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婴期的山主,近距离给人的压迫感很强,那双眼睛更像是能够一眼看透人心。
虞从蛰静下心,照规矩行礼拜见。
安静的大殿里,有淡淡的花香,那是殿内作为装饰品的某种灵植正在绽放。若是放在外面,此物可作为助力修行的灵药。
广清山的底气是越来越足了。
山主打量虞从蛰一眼,慢慢地问:“这几年,藏经阁的事怎么样了?”
虞从蛰能感觉到,一开始那种压迫感随着山主的开口,正在快速消失。她不由在心中感叹,这元婴期对自身力量的控制,是真的好啊。
至于山主的提问,虞从蛰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结合现实,并没有过分夸大自己的作用,也没有过度谦虚,总之听起来很舒服。
“不错,你这些年的确是用心了。”山主赞许地说道,她并没有去验证虞从蛰所说真假,就像是她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接着,山主又问起虞从蛰自身修行的事。
通常来说,修士之间不会过问对方功法修为,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除非是那种非常亲密的师徒关系,师尊有足够的动力指导徒弟的修炼才行。
虞从蛰自从加入广清山,就一直待在外门,并未拜在任何一位长老名下。说直接一点,她的身份其实不像是广清山的弟子,倒更像是负责打杂的。
故此,山主此举可谓令人难受。
虞从蛰掂量着用词,也说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主要是针对那时候山主的讲道大会。末了,又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疑问。
山主一一作答,看向虞从蛰的目光很是温和,甚至隐藏着几分赞许。
“不耽误自身修行,藏经阁的事也没落下,这很好。我打算花几年时间,在小寰洲建一座新的藏经阁。建成之后,仍然由你来担任执事。不,从现在开始,新的藏经阁要怎么修建,具体的安排,你也要参与。”
“是,山主。”
虞从蛰没有说那些客套话,她已经看到山主的决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是提升修为的丹药,最好用在即将突破瓶颈的时候,你拿去。”
“多谢山主。”
待虞从蛰离开,殿内便多了另外一个人。
“这个虞从蛰看起来跟那些人不一样,似乎过于平静从容了。”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格外看重她。”
山主温同秋望着对面的人,那是她的五师妹,现任广清山传功长老温脂岄,主要负责内门弟子的日常管理和修炼事宜。
“既然这样,收做记名弟子怎么样?”
“我觉得不好。”
温同秋摇摇头,接着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似乎维持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才是最好的选择。”
温脂岄皱起眉头,“师尊当年来到广清山,一共收了我们六个亲传弟子。大师姐随师尊战死,二师姐又负气出走,如今只剩下我们四人,再加上几个记名弟子。如今外门管事的,都是后来升仙大会进来的,是什么样子,师姐你又不是不知道?”
温同秋神色微微一黯,似乎也跟着想到了伤心事。
温脂岄又说:“这些年内门倒是招到了几个好苗子,再加上勉强能用的,也不过一二十人。纵然我们亲自教导,十来年时间,还是太过短暂,没到能把她们推出去管事的时候。如此青黄不接,也不知要捱到什么时候。”
温同秋说:“这事又急不得,千年宗门并非一朝一夕建成。师尊当年可是鼎鼎有名的散修,上山之前就已经打出名声,不还是在山上经营多年才有成效?我们如今是好多了,该珍惜。”
温脂岄说:“当年二师姐就是不同意召开升仙大会,收这些散修进来。她认为我们仍然可以像师尊当年一样,关上山门,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培养弟子。如今想来,竟不知谁对谁错。”
温同秋心里知道这些年日子过的艰难,很多人心里有怨言。另外,还有认为广清山大变了样的缘故。她知道观点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她就决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藏经阁不同于其他,我决定把它单独拿出来,既不属于内门,也不属于外门,而是拥有超然地位。”温同秋不再纠缠师妹的话题,而是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这样的地方,不该派我们自己人去吧?”温脂岄忍不住说道。
“藏经阁琐事多,坐镇之人轻易不能离开。我们现在还是人手不足,若是派长老坐镇,这是浪费人力。虞从蛰她是个稳重的,能做好这件事。之后的内门弟子的历练,也可以安排在藏经阁。大家彼此熟悉,真有什么,也能及时应对。”
听到温同秋的解释,温脂岄便不再坚持。
……
虞从蛰回到神剑峰,关于她仍然会出任新藏经阁执事的消息,在当天就传出来了,还是副山主亲口说的。
如此一来,不少人又提前跑来道贺,也有趁机打探消息的。怀揣着各种目的的人聚集过来,要应对当然是要费一些口舌。好在虞从蛰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倒也成功搪塞过去。
新的藏经阁很快便开工。
单纯地修建某一建筑,对于修士来说不会花多少时间。但若是要这建筑跟各种符文、禁制、法阵配合起来,那就得花费许多时间和心思了。
虞从蛰并非主要负责人,她不过是打下手,顺便熟悉一下藏经阁各处的建设罢了。许多符文她只是听说过,这次还是头一次见,涨了见识。
在修建新藏经阁期间,数次因为刻画符文失败,而导致某一建筑需要推到重来。至于禁制和法阵的布置,反而轻松许多。
虞从蛰一边观察一边偷偷记下,这是一个难得的近距离学习的机会,而且正确范例和错误示例同时存在,怎么能不珍惜呢?
