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阴暗批也要卖花 > 第41章 此饭局主题

阴暗批也要卖花 第41章 此饭局主题

作者:步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31 02:33:15 来源:文学城

服务生领至预定包厢,为他们推开门。

一中年女人先迎上来:“小江总!”

她是江麦口中所说“暂定麦野负责人”,原为出版社里一位经验颇为丰富、责任心较强的组长。

她未见过小江总身旁的男人,只能礼貌点头,并递手,“您好!”

花献宜回握,“你好。”

“小江!”江爸和江妈早到几分钟,两人都是那种温和面相,早先落座,“小江你做东,怎么还最后一个到啊。让客人们等,多不好。”

其他几位在座位上站起来的客人们,替他打圆,“我们也才刚到几分钟。”“不打紧不打紧。”“沪城城区现下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堵车也难免。”…

江麦抿着笑,向桌前几位脸生客人走过去,“诸位不好意思,是我不懂事了。”桌上已备好分杯的酒饮,“我先提一杯。”

诸位虽是生人,但还是热切应道,“小江总太客气了。”

一杯尽。

江麦手拿空杯,“学校暑期,能邀的到诸位老师,是老师们给了我面子。今天,还请诸位无须客气,用餐愉快。”

手心示意各位先落座,不必站着。

那些生人也配合客套,“高校有时也不太分暑期不暑期的,你看我,也才刚刚从学校出来。”

众人笑着入座。

组长微起身。她是中间人。

做着介绍,“刚才我们的江社长和孟主编,已经介绍过了。这位小江总是…”

“家中犬子。”江爸先接过组长介绍的话头。

各客人虽前几分钟已经大致猜出——所来小江总,刚好“小”又刚好“江”,应是与江社长有较为亲密的关系。

现下还是一副恍然的口吻,“难怪,见小江总前来,会觉得和江社长、孟主编气质相似!”“小江总一表人才,所谓虎父无犬子!”…

组长继续,“这是秦教授…”“这是李…”“这是…”

每被介绍的一位,都与桌对面的小江总,互相点个头。

组长也很开心,“没想到毕业多年,能把我的老师,我的同班同学,我的师姐,刚好聚到同一桌,竟是这个契机。”

拿起酒杯,“我也先来一杯。”

组长早年从沪城外国语西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席中有几位,除了本身带过她的老师外,还有她曾经的同班同学,同门师姐,留校成为了本专业老师。

江麦三言两语简单介绍自己,再看向身侧位置,客套询问,“今日还带了一位私交朋友前来,各位不介意吧。”

并未对他boss详做介绍。

众人道:“不会不会。”

江爸江妈被自家儿子提前知会过,便只是笑着点头跟花总打招呼,未多当众cue及花总的名字和称呼。

“常来家中玩嘛,不要客气哈哈。”

花献宜笑着应:“好,我会常去玩的。”昨天就去了,不过是把江麦送回家。

众人同饮一杯后,饭局开始,话题也打开。

也没有很正式的气氛。

说话如同唠家常。

组长:“还记得以前在学校,社团文化非常丰富,那时候总是一副永远不想睡觉的朝气!哈哈…”

她的曾经同学:“就数你最活跃,当时,我们还没到被安排工作的年纪,你就已经能接汉西对照的现代诗翻译稿子了!”

“有时代的契机嘛,那时候蓬勃生长的不仅有我们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还有整个社会——思想、文化激烈碰撞。”

组长向曾经的老师、同学们,回忆当时接单现代诗翻译稿子的来龙去脉,“就巧了!刚好是所学所用。要不说沪城机会多呢——我要是十五年前,在家中农村上大学,哪里会得到我们出版社的机会!哈哈。”

说到这,组长又站起身,先对江妈敬杯,“多谢孟主编的赏识!”

江妈微抿酒回她,“是你自己能力出众,性格也开朗,主动寻得机会!”

“后来啊。”组长对大家说,“接着单子,接着单子,多了,就从接单学生,变成了正式员工,哈哈!”

众人大笑。

组长又稍稍偏向,敬江爸,“入了咱出版社后,我也没想到能这么喜欢里面的工作氛围,一呆就呆成了老员工!敬江社长——谢谢社长!”

江爸笑着点头抿酒。

各老师眼神简单相互交接。

由年龄较轻的出声:“以前你说最怕无聊,不肯留校。是不是在出版社这些年很有意思?”

