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意叙风流Ⅱ > 第11章 第十一回

意叙风流Ⅱ 第11章 第十一回

作者:馍馍酱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2-26 17:18:15 来源:文学城

从日出到日暮,淅淅沥沥的雨水带走了热气,但一整日都不止的雨声,多少令人心烦。幸而日落之后,雨终于停了。

扬州仁善堂陈维大夫出诊回来,刚进到巷子口就发现医馆里气氛不太寻常——甚为嘈杂。

陈维含笑捋须,看来尚大夫回来了。

尚清有个侄女,年方十七,蕙质兰心,熟读医书。尚清是仁善堂的当家,一年来上门提亲的人简直踏破门槛。之前他出远门,这才消停了两个月。

尚清脾气好,人缘也好。尽管舟车劳顿,但他还是耐心地应付围着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媒人们。

角落里药柜之下,两个小学徒坐在凳上,手里翻着本书,看似专心致志地学习。

室内已点上了灯,却依旧十分昏暗。陈维拍了拍二人,叫他们别装模作样了,下去歇息吧。

又过了会儿,眼瞅着已近戌时,客人们仍旧没有离去的打算。这下连陈维都坐不住了——这些人不走,铺子不能打烊啊。

坐不住的可不止陈维一个。

嘎吱一声,内堂的门被推开,一少年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了出来。他很年轻,气质却极为沉稳,面无表情,不喜不怒。

陈维忍不住笑了,因为少年的手里居然拿了把笤帚。

少年当然就是韩青岚。他一言不发,挥动笤帚扫地。

媒人都是人脉广博又善于察言观色之辈,少年是何身份,他们自然也清楚得很。

韩青岚的笤帚扫至门口,大门敞开,赶人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众人匆匆与尚清、陈维客套几句,随后一哄而散。

尚清长长吁了口气,终于能够坐下歇歇脚。

韩青岚闩上门,转身发现地上有张帖子,恐怕是方才有人走得匆忙,不慎落下了。

他捡起来打开瞧了眼,一下乐了——居然是程家的帖子。

程家公子的岁数可比尚清侄女大不少,看来程老爷是真着急。说来也是,九年之前,程持和韩家大姑娘还相过亲。如今人家张夫人的孩子快要能打油了,程家公子还是孤身一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程持这个年纪还未成婚,实在是个不肖子啊。

尚清喘过气来,随口问陈大夫打哪儿回来呀。陈维愈加随意地回了三个字,清水街。

他漫不经心的回话倒是让尚清和韩青岚双双怔住。

清水街是位于城西的一条死衙巷,是扬州最肮脏最破旧的地方,街上却弥漫着各种香气,因为它长不过半里,却有五六间娼寮。若说凤鸣院供有钱人寻欢作乐,那清水街就是最可怜的女人讨生活,最穷苦的男人寻求慰藉之地。

仁善堂悬壶济世,但替人看病救命,银子总是要收的。何况大夫出诊,诊金更贵,清水街的姑娘哪来的钱?

方才一顿折腾,晚膳时间早已经过了。小学徒端来饭菜,请二位大夫坐下用膳。尚清盛了碗汤,刚尝了一口,就有人送来个口信。

他不露声色地喝完了汤,撂下勺子问韩青岚高不高兴散个步。今日是五月廿日,柳月街有戏班子搭台唱戏,唱的是《白兔记》。

韩青岚对听戏没什么兴趣,但尚清的意思他懂,听戏是假,打探是真。

小窑子的姑娘能花钱请大夫出诊,极有可能是有钱的爷光顾,得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财。扬州烟花之地众多,有钱人去到清水街,十有**是为了打听消息。竹西堂探子来报,眼下人就在柳月街。

韩青岚将佩剑系在腰上,踱步到柳月街,远远就听到锣鼓声。

天上的月亮将将剩一半,屋檐上挂着灯笼,台上正演到刘知远和李三娘成亲。台下坐得满满当当,韩青岚给了三个铜钱,还得远远站着听。

他站在人群后方,关心的不是台上,而是台下。很快,他就注意到了一个人。

那人生得高头大马,坐在戏台下最靠边的地方,脊背挺得笔直。旁人听得兴致来了即拍手叫好,他却正襟危坐,时不时还来回转头观察四周的动静,随后漫不经心地拍两下手。显然,他并非前来听戏,而是有事在身——若不是心怀歹念,就是在护卫某个人。

韩青岚看向他身侧之人,夜里昏暗,看不清打扮。那人脖颈修长,肩膀不宽,身姿挺拔。夏日衣裳单薄,隐约可见背部肌理,应是一个习武的年轻人。看半身身形娇小,韩青岚怀疑甚至可能是哪位世家小姐女扮男装来听戏。

此人是谁?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那护卫起身,给来人腾座。

这人,韩青岚就熟悉多了。可不就是程家公子嘛!

程持真是八面来风,左右逢源,秦思狂一定要同他交好也是不无道理。

既然程持认识此人,那他是谁,到扬州来做甚,也就无须多虑了。

思及此,他叹了口气,转眼就见程持对拱手一拜,那人点了个头,并未起身。

若是年轻人,程持何须对他行礼,难不成真是个姑娘?

