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阴暗批也要卖花 > 第33章 术业有专攻

阴暗批也要卖花 第33章 术业有专攻

作者:步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31 02:33:15 来源:文学城

回到民宿酒店,洗漱好。

躺飘窗靠垫上用平板推演作物轮种周期。

身侧手机微震。

——【森子】语音:回京啥时候

花献宜别好书写笔,保存文件。

拿起手机回:“你爱什么时候回什么时候回。”

——【森子】语音:说您呢

花献宜:“我爱什么时候回什么时候回。”

——【森子】语音:您还搁沪城呢?

花献宜:“不。”

——【森子】语音:川渝省?

花献宜:“不。”

——【森子】语音:哪儿啊?您倒是开尊口说啊!

花献宜没想逗他,只想快点打发,省的手机信息震不停。

以前设置过他的免打扰,结果有次因此错过了挺大一正经事,又被这个备注【森子】的发现,抢过去,把全名备注改成森子不说,还把免打扰改成置顶。

花献宜拿回手机后,又将他从置顶拉下来,成为正常。

花献宜:“有正经事就说。在忙工作。”

迟了两分钟,对面才发来消息,实时定位,京城某机场。这次是文字消息,“刚回来,我找你喝水去。”

花献宜对酒精不过敏,也不会喝酒就胃疼头疼。

单纯是,不想喝的时候就不喝。

他承认,自己有时确实略微那么一点小装。但能装的方法有很多种,戴墨镜、打扮的潮点、考到手各种驾照等等。而用烟不离手、酒不离手的方式来装,是直接性伤害身体的装法。

花献宜:“再说吧。忙呢。你自己家又不是没水,停水了你就喝你家池子、喷泉、水塘里的去。”

补了条:“别吵。真在忙。不聊了。”

——【森子】:哦

手机归于平静。

平板屏幕再次亮起,分根时间、施肥时间、采收时间、打包时间、运输时间…

平板上的线段图画了一个又一个。

理的思路差不多了。

拿起手机和平板往床边走。

消息音响起。

——【森子】文字:不问问我这次回来呆多久么?

花献宜手边工作已经忙完,有的是空闲回。

没回,给自己倒杯水,慢慢啜着。等屏幕对面继续说。

——【森子】文字:真在忙啊?我这次回来呆挺久,家里要我学着做事。不过,这么一推,应该能陪你过上今年的生日

瞥了眼屏幕上栏,此时已接近23:00。

花献宜敲了几个文字过去。

“睡了。”

“再说。”

“回来了就好好倒时差。”

发送过后,房中的灯也随之一息。

前天晚上买的驱蚊液、手持电风扇和冰凉贴,在当下这个艳阳高照的时刻派上了用场。

主路晒得发烫。

“这边是莲塘,他们农户正在经营管理。”接待他们的姓韩,一位二十多岁女村官,指着远处,“那边属于野塘,其实也不算野,只是没有正式打理,附近的村民会在这公共的塘里摘摘菱角,钓钓鱼什么的。”

她还介绍,“那块塘的水口往外延伸,有段浅水河流,自然生长了你们所说的香蒲。”

“走,我让电动观光车,一路载咱们过去!”韩主任和几名陪同,带花献宜两人,坐上四行两列的电动观光车。

电动观光车匀速平稳行驶在主路,两侧全是一望无际的荷塘。

莲叶莲花不惧什么炎日,在微风中摇摆的极其张狂!

一阵阵的清香扑过来。鬓角间方才发出的汗,也干凉了几分。

下车,“你们看,这就是所说的野塘和小河。”

野塘里东西较杂。

有上田段飘下来的藕,在此长成了莲。

有不知道哪扔进来的芋头,展了《龙猫》电影里一般的绿叶。

芦苇、香蒲、菱角…

小河段,主要是芦苇和香蒲。

“环境真好!”江麦叹道。

“是!”韩主任自豪,“我们这坚持绿色发展。考虑到本地有古建筑旅游景区,游客多了也想四处观光,我们村离景区不算非常远,就想着能不能也蹭蹭观光流量。”

指着小河沿路的木头栈道,“所以在农作物或者自然植物生长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

“咱们刚才经过的莲田中间的主路是沥青铺的,还派了多辆电动观光车,当然还有多人自行车。脚下,木头栈道,又能让游客们近距离感受自然。”

拍栏而语,“你看看这栈道上的栏杆,能有效防止意外。”

香蒲和芦苇摇摇晃晃,场面大概真如《诗经》当中描述。

“你们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刚才所见的莲么?”江麦问。

“可以这么说。”韩主任点头,“在莲的基础上,我们冬季挖藕,售卖,或是深加工成藕粉、淀粉、卤味零食等等;夏季荷花盛开,也能吸引不少游客,由此产生游玩交通工具、拍照服饰道具等租赁消费,莲花、莲蓬有些会摘去售卖。”

