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112章 112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112章 112

作者:写离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21 15:12:31 来源:文学城

翌日,蔺知柔便从杂端曹仲侔处取得了程期。

本朝官员出差或赴任,沿途食宿、马匹都由驿馆供给,不过程期限制得很严格,陆程每日约七十里,舟程分急缓顺逆,三十里至一百五十里不等,总之马不停蹄,没有留出丁点游山玩水的时间。

因她即将启程,柳云卿和曹仲侔不再给她安排别的事务,她每日准时离开御史台,回去又没有多少行李可收拾,倒比平日还悠闲。

她在京中没有多少友人,只两个师兄弟、弘文馆的同窗,并几个谈得来的进士科同年,她只是去江南巡按,并非外任,不想兴师动众,于是婉拒了几个同年替她践行的好意,只约了师兄弟一叙。

临行前一日,曹仲侔特地让她提前半个时辰离开御史台,蔺知柔谢了他这些时日的照顾,便要去向柳云卿辞行。

曹仲侔却道:“台长今日微恙,告了假,在府中歇息。你若要辞行,可以登门拜访。”

蔺知柔微一迟疑,便道:“既然台长抱恙,下官便不去打扰了,有劳端公替下官转达一声,请台长保重。”

曹仲侔神情有些复杂,终究点了点头,并未多说什么。

蔺知柔牵着马出了御史台的大门,正打算上马回住处,冷不防一人快步走上前来,拦在马前,向她行礼:“敢问官人可是蔺侍御?”

来人穿着绫罗短衣,一副富家豪奴装束,但是目光炯炯,身形笔挺,粗壮的脖颈上青筋隐现,一手按着腰间的刀柄——这是禁军侍卫的习惯动作。

这人显然对她的身份十拿九稳,那一问不过是形式,否认无济于事。

蔺知柔抓紧马缰,警觉道:“有何贵干?”

来人道:“仆奉主人之命,请蔺侍御前去福安寺一叙。”

福安寺算不得什么名蓝大刹,在长安的佛寺中排不上号,不过香火也算旺,并非偏僻隐蔽之处。

她心里绷紧的弦顿时一松,至少不是兰陵长公主府的人——若是长公主要对她做点什么,即便不让人把她带回府上处置,也不会挑人来人往的佛寺下手。

可不是长公主,又会是谁?

府上有资格养侍卫的,数来数去就那么几家。

蔺知柔心如电转,迅速把那几家人盘算了一遍,算来算去,和她有仇的除了长公主府便是贵妃母子。

不过她早已经离开东宫、离开韩渡,当年那些龃龉只是陈年旧事,贵妃一党正因为韩渡回京的事焦头烂额,自顾且不暇,哪里有闲心来寻她的麻烦。

何况她是众所周知的柳相党,贵妃和二皇子即便想动她也要掂量掂量值不值当。

蔺知柔心中稍定,不动声色问道:“不知府上是哪一位贵人?”

那侍卫眼神有些躲闪:“此处人多耳杂,说话不便,还请蔺侍御跟仆走一趟,见到主人自然知晓。”

他又道:“请蔺侍御放心,主人只是仰慕侍御才名,有意结交。”

王孙公子有意结交,自会请她去府中赴宴赴诗会,约在寺庙里,倒像大家闺秀私会情郎的戏码……

想到此处,她心里有了大致的猜测,只不知对方是谁。

即便她没有秘密,这种事也要避忌,省得惹一身麻烦。

她想了想道:“有劳转告府上,在下明日便要启程离京,今日有几位友人设宴践行,不得已只能辜负尊主人盛情,待在下回京,一定登门请罪。”

说着便要翻身上马。

那侍卫似是不曾料到她会拒绝,愣怔了一下,随即上前一步拦住马头:“主人千叮万嘱,务必将蔺侍御请到,若是侍御推拒,小人难以复命,万望侍御体谅。”

