呢?她忍不住问:“我昨天哪个吃法?”

“你昨天请那么多人来帮着吃—”

“我没请那么多人,我只请了你一个,小杜他们是刚好撞上了—”

这话祝老师听着大概挺受用,马上表白说:“我知道他们是撞上的,什么礼物都没有带嘛。我这个人,不论谁请我去做客,我都不会空手去,这是个做人的方式方法问题—”

陈霭不想谈这个话题,如果她反驳祝老师,祝老师一定不高兴;如果她投祝老师所好,说小杜和滕教授坏话,又觉得昧良心,于是装着忙于购物的样子,把这个话题无限期搁置了。

祝老师一如既往指点着陈霭,这个不该买,那个不该买,但陈霭吸取了昨天的教训,只当祝老师的话是耳边风的,自己想买什么就往购物车上拿什么,祝老师拿下去了,她又不声不响地拿回到车上来,这样暗战几个回合,祝老师就败下阵去,不再多言,郁闷地跟在她后面转。

陈霭一向很怕同行的人郁闷,总觉得人家郁闷是她的过错,但不知为什么,她对祝老师就没这感觉,好像祝老师给了她某种特权一样。她像个贫民窟的公主一样,昂着头,推着一辆吱吱叫的购物车,走在前面,祝老师则像她的跟班,缩着头,拉在后面。

最后她按自己的意愿买了一大堆东西,全都是美国人商场买不到的中国货,尤其是各种作料、绿叶蔬菜、豆腐豆芽、咸菜泡菜、腊肉香肠什么的。在国内的时候不觉得,随时想吃随时买,基本都吃到了不想吃的地步。但到了美国就不同了,买包榨菜都得跑这么远,只能逮住了就狠狠买一些,放在冰箱里慢慢吃。

等到付了钱,推着购物车往外走的时候,她才开始操心怎么把这些东西提回去,也有点理解为什么祝老师会把商场的车推回去了,如果这里离家近,她肯定也会把东方店的购物车推回去,但她一定会还回来,这是她跟祝老师的天壤之别。可惜这里离家太远了,不存在推车回去的可能性。

幸好祝老师没买什么东西,说前几天刚来过,没什么要买的,今天是专门带她来的,说罢就帮她提了七八个塑料袋子,而且都是拣重的提。她十分感动,有点后悔自己刚才对祝老师态度那么嚣张。何必呢?人家祝老师也是一片好心帮她节约钱,如果稍微听一下祝老师的建议,也不至于买这么多提不动。

两人都是两手提着大包小包,为了提的东西不跟自己的两腿磕磕绊绊,还得尽量把两臂向外伸出,使陈霭想起某个电影里的画面:一群和尚,每人都是一手提一水桶,也是像他们这样两臂向外伸出,几乎成一字型。那时觉得水桶好轻巧啊,现在才知道那可不是人过的日子!

两人踉踉跄跄把一大堆东方食品提回了家,陈霭觉得两条胳膊都快提断了,十个手指也被塑料袋勒痛了。她知道祝老师也一定累得够呛,于是鼓足了十分精神,下厨做饭,犒劳祝老师。

祝老师也不客套,跟着她进了厨房,看她做饭,站旁边陪她说话:“你同屋的小杜打工去了,可能要很晚才回来吧?”

“可能吧。”

“那就好,不然烤鸭最少得被她吃掉一半,我昨天注意了一下,发现她挺能吃呢,肉丸子吃了一个又一个,不是我给你留几个,等你煮完面出来就一个都不剩了—”

陈霭昨天完全没注意自己吃到了什么没吃到什么。她这人就是这样,图名不图利,只要客人们吃得满意,觉得她手艺不错,吹捧她几句,她自己吃不吃都无所谓。现在祝老师这样一说,让她觉得祝老师还挺照顾她呢。

祝老师接着说:“你这个roommate(同屋)很精明,你跟她住肯定是你吃亏。我那个roommate下个月就回国了,到时你可以住他的房间。你跟我合住,我肯定不会让你吃亏—”

陈霭急忙谢绝:“不行,不行,我不能搬你那里去—-”

“怕什么?我又不是叫你搬去跟我同居,我说的是做roommate,美国这边男女合租做roommate的多得很。”

“不是怕,而是我已经跟小杜讲好在这里住半年,怎么能中途搬走呢?”

