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37章 38(修)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37章 38(修)

作者:写离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19 16:23:26 来源:文学城

他侄儿的诗词采华丽,可谓云霞满纸,好处一目了然,而蔺七郎的那首则不然,乍看之下平平无奇,连他也是读了两遍方才咂摸出味道。

而像他这样懂门道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不过是人云亦云,只需略加引导,即便不能让长史改判,至少也能在这扬州城里为侄子造造势。

这么想着,他的脚步便是一顿,招来管事,轻声吩咐了几句,然后转头对偷偷揩眼泪的侄子道:“我们也去听听。”

张十八郎心里不服气,正想听听旁人怎么说,求之不得地点点头。

叔侄俩混进人群里,待那书生将三张卷子上的诗都念完,忽然有人用不高不低地声音道:“我看这榜首不过如此嘛!”

说话之人正是张家管事,他一身绮罗,头戴纱帽,穿得比一般平民光鲜许多,加上身形肥硕,派头十足,颇能唬人。

周围人不知他底细,都半信半疑地等他下文:“这话怎么说?”

张家管事环顾四周,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轻蔑不屑的笑意,仿佛在讥笑他们连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都不懂。

“这首五绝单也还行,但是与第二名的那首排律相比,就像是初入门径的童子习作,两首诗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其实方才那几张卷子贴出来,便有不少人犯嘀咕,只不过不敢当那出头椽子,生怕说错了贻笑大方。

眼下见有人起了个头,那些人纷纷“英雄所见略同”起来。

“我就说呢,诗题是美人,怎么从头到尾连个美人的影子都没有……”

“听说那张家小孩生得丑陋,莫非是因为相貌的缘故?”

“蔺七郎神童以前的诗我读过,还是有些佳句的,如今一看,莫非那些诗都是找人捉刀替笔的?”

“天下所谓神童概莫如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那也不尽然,那张家小童倒是神童不虚……”

“造化生人总不能万全,生得那副尊容,便是叫我当神童我也不乐意……”

……

三人成虎,众人一通七嘴八舌的议论,“蔺七郎虚有其表,獠童因貌丑而屈居第二”几乎成了定论,即便有零星几个不同的声音,也因底气不足而无人在意。

毕竟接受一个奇丑无比的神童更容易些。

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人笑道:“这么一首格调全无的诗,也有人捧上天去?”却是个清脆的童声。

潜藏在人群中的张二郎瞳孔一缩,忍不住道:“哪里来的小儿,无端口出狂言?”

众人向他望去,只见他锦衣华服,身边又站着一个容貌丑陋的童子,不免小声猜测:“莫非那是张家人?”

张二郎一时冲动,眼下后悔也来不及,冲周围人团团作揖:“舍侄虽愚钝,却也不能由人毫无缘由地诋毁。”

那大言不惭的小孩从人群中挤出来,却是个披金戴银的俊美小郎君,生得粉面朱唇,一双眼睛灵秀得过分,让人想起志怪传奇里的妖精。

他莞尔一笑,众人便觉一阵春风拂面。

那小童踮脚指指字最多的卷子:“小子姓贾,排行第九,这是我的卷子,眼下我有资格说话了么?”

张二郎一张脸涨得通红,不知这姓贾的竖子为何要掺上一脚。

贾九郎也不管他脸色难看,接着道:“令侄这首诗,乍一看花团锦簇,其实底子里直叙其事,不过是将一个美人从头写到脚,若是以美人来比,这首诗便是个毫无韵致的木头美人,再给她穿金戴银也是徒有其表,何况还一股齐梁宫体诗的靡艳脂粉气,若不知这诗是令侄所作,我还以为是前朝哪个好色昏君的手笔呢!”

众人不由哄笑,再看那首排律,似乎确有那么一点冶艳的调调。

张十八郎再也崩不住了,说他诗写得差不算,竟还怀疑他是天生淫棍,不由跳着脚道:“竖子!你又有什么好了!”

贾九郎一撩眼皮笑道:“我自然是不如贤弟多矣,虚长贤弟几年,论风月却是远远不及,惭愧,惭愧。”

众人听这小童牙尖嘴利,句句话含沙射影,又是一阵哄笑。

张十八郎哪里受过这样的屈辱,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贾九郎这才笑道:“贤弟莫哭,我说笑呢,你才八岁,自是不懂这些,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罢了,只是那挑葫芦的眼光不怎么样。”

有人问道:“这榜首诗却是高明在何处?”

贾九郎收了玩世不恭的笑,正色道:“此诗单论诗心便高出我等一大截。屈子以美人喻君子,此诗反其道而行之,以君子先贤为美人,是比兴之体,比起直叙,愈见婉转低回。

“首二句写山月,一静一动,对句工巧而不见板滞,第三句弥见深静,一个“苦”字写尽孤清,最后一句“广陵”二字既用嵇中散之典,又指扬州,是谓我广陵多高士。全诗无一字写美人,却写尽了美人,无锦绣丽句,却有清幽淡远之风调。

“在下输得心服口服,对蔺公子惟有叹服,有的人却连输在哪里都不知道,犹自敝帚自珍,呵呵。”这话说的仿佛是张十八郎,看的却是他二叔。

这番话说完,众人纷纷“恍然大悟”,再读那首五绝,便都品出个中深意来,纷纷道:

“方才我便觉得此诗颇有风致,只是他们众口一词,说出来无人信罢了……”