话音未落,街巷中便有几个穿皂罗短衣的高大男子围拢上来,看身形都与那豪奴相类,另有一个车夫牵着马,拖着一辆青帷车走来,车是普通的车,马却是雄健的战马——显然也是一伙的。

那侍卫掀开扯帷:“请蔺侍御登车。”

蔺知柔不由苦笑,看来他们一早打的便是先礼后兵的主意,那位“贵人”显然是个蛮不讲理的主。

既然没得选,她也只能道:“那便却之不恭了。”将马缰交给那侍卫,一矮身,进了车厢。

福安寺离御史台只隔了两坊之地,一行人也不管惊扰行人,策马疾奔,不过片刻便到了。

蔺知柔在寺庙门前下车,跟着那侍卫进了佛寺。

寺庙里有香客来来往往,那位贵人大约是为了掩人耳目,并没有高调地清场。

侍卫一路警惕地四下观望,小心翼翼地把蔺知柔带到一处偏僻的禅院,在门上轻扣了三声,便有一个青衣婢女来开锁,看见蔺知柔,先红了脸,掩口窃笑了一会儿,这才把她迎进院子里,那侍卫便守在院门外望风。

这架势活脱脱就是戏文里大家闺秀私会情郎的桥段,蔺知柔无可奈何,只盼着别是哪位已成婚的公主或宗室。

侍女把她引到禅房门口:“郎君有请,主人在里面等着呢。”说着便要褰帘。

隔着稀疏的竹帘,蔺知柔隐约看见一个着红衣、梳着双鬟髻的娇小身影。

她停住脚步,隔着帘子作个揖:“蔺某见过贵主,男女有别,恐怕不宜叨扰。”

帘子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红衣的身影站起来,一边说一边走:“蔺侍御诗文风流飘逸,没想到为人这样迂腐,像个酸儒。罢了,你不肯进来,我便出来见你。”

话音甫落,少女褰帘而出,屏退了侍女,笑意盈盈对蔺知柔道:“蔺郎可还认得我?”

饶是蔺知柔有所准备,也吃了一惊,她万万没想到,强行将她带来这里私会的,竟然是贵妃所出的四公主。

事已至此,她也只好行礼:“蔺某拜见四公主。”

少女惊讶地睁大眼:“你真的认得我呀!”

蔺知柔道:“蔺某昔年入宫,曾有幸得见公主天颜。”

当年她随韩渡入宫,这位骄纵的公主还只是个孩童,女大十八变,几年过去,她的样貌自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四公主唇下偏左的地方有一颗小痣,蔺知柔留下了印象,方才一眼便认了出来。

四公主双颊飞红,眼睛发亮,流露出小女儿的娇态:“只要是见过一次的人,你都记得么?”

若是蔺知柔有攀龙附凤之心,就该知情识趣地顺杆爬,哄她说不记得别人只记得她,顺便夸她生得闭月羞花。

然而蔺知柔全然没有这份心思,只一心盘算着怎么摆脱麻烦,于是点点头:“大抵如是。”

四公主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撅了撅嘴:“难怪人家都说蔺状头过目不忘。”

蔺知柔不咸不淡道:“公主谬赞。”

千娇万宠长大的公主不怎么擅长察言观色,但蔺知柔的态度实在冷淡,四公主习惯了众星捧月,觉出了对方的不情愿。

然而这不情愿只是增添了他的吸引力,先前四公主只当他是寄托少女心事的仰慕对象,像是被浓雾笼着,这会儿却异常清晰和生动。

一见倾心不外如是。

四公主暗暗认定了这便是她的驸马,苦恼着怎么才能说服母亲和兄长——阿耶宠爱她,对蔺遥的诗文赞赏有加,一定会依着她的。

至于蔺遥的态度,则全然不在她的考虑之内,她是天子最宠爱的女儿,高高在上的金枝玉叶,蔺遥这样的出身能得她青眼,还有什么不如意的?

蔺知柔对这少女骄纵蛮横的作派记忆犹新,虽也不至于记恨一个孩童,但也生不出什么好感,只想尽快离开,便道:“不知公主召见在下有何赐教?”