条理很清楚。

“不过,你们刚才坐着观光车,发现两侧莲田,有什么区别么?”韩主任对他们发起考题。

“左边莲田花朵鲜艳,且多。”花献宜回想在车中观察到的,“右边莲田花色淡,且少。”

韩主任:“没错。”

江麦:“右边的莲田的花是被收获摘取,拿去售卖了么?”每到夏季,荷花类鲜切花就会大量上市。

但此处农村的荷花,他没接触过。

不是说傲慢。

只是品种没接触过而已。

此处农村的荷花形状、颜色较为简单,自然风格突出。

他们鲜切花行业所用莲花,基本是园艺驯化品种,颜色、花型更为精致且上镜效果好。

韩主任摇头。

“那侧花多、花艳的,主要生产莲子,叫【子田】;而另一侧花少,叶多叶大的,叫【藕田】。”

“啊?”江麦第一次听闻——原来农业莲田生产还会单独分开莲子、与莲藕,“这…课本上不是说,莲全身都是宝,叶子能包荷叶鸡,莲花能观赏,莲茎能做最贵的印泥,莲藕能食用。”

“哈哈。老板知识涉猎很广嘛!”韩主任和几位陪同都笑了,“还知道龙泉印泥!”

江麦谦虚:“还行还行。”

好歹自己也身处于农业之中,略有耳闻是常见情况。

陪同其中的一位是中年男人,他说:“不过,我们村不生产这种印泥。”

江麦摸着下巴:“可据说,这印泥价值不菲。”如若大量生产,应该能创收不少吧。

“话虽如此。”那陪同回答,“但术业有专攻——我们并没有大量制作印泥的经验。且印泥制作,需要在8月大量采收莲茎。这既不利于当年的莲藕储蓄营养,也不利于明年的莲子继续生长。”

花献宜和江麦点点头。

术业有专攻。

韩主任又将话题带回【子田】【藕田】之分,“植物在同样的阳光、水肥之中,有优先营养供给,才能保证得到预想产出。”

她抬手示意,一年轻的男陪同,便从布袋里掏出样品,递给她。

韩主任将两大小不一样的莲蓬给到二人,“大的,是【子田】产出,保证我们的新鲜莲蓬销售或莲子加工;小的,是【藕田】产出,不是我们小气,是现在藕还未到熟期,要不然,半人多高的粗壮莲藕,绝对拿出来给老板们展示了!”

众人大笑。

“尝尝!”韩主任热情掰开两个不一样的新鲜莲蓬。

花献宜剥开莲子皮。

大莲子甜嫩,另一个则略有发涩。

韩主任:“其实他们成熟度是一样的,不是老嫩原因,使得味道不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同一株莲花除非精心管理,否则很难实现莲子、莲藕双丰收。我们都说红花莲子白花藕,因此,红花莲专种一片,白花莲专种一片。”

花献宜点头。

木头栈道走上去很舒服,风景宜人,蓝天,碧水,苇草。

江麦:“韩主任,此次前来是打听到该河段有许多香蒲自然生长。可栈道已经在路侧建好,很担心采收香蒲棒,会影响你们的景观效果。”

“你们是来采收香蒲棒的?”韩主任。

江麦:“啊。”

陪同中的那位中年男人欣喜,“那正好!我们年年都在香蒲棒成熟前后,去组织专人剪掉。担心影响秋冬香蒲、芦苇景观呈现效果,还不敢统一用割机器割倒。”

“只能在栈道上用长柄剪刀,将香蒲棒挨个剪下来。”

“剪下卖么?”江麦怕已经有收购商和他们竞争,略有紧张。

“不是。是有好奇心的人太多了,我们捉了好几起小孩燃烧香蒲棒。”

指着附近不远处一个棕黑木头,“比如这个,一小孩拿了科学课发下来的透镜,刚好香蒲棒干燥成熟,很好引火,他们就地【实验】,还好被村民逮住教训。”

深表无奈,“好看是好看,还好玩,谁不想摘?我们只能手动剪去香蒲棒,从根源上避免这个问题。近处能用长柄剪刀,深处剪不到就留着给大家远观。”

花献宜:“那以前剪下来的香蒲棒呢?”

年轻的男陪同解释:“刚开始我们没经验,剪下来就扫河里去了。当时忘了香蒲棒就是香蒲的种子。”

“完全不受人影响的香蒲棒可能就挂在杆子上风吹雨淋日晒鸟啄,第二年能有种子萌发力的只有一部分。”

“而我们直接剪下去的香蒲棒基本都是恰好成熟了。直到第二年发现河道中多了很多香蒲丛,才意识到——我们给他人工播种了!”

“那年秋天我们是哭着干活的,工作量增加太多了!”

众人大笑。

年轻的男陪同,“于是,我们都收集起来,集中销毁了。不过也特意留一些,保存在前面的小库房。”

韩主任:“看看?”

花献宜:“看看。”

“请——”

韩主任手心示意方向,请花献宜步于人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