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欲(尘埃腾飞) > 第61~62节

欲(尘埃腾飞) 第61~62节

作者:艾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3:22:43 来源:转码展示1

艾米:尘埃腾飞(61)

陈霭家的新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女儿上学,丈夫上学,她上班。mengyuanshucheng下午下班后,她去滕教授家做饭,做得差不多了,滕教授开车去接赵亮和欣欣来吃饭。欣欣像个小糖人,人甜嘴也甜,一口一个“爷爷”地叫滕父,把滕家两父子叫得喜笑颜开,于是大家都跟着叫“爷爷”。

真的应验了滕教授那句话,小孩子很容易适应美国生活,而大人却不容易适应。

欣欣很快就跟上了班级的进度,虽然在家里跟父母还是说汉语,但嘴巴里冒出来的英语越来越多,还经常纠正父母的英语发音,有一次回来竟然告诉妈妈说要参加总统竞选,把陈霭吓了一跳,以为女儿脑子出了问题。后来一问,才知道是竞选班级的总统,不是美国总统。

参加竞选就要发表竞选演说,要拉选票,欣欣首先向妈妈发表演说,寻求妈妈的帮助。陈霭很支持女儿,因为她发现自己因为口语不好,胆子又小,演说能力差,在美国很吃亏。活干得再好,汇报起来也就那么几句话,干巴巴的,让人感觉她没做什么似的。

而那些美国人,总结汇报能力超强,presentation(演讲,报告)做得花枝招展,一条一条,一款一款,又是表格,又是图像,又是权威理论,又是统计数据,让人感觉他们做的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似的。

她最佩服的就是美国人工作没做出什么,汇报又那么灿烂,但他们也没撒谎。他们就有那种本事,芝麻大点事,经过他们左分析,右归纳,就能让人感觉是个大西瓜,虽然他们并没直接说“我收获的是西瓜,不是芝麻”。

她觉得这就叫“会推销自己”,谦虚不是推销,撒谎不是推销,不骄傲不撒谎却能让人把你一颗芝麻当成一个西瓜,那才叫推销。而她刚好就不会推销自己,正宗是西瓜,却总是给人一颗芝麻的印象。

她怕女儿今后也吃这方面的亏,所以特别支持女儿竞选总统,她跟女儿一起上网搜寻资料,亲自帮女儿写竞选演说,还跟女儿一起练习。碰巧lab(实验室)里有个同事的孩子也在女儿一个班级,她马上厚起脸皮去拉选票,叫那个同事回家劝自己的孩子投欣欣一票。

虽然欣欣最终没选上总统,但这过程很锻炼人,连陈霭都跟着学了些推销自己的方法。

但赵亮就太稀泥巴了,上课完全听不懂,教材也看不懂,作业不会做,口语特糟糕,一有presentation,提前一个星期就坐立不安,都快愁成精神病了,总想找个借口躲过去。

陈霭见状,劝他drop(退掉,取消)两门课,只修一门课,这样比较好handle(处理,对付),也可以把学费退回来,还给滕教授。

上次滕教授撕了她还账的支票,搞得她很不好意思,生怕滕教授觉得她用支票还账是因为心不诚,她专门去银行取了现金出来,用橡皮筋捆好,揣在身上,一有机会就掏出来要还给滕教授。有一次不小心被美国同事看见她那捆现金,开玩笑地问她是不是在dealingdrugs(贩毒)。

但滕教授打死都不肯收钱,说他这学期没替赵亮搞到ga(graduateassistant,助教,助研),理应由他付钱,如果她一定要还,也应该等到下学期,他帮赵亮搞到ga了,再还也不迟。

她没再跟他争,知道争也没用,只好把现金又存回银行。但她心里一直放不下,总在想着如何才能把钱还掉,不然她连去滕家做饭都有了抵债的感觉,很不好受。如果赵亮能drop掉两门课,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钱退还给滕教授了。

但赵亮不愿意drop,滕教授也不赞成drop,说开学已经有段时间了,学校不会退还全部学费,会扣掉一半,如果现在drop,以后还得重修课重交钱,不划算,还不如咬咬牙,坚持下去。

