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玉帝传奇 >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集

玉帝传奇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集

作者:玉皇大帝后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18 03:42:57 来源:文学城

西凉之乱平定了之后,皇后武则天觉得大事都办妥了,便着手废立太子。

在她的授意之下,礼部尚书许敬宗上奏要求废太子李忠,立代王李弘为太子。

太子李忠的生母刘宫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伤心欲绝,同时又愤恨不已,决定找皇后武则天报仇。

此时的皇后武则天噩梦不断,而皇宫之中居然也闹起了鬼来,顿时宫中开始人心惶惶了起来。

实际上,这些都是太子李忠的生母刘宫人一手策划的。

皇后武则天先是下令杀死了宫中所有的猫,然后又亲自出动揭穿了刘宫人的把戏,被识破了之后的刘宫人当场自杀身亡,宫中的血腥味更重了。

皇宫之中闹完了鬼之后,皇后武则天终于撞见了唐高宗李治和韩国夫人武顺两人的私情,嫉妒得发狂,但是她还是深爱着唐高宗李治,为了疗治唐高宗李治内心的痛楚,她放任了姐姐与唐高宗李治缠绵,但是她发誓,一定要从别的女人的手里夺回的爱。

太子李忠的生母刘宫人死了,他感到了惊恐万分。

太子李忠带着心腹太监王伏胜和秘书少监上官仪,秘密的去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

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深感自己已经斗不过皇后武则天了,担心太子李忠被杀,便出主意让他自己在武德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奏退位。

太子李忠悲不自胜,太监王伏胜对太子李忠忠心耿耿,见了这悲苦的一幕也忍不住泪下,他的心里为太子李忠抱不平,恨死了皇后武则天。

太子李忠主动退位了之后,代王李弘被立为了太子,尚书右仆射褚遂良被贬出了长安,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府被提升为了中书令。

尚书右仆射褚遂良的女儿被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收为了义女,封为了九环公主。

中书令李义府和太子宾客许敬宗在一起密谋,太子宾客许敬宗准备诬告侍中韩瑗和太子宾客来济勾结都督褚遂良谋反。

于是在武德殿之上,皇后武则天把这两人都贬往了偏僻之地,最后这几个人都死在了遥远的外地。

这样,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的左膀右臂都被打压了,失去了以往的势力。

在这个时期,唐高宗李治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他患了头晕目眩的毛病,并且日益严重,无法看奏章,朝政都交给了皇后武则天来处理。

皇后武则天对唐高宗李治的病情很焦急,请御医前来诊治,御医们都束手无策。

但是随后沈太医推荐了一个民间郎中崔鹤衣,说他颇有本事。

于是皇后武则天便召他入宫,请他给唐高宗李治治病。

崔鹤衣提出了要用钢针刺进唐高宗李治的脑门,放出淤血,唐高宗李治被吓坏了,不肯医治,皇后武则天却大胆的支持崔鹤衣,认为可以一试。

此事传到了众大臣的耳朵里,众人都惶恐不安,有人甚至怀疑皇后武则天要谋害唐高宗李治,想要自己当皇帝。

于是,宫廷里有了一番风雨欲来的紧张空气。

有大臣为了此事上奏,弹劾崔鹤衣用江湖巫术谋害唐高宗李治,掀起了轩然大波。

唐高宗李治在众大臣的鼓动之下,召崔鹤衣入殿,要予治罪。

崔鹤衣却愿意以性命担保,治好唐高宗李治的病。

他掏出了钢针对着自己的脑门比划,说放出一点淤血就会好。

唐高宗李治受到了惊吓,头痛欲裂,竟然突然之间连眼睛也看不见了。

众大臣义愤填膺,要当廷杀了崔鹤衣。

关键之时,皇后武则天挺身而出,她爱夫心切,跪在了唐高宗李治的跟前,流泪恳求唐高宗李治当着众大臣的面接受治疗,唐高宗李治被皇后武则天的深情感动了,加上了此时的病痛简直生不如死,答应一试。

崔鹤衣将钢针插入了唐高宗李治脑门中央的百会穴,再刺脑户穴,鲜血涌了出来,众大臣胆战心惊,全都跪伏于地。

奇迹发生了,唐高宗李治大喊,说头不疼了,眼睛也复明了。

皇后武则天大喜,连声的说此乃天赐也!

