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与师尊长别后 > 第37章 心连犀(一)

与师尊长别后 第37章 心连犀(一)

作者:鼬饼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28 20:07:23 来源:文学城

在说起一些相对严肃的事时,许听澜经常会用烟雾抑或是茶雾拟出游鱼,落到他肩侧,抑或是手中,好让他能够不一直紧绷着神经。

或许正因此,他此刻才会产生如此荒诞的错觉。

莫子占眨了眨眼,重新扳正自己的脑袋,把视线全数收拢在那一方纸卷上。

这种错觉实在太过微妙了,微妙得会让他伴生出几许愧疚来,会忍不住想……对这种不相干的生灵投注太多关于许听澜的情感,算不算一种背叛?

这个疑问刚从脑中冒出来,莫子占就忍不住笑了一声。

而后盯着眼前的阵式,试图让神思重新回到其上,试图依仗着自己去解开这道谜题。

然而,他看了许久,却始终无法再看进去一星半点,甚至眼前的符号会逐渐扭变成了别的模样。

这世间,会不会真有复生之法?

比如代飞迭从前尝试过的以物缚魂,比如先前在陶齿村看见的那个废阵,其上搭建的阵桥都是说得通的,反正许听澜的神魂还停留在世间,他稍作改良,或许……

莫子占就着指尖的灵光,凭空勾勒起他先前所见的那道阵法,然而就在此刻,十七忽然游了上来,直接把他谱写了一半的阵式给撞散了。

“你做什么!”他目光与十七相对。

一人一鱼大眼瞪小眼了许久,最终还是莫子占败下阵来,撤回了手,挡住双眼,喃喃道:“是我在做什么……”

为什么要执着一个死人。

莫子占起身,摇摇晃晃地绕过十七,头着地地直接倒向床榻。

“好难受……”他闷声道。

明明身上没有任何不适,甚至能称得上神清气爽,可他就是觉得好难受,难受得让他几乎无法顺畅呼吸。

直到感受到额前一片湿润,他才稍微回过神来,翻过身,拨开挡住脸头发,仰头去看浮在眼前的小鱼,心绪又开始变得混乱不堪。

“十七,他为什么要死?”

莫子占抬起手,指腹似是能触碰到那源自记忆的幻影。

“你为什么要死?”

太渴望得到答案了,仿若只要得到这个答案,他就不会再像现在这么难受了。

可……要怎么才能得到这个答案?

莫子占感觉当下的一切宛若一纸白宣,他期望能在其上填涂应有的墨彩,却又茫然不知该用何种颜色。

代舟和万衔青沆瀣一气,还是不要指望能从她们口中打听到相关的事了。

其他人的话,也得找上了年纪且熟知十方神宗的。太蔟仙君他不熟,仲吕仙君说话太招人讨厌,至于蕤宾仙君嘛,人倒是不错,可他成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真的能问出来东西吗?宣心先前已经试探过了,还有归元画派的赏山大师,这倒是个好选择,但得找个由头才好拜访……

想着,莫子占又拿出了那本族记,来来去去翻了好几遍。

猫妖那边不知还需要多久,他没必要一直在灵宝集耗着,可以先去别的地方看看。

只是,他应该先去云璃城一探究竟好呢,还是先动身去古渊?不管能不能成功带回来韫竜地莲,他总归是要尝试一下的。或者说他可以先回十方神宗一趟,看看莲潭的情况。不过,这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藏岁小筑外有一道结护,正常没人能够闯得进去,许听澜的魂晶出不了茬子。

真头疼。一路纠结到次日晌午,莫子占还没决定好具体去处,就先有一位不速之客找上门来。

不对,严格来说,是两位。

桑里躲在十步开外的角落,周身不被日光所照,眸色怨毒,神似鬼魅。

而金多宝则杵在门口,一见莫子占就迫不及待地上前,开口道:“你是不是要去找韫竜地莲?我想了好半天,觉得桑里说得对,我这欠着星玄仙尊恩情呢,不能让他的徒弟一个人去古渊,太危险了!可又没办法阻着你,不如咱们一块,有什么变故还能互相照应。”

莫子占面露疑惑:“桑公子怎么忽然这么关心我了?”