滕教授为赵亮选的三门课,都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课。一门是滕教授自己教的课,研究亚洲政治的;一门是研究生院为ga开的必修课,不修不能做ga,但课程不难,就是讲讲如何跟学生打交道;还有一门经济方面的课,是入门阶段的。但赵亮学得无比艰辛,事倍功半,什么家务事都不干,早去晚归地在学校学习,但还是学不好,总叫陈霭帮忙。

这下陈霭就惨了,等于是她修了三门课,她又要上班,又要上学,刚刚还在细胞基因里忙着,转眼又要到印度去查人家的gdp了,很多都是她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但现在被逼无奈,只好上网去找资料,写paper(论文),做作业,忙得一塌糊涂。

有天她在滕教授家做饭的时候,滕教授很欣喜地告诉她:“这段时间赵亮的学习好像找到窍门了,这两次的作业都做得不错,paper也写得很有水平—”

她揭发说:“哪里是他找到窍门了?是我找到窍门了,他这几次的作业和paper都是我写的—”

“真的?我也觉得奇怪,他刚开始几次作业那么糟糕,怎么突然一下就开窍了—,原来是你在幕后帮忙?那你很不简单呢,他上了课都做不出作业来,你没上课的反而做出来了—”

“我没上课,但你编写的教材和讲义我都看了的,还有赵亮做的课堂笔记—”

“你真聪明,我看不如你来跟着我读学位算了—”

她很黯然:“我现在哪里能读学位?全家就指着我这点工资度日了—”

“那倒也是,不过来日方长,等赵亮读完了,他工作,你读书—”

“等他读完了,我也老了—”

“哪有那么容易老?说定了,到时候你一定要来读我的博士,不读就是瞧不起我。”

陈霭想像自己坐在教室里听滕教授上课,然后他指导她写博士论文,她答辩,拿到博士学位,也穿上那种黑袍子,戴上博士帽去照张像。那个光景真的很诱人,她问:“你真的觉得我—够资格读你的博士?”

“当然啦,我带的博士生里还没哪个有你这么敏锐的眼光,看问题这么深刻的,我今天讲课就借鉴了你paper里的观点—”

她高兴极了,恨不得现在就辞职不干,去读滕教授的博士。

滕教授跟她探讨了一会她paper里的几个观点,然后说:“我说句话你别见怪,我发现赵亮—好像—不是个读书的料—”

“你今天才发现?”

“你早就发现了?”

陈霭苦笑一下:“其实我也是现在才发现,以前我们两个人商量谁去读书的时候,他说他去读,我就让他去读了,以为他是个读书的料,是个人才,我自己把家务包下,让他全心全意读书。他在国内也的确把硕士博士读出来了,但没想到一出国—-”

“出国很考验人,首先是语言不通,听说男人在语言方面就是比女人差—。不过他好像还不止是语言问题,思维方式—和心态—都有点成问题—”

“是吗?”

“像我这门课吧,研究的是东亚政治,那就应该跳出东亚,站在一个旁观的立场看问题,但他好像跳不出来,总是以‘体制内’一分子自居,满腔的民族恩怨,提到日本就怒气冲冲,完全无法客观地看问题—”

“等我提醒他一下—”

“你老是这样帮他写作业也不行啊,我这门课,可以让他混过去,但别人的课呢?这学期的几门课都是有考试的,他自己不做作业,今后考试怎么办?如果要拿硕士学位,最后还得通过一个综合考试,要考几门主课,你总不能帮他去考试吧?”

陈霭很发愁:“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我不帮他,他连眼下都混不过去,更别说今后了。”

“现在当然要帮,但你要试着慢慢放手,不能让他养成依赖性。不然的话—我很担心他最终过不了考试关—那就白读几年书了。”滕教授笑着说,“陈霭啊,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找了这么个丈夫?”

她如实回答:“当时没别的人—追求我—”

“就我们赵老师追得紧?”

“他也不算追得紧—-反正没别的人嘛—就那么成了—。说了你可能不相信,就他这样的水平,这些年来还一直是我求着他呢,生怕他生了气不理我,每次吵架都是我主动找他和好—”,她反问他,“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找了王兰香做老婆呢?”

“跟你一样,没别的人嘛—。不过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跟她离了嘛。你怎么样?”

她咕噜说:“你离婚也是等到王兰香读完了书,找到工作了—才离—”

滕教授深表理解:“那倒也是,像赵亮现在这样,没钱,没工作,没本事,没收入,你要真跟他离了,你还得养着他—”

“现在不是我养着他?”

