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一路逆风 > 黄颜:《一路逆风》代后记

一路逆风 黄颜:《一路逆风》代后记

作者:艾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3:22:50 来源:转码展示1

《一路逆风》的故事写完了,但很多人觉得意犹未尽。xiashucom

有的是因为跟读了这么久,已经习惯于每天追一集故事,现在突然一下结束了,感觉生活里好像少了点什么一样,因此意犹未尽,这个“意”,是想看故事的“意”。

但有的则是因为有很多疑问没得到回答,于是大为不满,指责作者结尾匆忙,说连“匿名性”(疑为匿名信)是谁写的都没告诉读者呢。这个“意”,是想知道答案的“意”。

等着作者解答所有疑问的读者,肯定是艾园的新人,那些长期在艾园跟读的人,老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艾米写的故事,是现实生活里的故事,而现实生活当中,总是有很多问题永远也搞不清楚的,比如《三人行》里安洁流产掉的那个孩子,到底是谁的;又比如《一路逆风》里丁乙的hpv,到底是从哪里传染上的;当然还有那封匿名信,到底是谁写的。

我们有些读者习惯于看那种由作者创作出来的小说,在那样的小说里,世界是终极可知的,一切的事情,都有个来龙去脉,而作者就如上帝,知道一切问题的答案。不管作者把你的胃口吊多高,最终都会用某种方法告诉你答案。如果作者不告诉,读者可以要求作者告诉,甚至要求作者改写某个人物的命运。

我写《几个人的平凡事》的时候,就有人要求我写写周宁的心理活动,我回答说“我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于是那人很不高兴,说“你连周宁的心理活动都不知道,那你还写什么小说呢?”

《山楂树之恋》出版之后,也有很多人要求艾米写写老三的心理活动,艾米当然不会写,因为她不知道老三有什么心理活动,顶多只能参照老三的日记和信件做些解读。于是有读者按捺不住了,自己动手写起老三的心理活动来,说老三当时就是这样这样想的。

据说人类的特点之一就是排斥“未知”和“不确定”,追求“已知”和“确定”。人类总是在试图将“未知”变成“已知”,将“不确定”变成“确定”。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之中,人类不断掌握新知识,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推动世界的前进。

但人类对“未知”和“不确定”的惧怕又使人类背上很沉重的包袱,并犯下很多错误。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难就难在那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我们很多人出门旅游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事先就定好了下榻的饭店,那么心里就比较安定,下飞机直奔下榻旅店就行了,每天出去游览,晚上有旅店可回,也觉得很安心。如果深更半夜达到一个新城市,还没找下落脚的地方,心里就会比较恐慌。

据说现代人最怕的是失业,只有那些最富冒险精神的人,才会欢迎不断失业,不断找工作的前景。如果给人们两种选择,一种是工资低点,但保证一辈子不会炒掉你,另一种工资比较高,但随时有炒掉你的可能,我想多数人都会选那个一辈子不会被炒掉的工作。

具体到婚姻也是如此,不管是不是公开追求白头到老,至少更喜欢听到一句“我会爱你一辈子”,而不愿意听到“我们迟早是要离婚的”,虽然前者的可能性要大大低于后者。

有科学家曾做过研究,发现人们的幸福感是随着对生活和前途的“确定性”增加的,如果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有把握,觉得自己能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幸福感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如果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把握,不知道能干多久,不知道哪天就会离婚,幸福感就会大大降低。

为了做到对工作和生活“有把握”,人们就需要尽量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未知”因素。比如自己就职的公司到底能办多久,会不会中途倒台,会不会中途裁员,不知道这些信息,人们就会惶惶不可终日,担心突然有一天,自己就失业了,房子供不起了,家人养不起了,生活无着落了,那该是多么可怕。

对于婚姻也是如此,配偶到底是不是还爱自己,能爱多久,会不会移情别恋,会不会离婚,出轨了没有,都是大家关心的事情。如果有什么办法能够提前知道配偶到底能爱多久,婚姻到底能维持多久,大家都会觉得心里放下一个重担。只可惜这事很难预知,不论配偶下多少保证,也不能让我们完全安心。

《一路逆风》探讨了人们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未知”和“不确定”的。

我们看到,当客观条件还不足以解释某个未知现象的时候,人们仍然想要解释,往往会搜寻自己头脑里的知识库,尽量找出一个解释,变“未知”为“已知”。

比如满家岭人关于神器的解说,虽然神器的作用是未知的,但满家岭人硬是替神器找出了作用:不用就会掉崖下去,就生不出儿子,就会倒霉。

满大夫收到匿名信,信里指控的东西是否属实,对他来说是一个“未知”。怀揣着这样一个“未知”,他当然是很痛苦的,他急于变“未知”为“已知”,于是他去找从前的女友对证,当他听前女友说没有hpv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案子解决了,是丁乙从几个外国教授那里弄来的。他认为自己有证据,而证据就是那封匿名信。按照他的推理,如果丁乙没那事,人家会瞎说吗?怎么没人说他?

丁乙也有很多的“未知”和“不确定”需要对付:丈夫跟小温到底有没有一手?hpv到底是不是从丈夫那里传来的?韩国人到底有没有把她的病情透露出去?匿名信到底是谁写的?

我们看到,丁乙处理“未知”和“不确定”的方式,就比满大夫强很多。她也不喜欢“未知”和“不确定”,所以她想尽一切办法调查那些“未知”。但她明白关键一点:在她有确凿证据证明某个人“有罪”之前,她必须假定他是无罪的。在证明丈夫出轨之前,她得假定他没出轨,并在此基础上与他过正常日子,不能仅仅因为有所怀疑就认为丈夫的确已经出轨,并因此闹离婚。

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未知”和“不确定”。有些“未知”和“不确定”因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远,我们不会很在乎,比如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哪些星球符合人类生存的条件?等等。

但有些“未知”和“不确定”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不在乎都不行。

那时,我们就要警告自己:“不要犯满家岭老人的错误,不要看到一前一后发生的两件事,就想当然地认为其间必有因果关系。”

我们还需要警告自己:不要犯满大夫的错误,在没有确凿证据(只有匿名信)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假设配偶已经出了轨。

如何livewithuncertaintyandunknown(直译:如何带着不确定和未知一起生活;意译: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不确定和未知),很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心理素质。

而我们要走的第一步,是承认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和未知,有些“未知”一辈子都不会变成“有知”,有些秘密最终都只能是秘密,有些悬案在我们有生之年破不了案。只有承认这一点,并认识到人是可以livewithuncertaintyandunknowns,才有可能静下心来,研究未知,并用科学的方法解答未知。

最后想说说这个故事的题目。

开篇之前,艾米曾向大家征求故事题目,但由于不能全盘透露故事情节,大家不可能知道究竟什么题目最好。艾米为了让大家早日看到故事,用《一路逆风》做暂名开始了码字。

现在六十八集全部写完,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一路逆风》是最好的题目。

这个故事里,不同的人物遭遇了不同的逆风,这些逆风,有的是不知不觉中向人物吹来的,等到发现已经太晚,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损失;还有的逆风,并非故意吹向故事人物,但人物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与风不同的方向,于是成了逆风。不仅如此,同一风向的风,对你来说是逆风,但对其他人来说,也许就是顺风了。

“一路逆风”只界定了故事的背景,但没有限定人物的言行,使得故事可以自由发展,既可以写逆风而进,也可以写逆风而退,既可以写给人制造逆风,也可以写被人制造逆风,是个好题目。

最后祝贺艾米又完成一部大作,并翘首期待新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