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郢都春秋 > 第2章 一人痴心三人纠缠

郢都春秋 第2章 一人痴心三人纠缠

作者:大风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6 03:47:01 来源:文学城

一月后,队伍靠近楚国郢都,公子让先行快马回去安排。

不久,郑国众人被安置在郢都两公里外的桃花夫人宅。

待十日后,公子让正式迎接郑姬的仪式完毕,两人即算夫妻礼成。

以礼成之日算起,过三个月向祖宗告庙后,再正式入宫成婚。

来来回回的随行郑人忙着归置、筹备。唯二的闲人,赵长君同小郑姬,去访桃花夫人庙。

赵长君惊奇嘲笑她道:“你竟不知桃花夫人!”

小郑姬道:“不知,不说算了。”

他诧异:“哎~” 好笑道:“我从前与你不熟,只知道你姐姐性子急,以为你文静沉闷,如今才知道,以前是真不熟。”

她止了笑闹,问:“你与姐姐,我能问问为什么么?”

他叹气道:“也没什么。你知道的,我因伴读世子,与她青梅竹马,后来她心悦我,我却没法回应,她坚持了那么几年,王上不悦,楚国的联姻提上日程,她才放弃。”

郑姬问:“你当初是怕阿父不允?”

他点头:“父亲早告诉过我联姻之事。当时困境,无望之事只应早做决断,更何况只是些微好感,谈不上喜欢。后来日子久了,就过去了。‘’

郑姬气恼 :‘’阿姐多年痴心,就给了你这样无心之人!好个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当初为何招惹?那联姻人选换了我之后 ,阿父赐婚,你为何宁愿来送嫁也要拒绝?‘’

赵长君道:‘’我劝过你阿姐,怪不得我。更何况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世子如今年长,正是我该为家族筹谋的时候,若是娶了你阿姐,倒什么也做不得了。从前年纪小,想的少,如今怎么能还如此天真?‘’

“倒是你与世子,先头我都以为多年伴读打了水漂,跟错人站错了队,怎么突然就醒悟了?”

郑姬道:“是啊,旁人看来总是荒唐的 。有什么好说的?”

赵长君欲言又止,郑姬岔开话道:“说说桃花夫人吧。”

他不再探她神情,慢慢道来:“桃花夫人息妫是两百多年前的陈国人,被许给息国候,因她的姐姐已嫁去蔡国,而陈、息两国不接壤,就途经蔡国,却被她姐夫蔡哀侯扣下强占。”

“息候大怒,就请楚王佯装攻打息国,骗蔡哀侯发兵援助息国。楚国有了发兵蔡国的借口,大败蔡军。”

“蔡哀侯被俘,记恨息候,向楚王称赞息妫的美貌,楚王便又去灭了息国,带息妫回楚。”

郑姬道:“我听阿母说过这个故事,只我不知、原说的就是桃花夫人。”

赵长君解释:“息妫到了楚国后,诞下两位公子,却始终不愿主动说话,楚王为她又进攻了蔡国。蔡哀侯再次被俘,死在楚国。”

“后来,息妫的一个儿子杀了哥哥,继位楚王,由叔叔子元,即先楚王的弟弟辅佐。子元在息妫的宫殿旁跳战争演练的“万”舞,讨息妫欢心,被她斥不务正业后,攻打了我们郑国。你说可不可笑?”

“子元从郑归楚后,强占了息妫,但同年秋就在政变中被杀。”

郑姬叹:“世间竟真有这样的故事,编都编不出。”

“不过你说的与阿母不同,我听的故事是:息国被灭后,息候被楚王派去守城门,息妫趁楚王出游偷偷去城门寻她夫君,双双撞城墙殉情。”

赵长君嗯了声,示意她看那立碑:“这里写着 ’传闻息夫人殉情在三月桃花开时,所以民间封她为三月桃花神,在此立庙。‘ ”

郑姬伸头去瞧那庙正中的桃花夫人像。木头的,工匠雕得敷衍:唇、眼都没笑,眉间带愁,苦气的厉害,脸却福气圆乎。斑驳的漆色更显苦相。她说:“应是不像的。”

赵长君看着她笑:“想看桃花夫人究竟长得多美?”

她点头又摇头:“雕像总是不及真人的,更何况这样的传奇人物。她即使不美,也定有一番可爱动人之处。从前阿母的故事里,好多人,真想亲眼见见,听他们自己说说,旁人传的总是凉薄热闹。”

长君附和:“从前最爱看野史,也恨不得钻到书里去贴着他们当时走一遭。好多时候,故事好看,但若发生在我身上,是不愿的,也绝不能比故事里的人做得好。”

郑姬奇异道:“阿母同我说,桃花夫人与他夫君殉情时,我只难过。没想到,她好好的活在楚王宫殿里,生了两个儿子,之后那么多波澜,也活着。蔡侯、楚王、子元都死了,她还活着。”

“那她夫君息候呢,息候何在?”

