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遇狼 > 第2章 第 2 章

遇狼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吃瓜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6 00:25:24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天微微亮,屋里还有些幽暗的时候,褚青娘睁开眼,侧头童儿安安静静睡在隔壁被窝里。

孩子睡的很安静,小脸在暗光里是微微浅白色,这孩子和母亲长的十分相像,唯有白皙肤质像父亲。当然褚青娘没有在码头讨生活的时候,皮肤也很白。

褚青娘想起昨日童儿问的话:“童儿的爹爹去哪了?”

她是怎么说的,褚青娘想了想,想起来:爹爹和娘走散了,所以童儿见不到爹爹。

可不是走散了,人各有志劳燕分飞。

童儿又问:“爹爹什么样?”

她照实说:很聪明,很漂亮,比很多人聪明,比很多人漂亮。

就算褚青娘看不起魏文昭人品,也得承认魏文昭很漂亮,不是那种风流公子的倜傥,而是长眉入鬓,眼若秋湖沉静,无意间总勾人沉溺其间。

轻手轻脚穿好衣裳起身,一丈宽的窄院扫的干干净净,昨晚洗好的衣裳,重新过水拧干晾在竹竿上,屋里屋外抹的一尘不染。

日头高过院墙,童儿揉眼睛起来,褚青娘已经烧好热水。洗手洗脸梳头发,换上干净衣裳,把童儿送到文家。每月一两五钱银子,请文大娘代为照看。

褚青娘赶到码头租的院子,哑婆早已起来,三尺铁锅炖着送来的十几斤肉,另有一大灶五尺铁锅,咕嘟嘟熬着稀粥。架子上两尺阔,一尺深大木盆,膨泡泡发好的面,哑婆站在案板前,切冬天腌的红白萝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域宽广酷寒酷暑,因此北人多粗狂;南方矮山绿水,南人多温婉精细。就拿烧饼就萝卜来说,北人一手烧饼,半截萝卜咬的咯吱吱;南人却不行,就是最便宜的腌萝卜,也需切开放在碟子里,用筷子夹。

这是最便宜的,只要给竹篓里扔一文钱,拿着烧饼,腌萝卜随便吃。

哑婆已经切了一堆红白萝卜,见褚青娘进来,拿下巴指了指地上收拾干净的下水。

褚青娘会意:“隔壁张豆花不干了,那个摊位我租了,准备支个布寮卖点卤味酒菜。”一边说,一边揭开盖布,从竹篮里取出一个纸包“过些日子天热,做身衣裳穿。”

哑婆去水盆洗干净手,接过纸包回自己屋,打开看了一眼,靛蓝纯色粗布,正适合三四月穿,袖口滚上土色细边,干净又好看。掂分量就知道布料足,除去裤子还能做半长衫。

妇人下地干活,或者常年劳作的都是衫裤。可这衫裤也有讲究,或者下摆到腰下,这种大约十岁以前小女孩儿穿的,成年人穿,那就是穷的顾不上体面。

或者到屁股,这种也是不太体面,或者干活需要。半长衫就是到屁股下,一般平民老太太,干活都穿这个。

哑婆笑了笑,转身回厨房。褚青娘已经换上罩衣,正把大锅的粥水往桶里舀,热气腾腾,不一会儿鬓角见汗。哑婆继续切腌萝卜。

舀出两桶不见米粒儿的稀粥,褚青娘又往锅里添满水,灶下加硬柴,等粥翻滚了撒一把淀粉,粥汤就不那么单薄。

放着粥锅自己翻煮,褚青娘挽起袖子揉面,大盆发起的面,一胳膊下去能到肩膀,这是个力气活。

虚泡泡的面,很快服帖到盆里,褚青娘忍不住开口和哑婆说话:“哑婶,我想再踅摸几个摊位,明年童儿开蒙,有时间周转。”

哑婆只是个不怎么尊重的称呼,哑婶却是尊人三分的。哑婆想了想道:“码头摊位向来吃紧,急不来,不如先买人,把早晚摊子撑起来。”

“早上天刚亮,夜里来的船就会下来吃饭,现在你要卖卤味,保不准下工的脚夫,想买点卤味回家。”

脚夫是力气活,虽然累但也挣钱多,勤快一个月三五两银子也是有的,他们还真不缺小钱。

褚青娘听的有理,再说卤味摊子她也忙不开:“那就今天下午,咱们一起去。”

哑婆带着早就料到的笑容:“娘子有手艺、有眼光、人缘好,现在又有陆家人情,将来家业一定不俗。”

“借您吉言”褚青娘一边笑,一边开始收拾准备出摊。

和老母鸡,老卤汁一起炖的下水,还得一会儿,褚青娘在灶下埋了一个树根,一点似有非有的火苗慢慢烧。

褚青娘挑起粥桶,哑婆推车。在院里能看到屋子格局:三间正房、两间厢房、超大厨房,一个月四两银子租金。褚青娘租这院子的时候,就已经想着更远的生意。

甫一出摊,就有相熟的脚夫笑道:“就等褚娘子呢,早饭都没吃。”

