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婶听闻萧衍给他们拉到合作伙伴,脸上绽放出笑容。
“成,等会我便去找芝兰姐儿。”
也亏得两家都在村尾,没什么人家,即便看到他们来往,估摸着也只以为是租田地的事儿,不会想到其他。
萧衍回到家里,此时萧宸已经在地上拿着树枝找找作画的感觉,以免糟蹋纸。
等到差不多,萧宸这才洗手,将麻纸放到铺垫好的桌上,开始提笔作画。
别说,萧宸的画技确实不错,许是因萧衍的画有些灵感,在个人风格上,或加上仿真立体画法。
如今大多画法以线条为基础,加深或浅淡明暗交界,以达成立体逼真感,而萧衍用的经改进的后世画法,自然看起来比现世普化的画法更能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素描这种,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不就是让人惊叹吗?
萧宸画完,仔细瞅了瞅,还是感觉不太满意。
“大哥,那种黑白画,是如何作出?”
他询问的便是萧衍画的素描神像图。
萧衍也没隐瞒:“这叫素描,是海外他国画法。”
“你要想学的话,首先从静物开始。”
萧衍拿出之前所用的木炭,在纸上随手画了个八边形,随后慢慢画成圆形,加上明暗交界阴影,很快一个非常立体的白色圆球便铺在纸上。
随后又画了苹果、家里的碗、桌子等等,运用到几何体、透视、光影等画法。
“等你将刍甍(古代几何形体)画好,就可以用刍甍到物体转变。”
萧宸惊叹地看着这些‘新知识’,有些迫不及待,可一想到没银子,随之停下。
作画需要纸张,而他们家最大的问题便是没银子!
萧宸耸拉着头,叹息道:“日后再作罢。”
萧衍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非也,有舍才有得。我观你作画颇有心得,何不边作边学?学海无涯,永无止境,莫要虚度光阴。”
“明日起,予赵婶作画三幅,学作刍甍五幅,暂且这般,待日后熟练,再加。”萧·夫子·衍布置作业。
萧宸闻言并没有沮丧,反而有些兴奋,这是时代的不同。
后世一听有作业,哪个不如丧考妣?而现下,能有人愿意传授自己的知识,这是学子的幸运,而且除了教束脩之外,还要去夫子家帮忙做活,逢年过节孝敬,甚至有的学子还要给人养老送终。
如今白得新知识,萧宸岂会不知好歹?
萧宸在学刍甍画法,陈芝兰过来得也很快。
据赵婶说她已然说明,只是陈芝兰却非要同萧衍见一面,才肯谈合伙事宜。
陈芝兰比萧衍还大上三岁,比一般女子生得个头还高一些,性子也非常彪悍。
由于常在外边忙活,晒出微黄的肤色,和现下好白皙肤色的女子不同。
“衍弟,可有好些?”陈芝兰眼睛在萧衍身上打转一圈,特别是那张出色的面容,可以完全看出此人十分好颜色。
可也仅限对事物之美的欣赏,并非有淫/邪之意。
察觉自己注视被发现,陈芝兰并不羞涩,反倒是大大方方打招呼。
萧衍淡笑道:“托芝兰姐的福,小弟已然大好。”
陈芝兰是黄氏娘家那边的十里八亲,以前真要说起来,两人也算有一丁点的堂姐弟关系,可自从黄氏同萧大石和离,他们也扯不上有亲戚关系。
不过为了撇开男女之情,用姐弟之称避嫌而已。
她开门见山道:“我听婶子说这买卖是你所出?可你身子偏弱,由宸弟来作绣图,能否确保绣样品色?”
说白了就是对萧宸的画技不放心,想过来亲眼看看。
萧衍看向萧宸,萧宸立马拿出刚才作的画。
陈芝兰接过画仔细瞅着,里里外外挑剔了一番,犹是不甘:“衍弟身子可还有哪里不适?你叫我一声芝兰姐,就如同我亲弟弟一般。我那还有山参补药……”
珠玉在前,即便萧宸的画确实不差,可与萧衍相比,终是差了一些。
她这是对萧衍来做画师之心依然不死。
所谓的亲姐弟说法,不过是想要更赚钱的法子,由此也能体现她是个十足的商人。
萧宸有些不忿,这个不忿是对陈芝兰。
对于萧衍他是心服口服,可陈芝兰即便识字也不会作画,一个外行人对内行人的作品指指点点,心里哪能没点气?