她重赏了崔鹤衣,把他留在了宫中专门替唐高宗李治治病。

众大臣人人佩服皇后武则天的英明果断。

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编撰了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大唐新礼》,并在武德殿上上奏,想要让唐高宗李治颁布并施行,也是对皇后武则天的约束。

但是侍中许敬宗故意找茬,在皇后武则天的示意之下当廷撕毁了《大唐新礼》,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倍受打击,从此心灰意冷,再也没有精力与皇后武则天做对。

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准备告老还乡,远离朝廷的纷争,但是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了自己已经大难临头。

在皇后武则天的示意之下,侍中许敬宗抓住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的把柄,把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也罗织了进去,告他们合谋梁王李忠准备谋反。

唐高宗李治不相信,让侍中许敬宗再查。

侍中许敬宗胡乱编造了一通犯人的供词,拿给了唐高宗李治看,唐高宗李治终于还是相信了。

皇后武则天趁机逼唐高宗李治痛下决心,唐高宗李治于是下旨,把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贬为了扬州都督,安置在了黔州,梁王李忠也被贬为了庶民。

皇后武则天密令侍中许敬宗派中书舍人袁公瑜逮捕扬州都督长孙无忌。

扬州都督长孙无忌接到了“赐死”的旨意,倔强的他保持了最后的尊严,不想为难别人,焚香喝酒,然后悬梁自尽。

梁王李忠被贬为了庶人,也被流放到了黔州。

他这时才18岁,身为唐高宗李治的长子,他过的却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经常担心皇后武则天派人来刺杀他,神经高度紧张,变得疯疯癫癫。

他希望自己用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躲过劫难,留一条活命。

至此,把持朝政多年的扬州都督长孙无忌以及其党羽全军覆没,皇后武则天终于从他们的手里夺回了唐高宗李治的实权,实际上,就是她自己的实权。

不久之后,皇后武则天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太平公主李令月。

在皇后武则天的悉心照料之下,太平公主李令月快乐地成长着。

太子李弘一向跟韩国夫人武顺很亲,这时听到了宫中传言,说他是韩国夫人武顺所生,太子李弘好奇地去问韩国夫人武顺,韩国夫人武顺说他是皇后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是自己也把他当做亲生儿子来看待,但是太子李弘是很固执的人,不肯相信,跟韩国夫人武顺越发的亲近,对皇后武则天则疏远了起来。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驾幸东都洛阳,让太子李弘留在了京都监国,刚好渤辽国大旱,太子李弘立刻下令把东宫的粮食分给了百姓。

此举赢得了大臣和老百姓的赞誉。

太子李弘又针对了朝廷处置士兵逃亡者,家属要没籍为奴的法令,上奏唐高宗李治,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处置。

太子李弘的仁慈之名于是天下皆知。

皇后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回到了长安之后,唐高宗李治与韩国夫人武顺又开始重温旧梦了。

皇后武则天很是忌恨,觉得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武顺有可能夺走她的丈夫和儿子,于是她开始设计谋害韩国夫人武顺。

韩国夫人武顺怀了龙种,韩国夫人武顺把她的女儿贺兰敏月接入了宫中来照顾她,唐高宗李治看到了贺兰敏月之后想到了年轻时候的皇后武则天,对他产生了情愫,一时之间皇后武则天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和恐惧。

韩国夫人武顺怀孕的症状越来越明显了,皇后武则天表现得很关切,亲自派御医崔鹤衣给韩国夫人武顺看病,还故意和韩国夫人武顺前往感业寺求签,暗地里却让感业寺住持把堕胎药下在了汤药里。

韩国夫人武顺喝了感业寺住持的药,生病在床,此时唐高宗李治和太子李弘都围在了她的身边忙前忙后的,皇后武则天的嫉妒之心更甚了,生怕自己的皇后之位会被自己的亲姐姐给夺走了。