“辛苦您,先坐,舀碗粥垫垫。”褚青娘一边热情招呼,一边放下粥桶。

脚夫也不见外,帮忙从车上下条凳桌子:“不急这一会儿,你们妇道人家能有多少力气,我帮你运出来。”

脚夫推着车,和哑婆回去继续搬东西,褚青娘把桌上虾酱、鱼酱、腌萝卜,一盆炝炒竹笋,一盆芹菜拌豆芽,几摞瓷碗还有一桶竹签摆整齐。这竹签是用来扎拇指大萝卜丁的,实在没有地方摆桌子碗碟,只能扎一串,就着烧饼吃。

哑婆他们再来时,褚青娘已经烧起炉子,就等开工了。支好案板、鏊子,褚青娘挽起袖子,开始揉面打饼。

脚夫坐在条凳上,一手粥,一竹签腌萝卜,也算有滋有味。剩下就是哑婆忙的,小火炉支上瓦罐老汤,煮好的肋条、五花,切成一寸见方两三寸长,放进去瓦罐,一锅卤的鸡蛋,捡一大碗摆到桌上。

芝麻浓香在空气中传开,褚青娘从炉灶里,捡出两个热腾腾烧饼,回头笑问:“陈大哥夹还是不夹?”

“今天来两个夹菜。”

“稍等”褚青娘手脚麻利,用筷子把烧饼分开。这里要解释一下,真正的烧饼有技巧,中间是两层,不用刀切只要筷子扎进去一分,就行。

“炝竹笋浇上肉汁,香着来。”虽然说是浇肉汁,褚青娘却剁了一层碎肉进去“芹菜拌豆芽清淡,夹上鸡蛋滑嫩,陈大哥给我宣传宣传。”

哑婆接过两个烧饼夹菜,芹菜那个多加一个蛋,这是送的。

褚青娘话说的漂亮,事也做的漂亮,其实就是谢他刚才帮忙。

出力的汉子也不叽歪:“成,保管褚娘子生意更上一层楼。”吃饱掏出九文钱,褚青娘推让:“两个菜夹馍八文,喝稀饭吃两块腌萝卜不算钱。”

陈脚夫将钱放进竹篓:“一是一二是二,你请我和我吃的两回事。”

说话功夫,铺子里来人送布寮、水牌、桌凳过来,趁着空闲来吃饭的脚夫,三三两两上手帮忙,很快打理好。

崭新的布寮散发着桐油清香,那是桐油布发出来的,水牌缀着红布在寮下飞舞,新桌凳也漆黑油光可爱。

“褚娘子生意做大了,恭喜。”脚夫们纷纷拱手,褚青娘笑的和气生财:“偏劳诸位,待会都送鸡蛋,别嫌少。”

“不少、不少”大伙一边起哄,一边排队等烧饼。

哑婆趁空回去把热腾腾卤味端来,褚青娘的生意正式扩张,首日五折,一幅下水根本不够卖!

最重要吃了没有不叫绝的,唐观是这个码头巡逻,虽然不是班头,但三个人以他为首。

“褚娘子这手艺绝了,香、软、糯,半点不腻,让人吃一顿想下顿。”唐观坐在寮下一边喝酒,一边赞叹。

褚青娘看他吃的差不多,正正衣裳过来:“有个事想麻烦唐爷。”

“就一街头巡逻的,叫什么唐爷,叫声唐大哥就行。”

褚青娘看他只几根胡子的下巴,心道,你有我大才怪,嘴上却很随和:“是这样唐大哥,您人面熟,帮我留心下码头有没有空摊位。”

嘉澜江不止这一个码头,光货运就有五个,还有一个客运码头。

唐观把最后一根肚条,扔进嘴里嚼嚼,咽下,想了一会儿:“难”

褚青娘当然知道难,当年她满月后,挎着篮子来这里卖五味花生、香干、卤蛋,后来还卖过包子。整整两年才遇到现在这个摊位,又过了四年,才碰上隔壁摊位。

“我也不是很急,就麻烦您留个心,事成必有重谢。”

唐观笑:“褚娘子何必托我,您有现成门路。四码头是陆举人家的,你救了他家姑娘,找他家管事要个摊位,不就一句话的事。”

陆家那份人情得用到节骨眼上,一个摊位倒不至于,褚青娘笑着谦虚:“不过举手之劳,算不得什么,再说那些摊位都有生意,我抢一个别人怎么办?总之麻烦您留点心。”

“成,都在码头混饭,褚娘子仁义,你这忙我帮了,等我回衙门给你张罗。”

码头摊位不好找,也要看在谁手上,怀安共计十一个码头,巡逻心里一本账,有他们帮忙事半功倍。

唐观起来一边摸钱,一边不怎么在意:“是只要嘉澜江这边,还是运河那边也要?”

嘉澜江货通全国,码头尤为热闹;运河只通京城,就次一些,但那也比城里热闹。

褚青娘笑着把钱推回去:“是媒不是媒,先吃三四回,唐大哥帮找摊位也一样,这顿我请,只要在码头哪里都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