“你跟她签合同了?”

“没有。”

“那不就结了?又没合同,还不是你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她能把你怎么样?”

“她不能把我怎么样,但我自己要说话算数嘛,再说我已经把半年的房租都交了,难道还—”

“啊?她这么狡猾?开始就叫你付半年的房租?”

“不是她叫我付的,是我自己提出的,反正是要付的,迟付早付不是一回事?”

“怎么会是一回事呢?你把钱放在银行里,还可以生利息—”

陈霭不知道“利息”是个十马弯一(什么玩意),她一向只管挣钱花钱,不管存钱取钱,只要日常有钱花就行,每个月剩余的钱到哪里去了,她从来不过问,都是赵亮在管,赵亮说存哪儿就存哪儿,赵亮说存多久就存多久,她懒得过问。她说:“人家小杜前边几个月为我垫着房租,人家也没问我要利息—”

“她给你垫什么房租?”

“我这不八月份才来吗?前面六月七月的房租,都是她先垫出来的。”

祝老师捶胸顿足:“你还付了六月七月的房租?我看你真是没脑子!她凭什么要你出这两个月的房租?”

又说我“没脑子”?陈霭差点发火,耐着性子解释说:“不是她要我付这几个月的房租,是我自己觉得应该付,而且我也没说付全部房租,我只付了我的一半—”

“你有什么一半?你又没在这里住—”

“我是没在这里住,但她为我把房间留出来,那不跟我住了一样吗?”

祝老师思忖片刻说:“我听赵亮说,你是七月份签的证,那你肯定是七月之后才开始找房的,而这里的学生五月份就毕业了,她以前的roommate(同屋)最迟六月份就搬走了,你那时证都没签,不可能在这里找房,她怎么会是为你留着房间的呢?肯定是她一直没找到房客,正愁得慌呢,刚好你找上门来,她就把那几个月的房租全算到你头上—”

陈霭的脑子遇到这种事就不那么肯转了,主要是觉得不值得,于是推诿说:“那你怎么不早说呢?现在钱都交给她了,说也没用了—”

“你还怪我不早说?你自己说说看,昨天我哪里有机会单独跟你呆在一起?”祝老师坚持说,“钱交了可以要回来,一个人吃亏要吃在明处,你不把这话给她说清楚,她还真以为你应该付她那几个月的房租呢—”

“她不会那样以为的—”

“不那样以为怎么会收下你的钱呢?”

“她收钱也是不得已,因为她现在挺困难的—”

“她怎么会困难?我听她说是在这里读本科,外国到这里读本科的人,都是有钱人,因为本科生留学很少能拿到奖学金,都是自费。她要是没钱,能到这里来读本科?还不都是些贪官子女,父母搜刮民脂民膏,儿女就在海外花天酒地—-”

陈霭申辩说:“小杜的父母可不是贪官,人家是搞教育的,你昨天不是还说她爸爸是什么‘汉办’的吗?我听小杜说,‘汉办’是教育部下属的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质的,专门在海外推广汉语,清水衙门—”

祝老师哼了一声:“她当然要说‘汉办’是清水衙门,谁会说自己的父母是贪官呢?但是如果她父母不贪,她哪里会有钱出来自费留学?像我这样真正清水的,孩子能自费留学?连国内私立学校的学费都交不起—”

“她父母是不是贪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今年没要她父母的钱,她父母已经欠了很多债,她不忍心让他们再借钱了—”

祝老师有点开心:“不是什么不想父母再借钱,而是父母再贪不到了,贪官贪官,贪得到能不贪?”

陈霭还是愿意相信小杜的父母不是贪官,如果是贪官,哪里有贪不到的时候?女儿自费读到大学第四年了,难道父母还不拼了老命再贪些钱让女儿把书读完?很可能前三年真的是靠自己的积蓄和借钱来维持的。

祝老师好奇地说:“如果她今年不问父母要钱了,那她到哪里去搞这么大一笔学费?”

