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玉黎诀 > 第37章 风震

玉黎诀 第37章 风震

作者:残夜玖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28 23:57:13 来源:文学城

群英逐鹿当日,灵山前山一片喧嚣,各路英雄汇聚此地,比试场上剑影交错,掌风呼啸。而谁人也没注意,在后山的林子里,有个急速奔走的身影。

苍松翠柏间,溪水潺潺,光影斑驳。那人提着一口气飞步连踏,在林间小道上疾行。耳畔风声呼呼过,脚踏落叶沙沙响。那身影轻盈而迅速,不会儿功夫就穿过了后山三院,停在了岔道旁的一块石碑前。

“省世庐……”

来者摘掉面纱,喘了口气,竟是师韵。

韵儿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打开之后四下看了看。那纸上画着一份简要的地经,标注了灵山后山几个关键位置,并在后山悬崖旁省世庐上打了个圈。

“没想到这地方还挺不好找的,也不知来不来得及回去跟文懿他们汇合……”

三日前。

从震舵旧址回到百花小院,蒋文懿在书房的桌案前坐了整整一宿。不论是何缘由,绫时被廖成欢带上灵山已成定局。文懿无力改变,亦不能让师韵涉险,本是一筹莫展局势,但好在如今的棋盘上,多了几枚黑子。

书房的门被缓缓推开,青鸳跨步走了进来。

“公子彻夜未眠,可是在思索如何潜入灵山剑派搭救绫少侠?”

蒋文懿抬头一看,才惊觉不知不觉间,天已经鱼肚白。

“先生也没休息?”

青鸳摇摇头,坐在文懿对面的圈椅上。

“十几年没见,总得给大家个交代……虽然对于当年发生的事我不比他们知道的更多了。但能和故人聊聊,总是好的。过去的事暂且不提,眼下我们要应对的是灵山剑派。墨黎谷静看江湖事,不在江湖中,与灵山剑本没什么瓜葛。可如今公孙掌门无故盗走了我的白梨印,我就得去寻他要个说法。公子欲救绫少侠于水火,青鸳与风震一舵愿助公子一臂之力。”

蒋文懿闻言露出了一个疲惫的笑容。他们总算得到了震舵舵主的认可,只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剪秋娘子斯人已逝,绝不能再把阿时搭进去。文懿将书案上的物件稍作梳理后,将青鸳请了过来。

“先生请看。我将早些时候自震舵旧址获得的消息整理誊写了一番,还是有不少收获。”

青鸳低头看去,见桌案上的纸条一字排开。

“灵山之乱大体来说可归为三点。一是随知春祭场面大乱,二是大批弟子遭到除名,三是先代掌门殒命后山。这三点看似互无关联,其实有一个共同点。”

文懿提笔蘸墨,在几张纸条上圈圈画画。

“原来如此……”青鸳稍稍颔首道:“共同点就是每一次事件,都有对立的双方参与?”

“正是。所以我才怀疑,这个灵山剑派传承数代,内部恐怕早就不是铁板一块。这一点我们外人看的到,灵山掌门自然也看得到。说不定先代掌门楚成岳就是他们内部矛盾的牺牲品……”

“不管他想做什么,都没有做成……”青鸳顺着文懿的话往下说,“公孙道裕是楚成岳的嫡传弟子。他很有可能要继承先师遗志,去完成师父未能完成的心愿……”

“所以我们现在得搞清楚楚成岳的遗志究竟是什么,灵山之乱的根源在哪里……”

蒋文懿揉着抽痛的额角陷入了沉默。五鹿城也好,灵山派也罢,对文懿来说都太过陌生。即便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个七七八八,没有确凿的证据,一切都是猜测。可要去哪里找证据来证实他们的想法呢。

正头痛之际,文懿忽然看到青鸳长袖一拂,抽走了几张纸条。

“先生……?”