在皇后武则天的默许之下,冬梅从太医崔鹤衣那里要去一些□□,并将□□下在了韩国夫人武顺的汤药之中。

喝了□□的韩国夫人武顺,精神恍惚,噩梦连连,连肚里的胎儿也失去了。

就在韩国夫人武顺气息奄奄的时候,皇后武则天突然出现在了她的面前,韩国夫人武顺清醒了过来,望着皇后武则天的笑脸,她顿时明白了,想要杀她的就是她的这个亲生妹妹。

韩国夫人武顺恳求皇后武则天饶了她,但是皇后武则天却说已经晚了。

由于长期服用了□□和慢性毒药的韩国夫人武顺死在了御花园之中。

贺兰敏月明白了是皇后武则天杀了母亲,眼中流着泪,并发誓要杀了皇后武则天为母亲报仇。

但是她很有心计,将仇恨埋在了心里。

唐高宗李治极为哀痛,也怀疑韩国夫人武顺之死是皇后武则天干的。

他下令拘捕御医崔鹤衣。

御医崔鹤衣极为害怕,竟然上吊自杀了。

唐高宗李治自此失去了一个可以医治自己疾病的良医。

皇后武则天表现得比唐高宗李治还哀痛,但是唐高宗李治对皇后武则天的怀疑更甚了。

韩国夫人武顺死了之后,皇后武则天表现得比唐高宗李治还哀痛,她不但建议将姐姐厚葬,而且要唐高宗李治罢朝三天,以示哀悼。

唐高宗李治为了感激韩国夫人武顺对他的恩情,把贺兰敏月封为了魏国夫人。

皇后武则天的心里觉得对不起姐姐,对这个15岁的外甥女没有防范,真诚地向外甥女祝贺,她没有想到,这个报仇心切又野心勃勃的外甥女其实是她身边最危险的敌人。

魏国夫人贺兰敏月极其聪明机警,富有心计,她要报仇,先挑拨了太子李弘与皇后武则天的关系,便去向太子李弘哭诉,说母亲死得不明不白,宫里有人传说是皇后武则天干的。

太子李弘的心里把韩国夫人当做了母亲,正在极度悲痛之中,又年少气盛,极有正义感,当即跑去责问皇后武则天。

皇后武则天没有想到儿子竟然敢犯上,气得将太子李弘痛打了一顿。

潞王李贤跟哥哥的感情很好,去探望被打得下不了地的太子李弘,兄弟二人抱头痛哭。

此时,太子李弘更加的相信了自己是韩国夫人武顺所生,他的内心开始防备起了皇后武则天。

皇后武则天其实深爱太子李弘,痛打了太子李弘之后,心里很难过,亲自去看望太子李弘,并给他打伤的伤口换药。

太子李弘被母亲的真情感动了,母子二人重归于好,但是内心的隔阂却无法再抹平了。

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鼓动太子李弘夺回李家的政权,共谋除去皇后武则天的心腹。

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等人抓住了右相李义府的罪证,上奏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忍痛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臣。

皇后武则天夜里常常做噩梦,梦见了右相李义府向她求救,姐姐来向她索命,心神不宁。

魏国夫人贺兰敏月见到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去接近唐高宗李治,让唐高宗李治渐渐的喜欢上了她。

对李忠忠心耿耿的太监王伏胜察觉到了皇后武则天的异常,和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合谋,在宫中放出了风声,说内宫闹鬼,招道士进宫作法,必能祛除。

这话传到了皇后武则天的耳朵里,将信将疑,便偷偷的派人召方士郭行真进宫,在寝宫的外室行厌胜之术。

太监王伏胜见到皇后武则天中计了,大喜过望,禀报给了唐高宗李治,更是添油加醋,说皇后武则天是想要咒唐高宗李治死。

巫术在宫中是绝对禁止的,当年王皇后被废,就是被皇后武则天抓住了这个把柄,现在皇后武则天也这样干,唐高宗李治极为震怒,韩国夫人武顺的死激发了出来的悲愤终于爆发了。

他让太子李弘去一探究竟,太子李弘却被拦在了殿外。

唐高宗李治准备废掉皇后武则天,可是又没有豁出去的勇气。

魏国夫人贺兰敏月看破了唐高宗李治的心思,为了替自己的母亲报仇,这个15岁的少女梳妆打扮,主动的去诱惑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在极度的苦闷与矛盾之中把自己喝得大醉,魏国夫人贺兰敏月趁机鼓动唐高宗李治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在她的激励之下,再加上了太监王伏胜的挑唆,唐高宗李治热血沸腾,当即派太监王伏胜召来了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与他商议废去皇后武则天的皇后之位。

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对皇后武则天早就有了看法,在唐高宗李治的面前历数皇后武则天之罪,唐高宗李治得到了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的支持,当场命他草拟了废后诏书。

唐高宗李治身边的太监都是皇后武则天的耳目,连忙跑去禀报了皇后武则天,皇后武则天大惊,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唐高宗李治拿着废后诏书,由魏国夫人贺兰敏月替他盖上了玉玺,命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召集了群臣,准备当场宣布。

魏国夫人贺兰敏月喜不自胜,替唐高宗李治换上了上朝的龙袍,就在这时,皇后武则天衣衫不整地赶了回来,她责问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废了她?