“呵呵,现在也是你养着他—搞不好今后还得你养着他。”

“为什么?”

“我原来以为他是个读书的料,还挺有信心,指望他读完硕士读博士,然后在美国找个教职—。现在看来,恐怕有点不切实际,他能把硕士顺顺当当读出来就不错了。但我们这个专业的硕士,在美国几乎是找不到工作的—,那不还得你养着他?”

“他可能也没打算在美国找工作,他只准备拿个学位了回国去,现在他在b大的职位还保留着—

滕教授说:“但愿如此。我这段时间很忙,不然我可以多辅导他一下。现在只好你多帮助他了,你又要上班,又要帮他做作业,还要做饭,照顾两家人,真担心你—累坏了—”

“我没事,你放心地—忙你的事吧。”

滕教授这段时间的确很忙,主要是忙c大跟b大合办孔子学院的事。c大老早就想办孔子学院,努力了很久,但因为在中国那边没什么门路,一直没办起来。最后只有请滕教授出山,而滕教授在国内很有路子,所以进展很快,已经得到国家汉办的批准了。

隔三岔五的,滕教授就要去趟中国,有时是为孔子学院的事,有时是回国讲学。国内很多大学为了创收,都办了emba(executive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班,专门招收那些有钱的企业老总,他们交高额学费和赞助费,大学就给他们开课,毕业后授予mba学位。

各大学为了提高自己学校emba项目在招生市场上的竞争力,都竞相跟海外搭上关系,请海外大学的教授回国授课,还设法为emba班的那些大佬们争取出国考察的机会。

滕教授刚好在这两方面都有神通,他毕业于美国首屈一指的名牌大学,研究的又是东亚政治与经济,给emba的人开课讲座,那是绰绰有余了。他口才又好,讲起课来妙趣横生,很受那些大佬学生欢迎。他还能让c大发邀请信,邀请那些emba班的大佬们到美国来进修考察,自然更得开班学校和emba大佬们欢心。

陈滕两家似乎都是形势一片大好,唯一使她不安的,是滕教授身上出现的一些变化。回国的次数多了,滕教授好像受了那边的影响,讲起国内的谁谁叫鸡,他不是义正词严地批评,而是一种无所谓的口气,像在讲谁上菜市场买菜一样。而她从他口里听到的,似乎他在国内去拜见的那些头面人物个个都叫过鸡。

她心里很不踏实,老觉得他在滑向一个危险的泥坑,忍不住问他:“听你的口气,国内一定很多—鸡—”

“嗯,是很多鸡。”

“你—见过了?”

“嗯,见过。”

“你怎么会见过—鸡的呢?”

“到处都是,我怎么没见过。”

“你—叫过鸡没有?”

他笑了笑,说:“其实叫鸡是个古老的说法,现在哪里用得着叫?你住在高级宾馆,鸡们就会来找你,听说你是美国回来的,美籍华人,更是会拥上来抓你,所以现在不是叫鸡不叫鸡,而是被鸡抓走过没有—”

“那你被鸡抓走过没有呢?”

“没有,我有轻功,她们抓不住我。你不知道我的名字叫‘腾飞’?”

“你—单身一人这么久,难道就没想过让鸡—把你抓去几次?”

“没有,我嫌她们脏—”

两个人都愣住了,然后不约而同地笑起来。她声明说:“我不是在拷问你—你别把我当王兰香了—”

“我没把你当王兰香。我走在中国的土地上,想到遥远的美国,有个人在担心我叫鸡,就觉得自己是个有—家的人—别人约我去那些地方—我就对他们说—我老婆不准我去—”

“你不怕别人笑你怕老婆?”

“不怕,我怕别人笑我没老婆—”

艾米:尘埃腾飞(62)

后来这就成了一个典故,滕教授一从中国打电话过来,陈霭就问他:“你被鸡抓走了没有?”

他总是拖腔拖调地回答:“我的名字—叫—腾—飞—!”

