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意叙风流Ⅱ > 第61章 第六十一回

意叙风流Ⅱ 第61章 第六十一回

作者:馍馍酱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2-26 17:18:15 来源:文学城

这两日武昌城内不太平。

乡绅宋老爷丢了一支三芦头的名贵人参,气得差点见了阎王。杨老爷府上一颗珍藏十年的灵芝同样不翼而飞。不知哪来的贼人,专偷名贵药材。更气人的是,小贼来无影去无踪,唯独留下字条——是为借也,日后归还。

没有线索,贼又写明是“借”,官府没辙。城里的富人家只得多请些青壮男子看家护院。

城东麻衣坊有间小食肆,老板做的猪肉心烧麦价格公道,远近驰名。小店开在药铺回春堂对门,不少去看病的人顺手捎上几个烧麦。

老刘是码头的脚夫,每日未时都会光顾食肆。

“老板,”老刘指了指街对面,“我每天都能遇上那个丫头!”

老板动作麻利地用油纸包好四个烧麦,头也不抬地答道:“可不是嘛!估计家里人生了大病,天天求郎中出诊。邹大夫都说病瞧不好了,她愣是不甘心,每天请邹大夫去瞧上一回。”

“唉,命就以条,谁能甘心……话说回来,她怎么不去安济堂问问忻郎中?”

“忻大夫上山采药一个多月还没回来,我肩上老毛病还想请他瞧瞧呢。”

“一个多月啦,没出啥子意外吧?”

申时,凤来客栈前,年迈的老人满面愁容,连连作揖。

“姑娘,老朽真的无能为力。这都三天了,你天天让我跑一趟还是看不好啊。今日的诊金我不收了,你要是等不及忻郎中回来,早早带病人去外地找名医问诊吧。告辞!”

老人转身离去,留下小姑娘泪盈于睫,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十分可怜。

客栈掌柜偷瞄着,不禁感慨——楼上那位年轻客人来的时候尽管病恹恹,但精神头不错,怎么喝了几天药反而不行了。他要是在自家客栈走了多不吉利……可是人家给了那么多银子,自己不好意思赶人走。为难,为难!

八月初六,傍晚下起小雨,水汽冲淡了八月的丹桂香,使将要入秋的夜晚又凉上几分。

二更天,凤来客栈早就打了烊。外面忽有拍门声,过去好一会儿,睡意朦胧的伙计才又谨慎地打开门。

外头倒不是陌生人,伙计认出是安济堂的小厮李苒。雨仍未停歇,他虽有撑伞,但半边肩膀被打湿了。

伙计揉揉眼睛,满腹狐疑,弄不清眼前人深更半夜出现的缘由。

李苒向旁走一步,露出了身后之人。

岑乐耳力好,客栈外来人时就睁开眼。待他慢悠悠穿好衣裳,走廊上正巧响起脚步声。

秦思狂本来已坐起身,外面烛光亮起,他朝岑乐使个眼色,躺了回去。

他们等的人终于到了。

岑乐拉开门,借着伙计手里蜡烛的火光打量客人。瞧了一眼,他忍不住拧起眉头,这……这人是谁?

宋老爷的人参和杨老爷的灵芝皆是翎儿奉秦思狂的命令盗走,与她连续三天去回春堂请大夫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制造玉公子命不久矣的假象。秦思狂相信忻郎中知道他病入膏肓后定会现身。

他的算盘没错,可是眼前的黄口小儿显然不是忻羡逸!来人尚未及冠,一副书生打扮,面容稚嫩,身后跟着一名十五六岁的小厮。

岑乐还没回过神来,那小书生着急推开他奔到床前,一把抓住秦思狂的手。只听他低低喊了一声“思狂”,声音清澈温润。此刻泫然欲泣,恰似外头夹杂细雨的清风。

岑乐眉间隆起一座小山,二人情深义重的模样显然不清白!难怪秦思狂死不承认和忻羡逸有一腿,原来正主在此。少年至多十七八岁,秦思狂竟能下得去手。

他正在气头上,腹诽之余忽觉不对劲,房里有丝丝苦味。再看那小厮手里提个木箱,竟是药箱。少年虽不是忻羡逸,但真是来给秦思狂瞧病?

岑乐想起三日前翎儿打探回来的消息,稍作思量后心里有了数。他点上灯,谢过客栈伙计,将小厮请进来,随之关上门。

秦思狂老实躺着,不动,不吭声。少年依旧握着他的手,确切地说手指搭在他的脉上。岑乐端详他的面容,眼见他脸上神情从焦急变成疑惑再到恼怒,想来已经发现床上人是装病。

接下来更令岑乐惊奇的事发生了。以少年的年纪,居然跟小姑娘似的,一生气双眉倒蹙,两眼圆睁,恨不得撅起嘴。

岑乐嘴角含笑——有意思。

少年撒开秦思狂的手,岑乐以为他会拂袖而去,正准备拦人,没想到对方哇一声大哭起来。

寂静的夜里,此番动静属实吓人。

那厢小厮默默低下头,床上的人终于装不下去,起身揽住少年,轻声哄着。

“跟你开个玩笑,别生气。”

“不要哭了,是我的错,明知你性子软、爱关心人还戏弄你。”

“朋友一场,我难得来一次武昌,你不招待我就罢了,话都不说一句?”

“之前我去了趟黄山,你过去总缠着我要听江湖见闻,我给你说说?”