青鸳未加理会,而是离开书房来到小院,吹响了口哨。

蒋文懿也跟了出来,只见黎明之中,不知从哪里冒出几个身影。青鸳将纸条逐一递出,低声嘱咐几句,再一晃的功夫,这些人影又不见了。

“给我三个时辰。”

晨光熹微,青鸳转过身来看向蒋文懿。清晨的第一缕光将他的身形勾勒,那一瞬间,好似时光倒流,回到了十五年前,回到了青鸳第一次踏足五鹿城的那一日。彼时,他也如现在这般,处变不惊的面容之下暗藏心潮澎湃。

“去屋里睡一觉。三个时辰之后,答案自当呈现。”

蒋文懿本来觉得自己忧心忡忡的必定睡不着,但没想到刚一躺下,便觉疲惫如排山倒海般袭来,不会儿就昏睡了过去。一觉无梦也不知过了多久,文懿听到屋门被推开的声音。挣扎着睁开眼,见是师韵在门后探了个脑袋。

“韵儿……?啊……我睡着了……”

文懿挣扎着坐起身,“什么时辰了?!我……”

“没事没事!”

师韵赶忙一个跨步进来,“午时刚过,天还大亮着呢!诶,你这两天太劳神了……浅夏娘子来了,还给带了些参汤。我就是来看看你醒了没,醒了就出来吃点东西见见她。她好像挺惦记你的。”

蒋文懿束发更衣,自内室走出,面上尽是疑惑之色。师韵陪着文懿来到小院,蒸蒸夏日酷暑难耐,院里花树成荫,后有清流环绕,倒有那么一丝清凉。院中凉棚下默羽先生青鸳凭栏而坐,面前的石桌上满盛珍馐。陶罐中的参汤醇香四溢,引人食指大动。

一青衫娘子站在青鸳身侧,她手中拿了三支竹筒,两人似在商量什么。青鸳一侧头看到了蒋文懿,便站起身来。

“浅夏,这位便是蒋文懿,颜舵主与蔣修远的公子。”

他将浅夏引至文懿面前,复又说道:“文懿,当年颜舵主坐镇五鹿城时,浅夏是她贴身的四名丫鬟之一。二人十五年前一别,再无重逢,她听说你在这里,便想见上一见。”

“原来如此……”

蒋文懿淡淡一笑,向浅夏行了一礼。不仅是墨黎往事,颜惜缘对她嫁入蒋府之前的过往,都不曾向文懿提过一句。是以面对娘亲的旧识,即便八面玲珑如蒋文懿,也不知当说些什么。文懿始终觉得那些被荫蔽起的陈年密辛,还是不要触碰为上。

浅夏身形高挑,快人快语。她大步走到文懿面前,爽朗一笑道:“没想到啊没想到,雷厉风行的颜舵主,竟然养出这么个文质彬彬的儿子!她当初突然说要嫁给蔣修远,可把我们几个惊个够呛!而且就那么只身一人远赴京城,谁人也没待在身边……我们和她在浮春坊待了这么些年,现在想想,其实半点不懂她……”

这一点蒋文懿倒是颇有共鸣。只是浅夏的话又让文懿有了新的疑惑,一个是隐秘幽谷的一舵之主,一个是三次罢官的浪荡才子。这二人究竟是因何机缘,走到一起的呢?

“不知娘子手中拿的是……?”

“哦!对,说正经事!”

浅夏将手中竹筒交给青鸳,解释道:“舵主今晨发出的命令,弟子们已经查出些端倪。舵主安排大体有三件事,一是调查灵山剑派的掌门公孙道裕,二是查明十几年前灵山派让我们调查吕志安,方志德的结果,三是关于灵山剑派内部的纷争可有任何流言蜚语。”

蒋文懿闻言一惊,诧异道:“难道仅仅数个时辰,震舵弟子便将上述诸事查得明明白白了?”

浅夏哈哈一笑,摆手道:“公子真当我等能上天入地吗?这么短的时间当然无法查个明明白白,但收获还是有一些的。先说当年的调查结果吧,吕志安,方志德这两个人是灵山派玄微阁的长老。这个玄微阁就类似剑派的长老会,由资历深的老道长们担任,负责制衡掌门的权利以及制定重大决策。”

青鸳打开一支竹筒,拿出里面的油纸条,浏览过后,蹙眉道:“当年,此二人于剑派内外秘密活动,收集了一份名册。然后玄微阁以各种理由,将名册上的弟子除名了。这些被除名的弟子,有的满怀愤恨远走他乡,有的无法接受被信仰所背叛而了结了生命……”