“别开玩笑,我在说正经的—”

“我也在说正经的,那些鸡们—我一想到她们那地方—**的—就觉得恶心—”

她听得头皮一炸,这样的话,他以前是绝对不会说的,但现在似乎一溜就出来了,可见他的中国之行真的让他改变了不少。她抱怨说:“你回了几趟中国,变得—什么都敢说了—”

但他不承认:“这跟回中国有什么关系?这些话,都是最普通的话,我老早就知道,只不过以前跟你关系—不熟,没在你面前说过而已—”

“那现在?”

“现在我们关系不同了嘛—呃—-是不是不同了?”不等她回答,他就抢着说,“算了,你不用回答,可能是我的错觉。你不喜欢我说这些话,我再不说了吧。”

她生怕他生了气,会跟她生分起来,马上身先士卒说说“关系不同”的话:“你嫌她们脏,不知道用—套子?”

他大概也是头皮一炸,说不定把头皮都炸酥了,老半天才故作轻松地说:“套子能套得住全身?”

“人家鸡也不是全身都—”她想说“**”,但她实在说不出来,留给他去意会。

他果然意会到了,说:“不wet(**)的地方,也脏。你想那些鸡们,该跟多少人—做过那事啊!”

话说到这个地步,她想他可能真没被鸡抓走吧,于是结束“成人对话”。

但他似乎意犹未尽,笑嘻嘻地问:“你—这么关心我的—身体,到底准备怎么样呢?”

“什么怎么样?”

“你在电话上跟我说这事—到底准备如何收场呢?”

“收什么场?”

他无奈地说:“说你聪明,你是真聪明;说你傻,你是真傻—”

她其实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她真的不知道如何收场,所以装糊涂。但她记住了,下次通话就不敢再说这方面的事了,怕搞得他难受,但他自己又会主动扯到这上面去:“怎么今天没问我被鸡抓走没有?”

“知道你没被鸡抓走—”

“啊?你这么有把握?看来我真得让鸡抓走一回才行。”

“你敢!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如果你—被鸡抓走,染上—性病,我是不会—再给你做饭的!”

他大喊冤枉:“这是什么法则呀?性病是通过性行为传染的,我得了性病,你连饭都不给我做了?做饭又不是性行为—”

他一口一个“性行为”,把她都听得浑身不自在,那就更别说他了。她低声警告说:“又瞎讲?讲得不好收场可别怪我—”

“怪你也没用—”

她每次跟他这样放肆地讲讲电话,就觉得心情很舒畅,好像这就证明她跟他关系不一般似的。如果哪次通话他没说什么放肆的话,她就怀疑他在疏远她,肯定是在中国找下什么人了。

想想也是,中国该有多少女人会喜欢他啊!美国名校毕业的博士,美国大学教授,美国公民,正当壮年,风度翩翩,知识渊博,谈吐不凡,又是单身,那还不算钻石王老五?肯定是老中青三代女人通吃。

她酸酸地问他:“你在中国跑来跑去,肯定有很多女人被你迷倒吧?”

他毫不谦虚地说:“肯定很多。”

“你连客套都不客套一下?”

“这有什么好客套的?有就说有,没有就说没有。如果明明有,还要说没有,那肯定是心里有鬼。”

“谁被你迷倒了?”

他举了几个例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无非是这个过路的多望了他一眼,那个服务员对他很殷勤之类,然后他信誓旦旦地说:“但你放心,我不是那么容易被人迷倒的,我的眼光可不低,高着呢,在国内还没遇到能让我看得上眼的。”

“我不相信。”

“你不信也得信。我每次回国都只那么几天,成天忙着讲课,忙着拜会那些掌握着孔子学院生杀大权的头头们,忙得分身无术,哪里有时间去堕入情网?”

他这样说,她就觉得有道理,就愿意相信。如果他说“虽然有很多不错的,但我为了你,也不会被她们迷倒”,那她就不相信了,多虚假啊!既然能感到别人不错,那就是被迷倒了,如果真没被迷倒,就根本不会觉得别人不错。

她跟他交往了这几年,觉得他不是那种一夜情的type(类型),如果是,他可能老早就对她提出那种要求了,但他没有,要么是他不爱她,要么是他不喜欢操之过急,不管是因为什么,都说明他不是一夜情的type。

但她突然想起那个小韩,应该是在国内,听说是又年轻又漂亮,而且一直都喜欢他,以前是因为他妈妈不让他离婚,所以没得逞,现在他已经离婚了,小韩和他之间就没有障碍了。

也许滕教授这么经常往中国跑,就是为了小韩?