“唉你别这么说,桑里性子是阴了些,但人是不坏的,这不都是为了你着想吗?”金多宝下意识护道。

“……多谢金掌柜的一番好意。”莫子占礼貌道。

且不说他都还没决定好是不是先去古渊,而且……“我独行惯了,会照看好自身,金掌柜还有店面需要照看,就不必操劳了。”

“我又不是第一回撂担子远行,否则也遇不见那小子,”金多宝油盐不进,指着后头的桑里道。

他的这伙计,就是他前几年出游时捡回来的。

“而且你不知道吧,星玄仙尊当初能养活韫竜地莲,是我的功劳。”

金多宝得意地吹了吹胡子:“不是我说,你应该也知道,星玄仙尊什么都厉害,但是在栽花养草方面,确实欠缺了点天赋。”

是这么回事没错。

白来的助力没有不用的道理,莫子占内心挣扎了一瞬,选择了妥协,同时没忍住,又隔空敲了敲十七的脑袋。

不过这道助力,是利弊并存的。

因为同行有凡人,所以他们没法日夜兼程地赶往古渊。而他们夜晚落脚的地方刚好是片大林子,附近没有城镇,只能扎个帐子先睡着。

莫子占是不太乐意和那两人挤在一起将就的,而且他这几天歇息得也不少,怕自己再歇下去,骨头都要歇松了,于是干脆带着十七沿河岸散起步来。

按日子算,眼下的时节已是晚冬,河岸四处堆满了积雪。

他掰着手指数了数,不觉间,许听澜离世快有一月了。

不到一月,他怎么觉着得过了有一两年了。

“还有六十天。”

“什么六十天?”

莫子占一回头,把桑里哄睡的金多宝自个倒不睡了,也跟着走出来瞎溜达。

“我的生辰。”莫子占答道。

这是许听澜当年用斗数命盘给他推出来的日子。

金多宝默算了一会,笑道:“好日子啊,这不天龙大祈。”

“你也是年轻,会记着这么些个日子,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修行时日太长,很多事差不多都忘了。”

“师尊也记着。”莫子占道。

以前每到天龙大祈,许听澜都会做点什么。

可能是给他带上他心心念念许久的孤本,甚至是他亲自刻的星盘和象仪;可能是带着他一道走上登天台,指着仿若咫尺的群星,与他演述各种演变。

其实一开始莫子占也没觉得这日子有多特殊,后来稍一回想,他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师尊是在给他过生辰。

“星玄仙尊还会记这种事?”金多宝稀奇道,而后又一下子想通了说法,“也对,哄孩子嘛。”

他也不是第一次见星玄仙尊偏宠这位徒弟了。

“……我不是孩子。”莫子占不满。

他心思一转,秉承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转而开口问道:“说起来,金掌柜和师尊是怎么认识的?”

“还能怎么认识,”金多宝前后左右瞄了一眼,道,“崖青观认识的呗。”

崖青观算是修界非常特别的存在,与其他要求斩断亲缘的仙门不同,他们向来主张“不脱红尘,只理世俗”,因此,其门下弟子一个赛一个地喜欢多管闲事,唠唠叨叨个没完。

在这方面,金多宝和他们是像足了一家,但其他方面,却不尽然。

莫子占第一次见到金多宝,就发现这人身上不对劲。过后也立即扯着许听澜的衣袖道:“崖青山的道士修的大都是符法和剑法,一般左手食指与中指间肤色稍显深黄,右手虎口一般都会有茧。”

“可是这位金掌柜,道法答不上来一点,屋里还弄了些佛家摆件,而且左手指腹有茧,右手指甲奇厚,指尖看着也比寻常要硬,指节粗大,掌纹深厚,像是从前曾长时间研习某种乐器。”

“我觉得这人压根不是什么崖青观道士。”

一通推论下来,当时许听澜回答的,仅是一句“无妨”。而后偏头看向自家徒弟,见人眼睛都不带眨地盯着自己,又开口道:“子占观察甚是仔细。”

莫子占摇了摇手里的衣袖,扭捏出忐忑不安的样子,神色看着却又只差把“夸我”两个字写在额头上边,颤声道:“不好吗?”

