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亲自去将昭仪武媚娘和小公主接回了宫中。
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和尚书右仆射褚遂良等人感到了咬牙切齿。
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在武德殿上公布了对谋反的高阳长公主李玲等人的处置方法,唐高宗李治哭着求他们不要杀他的叔父、姑姑和兄弟姐妹们,哪怕是把他们流放也好。
但是高阳长公主李玲等人还是被杀了。
此时,昭仪武媚娘也开始深刻的认识到了,唐高宗李治不过是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的傀儡皇帝,她发誓有朝一日要除去这帮老臣,让唐高宗李治做个真正的皇帝,而她也已经明确的意识到了如若她不反击,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中书令柳奭建议王皇后去昭仪武媚娘的宫里看看小公主,这样也许能使唐高宗李治对她改变点看法,将他的心拉回来一点。
而此时的昭仪武媚娘也显示了她从唐太宗李世民那里学来的处理朝政的能力,帮唐高宗李治批阅奏折,昭仪武媚娘的见解常令唐高宗李治叹服,认为自己有所不及,对她言听计从。
昭仪武媚娘学写唐高宗李治的笔迹,有时甚至代唐高宗李治批阅奏折。
王皇后和昭仪武媚娘的小公主单独在一起。
王皇后怕小公主着凉,将门窗都关上了,并将小公主的被子盖过了她的鼻梁,而此时房间中的炭炉还在烧着。
昭仪武媚娘回到了自己的宫中之后发现了小公主有些窒息,已经昏迷过去了。
将所有的宫女太监都支走了之后,昭仪武媚娘和小公主单独待在了一起。
昭仪武媚娘不停地按小公主的人中,小公主的脸色稍微的好了点,眼看就要醒过来了,而此时的昭仪武媚娘想到了自己之前的所有的遭遇,便痛下了狠心,含泪将小公主闷死了,她想要这样栽赃嫁祸于王皇后。
唐高宗李治对昭仪武媚娘生下的公主爱不释手,喜欢异常,但是他来看小公主的时候,却发现了小公主已经死了,从宫女的嘴里得知了王皇后来过,怀疑是王皇后杀了小公主,勃然大怒。
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和尚书右仆射褚遂良等人力谏唐高宗李治,要审理清楚此案方能做出最后的定夺。
在审理的过程当中,昭仪武媚娘逐渐的落入了下风,再一次被打入了冷宫。
很快地唐高宗李治便发现了疑点,昭仪武媚娘又被接出了冷宫,此时王皇后落入了不利的境地,唐高宗李治想要废了王皇后,而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等人全力的反对唐高宗李治废掉王皇后。
昭仪武媚娘见到时机未到,反过来劝说唐高宗李治,不要废除王皇后。
唐高宗李治被昭仪武媚娘的胸襟和宽厚感动了,自此对昭仪武媚娘更是生死相依。
小公主被安葬了,并被葬于德业寺。
此时的王皇后已经完完全全的失宠了,终日以泪洗脸。
不久,昭仪武媚娘又怀孕了。
王皇后与萧淑妃合谋,决定绝地反击,于是她们开始在宫里散布了消息,说小公主是昭仪武媚娘亲手掐死的,但是唐高宗李治并没有听信这些谣言。
昭仪武媚娘因为担心在她怀孕的期间再生出了变故,便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明里让她的姐姐武顺进宫来照顾她,暗地里是想要让她的姐姐武顺去看住唐高宗李治。
昭仪武媚娘的姐姐武顺貌美异常,这时已经成了寡妇,李弘因为生下来之后是武顺抱去抚养的,跟她亲如母子。
唐高宗李治为了感恩,封武顺为韩国夫人。
风流而寂寞的韩国夫人武顺喜欢上了唐高宗李治,而唐高宗李治也喜欢上了这个温柔可人的美妇,两人睡到了一张床上。
昭仪武媚娘毫不知情。
这年年底,昭仪武媚娘在前往昭陵的途中又要生了,但是她遭遇到了难产,韩国夫人武顺无意之间的一句保皇子让昭仪武媚娘的内心留下了阴影。
终于儿子李贤还是生了出来,唐高宗李治感到了喜不自胜。
而王皇后相当得妒忌,她为了让唐高宗李治来看她,居然想要烧了整个皇后宫。
火被扑灭了,唐高宗李治愤怒异常,但是却又拿王皇后没有办法。
昭仪武媚娘和唐高宗李治两人来到了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的家里探望,同时给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送去了整整十车赏赐,但是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并不买账,把赏赐的十车东西都退了回去。
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看穿了昭仪武媚娘的心计,断然的否决了唐高宗李治要废去王皇后的念头。
昭仪武媚娘见到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不吃这一套,便改变了策略,决定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唐高宗李治也感觉到了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有凌驾在他这个皇上头上的权势,心里很生气,对昭仪武媚娘更加言听计从。
萧淑妃又与王皇后走到了一块,她们算计着如何将昭仪武媚娘除掉。