她越想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旁敲侧击地向他打听:“那个小韩是不是在中国?”

“是啊,你怎么知道?”

“听小杜说过。”

“哦,小杜对小韩肯定没好话—”

“你刚好说错了,小杜说小韩又年轻又漂亮—”

“我不相信。除了你,我没听任何女人说过别的女人漂亮—”

“现在你不是听到第二个了吗?小杜就说小韩很漂亮。”

“小杜这样说,肯定是虚情假意的,或者有什么别的目的。只有你,如果说谁漂亮,那是真心真意的—”

陈霭受不起夸奖,一夸就害羞:“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漂亮。”

“呵呵,挺谦虚的呢。可能你是中国式的老观点,只要脸长得白,人长得瘦,就叫漂亮—”

“那你说什么样的才叫漂亮?”

“你这样的就叫漂亮—”

这么百无廉耻的夸奖,她还没受过,一下就羞得连小韩的事也忘了问下去了。

但刚好就是没问到的部分出了问题。

那天是滕教授从中国回来的日子,她到机场去接他。自从滕教授开始频繁回国,每次都是她送机接机,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她特意打扮了一番,早早启程,兴致勃勃开着车去机场等他,准备让他一踏上d市的土地,就看到她这个脸蛋不白、人也不瘦的现代美女。

但她左等右等,等来的不是滕教授一个人,还等来一个女人。

远远地看见滕教授身边走着一个女人,两人有说有笑的,她马上就呆了,不由得想起美国电视剧friends(《老友记》)里的一个场面:rachel手捧鲜花,到机场去接ross,哪知道却接到了一男一女:男的是ross,而女的则是ross在旅行途中交下的女朋友。

她不明白滕教授为什么没在电话上提一下,但她又想,提一下又有什么作用?难道他说了他在中国找到了女朋友,她就赌气不去接他了?也许更要去接,不接就显得自己心里有鬼。但如果他提前告诉她,至少可以让她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这么突然,这么难受,简直像心肌梗塞一样。

等他们两人走近了,她释然了一些,因为那个女人看上去有五六十岁了,应该不是小韩,也不像是滕教授在中国找的女朋友。

果然,滕教授介绍说:“这是袁老师,b大的。这是陈霭,陈大夫,她爱人也是b大的。”

袁老师热情地上来跟陈霭握手:“陈大夫啊?我知道,我知道,你出国的时候,我不是还帮你找过人接机吗?“

于是陈霭想起来了,袁老师就是小韩的妈妈,而袁老师找的那个接机的人,就是滕教授,不过滕教授说自己忙,没去接她。

这真叫“想曹操,曹操的妈妈就到”,她刚刚还在猜疑滕教授回国跟小韩有关,这里小韩的妈妈就跟滕教授一起飞来了,怎么这么立竿见影?听人说乌鸦嘴报起坏事来,一报一个准,现在看来她是长了个乌鸦脑子,想起坏事来,一想一个灵。

她新仇旧恨全都涌上心头,难怪袁老师那时找的人是滕教授,未来女婿嘛,支使支使是理所当然的事;也难怪滕教授不肯接机,肯定是怕小韩不高兴;又难怪滕教授拼了命的要离婚,而且这么热心办孔子学院,原来都是为了讨好未来岳母,也为了方便回国去见小韩。

她心里不快,开车都开得别别扭扭的,差点错过高速公路出口,换道时还差点跟后面上来的车撞了,幸好后面那人眼疾手快,不仅让开了道,还长按一声喇叭,表示强烈抗议,使她无比敬佩那人,如果换作是她,肯定是手忙脚乱,能避免撞车已属不易,哪里还有功夫按喇叭?顶多嘴里喊几声“让开让开!”

第二天滕教授打电话通知她,说今天不用去他家做饭,他请她全家去“美味居”吃饭。

她知道这顿饭的主角是袁老师,他是为了给未来岳母接风洗尘,顺便叫上她做陪客。做陪客的事她不是没干过,因为他宴请客人经常叫上她和她全家,她总是很乐意去,既能跟他在一起,又有free(不要钱)的饭吃,何乐不为?