“要是哭瞎了眼,令兄定不会允许我走出武昌。”

玉公子软硬不吃,原来是没碰上硬茬。岑乐终于明白他不想进武昌的原因。少年当然不是忻羡逸,而是那位未及冠的弟弟。秦思狂不怕忻羡逸,怕的是这个少年。世间满是尔虞我诈人情世故,秦思狂自小要饭,行走江湖十多年,再硬的石头都不怵,唯独对付不了娇弱的花朵,况且还是个男的。他这人得理不饶人,没理都能说成有理,能让他自觉理亏实在不容易。

岑乐怕少年继续哭下去,明日凤来客栈会有鬼夜哭的传闻。

秦思狂似乎耐心耗尽,板起面孔:“再哭我就走,你们兄弟俩有什么麻烦我一概不管。”

闻得此言,少年哭声渐歇。岑乐一来感慨玉公子善于拿捏人心,二来佩服他总能把没理变成有理。幸好自己方才对他人品的质疑只是腹诽,没说出口。

哄好少年,秦思狂整个人都憔悴了几分。他用衣袖替人擦脸,向岑乐引荐:“这位是安济堂的小公子,忻与还。”

八月初七一早,天上乌云一片,宋老爷和杨老爷府上却是喜气洋洋。前两日被盗走的人参和灵芝,居然真原封不动还了回来,令人啧啧称奇。

去还药材的人自然是翎儿,两位爷悠哉悠哉去了长兴坊鸭头巷。

鸭头巷满满的烟火气,街道两旁摆满了摊子,卖粉的、卖面的、卖包子的,一家挨着一家。锅碗瓢盆叮当响,和着吆喝声,吵吵闹闹。秦思狂拉着岑乐于蒸腾的炊烟和四散的香气里转悠了一会儿,在一间叫吴记的档口坐下,要了两笼汤包。

武昌的汤包跟苏州、扬州的汤包不太一样。秦思狂看岑乐吃了两个放下筷子,问道:“不合口味?”

“那倒不是。只是琢磨公子带在下来此是何用意。”

“秦某在客栈里憋了多日,来散散心。以前吃过吴记的汤包和煨汤,味道不错,特地请先生品一品。”

岑乐笑笑,玉公子素来偏爱松软鲜香的点心,不爱壮馍一类的吃食。

“看来公子常来武昌,对当地的事情很了解,和安济堂亦是交情不浅吧。”

秦思狂瞥了他一眼,勾起嘴角,脸上藏不住笑意。

岑先生心思重,仍是介怀他和忻家兄弟的关系。

“我与他们交情如何要紧吗?”

“要紧,”岑乐点点头,郑重道,“这关系到忻与还的说辞是否可信。”

昨夜,忻与还擦干净眼泪、鼻涕,将一个月的委屈娓娓道来。

那名叫秦歌的女子指责忻羡逸始乱终弃,上门讨要说法。忻羡逸根本不认识她,何谈始乱终弃。他有理说不清,唯有出去躲清净。本以为秦歌找不着人便会作罢,谁知她在安济堂门口一连守了一个月。忻与还只好藏在朋友家中,不敢出门。

“忻羡逸是我二叔的故交,我与他其实不曾深交。”

“郭爷?”

“二叔年轻时跑漕运,经常随船往返湖广与江南,与忻羡逸的父亲忻拾迎是忘年之交。”

“难怪郭爷与谢悬……”

话说一半,岑乐自觉不妥,赶紧闭上嘴。

秦思狂倒是不在意,接着道:“三年前忻老先生过世,我与二叔同来吊唁。”

“那就在那时你认识了忻家兄弟俩。”

“忻羡逸老成持重,忻与还就比青岚小一个月,却是孩童心性,粘人得紧,我委实招架不住。”

岑乐哈哈笑出声:“有趣。”

“哪儿有趣?”

“你不怕九爷、郭爷,不怕温时崖、颜芷晴,怕卜游和忻与还,甚是有趣。”

秦思狂嗤之以鼻,拿起桌上的醋瓶,往岑乐汤碗连倒三两醋。煨汤已经发黑,岑乐只当没瞧见,淡定地继续喝汤,眉头都没皱一下。

“先生太能吃醋,当心倒了牙。”

岑乐听在耳中,笑在心里,莫名从酸掉牙的汤里尝出一丝甜味。

秦思狂揣着手,饶有兴趣盯着他。

汤碗见底,吃饱喝足,岑乐擦擦嘴,道:“你方才说忻与还比青岚小一个月,就是刚满十八。”

“不错。”

“那可不得了!”

秦思狂笑道:“何以见得?”

“明知故问。”

忻羡逸仅三十来岁,医术高超已是难得。忻与还刚满十八岁,已经能给人瞧病,一眼看出秦思狂在耍花样,岂不是旷世奇才?

“江湖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先生还不到三十呢,感慨得早了点。”

“你信不信忻与还说的话?”

“听先生的口气,你不相信。”

“秦歌心性刚烈,她要讨公道的话大可把事情闹大,不用在安济堂守株待兔。”

“所以她另有目的。”

“你以内力混乱脉象,回春堂的老郎中都瞧不出来,忻与还一把脉就知道是装的,可见医术不俗,坐堂绰绰有余。如果秦歌只是要找忻羡逸的麻烦,忻与还不用躲,大可坐堂看诊。”

“先生怀疑……”

“或许秦歌要找到人不是哥哥,是弟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