许听澜抬手为他捋顺头顶一缕翘起来发簇,神色温和:“这样很好。”

从那以后,三无斋里的一些摆设就给换了,金多宝就经常戴着手套见人,美其名曰“不能摸脏了宝贝”,又成天抱着些道学在读,显然是被人提点过。

莫子占也没继续考究,既然许听澜说无妨,那就是无妨,许听澜又不可能害他。

“我当时犯了些事,他把我给保下来了。”

金多宝搓着手,犹豫了好一阵,才开口问道:“星玄仙尊有没有,给你看过一个铃铛。”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若非四下静谧,险些叫人听不清他说了什么。

“铃铛?”莫子占眼稍稍眯了起来。

许听澜与他说过,世有双生石铃,为神界遗宝,合名为「宇宙」。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1]。

自歌谣流传下来的说法,「宇铃」一奏,只要持者能抵御威压,就能无视一切结护,上天入海,无所不往;而「宙铃」一奏,能令持者身越千秋百载,回溯过往之躯。

但具体是个什么用法,以及是否能当真,从未有过定论,也无法印证。

毕竟这玩意和五太珠一样,哪怕被传得神乎其神,没人能用,那也不过是两块不好看的石头,被人间帝王当成是皇权神授的象征,最后再与其一同埋入地底,往后了无踪迹多年,直至一日,风雨坊大乐师的无头尸身倒挂坊门,血染朱漆,令昔日名满修界的风雅乐坊一时宛若炼狱。

坊中弟子皆言是他们大师兄弑师叛门,才酿成此祸,为此几下通缉,可那位大乐师首徒却像是人间蒸发了般,至今下落不明。

金多宝一直很害怕风雨坊的人。莫子占心忖。

“我知道了,原来你是步……”

他一个“步”字刚冒出来,金多宝人瞬间跟炸了毛似的开始嘘声,见他乖乖合上嘴巴没继续说下去,才稍微顺过来气。

金多宝朝后头桑里睡的那屋看了一眼,又抬起手用衣袖抹了抹头上的汗,才怔怔地问道:“……我就问一句,你怎么就联想出来了。”

莫子占理所当然道:“因为很好猜呀。金掌柜不如反省一下自己怎就问得这么明显。”

“我就不该多嘴问这一句。”

金多宝气得吹了吹胡子,又抬手用极轻的力气扇了两下自己的嘴巴,嘀咕道:“本来就是别人的东西,我好奇个什么劲啊好奇……”

本来就是别人的东西……而金多宝又问他有没有见过铃铛,是不是说明这宇宙铃本就是许听澜的东西,且后来全多宝也交到许听澜手上了?

莫子占道:“我没见过师尊手里有过什么铃铛,他不让我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多到数不清楚。害得我遇到什么事就会像个傻子似的。”

“……可能是,有些事让你知道了,你就得一块背负。”

金多宝叹了声气:“星玄仙尊舍不得吧。”

莫子占眼睫微动,反驳的话横在喉咙好一阵,最后只吐得出一句闷闷的:“有什么好舍不得的。”

“所以……那个什么铃,真如传说那股,能让人起死回生?”

莫子占声音放得很轻,轻得叫人以为他不过是不经意提起这事,可金多宝还是一下严肃了神色,认真道:“不可能,你想都别想。”

“万物生灵的性命皆有其法,要是它们真能有这神通,可以左右生死,早被人发了疯去抢,能沉寂这么多年?别开玩笑了!”

他定定地望向莫子占:“你要知道,就连圣心神明都会痛恨阴阳两隔。”

“……”莫子占偏过头,良久才闷闷地开口道,“说不定真就是有这神通,才会让那天上神明想方设法地将其掩埋。”

毕竟,要是没出大乐师那事,这天底下,几乎快要没人知道这玩意的存在了。

“别,别乱说!”金多宝紧张地咽了一口唾沫,道,“退一万步来讲,这种逆天改命的事,就算真有,也不是轻松就能办到的,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啊!还不如别想。”

“不是我说你,我知道你们师徒情深,但你也不该这种心思,你们十方神宗不是最应该在生死方面看得开吗,你有这样的想法,星玄仙尊在天之灵都得被你……”

眼见着金多宝又要唠叨个没完,莫子占忽然抬高了声,道:“知道了,步……”

“不是,你这人真是活祖宗啊!”金多宝急忙骂道,“我不说了行吧。你也是,这事你猜到就猜到了,别到处跟人乱说,会要命的,我的命!”