但这次她不想去,滕教授宴请自己未来的岳母,肯定不是公款,如果是公款,她去吃吃free的晚餐没问题,但如果不是公款,就不好意思去揩油了,而且她也不想见到袁老师,更不想看到他在未来岳母面前摇尾乞怜的样子。

她谢绝了:“哎呀,今晚跟同事有个饭局,正想告诉你,说今天不能去你家做饭呢。”

“这么巧?那改日吧。”

她没去做陪客,但也没心思在自己家做饭,一赌气,就带着女儿去吃墨西哥餐。等她跟女儿吃完墨西哥餐回到家,才想起忘了通知赵亮今天不去滕教授家吃饭,慌忙打电话给赵亮,结果赵亮说正在滕教授家吃饭呢。

她感到自己被滕教授涮了,肯定是滕教授因为袁老师来了,不好再让她去那边做饭,变相地把她炒了,而赵亮不知好歹地闯上门去,只好留住吃一餐。

赵亮从滕教授家吃完饭回来,陈霭便拷问他:“今天—谁做的饭?”

“袁老师做的。”

“滕教授不是说今晚到‘美味居’去吃饭的吗?”

“哦,是吗?我不知道,反正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摆桌子吃饭,拉我一起吃,还说你今晚跟同事有饭局,家里肯定没做饭,我就留在他那里吃了。”

“袁老师到美国来—干什么?”

“来考察—”

“考察什么?”

“考察c大啰,还能考察什么?”

“c大要她来考察?”

“她现在是b大对外汉语系的头,办孔子学院当然该她来考察。”

她松了口气,但这只洗刷了袁老师,没洗刷小韩。赵亮刚坐到书桌边用功,她又跟进去问:“你见没见过袁老师的女儿?”

“见过,怎么啦?”

“听说很漂亮?”

“嗯。”

“结婚了没有?”

赵亮不耐烦了:“我又不是婚姻登记处的人,她结婚没结婚我怎么知道?你今天怎么啦?你怎么对袁老师的女儿这么感兴趣?”

“没什么,随便问问。”

“你管人家女儿结婚没有干啥?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帮我把ga那门课的作业做了。”

袁老师在c大考察几天,陈霭就有几天没去滕教授家做饭。一开始是她没去,而滕教授也没打电话催她去,她就不好主动跑去了,于是第二天照样不去,而滕教授又没催她去,她更不好主动跑去了。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就搞成了恶性循环,越不去,越不催;越不催,越不去,到最后就有整整一个星期没去滕教授家做饭,简直像七年一样长。

袁老师走的那天,滕教授打电话来请她帮忙送一下机,说他刚好那天很忙,走不开身。她不好意思推脱,也迫切希望袁老师快快滚蛋,便一口答应,从lab里开溜,到旅馆去接了袁老师,然后送去飞机场。

袁老师是个很健谈的人,问什么答什么,不问什么也答什么,主动说起若干年前在滕家帮忙照料滕父滕母的事,还说起滕教授这次回国就住在袁老师家。

陈霭很不开心,滕教授住在袁老师家,怎么也不告诉她一下呢?肯定有鬼。她转弯抹角地问:“听说您女儿是c大毕业的?”

“嗯,她在c大拿的学位。我女儿能到美国读书,也多亏了滕非—”

“那您女儿—怎么没留在美国工作呢?”

“我们都希望她回到我们身边—”

到了机场,离登机时间还早,两个女人坐在候机大厅拉家常,袁老师从钱包里掏出一张照片给陈霭看,是袁老师老两口和女儿以及外孙女的照片。照片上的小韩真的很漂亮,像爸爸,五官端正,有雕塑感。袁老师的外孙女也很漂亮,从照片上的年龄推断,应该不是小韩出国前生的,很可能是在美国毕业后生的。

陈霭左看右看都觉得小女孩眉眼很像滕教授,夸奖道:“这孩子真可爱!叫什么名字?”

“叫翔翔—”

“这孩子肯定是人见人爱—滕教授一定很喜欢翔翔吧?”她很后悔问了这么露骨一个问题。

但袁老师浑然不觉,很开心地回答说:“嗯,很喜欢,他每次去中国,都会给我们翔翔带礼物—”

“这照片上怎么没看到—翔翔的—爸爸?”

“哦,他当时没在a市—”然后袁老师没来由地说,“滕非这孩子不错,我很喜欢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