浅夏点点头,接着说:“这就关联到第三个问题,关于流言蜚语。十几年前灵山派其实搞了一次排除异己的肃清。起因是剑派内部有两股势力互相角逐,从在群英逐鹿剑拔弩张针锋相对,到大闹武林盛会随知春祭。那次大乱后,剑派名声日下,玄微阁坐不住了,开始清理门户。这次肃清以掌门楚成岳之死作为最终结果。我们作为外人不知两派之间达成了何种协议,只知在那之后又相安无事地过了十几年。”

“但这‘相安无事’显然只是表面文章。”

师韵突然插了一句,“公孙掌门突然现身震舵旧址,又盗走了白梨玉印,他这么做肯定有原因的。而且他是先掌门楚成岳的嫡传弟子,他难道就不想为了师父报仇么?”

“这也是我一直觉得奇怪的地方。”

蒋文懿摊手道:“先代掌门之死显然是有人有意为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再立他的弟子做新的掌门?这岂不是必定重蹈覆辙?”

青鸳打开第二支竹筒,沉吟道:“看来原因就在这里了。”

他将纸条递给蒋文懿。文懿看过之后,面色更显凝重,“灵山掌门的信物是一枚碧玉扳指。上一任掌门离任之时,会将此物传于继任者。换句话说……”

“不论使用何种手段,得到扳指的人就是掌门……?”

师韵从蒋文懿那里得到肯定的目光,小娘子翻了个白眼,无奈地说:“这也太武断了吧……”

“不论武断与否,公孙道裕都是灵山剑派现任的掌门人。而且据我们今日的调查,他近来行踪可疑。只是要找出具体的行踪仍需些时日。”

浅夏自怀中取出一张地经,交给青鸳,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找到了一位留居五鹿城的灵山原弟子。此人姓许名道然,被除名之后索性还了俗,如今已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既然如此我们兵分两路吧。我与韵儿去见见这位许道然,先生与娘子继续打探公孙掌门的踪迹。”

蒋文懿说完抬腿就要走,但被青鸳给拦了下来。

“你多久没吃过东西了?知你心急,但在把绫少侠救出来之前,得先保证自己不会倒下去。浅夏特意送了参汤过来,吃完再走。”

看着文懿嘟嘟囔囔一脸不服气的样子,青鸳突然觉得有些好笑。再怎么少年老成经纶满腹,也不过是个不及弱冠的孩子呐。

从震舵弟子们探到的消息来看,许道然在离开灵山后就回了老家娶妻生子。不久后来到五鹿城开了一间犀玉铺子。此人颇有经商头脑,加之其深厚的道学背景,使得他家玉石凭添了一份驱邪避灾的功效,铺子一直生意兴隆。

蒋文懿和师韵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这间许氏犀玉铺,二人与掌柜客套几句后,被请到了偏厅,说东家须臾便到。韵儿听过后,和文懿打趣道:“真是不容易,总算有个东家能说见就见,不用上龙潭下虎穴,展示十八般武艺了。”

文懿白眼一翻,撇嘴道:“整日跟阿时混在一起!就光学会讥讽我了是不?”

“没有没有!”师韵笑着拿胳膊肘捅捅人家,“这不是看你整日忧心忡忡,眉毛都拧在一起了,逗你开开心嘛……我可跟你说啊,老锁着眉头,会起皱纹的哦。”

蒋文懿闻言赶忙按了按眉心。两人说笑功夫,东家许道然大步走来。

“没想到时隔多年,竟然有人会向我打听灵山剑派的事情。”

许道然圆脸虬髯,年过不惑,鬓角略带斑白。他眼中带着商人特有的狡猾之色,除此之外还有对当年之事的一丝愤懑。

“也算是机缘巧合吧,”蒋文懿措了措辞,说道:“晚辈的朋友曾在贵铺购得一柄玉柄桃木剑,甚是稀罕,将之视为珍宝。聊过之后才得知原来许前辈曾在灵山修行,难怪深谙道家之经。”

许道然哈哈一笑,“小书生会说话,咱们不妨开门见山。我观你气度不凡,不似市井之辈,也就不诳你了。我确实在灵山剑派修行过不少时日,只是后来出了些变故。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也就离山而去。不知你二人特意寻我,所为何事?”

