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走了八月的时节,迎来了九月。
这几日,阮夫人一直卧病在床,长期昏迷不醒。明月只好暂住在阮府,时刻看护着阮夫人的身体。
可惜好景不长,阮夫人终究是没能挺过那一关。
九月初三,凉风习习,秋雨绵绵。
一声声的哭喊声响彻天际,“娘,娘……你不要走……”那撕心裂肺般的声音,划破了阮府的寂静。
明月立在一旁,看着悲伤,弥漫在阮绣的四周,心中一动。
“阿绣姑娘,你要坚强。毕竟阮夫人的后事,还需要你去安排。”
“是啊,小姐。”小雅看着悲伤不已的小姐,眼眶微红。合着明月的话,去安慰阮绣。
阮绣用衣袖,擦干了脸上的泪水。坚定的说:“娘,你放心。”毕竟阮夫人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阮绣了。
阮绣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盖了棺,设了灵堂。
从九月初三一直到初十那一天。阮绣与小雅一直守在阮夫人的灵堂前,不曾离开。
在这期间,明月一直在默默支持着阮绣。他为阮夫人做法事,念忘生咒。还在一旁陪着阮绣,照看着她的身体。如果不是有明月的帮忙,可能这七天,阮绣都撑不下来了。
阮夫人下葬后,明月便同阮秀告辞。“阿绣姑娘。贫僧也该离开了。请阿绣姑娘节哀,还要多多保重。”
阮绣听到明月的话,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转念一想,明月帮自己的也够多了。他的确该回般若寺了。
“多谢明月大师,这些天的照顾。”阮绣下意识的忽略了心中的那一丝不舍。望着明月开口道,“大师,一路平安。”
阮绣一直望着明月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小雅在一旁心中略微酸涩。本来小姐就失去了夫人,心里难过。好不容易明月大师,还可以照顾照顾小姐,可明月大师,又不能一直在这。可怜的小姐啊!
“小姐,我们回府吧!”
九月的秋风,虽然不是那么的冷冽,但是阮绣的小脸却苍白如雪。
“好,我们回去吧。”
阮绣回到房间,无意间一瞥,看到了当初因为明月还找的那几本佛经。她轻轻翻开,扫视了几眼。
“我要为娘亲守孝三年。”
小雅刚刚端着茶进来,便听到了阮绣说的这句话。脚步一顿,心里更加心疼小姐了。
“小姐,喝杯茶。”
阮绣接过小雅递来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温暖的茶水驱散了阮绣身体的寒冷。“小雅,你回家吧!”
“小姐,我不回去。我要陪着你。”小雅一脸否决。
“你的母亲还在等你回去。我准备去般若寺,为娘亲守孝祈祷。”
“让我陪着你去吧!小姐。”
“不用了。我准备把阮府卖了。换些银子,存到钱庄里。等为娘亲守孝之后,再制一间小房子。”
阮绣几乎是将她以后的生活都安排好了。
“小姐,真的不能改变吗?”小雅看了看阮府,这里有着她和小姐的回忆。可惜如今……
小雅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如果不是年幼之时,小姐收留了我。可能我们一家都会死去。小姐大恩大德,小雅没齿难忘。”
语气中带着哽咽。“希望小姐以后一生平安。小雅就此拜别。”
阮绣扶起小雅,“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小姐,你一定要好好的。”小雅顺着阮秀的手站起身。
“你放心,还要再定几日。等到九月底的时候,我就会走了。”
毕竟整理一间宅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再说了,你想我的话还可以去般若寺见我。”
“嗯。”
这件事情已经盖棺定论了。
阮府内,一些杂役来来往往。
阮绣站在院中,望着那桃花树,光秃秃的枝丫。“娘,你在天之灵,不会怪我吧?”
“小姐,我要走了。”小雅背着包袱,站在阮绣身旁。
“嗯,你要小心。回家好好过日子。”
阮绣没有回头,等到脚步声渐渐消失。她缓缓转过头,泪流满面。
世界上最伤心的莫过于分离,而分离之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一个人看着另一个人远走。
阮绣不忍心让小雅看到她的泪水。
她收拾好一切。雇了一辆马车去了般若寺。
在这之前,阮绣已经通知了行深方丈,在之后的三年里,她要在那里住下。
当然,也不是白白住宿的。阮绣会每天为寺里抄取一卷佛经。就当是为阮夫人积阴德了。
十月的风,飒飒作响。
不知不觉中,阮绣在般若寺住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明月每天都在做功课,虽然他知道阮绣借住在寺中,但是他至今却未于阮绣见过一次面。
“明月师弟,师父,交给你一个任务。”明德推开禅房的房,一脸正经的看着明月。
“师兄,师父有何吩咐?”明月微微一愣,疑惑的看着明德。
“嗯,就是……让你去给那位女施主传授佛法。”明德知晓明月与阮绣有几分关系,却不曾想师父会这样安排。明德心中也是疑惑万分。
“我知道了,师兄。”明月只是神色停顿了一秒,便恢复正常。
“那我就先走了。”
“师兄,慢走。”
“师父,到底是何意呢?”明德走时,口中呢喃着。
翌日,明月告知了方丈,要为阮绣讲经后,便离开了大殿,去了阮绣的房间。
一身素色衣裙,头上绾着一只木簪。
明月一到阮绣的院子外,便看到了不加修饰的阿绣姑娘。
阮绣与别人不同。她的院子是另辟的,与其他禅房不连。
明月有些呆呆的,这和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不同。因为娘亲的逝去,家产的变卖。阮绣退去了华贵的衣服,穿上了素衣;褪去了青涩,变成了一朵坚强的白莲花。
“明月大师,你来了?”阮绣看到了明月,略微惊喜的说。
明月从回忆中醒来,微微点头。“那我们就开始吧。”
“好呀好呀。”阮绣看到明月还是十分高兴的。毕竟他俩也算共过患难了。
“那就先从《妙法莲华经》讲吧。”明月温柔的声音穿过阮绣的耳朵,在阮绣心中激起点点涟漪。
“那时候,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明月开始了的涛涛不绝。
“与释迦牟尼佛随行共处的有一万二千多名大和尚,他们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果位。”
“之后呢?”阮绣问。
“之后啊,就是他们已没有各种**和杂念,再也不会产生愚昧者日夜缠身的烦恼,使自身获得了真正的实惠……”
明月温润的声音,如丝丝细雨般润入阮绣的心中。时不时,阮绣也会开口说上几句,一问一答。让人好不羡慕。
在这三年的时光里,不论春秋还是冬夏。般若寺中都会传来一男一女的对话。
有时严肃,有时调笑,还有时是悲伤的。
他们的情谊在春雨之中发芽,在夏风之中成长,在秋叶之上镌刻,在冬雪之中收藏。
昨天有课,没来得及更新。不好意思啊,大家。请多多谅解。
虽然写的不够好,情节也比较少。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我。我也会进步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六章 般若寺中再相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