你的命关我什么事。莫子占腹诽道。

不过他没必要故意去害许听澜护下的人,尤其按金多宝的说法,那对石铃最后应当是落到许听澜手上了。

“我也没别的人能说。”莫子占道。

他这人其实憋不太住事,总是会一个劲地和许听澜说他遇到的所有事,吵吵闹闹的,也就许听澜能不嫌他烦。

那他现在如果想倾诉,该找谁好呢。

他手上不安分地点了点卧在他手心的小鱼球。

“顶多能跟十七唠唠。”

次日等桑里醒后,他们又悠哉地走了两日路,才来到比邻古渊的城镇。

进城时,正好碰上一大户人家在办喜事。

先是一道清脆铃响,唢呐滴滴嗒嗒地吹了好久,从城门一路吹到城中,道上停了足足九抬红轿,气势汹汹排成一排。

不多时,“新娘”们齐齐下了轿子,身量一个赛一个高大,但在他们的对面,身为主人公的新郎官却是个陶面木体的人偶。

陶面捏得栩栩如生,能看出是个浓眉大眼的青年男子。

金多宝是个十足的热闹性子,根本没办法不凑上前。

刚靠近人群,就有个儒生打扮的当地人扭过头来,热忱得叫人意外,道:“唉,你们是城外边来的?来得可真巧,能赶上大热闹!”

金多宝问:“大热闹?你说这亲事?前边这怎么是人偶成亲?”

甚至用不着贴从心符,那当地人立即比划着手脚,像是恨不得有人能听他讲说:“娶亲的其实是姜家长子。姜家知道吗?他是这方圆百里的矿主,拥百万家财,听说他儿子前些月被邪祟附了身,见不得人,所以做什么都用木偶代替。”

“这不,姜家老爷听了神旨,要为他的儿子娶‘刍夫’冲喜续命呢。”

这故事……听着怪耳熟的。

莫子占偏头一望,果不其然,桑里的脸已经黑得像在锅底刷过一轮,偏偏嘴角又挂着一抹笑,看着莫名让人觉得恐怖。

貌似是在四年前,许听澜带着莫子占拜访三无斋,见到一个鬼崇不敢出来的伙计,听金多宝交代,这孩子是他救回来的。

金多宝第一回见着桑里时,这孩子才十六岁,一身粗布麻衣,唯有头上罩了张红盖头,叫人看不清神情,只能看见他手里藏着把锈迹斑斑的小刀。

打听过后,金多宝才知道,自己这是碰上城里的穷苦人家卖儿子,还是卖给当地的收尸户。

据说是那收尸户偷拿了死人钱,连累他儿子撞邪染上怪病,全身长满疮疤,痴呆不懂人语。后来收尸户听信了神棍子的话,一门心思想要给儿子娶位刍夫,好把刍夫的命续给他儿子,来去掉黑煞。

刍者,草料也[2]。低贱而无大用。所谓刍夫,其实就是一些被买回去给主家续阳命的男子。

这种续命法子当然不可能管用,反倒会徒增恶怨。

金多宝当时眼见桑里瘦骨嶙峋的,藏着小刀的手还在发抖,一时脑热,花了足足十倍的银两,去把人给买了下来。

买完不到一个时辰,他就后悔了,本想让人爱去哪去哪,结果就听见桑里说“救人不救到底,比杀人还缺德”。为了不缺德,金多宝只好一直把人揣在身边,一揣就是五年。

不得不说,这姜家可比当初娶桑里的收尸户气派多了,一下娶了九个,且没像他那般敷衍地仅是单披个红盖头,而是套上一身齐备的嫁衣首饰,一正红,八杏粉,迎着人偶的方向,排列得整齐,一个接一个地往前走,跟串糖葫芦似的。

莫子占将视线投注到“新娘”与“新娘”之间,瞧见他们的双手均被捆上一条染红的粗麻绳,犹如被牵引着的牲口般,齐步向前。

那当地人见他不解,开口介绍说,这是他们这的古俗。

用茜根将柳条浸泡七日,以此来将新娘牵到堂前,再将左手结换到新郎的手腕,就可结成姻缘。

此俗有个吉称,叫「连理枝」。

[1] 摘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三》,一说出自《尸子》尸佼,为先秦杂家学说,早佚。“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概念,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的对应,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

[2] 刍:割草,也指喂牲畜的草料。在古文中,有时可引申为低贱、无用的东西。《左传》中有“刍荛者往焉”,意指割草打柴的人,暗示着低贱、无用的劳动和工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云璃故(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