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咏花 > 第235章 第235章 联军的攻势(4)

咏花 第235章 第235章 联军的攻势(4)

作者:天青青1873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11 01:30:38 来源:文学城

第235章-联军的攻势(4)

玉瑶瑾将姬诚的战略细化,从全线进攻到突破鬼宗防线,再到后续的合围歼灭;或是放开一条口子,让鬼宗残部撤出战场,皆有具体的手段和办法。

玉瑶瑾爽豁道:“鬼宗外围有十二个门派,各自组成环形工事。御敌之时,每三个门派会重新组合,共计形成四个组合工事。当联军全面进攻之时,要注意分而治之,围而歼之。”

她为此列出两个手段:

壹,将联军化整为零,分成六部;每一部,都有接近十万人的规模。

这样一来,完全可以用其中四部展开针对性的包围,将鬼宗外围门派聚而歼之。

贰,使用大型的攻击类战阵,突破鬼宗的防御阵法。

这个手段是军队独有的,哪怕是仅有府兵规制的花家堡,也有相应的大型战阵;或防御、或攻击,都是大兵团作战必备的军事手段。

姬诚不太清楚军事专业,听得极为认真,生怕过后忘记了要点,还拿出琛册做着记录。

“弥陀佛!玉仙卿运筹决策,果然神武。那…第一道防线如果突破,接下来…又当如何?”姬诚单手合五,继续追问。

玉瑶瑾哂然一笑,给他解读:

“只要击溃外围一部,便是小三万人的损失,鬼宗绝对承受不起,必然发号令撤退。此时,我们便可乘胜追击,会遇到鬼宗另外八个门派组成的第二道防线,这里也是鬼宗必须坚守之处。以玄卿拙见,鬼宗要么保存实力败走;要么集结剩余主力,拼命死守。”

“剩余主力?”姬诚有点掰不开手指头、理不清数目,疑惑道:“前面是…拾贰个门派…现在…又遇上八个…。”

姬霑在旁边着急,直接嚷嚷道:“哎呀玛雅,亲亲地九皇兄啊!你可愁死我了!鬼宗一共就二十四个死门,你算什么呢?剩余的都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十四个嘛!剩下四个门派是主力!”

大和尚被他说得惭腆满面,脑子里依旧是算不清楚,尴尬得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倒是坐在对面的姬瓛,笑着给他打圆场:

“吾九皇兄的数学鸭,真真是个外国师傅教滴!便没有十三皇兄本土的小九九、小算盘,自然是不会心算、也不会口算啦!十三皇兄鸭,你还是饶了他罢!”

不等姬诚开口呢,姬霑恍然的摊开双手,一副‘早知如此’的表情:

“你瞅瞅、你瞅瞅:远来的和尚鸭——他不见得会念经!就应该让玉之昌都教了才对!”

玉瑶瑾忍俊着,像是我们在看小品一般,好半晌,她才继续言道:

“若是,鬼宗选择保存实力,便是应了我们此前的战略设想——让鬼宗残余逃往西南方向,去祸乱踆乌帝国。这便是一石二鸟,皆大欢喜。”

姬诚闻言,亦想起自己的战略主张,竟是和玉瑶瑾所说的不谋而合。扩大己方人数上的优势,不也是如此嘛?

大和尚重新打起精神来,颔首道:

“信然!只是...他们若想死拼到底...鱼死网破的话...该如何是好?真的与其硬拼嘛?有没有...损失小一点的办法?”

他毕竟是麥东帝国的王爷,手里还握着念珠串,总要为天下苍生计。

玉瑶瑾颔首表示理解,但又莞尔一笑,斩钉截铁:

“不可能!以我对鬼宗的了解来看...绝不会走到玉碎那一步。几千年门派屹立不倒,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薪尽火传。而是...壹代又壹代的审时度势,适者生存!”

说到这里,她略停顿一下,才继续说道:

“也可能留下一两支队伍断后,掩护鬼宗主力撤退。这部分人,或是穷鼠啮狸,或是取义成仁,我们有所准备即可!”

尽人事,听天命。

比起那些在战争中夸夸其谈,说什么人权的善良人士,玉瑶瑾算是想得开的!

人家犹太人重回两千年前的故土,驱赶耶路撒冷上的一切外族,有什么可指摘的?类似我们明朝的太祖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到长城之外。

意为: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当初若没有朱元璋的执念,何来我们这些后人的汉族家园?恐怕,早已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了!汉人会和犹太人一样,满世界的无家可归。

朱元璋时代,对待蒙古人也是极为残忍的。相较于颛顼时代的‘男子全杀死,女子全为奴。’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元璋是连蒙古女人也不放过,就是要斩草除根的意思。

一场浩大的战争,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人口。不能打了几十年的仗,让敌人如野草一般的‘春风吹又生’。和当年秦国灭赵国的战略高度一致,坑杀四十万赵军,就是为了永绝后患。

所以说,不要去无端指责一场战争,也不要说什么人道主义。任何一段历史时期里,战败一方都是刀俎下的鱼肉。我们只要看到犹太人千年不忘故土的民族情结,感念自己族人的先辈们,珍惜我们当下的家园就好了。

玉瑶瑾正是看透了一切,才会显得有些冷血。

哪一场战争,是靠着慈悲为怀、优柔寡断赢下来的?都是靠着冷血心狠,杀人不眨眼,才能杀了豺狼,救回苍生!

讨论结束,众人从军帐里出来,北关秋水和玉瑶瑾并肩而行,却时不时的回头看上壹眼——

在她们身后不远处,跟着一个忠实的护卫。不是朴一城,而是那位姬家的小王子——姬霑。

北关秋水抿着嘴,打趣地吟哦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东汉末)

玉瑶瑾知道她说的是姬霑,亦被其珠零锦粲的吟咏,勾起了花家堡的历历往事——

曾几何时,她也在花家的私塾里书声琅琅?索性成全了北关的林下风气,也适时地吟哦一句: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太白,唐)

这首《秋风词》颇为应景,既有感念绿色凋零、秋色添愁的意味;也有特指身后姬霑的意思,‘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那意境,正是最后的点睛之句: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北关秋水挽着玉瑶瑾,亦步亦趋,默默念着前面的句子: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忽然,她又打趣道:

“...妹妹这是...红叶题诗,雁字回时?还是说...彩凤随鸦,不嫁二夫?”

玉瑶瑾被她跳跃的思绪逗笑了,丢了一个白眼给她,向那大地苍茫中一指,随意道:

“吾是‘书剑飘零,餬口四方。’何来‘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不过是...跟着姐姐有感而发,直抒胸臆罢了。”

北关秋水顺着她所指看去,却是看到那光秃秃的树枝,不但没有对应她口中的江湖,反倒是慨然彼此的境遇不同;再勾连起彼时姬瓛和姬霑的说法,便自叹寂寞无闻,孑然伶俜。当即,怅然一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子瞻,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