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一线女法医【九零】 > 第4章 第 4 章

一线女法医【九零】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草莓橘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18:23:08 来源:文学城

酝酿了几日的暴雨倾盆而下,雨点砸在骑楼斑驳的砖墙上,溅起一片水雾,盛律清站在窗边翻看着档案,面上表情多了丝寒气。

“假牙那条线查得怎么样?”

孔祁甩着波鞋上的水珠,喘着粗气道:“人都散出去,附近县市的牙科诊所都查了遍,暂时没有对的上的。”

他说着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叠照片:“这是我们在黑作坊找到的模具,老板说这款便宜,特别受欢迎,行脚商都用蛇皮袋装了往北边捎,光是上半年就买了上万副。

盛律清转身端起保温杯抿了一口,茶叶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医院和失踪人口那边呢?”

“来了十几拨认尸的,人都对不上。”孔祁翻着卷了边的笔记本,“医院的妇科手术记录全部核实了一遍,没发现异常,根据医生的说法,有些特殊情况的病人会选择去省外的大医院手术,死者极有可能是在外地做的手术。”

这样说来便是一无所获。

“盛副队,现在省厅有专家可以做颅骨复原,要不然我们送过去看看。”

说话的是老警员罗建国,国字脸,大鼻头,长得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

见办公室无人说话,继续补充道:“前阵子省厅组织开展了一次专题学习,广江大学的王教授特意分享了颅骨复原技术,去年隔壁长海市的山洞女尸案,就是靠着颅骨复原找到死者身份,我觉得这次案件也可以尝试一下。”

翻看着档案的窦原低头往嘴里扔了颗话梅,酸得眯起眼:“这技术靠谱吗?我怎么记得那案子靠的是死者阿妈认出了女儿后腰的红色胎记呢。”

罗建国没搭理他阴阳怪气的话,“同真人六七分相似,对于这种无头案件能提供直接线索,锁定死者身份。”

“别以为不知道你小子的尿性,六七成?我看顶多就四五成,这点精准度还不如楼下王婆串针线。”窦原噗嗤笑出声,舌尖顶出话梅核,以精准的抛物线运动"叮"地撞上搪瓷痰盂,“顺着目前线索加大力度排查下去,好过走歪门邪道。”

楼下王婆是擦皮鞋的,早些年还兼着干些缝补的活,只是前两年得了青光眼,如今和瞎了没多少区别。

新来的小李刚要开口接话,就被一旁的老陈用保温杯抵住手背,递去一眼神便清楚明白其中用意。

少掺和到中间。

去年余队因公负伤就打了报告调岗,来来回回拉扯几次,年初时领导才勉强点头,不过也只是先让余队先去党校学习,局里由盛副队暂代一切工作。

几乎所有人都清楚领导的用意,等正式调令下来,双方就是走马上任。

这也意味着副队长的位置就空了下来,底下最有机会的便是罗建国和窦原,两人资历相当,工作能力突出,但上头的态度却显得暧昧不明。

参与省厅3.12专案的机会给了罗建国,进修资格则给了窦原,只是临近出发前,一封关于他作风问题的举报信递了上去,最后大案和进修都落到了罗建国头上。

虽然领导一再强调投诉信和罗建国无关,可两人之间的梁子可算是越结越大。

两人齐齐看向盛律清,似乎都在等他一个回答。

“打扰一下,我是来送报告的。”

顾文姝指尖捏着的报告纸簌簌作响,福尔马林气息缠着她发梢:“硅藻实验的匹配结果出来了,死者肺部发现的溺液内的硅藻成分与榆柳河中下游段高度相似。”

南海市地图摊开在桌面,手指沿着榆柳河一路向下,盛律清迅速圈出几个人迹罕至,周遭环境复复杂的地方。

“老林,你带人把发现尸体的特征再多印几份,围绕圈出的几个地方附近的居民仔细询问。”

接到任务的老林点点头,带着一队警员抄起黑色挎包,风风火火出门准备干活,办公室瞬间空下大半。

窦原端着搪瓷缸踱过来,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帝女花,“靓女法医,吃不吃话梅,我女儿买……”

话没说完就被罗建国摔茶缸的声响打断,绣色的茶叶泼在值班表上,他双手撑在桌面,像是只蓄势待发的雄狮:“盛副队,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找到尸源。”

“如今法医给的线索像大海捞针,浪费人力物力不说,造成的社会影响实在太过恶劣,新技术再冒险,也好过让凶手逍遥法外。”

这话看似是担忧,实则步步紧逼,甚至将将所有矛头都转向了顾文姝。

这火终究还是烧到了围观人的身上。

窦原眉骨的旧疤突突跳动,那是追捕水客时被铁丸擦过,留下的伤口:“罗建国,我发现你说话越来越有意思了,没有颅骨复原之前,警察就破不了案了?”