程家公子若是能放下执念,其父定然喜出望外,就不知道二哥他是高兴还是遗憾了。

韩青岚又听了两刻的戏,才决定打道回府。

第二日清晨,韩青岚练完功吃了早点就去找尚清闲聊。

时辰还早,没病人上门求诊。闲来无事,尚清将这些日子在苏州的见闻说给韩青岚听。说到端午后一连三天,秦思狂都没回张府,尚清发觉少年人脸色不好。他不明对方不悦的原因,只是有几种揣测,一时不知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幸好此时有人来抓药,让尚清偷偷吁了口气。来人自称是王掌柜的家丁,拿出了锭碎银请大夫抓副药。王掌柜是扬州大财主,城里的客栈,十之七八是他的产业。

尚清捧着药方看了好一会儿,说有一味药没有,请来人去别家看看。接着让学徒把剩余九味药材抓好包起来。

来人一走,小徒弟摸着脑袋问师父,药柜里明明有天仙子,为何说没有呢。

尚清神色凝重,回话的时候面朝韩青岚。那人要抓的十味药里,除了天仙子,还有蛇床子和川乌,皆是大毒。他猜测其余七味药是障眼法,真正要抓的应该是这三味有毒之药。而方才那人,手里一定还有几张“药方”,要去别家药铺抓药。

韩青岚听完思索片刻,询问尚清他们可要介入此事。

尚清笑笑,不置可否。

又过了一日,韩青岚琢磨着,尚清已经回到竹西堂,算算日子,自己也可以启程前往太仓了。

简略地收拾好行囊,他想来想去,决定临行前再去拜访一次程持。

蒋年见韩青岚上门,又惊又喜,赶紧招呼客人坐下,奉了茶。

待韩青岚坐定,蒋年说今日铺子里来了位贵客,公子在内堂招呼,自己这就去通秉。

对程持来讲都称得上贵客的,会是何方人士?

韩青岚刚啜了口茶,蒋年回来禀告说公子还在忙,请他稍候。韩青岚直说无妨,自己在前厅等等便是。

程家不愧是两淮最大的盐商,铺子里人来人往的,十分忙碌。又过了一刻,蒋年再次出现在韩青岚面前。这次他脚步沉重,心神恍惚。

韩青岚忍不住询问发生了何事。

蒋年说自己忙了好一会儿,再去内室敲门,结果房门紧闭,公子没应声。他等了一会儿,听不到里面有声响。两位客人早些时候来了,公子便将他们请进了内室,算算已经将近一个时辰了。

韩青岚挑眉,问他可认识今日来的“贵客”。

蒋年想了想,说自己倒真是不认得那二人。据说他们是打湖广来的,手里有些好东西,而程持向来喜欢和璧隋珠。

韩青岚沉吟片刻,到底是有些担心。他同程持虽然没什么交情,但人若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了事,怎么都说不过去,二哥也断然不会放过自己。

于是他轻声对蒋年说,若真不放心,自己可前去查探一下。

蒋年本来只是有些忧虑,听他这么严肃地一提,心里愈发不安起来。

眼前的少年面如冠玉,眉目间正气凌然,蒋年莫名就被他说服了。

韩青岚这趟出门也没带兵器,经过案前顺手抄了支毛笔握在掌心。

来到程少爷门前,里面果然一点动静没有,韩青岚附在蒋年耳边交代了句话。

蒋年听罢一下怔住了,但对方目光坚定,他只好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少爷,韩三少说您要是没空,他就先回去了,玉公子还在仁善堂等着呢。

韩青岚屏息凝视,蒋年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房里依然没有答话。

程持听到秦思狂的名字不会毫无反应,里面一定有问题。

少年人目光一凛,旋即摆了摆手,蒋年机敏地领会了他的意思,往后退了几步,躲在人背后。

毛笔在掌心转了一圈,韩青岚吁了口气,气息尚未吐完,他抬腿一脚踹开了房门。

他下盘扎实,一脚踢出去,力道十足,带起一股劲风。

若说他这一脚吹起了风,那大门破开的瞬间,大浪伴随一道白光迎面拍来,山呼海啸之势几欲将人淹没。

韩青岚半步不退,身如游鱼一拧,背贴在门后。躲过第一道攻势后,手中毛笔疾速刺出。从闪躲到还击,不过一个刹那。

也就在刹那之间,韩青岚看清了白光的真实面目,那是一把吹毛立断的缅钢刀。持刀之人则是一名比他高大许多的汉子。

郭北辰和秦思狂都是用刀的高手,韩青岚自小受多了锤炼。任对方攻势再盛,他丝毫不慌。

竹笔当然砍不过缅钢刀,正面迎敌绝非上策。但他也不预备以己之短比人之长。缅钢刀刀势凌厉但灵活不足。正所谓一寸短一寸险,韩青岚身法未停,再一拧,眨眼间绕到对方背后,手中的毛笔干脆利落地架在了大汉脖子上。

别动。

韩青岚冷冷吐出两个字。

他并没有见过这张脸,可此人魁梧的身形,仅仅一日,他自是忘不了。

不错,被毛笔抵住咽喉的,正是昨夜戏台下,韩青岚见到的高大男子。

他说别动,那大汉真的没有动。韩青岚这才有闲心四下打量起来,程持并不在房内,他的书桌前倒是坐了一人。

那人身着锦袍,背对大门,正在端详桌上的一张画。适才一场刀光剑影似乎完全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背影纤瘦,韩青岚昨日也见过。毫无疑问,此人是大汉的主子,是程持昨夜交谈之人。

蒋年趴在门口小心翼翼地朝里张望,不敢进来,也不敢言语。

程持何在?

听闻韩青岚的问话,那人终于从书案上抬起头,转过了脸。

那一刻,韩青岚怔住了,浅浅桃红飞快爬上了面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