唐高宗李治被皇后武则天的气势震慑了,刚刚生出来的勇气跑得无影无踪,居然不敢承认。

皇后武则天越想越伤心,悲从中来,不由痛哭失声,说自己辅助唐高宗李治,为了大唐江山不辞辛劳,没有想到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个刚强的铁腕女人,此时面对着丈夫的背叛,变得十分柔弱可怜,唐高宗李治被打动了,想起了皇后武则天的各种好处,觉得羞愧,便把废后诏书给撕了,说这些都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教的。

皇后武则天对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和太监王伏胜恨之入骨,但是却不动声色。

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领着群臣聚在了武德殿内,等着唐高宗李治出来宣读废后诏书,不料,唐高宗李治牵着皇后武则天的手一起出来了,对众大臣说,宫里的牡丹开了,皇后武则天请众大臣一起来赏花。

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惊呆了,告密的太监王伏胜不胜惶恐,而魏国夫人贺兰敏月眼见到手的胜利被皇后武则天轻易的化解了,恨得咬牙切齿,再度去太子李弘那儿挑拨,太子李弘痛苦万分,决心自杀。

皇后武则天适时赶到了,救下了太子李弘。

她也是心机极深的人,竟然装出了欢天喜地的样子,挽起了皇后武则天一起赏花。

这场大变故虽然平息了,皇后武则天心有余悸,特别是对太监王伏胜和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这两人,觉得必须除去。

表面上劝说唐高宗李治念才不要严惩,私下她密召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设法处置这两人。

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阴狠毒辣,了解到了太监王伏胜曾经在宫中散布谣言,马上联想到了跟李忠有关,他想出了计策,说李忠还没有被废的时候,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和太监王伏胜都在太子府供事,他们一定是受到了那个废掉的李忠的指使,密谋造反。

皇后武则天虽然觉得再次把那个李忠拉了出来派上了用场不是太高明,但是借这个机会除掉了李忠,也可以免除后患,对这个一箭双雕的主意表示赞同,让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去办。

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太监王伏胜串通李忠谋逆罪上奏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看了奏章,信以为真,下令逮捕了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和太监王伏胜,将他们两人和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一家全部处斩。

行刑之时,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抱着孙女上官婉儿痛哭失声,此时上官婉儿才五岁,聪明伶俐,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实在于心不忍。

皇后武则天亲自前来,上官婉儿见了,竟然哭骂皇后武则天,说她如果不死,长大了一定找皇后武则天报仇,皇后武则天被这个小女孩的大胆震惊了,豪气顿生,她下令不杀上官婉儿,留在了宫中当奴婢。

她自信地对上官婉儿说,她要亲眼看看上官婉儿长大了怎么个报仇。

众大臣都被皇后武则天的气度震慑了。

皇后武则天宣布与唐高宗李治一同临朝听政,并将举行封禅大典,一统天下。

太子李弘请求唐高宗李治好好的殓葬李忠。

魏国夫人贺兰敏月想要为报母仇,必须先在宫中立稳脚跟,于是,她极力的侍奉唐高宗李治,要唐高宗李治封她为妃子。

唐高宗李治也真心的喜欢她,因为他发现了魏国夫人贺兰敏月极像少女时期的皇后武则天,他恍惚之中把这两人合二为一,以为在魏国夫人贺兰敏月的身上,找到了当年跟少女皇后武则天在一起时候的感觉,因此答应了魏国夫人贺兰敏月,封她为淑妃。

皇后武则天发觉了唐高宗李治对淑妃贺兰敏月的感情,决心要用宽容和慈爱赢回唐高宗李治和太子李弘的心。

贺兰敏之来到了宫中拜见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他生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都十分欢喜,封他为周国公。

周国公贺兰敏之风流成性,结识了皇后武则天的侍女冬梅,勾引了她。

另外有几个宫女也耐不住了寂寞,争相跟周国公贺兰敏之幽会。

周国公贺兰敏之有这么多的宫女供他淫乐,早就把报仇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荣国夫人杨牡丹受到了皇后武则天之托为太子李弘挑选太子妃,很是中意杨氏杨诗绮。

这个杨诗绮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美若天仙,被誉为了“天下美玉”。

周国公贺兰敏之也对杨诗绮动了心思。

心机深重的淑妃贺兰敏月看穿了周国公贺兰敏之,心生一计,把母亲被皇后武则天害死的秘密告诉了哥哥周国公贺兰敏之。

周国公贺兰敏之恨得当场拔剑,要去杀了皇后武则天。

兄妹两人一番密谋,决定让周国公贺兰敏之去玷污未来的太子妃,以破坏皇后武则天想要赢回儿子的心的计划。

周国公贺兰敏之去勾引了杨诗绮,杨诗绮未能识破周国公贺兰敏之的谎言,让周国公贺兰敏之得逞了。

皇后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商量让太子李弘去见见未来的太子妃,两人相见,杨诗绮大惊,这才发现了自己之前被人欺骗了,吓晕了过去。