“大家不都是依靠现场线索一点点排查,你现在要全警队上下为了什么狗屁颅骨复原,改变侦查方向。你心里到底是想升职还是想破案,自己清楚,别把人都当成傻子。”

罗建国的国字脸涨成烧鹅色,皱巴巴的笔记本被拍得砰砰作响,枯木似的手掌满是纵横交错的伤疤。

“破案讲究与时俱进。难道警察的眼界要一直停留在十年前?新科技新技术能帮助快速破案,这是事实。我们警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也要提高认知水平。”

丢下一句,还不屑地瞥了眼气得喘着粗气的窦原,面上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

此时站在一旁的顾文姝突然开口道:“我能做颅面复原,准确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

话音落地,满室寂静,这位女法医还是有些嫩,老罗和窦哥之间的斗争只有盛副队可以平息,其余人上去就是炮灰。

果不其然,罗建国马上把火力对准插话的顾文姝,眼中的怀疑和轻视丝毫不加掩饰:“细路女懂个屁!省厅专家都不敢打包票,你空口白牙就是八成。你知道叫做颅骨测量点?知道什么叫颅面软组织厚度吗?”

“对着个小姑娘发脾气,罗建国你是越活越回去了!”窦原猛然起身,带着木椅落地,震得顶上那盆吊兰簌簌落灰。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一旁看似乖巧站着的顾文姝开口道:“连八成的准确率都做不到,那只能证明你口中的专家太废柴,如果只会几个专业名词就出来卖课,建议专家重修解剖学,别出来误人子弟。”

“还有刚才那句话也送给罗警官,做人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提高认知水平,也要提高个人能力。”

原本还暴怒的窦原不禁都要笑出声,顾文姝这一开口就是足以毒死蟑螂的小嘴,他可是见识过,当初嘲讽的对象还是……

盛律清屈着指节敲了敲桌面,锐利的眼神扫过来,如草原的鹰隼:“你确定?”

顾文姝坦荡地直视他的眼睛,丝毫没有退却:“能,92年随江白骨案,我做的颅面复原,误差不到百分之十。”

“你?”罗建国扯着嘴角,一股气音从牙缝挤出,依旧是轻视的语气:“92你才多大?说大话都不怕闪了舌头。”

1895年,德国学者依照巴赫的遗体还原了其生前的样貌,是颅骨复原应用的开端。国内听到这个词还是当初那起轰动全国的坠机事件,只不过当时的技术和学者都是苏联的。真正广为人知的是随江白骨案的侦破,专家和学者才将视线投向这片空白领域。

罗建国对顾文姝所说的话嗤之以鼻,就算是她是案件的参与者,可刘教授也强调了当时各种复杂的背景,单纯事件本身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这些都是学术界相互攻歼的话,被罗建国奉为圭臬且深信不疑。如果后世顾文姝的同事知道罗建国此时的心理活动,估计要嘲笑他半个月。

这位刑侦支队实际掌权者并非因循守旧之辈,早在八十年代末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进修时,他就跟着国外专家接触过颅骨复原技术。

盛律清目光掠过档案袋里刘教授的履历。这位挂着生物力学头衔的教授去年刚因虚报科研经费被约谈,此刻却摇身变成刑事技术专家。

指间的钢笔停住,白炽灯在他鼻梁投下道阴影,看不清楚面上表情。

“盛副,省厅专家都是老教授,经验丰富,而且这些年省厅一直在推动科技在刑侦领域的应用,我们下属县市积极响应号召,也是一桩美谈。”

罗建国这话一出,像是投入干燥草垛的火星子,瞬间将气氛点燃,脾气暴躁的窦原气得脖子的青筋都冒出来了。

“顾法医既然有经验,这件事情就交给她了。”最后盛律清一锤定音,语气没有波澜,眼底却透着警告:“孔祁,你继续协助顾法医。窦原,你先休息会,等老林回来接着他的工作继续摸排。”

罗建国面色一僵,—这安排等于把他架在技术流程之外。正要开口,却见盛律清站起身来:"老罗留下,上次反扒行动还有些口供需要再对一下。"

门关上的刹那,窦原冲顾文姝挤眉弄眼:“走着,哥请你吃龟苓膏。”

龟苓膏自然是没吃成,外头的天像是破了口子,水不要钱地往下倒,食堂打包好午饭,便回了解剖室干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