“问人借啰。”

“这里有谁会借这么大一笔钱给她?如果她借完钱跑回中国去了,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就算她不跑回中国去,随便往哪个州一跑,也够债主找的了,肯定没人敢借钱给她—”祝老师嘿嘿笑了两声,继续推测,“我看她的钱有点来路不正,你可能还不知道,这里很多女生都是靠做那种生意付学费的,我看小杜肯定也是在干‘无本生意’,不然她哪来那么多钱交学费?你看她现在又被人接走了,肯定是—干那事去了—”

陈霭忍无可忍,一剑封喉地说:“你别往人家小杜头上泼污水了,她的钱是滕教授借给她的!”

艾米:尘埃腾飞(14)

果然是一剑封喉!

只不过封的是陈霭自己的喉。话刚出口,她就感觉喉咙发干,嗓子发哑,干瞪着祝老师,再说不出第二句话来。糟糕!人家小杜把滕教授借钱的事告诉她,是因为信任她,关心她,怕她着急,小杜还专门叮嘱过她,让她保密的。这下可好,这个密还没保到两天,就被她泄露出去了,这泄密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她觉得很对不起小杜,但更对不起滕教授,如果借钱的事被滕教授的夫人知道了,小杜顶多被滕夫人找上门来吵闹一通,关起门来不理睬就行。但滕教授就惨了,自家后院起火,逃都没有地方逃,搞不好连婚姻都保不住。

她赶快吃事后药,放马后炮:“祝老师,你可不能把这事说出去啊!说出去就麻烦了,借钱的事滕教授没让他夫人知道的,他夫人知道了肯定会产生误会,跟他闹气。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啊!”

祝老师无辜地说:“我怎么会说出去?我说出去对我有什么好处?再说我又不认识滕非的老婆—”

“腾飞?滕教授叫腾飞?”

“你不知道?”

“不知道。这个名字真好,很配他这个人,他还真有点—腾飞的味道呢—”

祝老师揭发说:“他那个‘非’是‘是非’的‘非’,不是‘腾飞’的‘飞’!”

“不管是哪个非,他都是在腾飞—”

“他腾飞个什么?”

“能在美国当教授,还不叫腾飞?”

“哪里是什么教授?只是副教授。美国大学教书的都叫‘教授’,其实只有fullprofessor才是教授,associateprofessor是副教授,assistantprofessor跟我们国内的讲师差不多—。如果做个副教授就算腾飞,那我也在腾飞,因为我也是副教授,你家赵亮不也是副教授吗?”

陈霭心说,真的呢,祝老师和赵亮都是副教授,怎么她就没觉得他们有什么了不起呢?赵亮还可以说是因为知根知底,见惯不惊,但人家祝老师也是在海外做访问学者的人,怎么就一点没有滕教授那种腾飞的感觉呢?她咕噜说:“反正我觉得中国人能在美国大学教书很不简单—”

“有什么不简单的?只要在美国读个博士,就能在美国的大学教书。”

“那他起码在美国读了博士嘛。”

“那有什么?如果我专业好点,我也能在美国读个博士—”

陈霭觉得祝老师这个“如果”基本就是如而不果,但她不想点穿这一点,便又折回借钱的话题上,叮嘱祝老师别说出去,千叮咛,万嘱咐,直到祝老师脸上露出“你烦不烦啦你?你再不住嘴,我马上就给你泄露出去”的神情,她才胆怯地住了嘴,但她感觉这事已经给她造成了心理创伤,留下了后遗症,使她觉得自己的小命被捏在了祝老师手里。

祝老师吃完饭,也不回家,仍待在陈霭的客厅里闲聊,陈霭原想趁晚上时间记点单词的,人也很累,想早点休息,但她不敢得罪祝老师,只好陪聊。一直聊到小杜打工回来了,祝老师才告辞。

祝老师走了之后,陈霭很想跟小杜谈谈,把自己泄密的事告诉小杜,好让小杜有个防范。但她想了又想,还是没那个勇气去坦白,心存侥幸地想,只要我不得罪祝老师,他应该不会说出去,反正祝老师在这里只有半年时间了,我在这里也只半年,半年之后,两人都走了,万事大吉。

她想起给小张带礼物的事,便给小张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行李拿到了,问他什么时候有空,她好把礼物给他送过去。

小张好像没什么兴致:“算了吧,你没车,怎么送?说起来是你送,其实还不等于要我开车去接你?国内带过来的东西,我知道,没什么用处。你别客气了,带的东西就留着你自己用吧。”

陈霭被噎得一歪,厚着脸皮坚持说:“那怎么行?我不远万里从中国带来的,你怎么可以拒而不收呢?这点面子还是要给老同学的吧?”