蒋文懿也没空跟他兜圈子,诚然道:“就是想听前辈说说,这‘变故’二字。”

许道然一挑眉毛,“小兄弟啊,虽然我已经离开灵山多年,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可以背信我不能弃义。你这么直截了当地让我将剑派内部之事说道与你,似乎不甚合适罢。”

蒋文懿早知他当有此一问,便有意无意地瞥了师韵一眼,然后含糊其辞地说:“前辈言之有理。剑派密辛自是不足为外人所道,只是我们二人,也不全算是外人……”

“哦?”许道然看向师韵,问道:“管家说你姓蒋,自京城来此。那么这位娘子……?”

师韵还没开口,就听蒋文懿抢道:“姓楚。”

师韵一愣,心说难怪你非要我跟着一起来,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不过蒋文懿你做得这般打算,总得提前告诉我一声吧!我刚才要是一时嘴快不就露馅了嘛!

“姓楚?!”

许道然闻言大惊,复又将师韵打量一遍。“对的上……年纪倒是对的上……!难不成她就是楚掌门的……!”

“嘘……”蒋文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许道然顷刻会意,迅速关上了偏厅的门。

“原来如此……你们特意选在这个时候回来,可是想趁着群英逐鹿去上山复仇?!”

师韵和蒋文懿对视一眼,月眉一蹙,决定把戏做足。“说是复仇,也谈不上复仇……我只是想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他为什么会……为什么偏偏要是他……”

韵儿樱唇微颤,杏目含泪,我见犹怜。蒋文懿心里暗自佩服,小娘子真是厉害,眼泪说来就来。

“丫头你别哭啊……”许道然一见也心软了,赶忙安慰道:“诶,当年的事确实很复杂……楚掌门也算是……舍生取义了……”

“可他不是剑派的掌门吗?!”师韵哽咽道:“堂堂一派掌门,怎么能说没就没了?!他还答应我……答应我娘……!”

“诶,楚掌门也是身不由己啊……”许道然叹了口气,招呼二人坐下。“灵山剑派这个地方,其实很矛盾。虽然山上供奉着道德真君和元始天尊,我等日夜诵念《道德经》,但实际上剑派内部规矩颇多,等级森严。如有违反,则有严厉的责罚。”

“那么楚掌门是因为违背教规而……?”

“没有那么简单。”许道然摆摆手,“楚掌门一向主张无为而治,但玄微阁则坚持无规矩不成方圆。起初,双方只是在讲经时各抒己见,但渐渐地,弟子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推崇掌门的观点,认为应当削弱严格的师徒制度和辈分观念,提倡在剑派内部实行更为平等决策机制。另一派则是玄微阁的拥簇,主张师徒制度和辈分秩序,是维系剑派稳定和传承的重要因素。”

“但也不能只是因为意见不合,而将人只置于死地啊!”师韵急道。

许道然无奈地笑了笑,“丫头这么说,是因为你看不到这后面更深层的问题。”

言罢,他从腰间取下一枚玉璧,“你看,我这有一块翠玉。它成色不错,玉料温润,色彩饱满,若是放在一众翠玉中,也算上品了。但是……”

许道然掌上加力,将玉璧在桌案上一拍。啪地一声,玉璧上出现了一道裂痕。

“丫头你再来看。现在这块玉璧,虽然没有一分为二,但碎掉是早晚的事。一旦玉璧碎了,就一文不值了。与玄微阁而言,灵山派的发扬与传承才是重中之重。而楚掌门,则是那个在玉璧上划出裂痕的人……”

蒋文懿拿出帕子递给师韵,长叹一声道:“智者畏因,愚者畏果……所以玄微阁选择了剑斩异己……”

“剑斩异己……”

忆起陈年旧事,许道然怅然一笑。“倒是总结的精辟。除了掌门之外,我师父,还有数十位师兄弟,也都在那段时间陆陆续续的没了踪迹。我算是幸运的,家里有份产业,还算有个退路……你们是不知道,灵山脚下的山谷里,是多少同门手足的埋骨之地……”

蒋文懿随着唏嘘一番,顺势将话题转到了公孙道裕身上。“晚辈听闻灵山剑派以字辈排序,那么现任公孙掌门,便是前辈的师兄弟?”