“哪儿啊?不能说不肯留校。”有带自己的老师在呢,组长,“我超爱我们的母校,也可怀念青葱校园时光了。但确实,相比一直面对课堂,我觉得,不如在外面有意思。”

向客人们简单说社里的氛围:“上午10:00上班,下午17:00下班,总比有时需要匆忙起床上早课好。虽然是私人出版社,但企业氛围、文化氛围都很舒服的,有时候还能借着工作,外出交流不同的人、事…”

一年纪最长的老师说话:“现在大学生也多了,各个都有文化,要是也能像你毕业的那个年代一样,好用文凭找个对口专业,就好了…”

组长会心一笑:“秦老师,学生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多亏了您和系中其他老师的悉心教导。学生我,也是得做点什么回报母校,哈哈…”

“老师,您不太能喝酒。”组长给秦教授递上其他饮品,“学生工作多年,虽然没能做到为母校捐大批设备、大额资金,但学生想尽点自己的心意,为专业介绍一些工作渠道。”

秦教授与组长同饮。

本就是先前沟通过,大家都知此饭局主题。

几番敬酒下来,这位中间人组长仍然目光炯炯,逻辑清晰,言行有度,不偏离主线。

“母校一向主张【学贯汉外】的理念,在众学子心中埋下了一颗梦的种子。”

“如果学生能在走出校园之际,不多兜转,便寻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大概离自己选择西语语言文学这一初衷,更近了一步。”

众客人点头。

组长手心向小江总,“我们小江总刚好有一个,需要翻译西语的杂志项目,即将开启。”

江麦接过话,主导,“但这个项目与往常不太相同。”

众客人很感兴趣。

不同在哪?

“既需要西语翻译汉语。”江麦,“也需要汉语翻译西语。”

如果仅是这点不同,那还算不上不同,这看起来蛮稀松平常的——就像小初高课堂上,老师听写,有时报汉语听,有时报英文听。

众客人有涵养,知不单这么简单,耐心继续听。

江麦继续:“要将富有浪漫艺术气息的,西班牙当地家居艺术博主,的原话,翻译成相同语言氛围以及夹杂专业名词,的汉语。”

“又要将,龙国口语化、生活化的汉语,翻译成能表达出粉丝的,诚挚喜爱之情,的西语。”

众客人恍然,听着蛮有意思的。

组长:“所以寻到咱们母校西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资源。这两种翻译——都需要拥有深厚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人文情怀,异文化交流变通能力,的人员。而不是简单机翻。”

机翻容易忽略语境、语言情感。

纵使机翻对单字、单词的翻译大多是准确的,但有时从整体语句来看——可能实际含义相差甚远。

江麦:“还需要担任卖花、卖书的工作。但放心,工作压力绝对不会超负荷——我们会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安排多位人员,一同共事,薪资和社保等不用担心。”

专业对口、环境舒适、熟人共事、薪资可观、工作量合理…

怎么听都有诱惑。

但。

秦教授:“我的学生们,在【花】上面并无知识储备,如何卖花呢?”

江麦:“花桶上会贴标签,价格。无须在脑中掌握花的习性。”

补充,“且博主更新图文里若出现花的相关,需要找到汉语中对应的花朵名称,将其花语、养护知识、适用场景,编辑到刊物中。”

又聊了许多具体。

问到,要本科生多一些,还是硕士生多一些,时。

江麦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对学历其实不是硬性要求。重点在翻译能力、应变能力上过关与否。”

“如果有能力优秀的本科生,我们也很欢迎老师推荐过来。”

不过,“因为工作地点分散在不同城市的原因,还是希望——人员近期不要有升学规划,以免频繁扰乱工作氛围和安排。”

众客人了然:哦,那就是基本要硕士生的意思了。

本科生,尤其他们沪城外国语,现在这个环境,校内大部分本科生会有继续升学的想法,少部分愿意直接工作。

硕士生确实心更定。

硕士生倒是很少有热气澎湃说定要继续攻读博士的想法,许多学生硕士期间便向往起了安定的生活节奏。

继续聊天,用餐。

事定。

局后,各自回。

————————————————

齐闵背着大包回到家中。

直奔阳台——夹子上空空。

“妈妈。”齐闵包还背身上,取下夹子,去找客厅的妈妈。

齐妈在看电视,回头应他,“小闵怎么啦?”

见儿子还背着看起来就重的集训包,“外地几天集训还没背够啊?这么沉,快放下来。”

齐闵脱下背包带,“妈妈,这个莲蓬你拿去吃掉了么?”

“莲蓬?”齐闵妈妈看向自家儿子手中拿的空夹子,“没有呀,妈妈不知道你说的莲蓬。”

齐闵表情失落,“好吧。”

见儿子有点不太开心,“怎么啦,小闵?”

齐闵:“我之前挂在阳台晾晒的莲蓬不见。”

齐妈起身,打开手机中自家阳台的监控,递给齐闵,“小闵,你看看是哪天挂的莲蓬,或许被风吹走了?”

“好。”齐闵坐到沙发上,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