萧淑妃想到了,应该密召道士进宫作法诅咒昭仪武媚娘,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而这实际上是宫中严厉禁止的,轻者流放,重者处死。
而此时皇后宫中的宫女紫燕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昭仪武媚娘。
王皇后和萧淑妃等人在皇后宫中行厌胜之术。
昭仪武媚娘断然的出手,向唐高宗李治告密。
唐高宗李治赶到了皇后宫,正好发现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人正在与道士一同做法,手里更是拿着几个木偶,大木偶雕刻得很像昭仪武媚娘,两个小木偶则像昭仪武媚娘的两个儿子,所有的木偶的胸前插满了钢针。
唐高宗李治又惊又怒,但是还不足以废掉王皇后,便杀一儆百,将王皇后的舅舅中书令柳奭贬出了长安。
唐高宗李治想要把昭仪武媚娘从昭仪升为妃,并且想出了在四妃之外再加一个妃的称呼,即宸妃。
没有想到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联合了众老臣,还是否定了唐高宗李治的提议,同时还奏请皇上将中书舍人李义府贬出长安。
遭受打压的中书舍人李义府郁郁不得志,狗急跳墙的他看准了唐高宗李治想要立昭仪武媚娘为皇后的心思,便给唐高宗李治上了奏章,唐高宗李治大喜过望,昭仪武媚娘更是喜不自胜,唐高宗李治当夜便提升中书舍人李义府为中书侍郎。
中书侍郎李义府发动了对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不满的大臣,上奏章请奏立昭仪武媚娘为皇后。
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坚决反对,并在武德殿上磕头磕出了血来。
在唐高宗李治一旁的昭仪武媚娘大喝了一声,“胆敢在天子面前流血,此乃大不敬,杀了这个老贼。”
一时之间,武德殿上的大部分官员纷纷的罢朝,只剩下了中书侍郎李义府、礼部尚书许敬宗等零星几个反对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的大臣。
废后一事再次遭到了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的反对,唐高宗李治束手无策。
此时昭仪武媚娘想到了装病没有上朝的英国公徐茂公,便和唐高宗李治来到了英国公徐茂公的府上,要听取他的意见,英国公徐茂公回答,这是皇上的家务事,何必再问外人的意见。
有了英国公徐茂公的支持,再加上了中书侍郎李义府和礼部尚书许敬宗等大臣的奏折,王皇后、萧淑妃终于被废为了庶人,昭仪武媚娘被立为皇后。
昭仪武媚娘举行了盛大的册封皇后的典礼,故意让反对自己当皇后的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两位大人来主持仪式,她要通过这一手,来让反对她的人明白,从此以后,朝廷里她说了算。
侍中韩瑗等人自然知道了皇后武则天的用心,都胆战心惊。
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皇后武则天还要求在册封仪式结束了之后,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看着山呼皇后千岁,跪倒一地的众大臣,皇后武则天流泪了,从第二次进宫到立为皇后,她终于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但是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等人的势力毕竟还存在,朝中的许多大臣也在看着皇后武则天有什么作为。
皇后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首先便拿自家的兄弟开刀。
皇后武则天的两个同父异母兄弟在皇后武则天的父亲太原郡王武士彟死了之后,对皇后武则天母女很不好,使两人受尽了欺凌。
皇后武则天当了皇后之后,几个兄弟也都沾光升了官。
不料,武氏兄弟并不买账,觉得他们当官是因为是功臣之后,现在靠亲戚的关系升官,并不感到了荣幸。
皇后武则天马上抓住了机会,向唐高宗李治上了奏本,把武氏兄弟贬到了偏远之地,树立了自己贤德皇后的名声,而朝中的大臣也对皇后武则天刮目相看。
皇后武则天为了宣扬自己的功德,又特意撰写了《外戚诫》,提出了要约束外戚,防止历代出现的外戚之祸,让大唐长治久安。
皇后武则天的威望一下子得以提高了。
皇后武则天当上了皇后之后开始强势干政,甚至帮助唐高宗李治批阅奏折。
受到了冷落的唐高宗李治便又到韩国夫人武顺那里去寻找慰藉了。
一天唐高宗李治路过了冷宫的时候听到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喊叫声,便前去探望。
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关在了肮脏的小屋里,吃的都是残菜剩饭,唐高宗李治不由得伤心流泪了,答应改善她们的处境,并答应让太医去给她们看病。
王皇后被废了之后,太子李忠十分害怕,担心皇后武则天会杀了他,便与他的老师秘书少监上官仪商议,秘书少监上官仪建议太子李忠当着皇上的面请求退位。
唐高宗李治并没有同意,而是让太子李忠偷偷的去探望王皇后、萧淑妃。
太子李忠这时才14岁,害怕得罪了皇后武则天,心惊胆战,见了王皇后一面之后赶紧的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