萧宸也不是傻子,知晓此时不便发作,只是还是有些不满,紧紧抿着唇,忍耐了下来。
萧衍也不着急,又朝萧宸说道:“将你今日所学作的画,同芝兰姐品鉴。”
萧宸今日学的便是圆形体和苹果。
不得不说萧宸确实有天赋,完全是老天追着喂饭。
别人学素描要很久才有其形,他才画了几张就已然找到技巧,明白其中构图技巧和画法。
在图上虽还有些生涩,却依然能看出逼真的形态,用来说服陈芝兰完全能用上。
“此为……林檎?”陈芝兰见识很广。
苹果在这个朝代已然流传进来,又名林檎。
林檎尤其金贵,比寒瓜(西瓜)还要贵上许多,几乎是有市无价,难以买到,一般只有贵族大家才能品尝,多为皇家赏赐,由此可见能有多金贵。
陈芝兰也是在府城才遥遥见过一眼,并未曾品尝。
“确为林檎。”
“家父曾有手札,有幸识得,可惜被烧毁。”萧衍解释自己为何懂得这么多,同时也是为之前给萧宸学素描做找补。
萧父识人广,早些年确实有些书籍,可惜在他们离世后,萧大石嫌占地方,便拿来烧火……
主要还是嫌晦气,不若一纸万金,谁会舍得拿来当柴烧啊?
萧衍打算把自己会的东西推到萧父身上,反正无从证实。至于萧宸,这家伙连记忆都尚未记全,更别说还是少时记忆,离了不知道友多少年,也并布担心会露出马脚。
饶是心中有疑问,任他想破天也想不到他为外来者,更何况原身前世早已离世。
如若说林檎稀罕金贵,赵婶不曾见过,不知道是否逼真,那么碗和桌子这些,她就完全能看明白。
赵婶摸了摸纸张,嘴里发出赞叹:“这碗跟真的一般,若是叫小子瞧到,恐怕都会过来取。”
萧衍谦逊道:“唯手熟尔。”
“小弟天资过人,一点便通。不知芝兰姐可否满意?”
陈芝兰看萧衍态度坚决,心知此事只能如此。
“那便如契书所言,每至月余按账分银。”
说到这里,陈芝兰有些迟疑:“婶子可识字?”
几家合伙做买卖,没有账本可不行。
赵婶也有些为难,她家可没有读书人,若是记小家银子,自然无师自通,只是她都是用自己看得懂的自创‘文字符号’来代替,也只有她才能看得懂,别人看不懂也没用。
她摇摇头,“要不叫衍哥儿做账?”
萧衍:“???”
萧衍给赵婶出主意:“《劝学》有曰: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只有自己学会才属于自己,何况是记账大事?婶子何不叫材哥去学?”
赵婶下意识说道:“这哪成?老二都十四了,怎么还能进学?”
一般启蒙在七八岁到十岁以下,这样方便夫子和家人看看是否合适走科举之路,以免浪费时间和钱财。
十四岁的小伙已经是小大人,等成了婚便是真正的大人,更别说善材已经定亲,启蒙的话这也太晚了,这是非常普遍的当下人观念。
“如何不能?”萧衍反问。
“材哥头脑灵活,善于思变,只是学些算学,这有何难?再者,咱们买卖是往大了走,莫说材哥,便是您和叔,还有木哥与大嫂,乃至小妹都要学。”
“材哥不过是先行一步,回来再教与您罢了,您可莫莫觉得同自己无关。”
赵婶已经惊呆了。
读书这种大事,只有家里有富余的人家,才能咬牙举家供一人读书,像他们这种连房都住不开的穷人,哪里敢想读书识字的事儿?
真是一点都不敢想,一想都要银子!
萧衍继续劝道:“咱们又不是走科举,只是学些算学,这有何难?您是一人进学,受益全家。不瞒您说,我还打算送小弟进学,他天赋过人,若是耽误,这才是糟蹋。”
只是启蒙,不往下读的话,只用交几条肉干和一些粮食,如若再继续读,就需要加些银子,村里的王秀才规定如此,同其他秀才来说,已经少了很多。
赵婶本来还打算想请萧衍和萧宸教他们,可是萧衍连画都推给自己的弟弟,已经说明身子不好,让他教这条路走不通。
萧衍又说了萧宸要考科举,这可不兴耽误人家,想了想一人进学受益全家这点,又想到日后买卖定然会做大,总不能连契书都看不懂被人蒙骗罢?只能狠下心肠同意这个主意。
“那成,我明个便去同王秀才说道说道。这算学难吗?一月可足?”
对于萧衍和萧宸自然是不难,毕竟两人都是天资过人的存在,这点陈芝兰就相当有经验。
“看人罢,材哥头脑聪慧,应当不难。”她勉励道。
“这几日婶子便抓紧做绣活,当月先不分账,等下月,应当可以。”
这个月才开始几日,也就是说到下个月底,两个月的时间专攻算学,应当……可以罢?
陈芝兰回想自己以往学得头昏脑涨的日子,突然有些不确定。
“不若这般,在材哥尚未开学会之前,请宸弟记账可好?每月从公账出一两银子。”
赵婶也没有异议,对于意外之财,萧宸自然欣然同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奸臣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