四公主道:“我读了你的诗文,觉着不错,今日难得有机会出宫,便想亲眼瞧瞧,写出这些锦绣文章的人是不是当真有别人夸的那样好。”

她顿了顿,俏皮地歪了歪头:“你猜我怎么想?”

蔺知柔垂下眼帘不去看她:“蔺某不敢妄加揣测。”

四公主踢了踢阑干,丝毫不在意蹭坏鞋头上缀的大颗东珠,埋怨道:“你这人好生无趣。”

“公主此言不虚。”蔺知柔道。

四公主话锋一转:“不过我就喜欢你这一本正经、装模作样的作派。你和传闻不太一样,比传闻的还有意思。”

话都让她说了,蔺知柔只能不搭腔。

四公主又道:“我还有半年才能出宫建府,不能时常出宫见你,这一回还是瞒着我母妃悄悄溜出来的,你什么时候去东内?我扮成黄门来见你。”

“承蒙公主器重,不过蔺某明日便要赴江南巡按,只能辜负公主好意。”

“啊?你要走?”四公主吃惊道,“你不是才进御史台么?怎么就要出外巡按?”

蔺知柔不想和她讨论公务上的事,四公主也不管她,自说自话:“就说御史台那种地方不适合你,当校书郎多清闲……”

“这样吧,”她脸上红晕渐深,“我去同阿耶求求情,把你调去秘书省,过一两年进翰林院……”

“多谢公主美意,”蔺知柔冷冷道,“蔺某在御史台很好,且委任官员事关国体,不可儿戏……”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四公主忙打断他,“你别生气,我知道你不想惹人非议……不过一年半载,我……”

她有些羞赧:“我等你就是了。”

蔺知柔揉了揉额角,虽然尴尬,但这种事还是快刀斩乱麻为好。

“公主恐怕误会了,蔺某出身微贱,不敢对公主生出半点不敬之心。”她直截了当地说道。

四公主怔了怔:“你的出身虽然贫寒了些,但你父亲也是进士科出身……”

随即她意识到什么出身微贱不过是托辞,蔺遥这分明是不待见她。

可是怎么会有人不待见她?她十几年的人生中从未出现过这种问题,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讨好她、攀附她,那些世家子眼高于顶就算了,怎么一个寒门出身的低品官竟会拒绝她?

她沉下脸来:“是因为平康坊那个顾姓妓子么?”

不等蔺知柔说话,她立即道:“我可不信你会为了她放弃尚主的机会,你已经有十多日没去找过她了。”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些许得意:“你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我。”

那个顾双月根本不算什么,她有一回借着王府设宴的机会,怂恿兄长把那所谓的美人召来侍酒,悄悄观察了她许久,不过是个庸脂俗粉,也就是嗓子生得好些,琵琶弹得不错,没有半点配得上蔺遥的地方。

她不信蔺遥这样的人会对一个人尽可夫的妓子痴心一片。

蔺知柔当初借顾双月当幌子,经营风流才子的名声,但是她生怕把顾双月牵扯进是是非非里,自从进了御史台便没有再去平康坊找过她。

四公主这么说,她也没有出言反驳,只是道:“公主若没有别的吩咐,蔺某便告退了。”

四公主跺跺脚:“不许走!我还没准许你走呢!”

蔺知柔道了声“遵命”,便像柱子似地杵在原地,也不说话。

正僵持着,方才引路的侍女急步走来,附耳对四公主说了句什么。

四公主脸色微变,对蔺知柔道:“今日且放你一回,不过你可记住,巡按这一年,你可不能在江南娶妻!”

蔺知柔差点被她逗笑。

四公主不依不饶:“也不可以流连秦楼楚馆,不然要你好看!”

蔺知柔实在不想理会她,行了礼便退了出去。

出得福安寺,她抬头看了看天色,这么一耽搁,和师兄弟约好的时辰已经快到了,她去左近的车马坊赁了马,向平康坊赶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2章 11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