小张总算开了恩:“那你明天带到学校去吧,我到你那里去拿—”

“你知道—我在哪个实验室?你进得了我们实验楼?”

“你放心,我能找到你。十二点吧,明天中午十二点钟,你准时到你们午餐室等我。”

打完电话,陈霭心里有点疙疙瘩瘩。这个小张,说话怎么这么不讲策略?人家好心带礼物给他,他倒像人家带的是坨臭狗屎一样!那个爱理不理屈尊俯就的态度!还十二点正,午餐室,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

嘀咕归嘀咕,上级党的指示还是要照办的。第二天中午十二点,陈霭准时到午餐室去接头,她按照我党地下工作的原则,没把礼物拿到午餐室去,而是留在实验室,准备到时候见机行事,决不能让礼物落到敌人手中。然后她坐在午餐室里,机警地四下张望,看小张会从那个角落以哪种方式冒出来跟她接头。

等了几分钟,没把我党接头人等来,却等来了一个女特务,看上去是个中国人,三十多岁,瘦瘦的,大概眼睛近视,但又不肯戴眼镜,所以看人的时候总是狠狠眯缝着眼,把一张如花似玉的小脸眯缝得像颗核桃。

女特务也不对什么暗号,单刀直入地问:“嗨,你是新来的吧?ai—chen?哪两个字啊?”

陈霭见来人弓着腰,眯着眼,张着嘴,盯着她胸前看,不由得也低头看看了自己胸前,生怕有走光现象,结果发现人家看的是她的id卡,上面有她的英语名字,但没汉语的,便回答说:“是耳东陈,云霭的霭。你呢?”

“我叫兰琪,在dr.zaha(扎哈博士)的实验室工作—”

两人拉了一会家常,就看见小张穿着一件皱巴巴的白大褂,提着一个塑料袋上楼来了。小张跟兰琪似乎认识,三个人寒暄了几句,小张就到微波炉上去热饭菜,而陈霭则跑回实验室去拿礼物。等她回到午餐室的时候,兰琪已经不在那里了。

小张热好了饭菜,坐在桌子跟前大口吃着。陈霭看见他饭盒里的内容呈稀泥烂浆状,颜色十分可疑,气味相当怪异,以为是什么新近流行的健康食品,忍不住问:“你这—吃的是什么呀?”

小张不好意思地“赫赫”一笑:“都是些剩菜剩饭,不知道多少天了,带到学校来当午餐—”

“好吃吗?”

“你开什么玩笑?这种东西能好吃吗?吃不死人就是了。”

陈霭今天的饭菜是分装的,主食仍然是炸酱面,但菜有好几样,都装在一个饭盒里。她把自己装菜的饭盒推到小张跟前:“你尝尝我做的菜—”

小张艳羡地看了看陈霭的菜说:“你叫我吃,我可真吃了—”

“真吃,真吃,不真吃还怎么的?难道还假装吃吃?”

小张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陈霭见他吃得那么投入,就没再往那里伸筷子,都让给了小张。

吃完饭,小张夸奖说:“你做饭手艺真不错,比我强了不知多少倍—”

陈霭被人夸了几句,有点飘飘然,豪爽地说:“那你把饭盒留下,我每天给你带菜过来—”

“那怎么好意思?”

“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做一个人的饭是做,做两个人的饭还是做—”

小张又不好意思地“赫赫”笑了几声,说:“麻烦你天天给我带午饭是不行的,如果养成了吃你做的饭菜的习惯,等你老公来了,我就惨了,肯定饿死掉—”

“他来了怕什么?我照样可以天天带菜给你。”

“你把你老公说得这么—大方?”

