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围猎后,回纥的使团就跟着宫里的车队回了帝京,使团住在驿馆里。
刚回京第二日,一大早,萧承轩就来了驿馆,约了清离,说是昨晚还没有尽兴,话还没说完,今日要继续聊。
对着萧承轩的性子,清离一向是没有办法的,只得答应,另外她也有些事需要问问萧承轩。
萧承煦则缺席了,萧承睿召了他,默延古拉也去了,估计是谈论政事。
晚上,帝京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萧承轩来驿馆接清离,清离带着华夭坐上了马车。
“阿离,我这次可要带你去个好地方,那里可有个人你可得见见。”
“是个美人儿吧,难道是十殿下的红颜知己。”清离打趣他。
“不是,哎呀,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去了就知道了,我和哥之前经常去的。”萧承轩急急忙忙的撇清关系。
清离听萧承煦之前也去过,来了兴趣,美人儿,她倒要看看。
马车停在了一处酒肆,今日下雨,酒馆里冷冷清清的没个人坐着。
萧承轩,清离还有华夭一进去就有一个美艳的女子迎了上来,如花的容颜,清脆的嗓音“殿下来啦,正赶上我新进了几坛好酒。”
那女子说完又注意到清离,立马走到清离面前,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的打量,“啧啧啧,真是美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标致的美人。”
她看看清离,又看看萧承轩,坏笑道:“殿下真是好福气啊!”还朝着萧承轩挤眉弄眼的。
萧承轩一听误会了,急忙说道:“钟依,怎么还乱点鸳鸯谱呢,这是回纥的公主殿下,也是我之前跟你提起过的阿离。”
叫钟依的女子笑着行礼“原来是公主殿下,钟依放肆了。”
清离看着眼前这个女子,在马车上心中出现的那小小的敌意,化为乌有。
这个女子,给她的感觉并不是有多么漂亮,或者说漂亮并不是她最鲜明的特点,她的身上有着一种肆意的潇洒,清离很喜欢。
“现在是在宫外,不拘那些礼数,叫我阿离就好。”清离笑着看着她。
“姑娘名叫钟依?”
“钟依。一见钟情的钟,余生相依的依。”钟依大方的说道。
倒是有些意思,名字倒是没什么稀奇,她介绍的方式,清离觉得很有趣。
钟依领着萧承轩和清离去了楼上的雅座,为他们上了些酒菜。
“阿离,钟依这里最好的就是酒了,整个帝京,只有她这有这种酒,你尝尝。”
清离尝了一口,入口有些辣喉,回味倒是悠长,清离没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只觉得这酒像钟依给她的感觉一样,让她想到了回纥一望无际的沙漠,天高云淡。
想来萧承煦萧承轩多年在军旅中,觉得那些个果酒花酒滋味浅淡,烈酒入喉,才够滋味。
清离的心思没有多少在这酒上,萧承轩这次单独约她出来显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和萧承轩出来的时候,人都是醉的,萧承轩也喝了不少,她想走走,就打发萧承轩先回去了,华夭陪着她慢慢的走回驿馆。
钟离卖的酒果然厉害,清离饮得太多,走出酒肆的时候都有点儿脚下发虚,像踩在沙漠的积雪上一般。
雨还在下,天空昏沉沉的,远处朦胧地腾起团团淡白的雨雾,将漠漠城郭里的十万参差人家,运河两岸的画桥水阁,全都笼进水雾雨意里。
风吹着雨丝点点拂在清离滚烫的面颊上,顿时觉得清凉舒适。
清离伸出手来接着琉璃丝似的细雨,雨落在手心,有轻啄般的微痒。
远处人家一盏盏的灯,依稀错落地亮起来,那些街市旁的酒楼茶肆,也尽皆明亮起来。而运河上的河船,也挂起一串串红灯笼,照着船上人家做饭的炊烟,袅袅飘散在雨雾之中。
水濛濛的帝京真是好看,就像是一卷画,万家灯火,明灯三千,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这里是天朝的帝京,是普天下最盛大最热闹的都会,这里的繁花似锦让人羡慕,万国来朝,万民钦慕。
可是,清离现在有些讨厌这里了,这里,是他的伤心处,这里,有他的伤心事。
萧承轩真醉也好,装醉也罢,絮絮叨叨的说了萧承煦这些年来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事。
他的年少情深,他的至亲离世,他的挚爱分离,还有他的君主猜忌,欺骗。那些伤痛,离合悲欢,清离觉得自己的心快要碎了。
小的时候,不清楚爱的滋味,不在乎是不是爱,就一往无前的想对他好。
现如今,清离的心里再清楚不过。
她爱她,爱的融入骨血。才会在听到他的痛苦时,感同身受,恨不得以命相抵。
清离到现在才明白,这世上最难解的绳子,就是一个人牵挂另一个人。
她牵挂着萧承煦,怕是这辈子都解不开了。
她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告诉他,她心里有他,只有他。哪怕他现在心里的人不是她,也没关系,她愿意赌这一把,试试看他能不能爱上她。
不过还没等清离说这些事,萧承煦那边出了事。
萧承泰向萧承睿禀报有萧承煦通敌卖国的文书,上面是萧承煦的私章,也查实是萧承煦的笔迹。
