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一览恩仇 > 第119章 第一一八章 鹰愁涧

一览恩仇 第119章 第一一八章 鹰愁涧

作者:慕贤容众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09 20:17:43 来源:文学城

余何意确实并不着急,这一切从他早起时的表现就显而易见,先点破了陈不谢在他面前幼稚的虚伪表演,又叫了一桌子铺张浪费,堪称奢靡的早膳,出城时虽然不慢,但实际迁就着陈不谢的内力轻功来前进,已经算是很慢。

这一切的行径都不寻常,余何意显然是刻意耽延功夫。

余何意不急,陈不谢却要急死了。

他再次发出长啸,啸声回荡山野之间,两人又等了盏茶功夫,不见人来。

陈不谢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呢?”随即,他转头看向余何意,有些不知接下来将要怎办的意思,余何意略一思忖,说道:“你一向不知道他藏身在哪?”

陈不谢秉着一张茫然的脸,摇了摇头,余何意又问道:“那你每次见他时,他都从哪几个方位过来?”

余何意明白,像藤长老这样老谋深算之人,必然也会料在人先,像那种每次都从一个地方出现,被人察觉存身之处的低级马脚,他是不会,也不应当犯的。

而他每次前来的路线不同,时日一久,这附近的土地上都会留下他的足迹踪影,风吹雨打日晒,花草茂茂生长,这些被留下的足迹,也会被混淆的看不出时间分别。

藤长老的确什么都算到了,也思考的几乎毫无疏漏,可是,他算漏了一样东西。

习惯。

只要他一次一次的来,必然可以从中觉察到他每次前来所选择的方位,譬如假设他十次中多有七八次都从西南来,藤长老身中奇毒,行动必然有所迟缓,来的迅速,说明此地距他藏身之地不远。

而每次前来,对他来说都是不甚轻松的,是以选择上必然有所倾向。

余何意这样问,意在从他的选择上,找到这种规律,从而勘破玄机。

陈不谢听了他这样一问,也思索起来,慢慢回答道:“好像,多是从南边和东边来的,对了,藤长老每次出现时,发梢衣袖,总会带有一些湿气。”

湿气?余何意微笑起来,往前走去,他道:“我知道了,你跟我来。”

陈不谢随之前行,心中却在想,师伯知道了什么?

余何意看出他的疑问,却无心再解答他的疑难,实在也无必要解答了,余何意心中想道。

人的习惯是最细乎其微而难以察觉的,就如同内功修习最重呼吸之法一样,一个人倘如学武时的根基坏了,将来便有什么不妥之处,也积重难返。

论起习惯二字,余何意是尝过此间苦头的,那是他初入江湖不久的时候,还尝有一分仗义之心,存着三分良善之念,途经一个偏僻小镇,小镇无名,镇外有座大青山,镇中百姓便呼此地为青山镇,时日渐久,附近村落都知道这里叫做青山镇。

镇上有一个里正,五个保长,并无其他官员,本朝治下,凡十户一保,青山镇原本也只五十多户人家,可是后来流落此地的人甚多,慢慢增长为百户,保长却只有五人,多少会有顾不及处,那时余何意见到镇上有个镖师强抢民女,在这种穷乡僻里,武人并不多见,对寻常百姓来说,镖师便已是他们所能想象到接触到的江湖的极限。

女子被镖师玷污清白,投了井,余何意清早动身起行时,正见到她投井一幕,心生触动,提剑欲杀那镖师而后快。

但如此闭锁的青山镇,家家户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余何意欲往寻仇,岂能不为人知,早有人通风报信去也。

到得余何意提剑登门时,面对的,就是一室俱空,他寻人无果,问也问不到路,找了几日,终于无奈作罢,决定离开此地。

可是向来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那镖师也是冲州撞府,跑过江湖的,看得出余何意必定师承有门,哪能不惧,他躲在镇民为他刻意隐藏的居所中,暗暗地观察了余何意数日,就发现了余何意的一个习惯,欲待先下手为强。

这个习惯说起来实在太纤小,但正是这个不值一提的习惯,险些枉送了余何意的性命。

那时余何意才出清风观,行事做派自成一套,也颇爱整洁干净,每顿饭前饭后,必先拿锦帕擦拭碗筷,这个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应得到江湖人的嘉许,毕竟出门在外,入口之食最易落毒,碗筷则在其次,多少英雄豪杰死于小小的一包砒霜。

余何意爱干净的习惯,反而应是帮助到他不易中人暗算的好事。

所以他一直保持,甚至于自傲自己的这个习惯,可是习惯太甚,就会反被所误。

那个镖师正是观察到这个习惯,将余何意用餐的碗筷都刻意变得污糟不洁,使得余何意几度更换碗筷,始终未进一食,再请人沿街贩卖荷叶包裹的糯米,让余何意在饥肠辘辘之下,用了一包无法擦拭的荷叶糯米,因而中了他人落的砒霜。

这计谋实在简陋,却刚好能对彼时的余何意奏效,正是因为饥渴难当,使得余何意失去了以往的警惕之心,才会落入陷阱。

打那以后,余何意几乎戒掉了一切不必有的习惯,也甚至于不给自己培养任何习惯,他食的污糟也可,洁净也可,茶用的好也可,用的差也可,余何意都再不挂怀。

那些往事,现今都已如烟。

余何意站在此地,便已昭显了那名镖师的最后结局。

两人只是默默地前行,在山野丛林之间,一步一步,向前攀援而去,自然,余何意是不必如此缓慢地,但刚刚才岔了气的陈不谢可经不住二次奔行,何况既然已到了地点,想必所差不远,如若冒然搜寻,恐失了人的踪迹。

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足印,踏入泥土之中。

走了不知多久,陈不谢鼻翼耸动,忽然闻见一阵水汽,扑鼻而来,他心下有些惊诧,向来以往不曾有闲暇游览此地,想不到会有这样风光。

只见远处一条白玉带环绕山涧,涧水滮滮,飞珠迸玉,涧上嵁崿奇险,长着数枝柳木。

余何意往前迈步,走近前时,便见一块磨削平整的碑石,上以隶书刻了一篇诗赋,赋名是《赋鹰愁涧怀古》,余何意将此诗略读了一遍,笑道:“飞玉浪而游延,洪蜿蜒以云回……写的倒是不错,可惜未题诗者名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