广清山一百四十年,位于广清山小寰洲的新藏经阁正式落成。
原有藏经阁大部分功法典籍都搬到了新的藏经阁,余下的部分,留着供外门自己管理,算是给外门弟子的福利。而新建成的藏经阁又收到了许多原本没有收录的功法典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宗门获取的。
虞从蛰作为小寰洲藏经阁的执事,可以直接跟山主对话,获得了某种超然地位。这对于一个筑基期修士来说,自然是令人嫉妒的待遇。
小寰洲不但有新建的藏经阁,还有虞从蛰的新洞府。搬过去之前,她特意询问了大灰耗子招财,这家伙倒是很愿意跟着一起迁居。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天傍晚,虞从蛰登上小寰洲藏经阁最高处,眺望远方。
小寰洲是湖心岛,外面是如同镜子一般的湖面,环绕着这个大湖的,是苍山翠树,它们都属于广清山。
更远处,可以看到天边蓝色的霞光。值得一提是,这个世界的晚霞不一定是金色的,它可以是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等等,没什么规律,但是好看。
招财坐在虞从蛰身边,学着她的样子东张西望。对于耗子这种生物而言,是很少站在这样高的地方观察世界。于是,自然成了一种新奇的体验。
蓝色的霞光逐渐沉入黑暗,夜幕降临,星星也跟着亮了起来。
虞从蛰感受着天地灵气的变化,这是从引气入体之后就具备的能力。随着修为的提高,所能感知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会更为深入。
曾经,她也好奇过这些不同颜色的霞光的来历。由于传说实在太多,真假难辨。倒是经过她自己的验证,现在更倾向于它们跟天地灵气流转有很大关系。
甚至,在某些时候能制造出适合某种功法或者某个人修炼的契机,能很好地对应上某种颜色的霞光。在这个世界的史书上,也的确曾经记录过类似的例子,只是语焉不详,无法知晓更多内容。
虞从蛰的思绪飘到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无意识地抚上招财的后背。这只大灰耗子的毛又粗又硬,手感上远远不如猫毛。
“吱吱~”
招财对虞从蛰的抚摸作出了回应,最初那几年,它并不喜欢这种互动。现在倒是喜欢,只是又觉得身边的人类经常是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作出这等事,这就令大耗子感觉到遗憾。
虞从蛰看起来像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或许她早就注意到了,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有时候你知我知,但是都假装不知道,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吱吱?”
招财看到虞从蛰的手摸到了自己的鼠须,吓得立刻跳开了,并且用惊疑的目光盯着人看。
虞从蛰看向招财,这里位置太高,藏经阁的照明法器影响有限,因此显得光线昏暗。幸好,修士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轻松视物。
“鼠须笔一向珍贵,尤其是成了精的那种,用来充当符笔尤其合适。招财,你这么大个子,什么时候掉胡须呢?”
“吱吱!”
招财大声抗议,表示自己并不是经常掉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