“那蔺神童何尝写不出风采鸾章?返璞归真方才显出本事……”

张二郎脸色涨得发紫,听着这些话犹如芒刺在背,片刻也待不下去,拉着抽抽嗒嗒的侄子落荒而逃。

蔺知柔在家里莫名地打了好几个喷嚏,不知道因为某个人的一番高论,她这个神童已经快被吹上天了。

贾九郎向来口无遮拦,甚少瞻前顾后,在他的一众兄弟中也算一枝独秀的奇葩。

他说那番话倒也不全是因了与蔺家小儿有二面之缘,只是见不得有人为捧那丑孩子故意引导众人颠倒黑白。

他这张嘴就像鞘中的名刀,时不时要出来亮一亮,不然便觉对不起老天爷的厚赏。

便是他不认识蔺七郎,也要出来打抱不平的。

说完这番话,贾九郎笑着向众人一揖,虽然身高不足五尺,竟有种玉树临风的姿态。

贾九郎挤出人群,发现贾家的老管事袖着手站在几步开外,铁青着脸,鼻孔微张,腮边肉直要挂到两肩。

见他出来,老管家压低声音道:“谁叫你胡言乱语的?郎君的吩咐你忘了?”

贾九郎满不在乎地笑笑:“这不是为你家小郎君造造声势么?如今全扬州都知道**县有个贾神童了。”

管事压抑着怒气:“你小子敢捣鬼,待我回去禀告郎君……”

这一套对别的小孩或许管用,但这个小孩自幼无法无天,从未真正怕过谁,眼下更是有恃无恐:“管事尽管去,横竖看管不力的是你老,看看你家郎君是罚你还是罚我。”

老管事叫他噎得差点背过气去,自言自语似地小声咒骂:“兀那小狗奴,多管闲事,且给我等着,日后有你好看……”

“贾九郎”耳力甚佳,听得一清二楚,不过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压根没打心上过。反正贾家人还指着他替那傻小子上京考省试,一时也奈何他不得。

他一边在管事和几个仆役的簇拥下向贾家的马车走去,一边往四下里张望,寻找蔺七郎的身影。

他今日到得早,看到了赵四郎和一个鬓发斑白的老翁,却不见蔺七郎前来,不禁纳闷,可惜隔着稠密的人群没来得及上前搭话,不过一眨眼的功夫,那两人已经不见了。

他心中微有遗憾,毕竟身在异乡,难得遇到个年岁相仿又投缘的人。转念一想,好在他也过了覆试,到时候回京路上有他同行,正可解解旅途烦闷。

这么一想,顿时又觉畅怀,笑意便从他眉梢眼角渗了出来,连带着看贾家那些恶奴也没那么讨人嫌了。

……

赵老翁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不省心的外孙女叫过去。

蔺知柔来到外祖父院子,见赵老翁脸带愠怒,心下已有计较,若无其事地行了礼,带着点忐忑问道:“外翁,可是外孙女考得不好?”

赵老翁打量了外孙女两眼,怎么看都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女娃,难不成是他想太多了?

他收敛了怒容,语气中仍带了几分气恼:“你考了榜首。”

蔺知柔诧异道:“当真?”这惊讶倒不是装出来的,她预料自己在前列,却没想过会得榜首,毕竟她只正经学了两个月,单一个张十八郎水平就在她之上,更何况还有其他卧虎藏龙之辈。

“第二和第三是谁?”她又问道。

赵老翁回忆了一会儿道:“第二是吴县张家的小公子,第三是个姓贾的小子。”

张十八郎位居前三在她意料之中,那一句真九句假的贾九郎倒是有些出人意表。

赵老翁道:“如今满城里都在说这事,树大招风,早同你说了凡事须得小心仔细,你怎么把我的话全当了耳旁风?考试的时候也不知留点余地,如今一考考了个榜首,这摊子要怎么收拾?”

蔺知柔故作惊讶:“外翁,外孙女只读了两个月书,拼尽全力还唯恐力有不逮呢,哪里敢留什么余地?连陈家的鸿儒都说外孙女要落榜呢。”

赵老翁想起自己先前听信陈家塾师那番鬼话,不禁带了点赧色,心道那钱都白送了,转念一想,姓陈的一世精明,没想到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又有种莫名的快意。

他点点头:“已经到了这个田地,多说也无益,外翁也不责怪你了,往后还得加倍小心,尤其是去了京城,更要见机行事,千万不能让……那事败露,叫人知道了可是杀头的罪!”

蔺知柔恭顺应是,可脸上却殊无惧意,赵老翁这是在唬他,本朝不搞严刑峻法那一套,进士冒籍舞弊也就是三年不得再考,虽说没有女子冒充男子考科举被揪出来的先例,但是想来罪不至死。

赵老翁见她并未露出畏惧之色,只觉胸中堵着一口气,不由皱起了眉:“省试可千万别再出漏子了!”

蔺知柔道:“外翁且放宽心,外孙女这回不过是碰巧,参加省试的少说也有几百人,不知多少神童,外孙女便是卯足劲也摸不到榜尾。”

赵老翁一想也是,要是考试那么容易,天下便没有那么多苦读一辈子考不上进士的白头举子了。这回想来是恰好蒙对了试官的心思,又有他舍财疏通,因而才给了她一个榜首。

如此一来,似乎又是他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38(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