太子李弘向皇后武则天汇报了杨诗绮昏厥一事,皇后武则天察觉到了蹊跷,淑妃贺兰敏月跟太子李弘说出了民间有关杨诗绮的谣传,并说太子李弘是韩国夫人武顺所生,挑拨了太子李弘与皇后武则天的关系。

太子李弘暗访调查发现了杨诗绮确为周国公贺兰敏之所玷污了,很是愤怒,太子李弘对周国公贺兰敏之极其憎厌,但是他害怕母亲生气,不敢把这事报告皇后武则天,暗自忍了下来。

周国公贺兰敏之调戏了太平公主李令月的侍女窈窕,太平公主李令月发现了要杀之,皇后武则天心有不忍,没有杀周国公贺兰敏之,但是大怒将其赶出了皇宫,并把跟周国公贺兰敏之有关系的窈窕等宫女送往了感业寺当尼姑。

周国公贺兰敏之受到了淑妃贺兰敏月的鼓动决定刺杀皇后武则天,当夜周国公贺兰敏之蒙面刺杀皇后武则天的危急关头被太子李弘所救,周国公贺兰敏之受伤逃走了。

唐高宗李治听闻了宫内有刺客,极其震惊,命人四处搜查,不料,这周国公贺兰敏之就藏在了淑妃贺兰敏月的寝宫里,躲过了劫难。

皇后武则天面对着这样的无头之案也理不出头绪,只是预感到了宫中又有一股势力在威胁着她,加倍小心。

淑妃贺兰敏月谎称生病和周国公贺兰敏之巧妙的化解了危机,骗过了搜查,刺杀失败,宫中加强了警戒,再要向皇后武则天下手已经不可能了。

淑妃贺兰敏月还是不甘心,准备联合其他的力量来除掉皇后武则天。

恰好此时皇后武则天要举行封禅大典,被皇后武则天贬到了外地的两个兄弟始州刺史武惟良、龙州刺史武怀远进京,带了许多的贺礼要拜见皇后武则天。

皇后武则天已经听闻了这两人在外地胡作非为,民愤极大,有心要惩治他们,便拒绝接见。

武氏兄弟感觉到了凶多吉少,忐忑不安。

一天,淑妃贺兰敏月偷听到了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关于要惩治武氏兄弟的谈话,同时也获悉了始州刺史武惟良、龙州刺史武怀远与皇后武则天有仇。

淑妃贺兰敏月偷偷的出宫了,秘密的约见这两人,用离间之计挑拨,说皇后武则天已经奏请了唐高宗李治,要把他们贬到了更偏远的地方,其实是想要在路途中就把武氏兄弟干掉,武氏兄弟惊恐至极,对皇后武则天更加怀恨。

淑妃贺兰敏月见到火候已经到了,和盘托出了阴谋,叫武氏兄弟再次奏请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在武家老宅举行家宴,她会设法让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都去参加,就在席间突然动手,把皇后武则天杀死。

武氏兄弟决定孤注一掷,答应了淑妃贺兰敏月。

皇后武则天派人跟踪淑妃贺兰敏月,知道了她的意图和计谋,并决定赴宴,一探究竟。

武氏兄弟去请荣国夫人杨牡丹帮忙把皇后武则天请出宫,荣国夫人杨牡丹答应了他们去见皇后武则天并劝说皇后武则天赴宴,皇后武则天答应了。

唐高宗李治果然在淑妃贺兰敏月的劝说之下,答应去武家赴宴。

皇后武则天不动声色,也决定去看个究竟,暗中已经命令洪将军部署好了防卫。

武氏兄弟事到临头,却又害怕了起来,不敢在宴席之上埋伏刀斧手,而是改了主意,把毒药下在了他们从龙州带进京来的几条黑鱼上。

这天,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带着淑妃贺兰敏月、周国公贺兰敏之一起驾临了武家参加家宴,武氏兄弟说从龙州带来的黑鱼很鲜美,请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品尝。

鱼端上来了之后,请皇后武则天先尝,机敏至极的皇后武则天突然产生了警惕,便笑吟吟地把鱼端到了淑妃贺兰敏月的面前,请她先吃。

淑妃贺兰敏月不知道鱼已经下了毒,很开心地感谢姨妈,谁知道淑妃贺兰敏月吃了鱼之后当即中毒,口鼻流血,倒地而亡。

唐高宗李治惊呆了,抱住淑妃贺兰敏月痛哭,皇后武则天大怒,说是武氏兄弟想要谋害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这才恍然大悟,命人把武氏兄弟抓了起来,盛怒之下当场斩立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