萧承睿令人抓来萧承煦,萧承煦不明所以,一直以来忠心耿耿,只要萧承睿一声令下二话不说就出征,绝无二心。萧承睿却如此猜忌他。
萧承睿拿出那封通敌文书,萧承煦告知这封文书是伪造的,有人诬陷他,印鉴在三年前遭至损毁,右下角有个缺角,而这封文书是一年前就写的,请萧承睿拿来自己的战书和书信加以核对自然会明白。
萧承睿令文渊殿少监找来这三年来萧承煦的战报文书,右下角果真有缺角,看来是真的误会萧承煦,可萧承睿想着萧承煦得朝中文武维护又心有不甘,而且还有一件事也一直让他心里不痛快。
御书房昨夜突然走水,虽抢救及时,但还是烧毁严重,而通敌文书就在御书房。
萧承轩想帮哥哥证明清白,一听说起火,立马去查,了解到少监大人曾亲自去文渊殿调出萧承煦三年来的战报文书,萧承睿看了没多久后御书房就烧了,文书战报全都烧毁,唯有通敌文书完好无损。
这些战报文书是可以还萧承煦清白的,可萧承睿只字不提,萧承轩明白这场大火不是意外,萧承睿就是故意想借着此次事件置萧承煦于死地。
萧承煦想着萧承睿已经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接下来会怎么做,结果却接到自己明日午时被押往死牢等候发落的圣旨。
萧承轩闻讯冲动叫来三啸营主帅前来商讨明日劫囚之事,这可等同于谋逆,萧承睿正好借这个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那么也算坐实了萧承煦叛国之罪。
清离听说了这件事,她急忙找到萧承轩,劝他不要轻举妄动。自己一定会找到证据证明萧承煦的清白。
萧承轩相信清离,但怕清离低估了萧承睿的老谋深算,他根本就不听劝,为了救萧承煦宁可被安上谋逆的罪名。
清离见拦他不下,只能自己去找,她找了默延古拉帮忙,又吩咐华夭,不择手段找到萧承煦的印鉴,只能私下做。
正值焦灼之时,清离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从头想萧承轩跟她提起过的萧承煦的事,突然之间,她想到当时萧承轩跟她说过,萧承煦因为贺兰茗玉的关系,府里有一个雍临的孺人。她想,也许这破局的关键就在这孺人身上。
清离对这孺人上心说来有些难为情,她原本以为萧承煦没有娶妻,没想到还有个孺人,当时就多留心了一些。
清离跟萧承轩说了自己的计划,萧承轩说有个难处,这个孺人是个哑女,不能说话,而且女子也是不能出现在议政的大殿上的。
萧承轩避嫌不能带她去,清离就更不能,她回纥公主的身份,如果堂而皇之的为萧承煦奔走,只会让萧承睿更加忌惮。
清离想到了贺兰茗玉,如今她有孕在身,深得宠爱,让她带着那孺人上朝,她若是帮忙去找贺兰芸琪,皇后娘娘自然能帮忙安排。
清离去找了贺兰茗玉,晚宴上匆匆一眼,她当时全神贯注看着萧承煦,根本没在意她,如今不同,知道了她和萧承煦的旧事,清离很想知道这个女子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萧承煦倾心不说,还念念不忘。
不过,清离有些失望,贺兰茗玉的容貌自然是出挑的,可美人这么多,清离不相信萧承煦是个只看容貌的人。
不过清离来不及细想,救萧承煦才是要紧的,她跟贺兰茗玉说明了来意。
贺兰茗玉回绝了她,清离觉得很是不解,也很是气愤。
听萧承轩说,她和萧承煦也是真心相爱过的,她进宫之后,萧承煦更是多次出手相帮。怎么如今,萧承煦生死关头,她却不愿意救他。
清离没有办法,只好回去再想对策。可是,除此之外,她没有别的办法了。清离心中生出一计,她有些纠结,但是她别无选择。
“华夭,你去做一件事,要隐蔽,毫无痕迹。”
朝堂上,萧承礼替萧承煦说话,若是将萧承煦打入死牢会动摇军心,给敌国可乘之机。贤妃娘娘贺兰茗玉突然闯入大殿之中,她拉着燕王的一个孺人,说是家乡的好友,如今燕王犯下大罪,她请求陛下开恩,能准许这个孺人和萧承煦和离,还拿着婚书。
萧承睿震怒要把她们赶出朝堂,他虽然宠爱贺兰茗玉,但是她此举也太恃宠而骄。萧承礼阻拦,或许他找到萧承煦受屈含冤的证据。萧承礼令二人拿来婚书,上面的印鉴可以证明萧承煦是清白的。
萧承礼指出萧承煦是被人陷害蒙冤的,婚书上的印鉴就是证据,那封通敌文书是伪造的,请萧承睿彻查此案,不要寒了众将士的心。迫于舆论压力,萧承睿宣布通敌一案尚存疑点,等彻查清楚再行处置。
事后萧承睿反应过来,满朝文武都在为萧承煦说话,他是两面不讨好,更觉得气愤。
清离知道就算证明萧承煦是清白的,萧承睿也不打算放过萧承煦。
清离突然想到素秋曾经说过萧承睿曾对沐王妃发过毒誓会维护萧承煦和萧承轩二人,恐怕萧承睿早就忘记,看来得提醒萧承睿这件事。
宫里出了见大事,贵妃娘娘贺兰绾音看见了沐王妃的鬼魂。
萧承睿闻讯前来看望,绾音颤抖着提起看到那个吊死鬼,吐着长长的舌头,好像是当年的沐王妃,萧承睿听了愣住了。
其实这装神弄鬼是清离和萧承轩做的,相信沐王妃的鬼魂现身之事很快传到萧承睿的耳朵里,但愿萧承睿相信沐王妃显灵,记起当年的誓言可以放过萧承煦。
萧承睿昨儿一夜都睡得不安稳,绾音更是害怕极了,甚至还听到皇太子启恒的哭声,鞋袜都不穿就这样从寝殿跑了出去,都有些精神失常了,事后一直高烧不退。
因通敌一案证据不足,萧承睿只得下令赦萧承煦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