长君摇头道:“不知,息国覆灭后大概被俘虏,死在楚国了吧。”

他见她痴痴盯着桃花夫人像出神,在她眼前摆手引她看来:“今日日头好,这庙里灰大又暗得很,呆着无趣,去桃林转转吧,三月了,来时隔着墙,看似桃花已经开了。”

她拎起裙角下了台阶两部又停住,同他道:“等我一会儿”,转身跑进庙里,跪下三叩首后请龟卜。长君见她与那卜师说话,先是肃着脸,后低头垂眸,不再看那卜卦,最后听着什么却又自个儿惊奇地笑了。

长君等她又下台阶来,问:“卜了什么?怎么了?” 她道:“这位大人,你操心的事儿太多,少管点吧”,先他一步向桃林过去。长君好笑追上。

桃花夫人的庙在这小山丘脚下,桃花林在坡上,桃花夫人宅在顶处。他们隔着桃林远远见宫人来来去去,郑姬自己提起:“十日后接亲礼成,你就离开了吧。”

他见她低落,安慰道:“只是搬去使臣的住所,不是离开楚。放心吧,我在呢。你……”

她堵他话:“我总归比你好的,” 又缓了语气道:“往后,你珍重。”

长君望她,也怅然,打起精神笑道:“嗯,知道了。不过现在还不是道别的时候,先好好看看这满山桃花。” 转身带她往林子里走。

她看这桃林里,白色粉色的枝头摇曳,暖暖的春光照在他身上。原来春日的影子跟冬天差不多,还是很长。她自己皂灰的一长条,印在了他的衣衫背上。她被吹落的点点花瓣痒痒地抚过,那亲密的影子动了。她走过去和他并肩,两个影子也并排。

长君却凑着她的步子,甚至渐渐刻意慢下来,变成跟在她身后一小步,随她在这热热闹闹的花海里,漫无目的地移步。

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原本彼此讨厌的两个人。她也不知道。只是那么突然地来了 :像是行刑前,只为她而开放的花。

郑姬知道他们在靠近,听见他的呼吸,知道他们最多只能靠得这么近。她想:“不能再近了。”

她没料到婚前会有这样的意外,她像逃逸的笼中鸟一样幸福知足。

她只能不断对自己说“够好了,这就是结束了,我会记住这一刻很久的”,他却突然地扶住了她的腰,笑着解释:“小心斜坡。”

脚底的石子在碾她的脚,腰间的手是烫的、颤抖的,却有力地、牢牢握住。

原来真不是错觉,她不是一个人在妄想。

她闭上眼将头转向前方。她知他此刻也只会看着前方。他们不会对视。只有不对视,两个卑鄙的人才能若无其事、光明正大。

他的手始终在她腰间握着:隐晦地替他,对她说那些不能言。

闭上的眼逼回了她开心的泪。

谁又能想到呢,他们这两个莫名其妙的人,尤其是她,离开郑国没几天,就抛开了从前的痛苦,当着未来夫君的面,陡然迎来了这不合时宜的情愫,此刻本应愁苦哀怨,却是极幸福的。有多少人的一生能有如此幸福的一刻呢?

他真是天降的惊喜:一路走来,等着进入楚王宫的牢笼,就像早知死期,拖到麻木时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现在她倒是理解以前的阿姐了,只会更不怕了。老天给的够多了。

周遭的风声、鸟声都没了,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她被他稳稳地扶住,同他这样走完了最后的这段坡道。分开,他们做回了郑姬和赵长君。

迎接仪式这日,下着小雨,还是有风,林子里始终花瓣飞舞。

有两只新生的小燕子在学飞,也在玩,乐此不疲的冲到高空,突然不动,任由身体抛下坠落,到最后一刻接近树枝才振翅,得意鸣叫再直飞冲天。

公子让穿过这桃花夭夭,一眼找到了他的郑国新娘。

他牵起郑姬的手带她去房中说话。

郑姬跟在公子让身后离去,没忍住转头,去看长君:他今日盛装观礼,在人群中,目光追寻着他们这对新人,此刻在对她微笑点头,如同路上无数次那样。

她低头,跟着自己的夫君走了。

赵长君料到她不会回应,驻足片刻后离开。

屋子里安置坐下,公子让始终牵着郑姬的手不放。他总算能诉诉衷肠:“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此同我心。”

“那晚在郑宫见你坐在那里,你皱眉,你同旁人笑,你随侍女离开。我想了整夜,知我绝不能错过你。”

“因我顽固,让你受苦。这一路,我知你不能开怀。往后,我定让你安心!只眼下,有什么需要的,都与我说。你也别怕我、厌我,慢慢来,往后你就知我。”

郑姬点头,见他殷殷盼着自己说点什么,热烈真挚得让她为难。

她轻吸了口气唤他:“仲宁”,被他高兴又小心地抱入怀。

照礼制,公子让晚间不留宿,只能不舍离开。

等待告庙入宫的这三个月,于他着实难熬。之后三天两头就骑马来送些引她开怀的小东西:她没吃过,没玩过的,想到就亲自送来。当然,主要是为来看她,能一起走走最好,能一同坐一刻也好,反正,来了只要能见到她,就是好的。

且他渐渐了解,郑姬虽然看起来对他冷淡疏离,但只要他露出失意丧气的神情,也许她就什么都答应,什么都好说了。他明白郑姬心里无他,但看得见自己用心,哪怕他带来的那些个小东西并没让她开怀。他甚至常常觉着,她因为不爱自己而自责,又因自觉亏欠而事事妥协。

他心里为这个姑娘柔软,只庆幸自己当时去了郑国的那个晚宴,没有错过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