许道然没有起疑心,一边回忆一边道:“道裕啊……他是我师弟。老实说,听闻师伯将掌门之位传给了他,我确是颇感意外。道字辈之中,他的武功修为并非最高,为人谨言慎行,也说不上能以德服众……你们莫非是怀疑他与楚掌门的死有关?”

“难道没有关系么?”

师韵大概学到了蒋文懿的话术,便是以退为进,以问题回答问题。

“不可能不可能!”许道然摆手道:“道裕自小就被送上山,是楚掌门一手带大,教他识文断句,教他习武练剑,情同父子。整个灵山派谁都有可能害楚掌门,唯独他不会!”

蒋文懿听他言之凿凿,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倘若许道然所言不虚,也就排除了公孙道裕为了夺取掌门之位而夺人性命的可能。文懿正琢磨着,忽听师韵又道:“他们既然情同父子,那么他继承掌门之位,又有何意外可言?”

“正是因为他们情同父子,我才不觉得楚掌门会将身后的烂摊子丢给他。”许道然看他们还是没听懂,便耐着性子解释道:“道裕是掌门带大的,自然也秉承了掌门的信念。掌门在世之时与玄微阁针锋相对,甚至为此付出性命。他若是传位于道裕,道裕会善罢甘休么?不是还得重蹈覆辙?!”

“啊!”

蒋文懿惊呼一声:“重蹈覆辙!楚掌门之前为了推行他的理念,可在剑派之中做过什么特殊的事??”

“特殊的事……?”许道然锁紧眉头,陷入回忆。他思忖良久,才又开口道:“我好像听师父提起过,掌门欲借群英逐鹿谋划什么……我虽不知具体事宜,但那次他和玄微阁是真的吵到天翻地覆。几个老道士面子都不顾了,险些大打出手……”

“就是这个!”

蒋文懿上前一步,神色紧张地问道:“前辈再回忆回忆!到底是什么事?!”

许道然又搜肠刮肚地回想半天,最终摇了摇头说:“哎呀想不起来了……毕竟在那之后,掌门就被关进了后山的省世庐思过,所以计划最终是未能成行。你们为何如此在意这件事?”

师韵蹙眉一笑,说道:“因为我想打进今年的群英逐鹿,和公孙道裕当面对质!但又听闻他近来行迹飘忽,似乎是在密谋什么。”

“所以你们怀疑,道裕要完成当年掌门未竟的遗志?这怀疑是有道理,可我确实不知道当年掌门的计划是什么。印象中他与玄微阁大吵一架后,直接就被押入后山,在那之后没多久,省世庐就突然起了火……”

“起火这件事也很奇怪。”

蒋文懿摸着下巴思索道:“灵山剑派地处山林之中,火灾乃是大忌。不论何人要取楚掌门性命,方法都有很多。可为什么非要选择最为危险的火计?常言道杀人放火,火焰烧尽的不是人命,而是痕迹……省世庐是楚掌门最后生活的地方……有人想要消除他在那里留下的痕迹?”

“我想去看看……”

师韵突然拽住文懿的衣袖,眼中似有泪光闪动,“我想去看看他殒命的地方……不管那里还能留下什么……我都想要……亲眼去确认……”

蒋文懿知道这番对话必然勾起了韵儿的伤心事,她的泪水半假半真,才最是动人。

“那就去看看吧!再过几天群英逐鹿就开始了,届时灵山山门大开,迎八方来客,你可以趁乱摸进去。”

许道然拿来文房四宝,画了一张地经图,交给了师韵。

“当年在山上的时候,楚掌门待我不薄,我无以为报。如今能帮他女儿查明他的死因,也算是功德一件了。不过丫头,我可提醒你,不管你在省世庐里发现了什么,灵山剑派里有一个人你一定不要动。最好连见都不要见!”

师韵疑惑地歪着头,问道:“还请前辈明示?”

“楚掌门的小师弟。逍遥道人,廖成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