“他从来不管我的事。”

“呵呵,难怪你那时不要我,原来是因为有这么好的人选—”

陈霭见小张把陈谷子烂芝麻翻出来了,马上住嘴,借口时间不早了,站起身要走。

小张说:“喂,别慌着走啊,我还要请你帮忙呢。我儿子快过生日了,我想给他开个party(庆祝会),正想找人帮忙做饭呢。你手艺这么高,我就请你去帮忙怎么样?”

“行啊,只要你瞧得起我的手艺。”

小张走了之后,兰琪又来了:“张凡跟你很熟啊?”

“我们是老同学,最近刚联系上。”

“你这个老同学可有故事呢—”

“是吗?”

“你不知道啊?他以前在国内有老婆,还有一个女儿,但他来美国之后,就跟另一个女人好上了,跟他国内的老婆离了婚,女儿也不要了。”

“可是我怎么听说是他老婆不要他了呢?”

“他老婆不要他是事实,但不是国内那个老婆,而是美国这边找的这个老婆。人家年轻,哪里找不到一个比张凡像样的男人?后来就跟一个美国白人跑了。你说这事是不是报应?花心男人就应该得到这样的下场!”

兰琪越讲兴头越高,但陈霭渐渐坐不住了,因为她出来吃午饭的时间太长,怕老板知道了会认为她磨洋工,便趁兰琪起身去冲咖啡的空挡,道了声再见,跑回实验室去。

陈霭刚安下心来读了一会论文,她的电脑就“叮咚”一声,跳出一个提示框,说有来自于feiteng的电子邮件。她搞糊涂了,谁是“沸腾”?为什么给她发邮件?她瞪眼看了一会,才悟出feiteng就是滕教授,连忙点开邮件,只见满篇英文,她看了几遍,才明白滕教授说他看到一则卖床的广告,请她点击下面这个链接,看看喜欢不喜欢那床,如果喜欢的话,他可以开车带她去买床。

她点击了一下滕教授给的链接,看到几张图片,是张单人床,挺漂亮的,像新的一样,她看了看价格,才二十美元,跟一只烤鸭的价格差不多,等于她昨晚吃掉了半张床,难怪祝老师那么心疼,连她自己都心疼起来。半只烤鸭不觉得,但半张床,那可不是个小玩意啊!

她给滕教授回了个电邮,说她挺喜欢那张床,滕教授很快就打电话过来:“我们现在就过去买床吧。”

“现在?我现在还没下班呢。”

“没关系。你要是不敢偷跑,就去跟你老板说一声,她一定会同意的。床是安身立命的大事嘛,床都没有,怎么睡觉?不睡觉怎么搞科研?”

“我刚来,就去请假—”

“别怕,没问题的,做老板的都知道要先把职工的生活安排好,才能让职工安心工作—。去吧去吧,我在你们实验楼下面等你。”

陈霭没办法了,只好大起胆子去向老板请假,结结巴巴地说了半天才让老板明白了她的意思。

老板果然很体贴:“sure,sure.go,gogetthebed.sorryididn’tknowyoudon’thaveabed.”(没问题,没问题,去吧,去买床吧,对不起,我早先不知道你连床都没有—)

陈霭请准了假,马上打电话通知滕教授,然后脱了白大褂,抓起自己的手提包,跑到楼下去等。她刚站了一会,就看到滕教授那辆银色的van(面包车)开过来了,停在她跟前。

她上了车,滕教授问:“怎么样?你去请假,你老板没吃了你吧?”

“没有,我老板人太好了—”

“你的要求不高哈,只要老板不像周扒皮一样,就是好老板。”

“不光是不像周扒皮,她对人可好呢,这个周末还要为我开欢迎会—”

“噢?能不能带guest(客人)去啊?能带就把我带去—”

她有点窘:“那—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带我去很丢面子吗?”

“不是,不是,你是教授,带你去怎么会丢面子呢?我是说—-你是—有家室的人—”

“有家室怎么啦?你只是带个guest去,又不是带丈夫去,怕什么?”

“但是我怕你—夫人会—不高兴—”

“我去你老板家白吃一顿饭,我夫人为什么要不高兴?她还可以少做我一顿饭。你放心好了,我夫人最支持我到别人家吃饭的了,因为她最不爱做饭,她做的饭也很难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