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七百八十四章 用这段时间磨刀

一九八一年 第七百八十四章 用这段时间磨刀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3-07 01:36:46 来源:转码展示1

黄瀚在九零年就为国家的光刻机研发项目续命,直接结果当然是保住人才、留住人才,使得研发一直在进行中。

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无与伦比,有钱、有人、有时间,有技术团队,有国家力量撑腰,即便做不到领先一步,也肯定能够做到不会落后太多。

这就够了,肯定不会仰人鼻息被西方列强卡脖子喽!

接下来在中科院协调下,研发光刻机的原班人马陆续往沪城集中,他们人人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项目停了约等于是树倒猢狲散,这些学者成为了无根浮萍。

出国去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谈何容易,公费名额多难得!

自费?就凭他们的那一点点工资?够买一张飞越太平洋的单程飞机票吗?

况且有些专业人才不是想出国就能出去的,纪律哪是儿戏?

故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去别人的项目组里分一杯羹。

能够来上海进入复旦大学继续研发光刻机,绝大多数科学家、学者、工程师们简直是欣喜若狂。

他们为什么会高兴成这个样子?

因为他们不仅仅能够专业对口发挥长处,复旦大学方面还不公开表态,在他们的待遇不变甚至于更高的前提下,投资方会预发一万块钱安家费。

拿这一万块钱没有苛刻的条件,仅仅是签订为光刻机项目服务三年的合同,满三年后去留自由。

如果想续签合同,当然是双向选择,投资方肯定要剔除一部分鱼目混珠的假人才。

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搞平均主义,奖勤罚懒不仅仅能够调动农民、工人群体的积极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一样的需要物质、荣誉的奖励来驱动。

必须提高待遇留下为研发光刻机做出贡献的学者,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不惜奖励一套沪城虹口区的三居室。

这些当然是后话,当下先采取给一万块安定人心的做派!

三年一万块!相当于是来沪城工作的三年收入翻倍了都不止,谁不乐开了花?

参与研发的工程师们高兴,黄瀚更加高兴,五百国家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来工作三年,五百万安家费就能使得他们安心,太划算了!

为国家做点事我所愿也!

这一刻,认为做了一件好事,而且是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好事,黄瀚这才真正享受到了赚到钱带来的快乐。

他有理由相信,光刻机研发不脱节,中国人肯定能够做到最好。

中科院牵头召集跟研发光刻机相关的学者和工程师,事半功倍!

曾经成功研发“光刻掩模版”工艺的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的几个工程师们也都乐滋滋来了上海,他们被调进复旦大学微电子系参与研发工作。

这些工程师都是幸运儿,因为他们服务的武汉无线电元件马上就黄了,据说最后破产改制,卖副食品去了。

光刻机肯定用不着去外地生产,“飞乐音响”的技术力量比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强多了,研发的光刻机又是他们使用,当然要尽可能把主要零部件安排在“飞乐音响”生产。

与此同时集成电路的设计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研发的光刻机实用效果满足一微米线宽工程师们有信心,因此集成电路的升级以一微米线宽设计。

能够达到这个精度,在设计中的处理器、存储器芯片基本上不落后世界水准。

相信用不了多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将要在复旦大学微电子系诞生。

叶主任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他是黄瀚的导师,赞扬黄瀚的所作所为。

俩人确立了师徒关系后感情截然不同,黄瀚不仅仅能够被开小灶,还能够旁听叶主任辅导博士生。

深奥的专业知识听在耳中虽然似懂非懂,但是一样的能够提升见识。

跟叶主任的相处渐渐的类似于跟邱老师的关系,黄瀚很喜欢这种感觉,想改善叶主任的经济水平,让他富足一辈子。

黄瀚找了个有重大研究项目的理由,单独请叶主任来家里做客。

黄馨、成文阁、萧蔷、陆瑶,叶主任都认识,他是第一次来黄瀚沪城的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一番后,赞叹道:

“你家的居住条件都比部级领导强了!”

黄瀚道:“我认为如您这样的科学家,人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居住条件!”

“哪有可能?我家能够住上三居室的楼房已经好不容易喽!”

“所以我们复旦大学要尽可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赚到钱了才有可能让所有的讲师、教授住上三居室!”

“莫非你今天想要谈的项目就能够体现出经济效益?”

“不急,我们慢慢喝慢慢聊。”

黄瀚已经做足了准备,他今天谈的内容是让叶主任牵头创办一家高科技电子公司,表态“千百度天使投资公司”全额投资,叶主任以技术参股。

谁知叶主任同意创办高科技电子公司,但是坚决不肯个人以技术参股,而是要求以复旦大学微电子系集体参股。

没办法,黄瀚只能退而居其次,拿出数字便捷式音乐播放器也就是mp3的设计图给叶主任看。

黄瀚以前对mp3组成一知半解,但是相当于成为了微电子系的大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后,截然不同。

他不仅仅画了许多外观图,还把能够想到的硬件,起到什么作用,达到什么效果都一一写明白了。

叶主任是行家,看了这些图纸和说明后,酒都不肯喝了,拉着黄瀚去书房指着黄瀚写的说明细问构思!

他还以为这种数字便捷式音乐播放器是黄瀚的设计构思!

误会就误会吧!黄瀚没有解释其他,把能够想到的有关于“数字便捷式音乐播放器”的技术全部说了。

最后黄瀚提出要求,他和叶主任俩人共同拥有““数字便捷式音乐播放器””的一部分设计专利,其余部分掌握谁研发谁拥有专利的原则。

他明说了,只要在一两年内能够完成研发,这种便捷式数字播放器将要取代市场上的收录机,市场潜力以百亿美金计!

叶主任已经明白了““数字便捷式音乐播放器””的结构和原理,意识到解码芯片、存储芯片、数字转化芯片将要是攻关难点。

但是他有信心,因为当下国内最顶级微电子方面的研发人员有一多半在参与光刻机项目。

俩人最后达成共识,创办“复兴微电子高科技公司”,“千百度天使投资公司”出资一千万,占股百分之七十,复旦大学微电子系以技术入股,占股百分之三十。

“数字便捷式音乐播放器”的研发能否成功还要看天意,反正能做的黄瀚尽可能去做。

如果中国真的能够先于欧美研发成功,以后恐怕就没有mp3这个名称,就是“数字便捷式音乐播放器”一型、二型、三型……

苏南省电视台《剑出吕梁》剧组《寻找明日之星》海选节目播出六期后,节目更加火爆。

陆玥压力山大,不止一次乘火车来上海虚心听黄瀚面授机宜。

噱头必须有,要搞出竞技类节目的残酷性,还要弄出不确定性,黄瀚教了陆玥几招。

评委没有决定权,他们的评分只占三分之一权重,邀请来的五百现场观众也是评委,他们的选票也占全部票数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三分之一当然是交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他们寄出的选票一样的能够影响评选结果。

黄瀚故意弄得结果不可控是为了避免暗箱操作,也是因为黄瀚和陆玥没有人选,用不着刻意去帮哪个女演员胜出。

可以肯定这一次的选拔是公平公开公正的!但是以后能不能保持这个状态谁也说不好!

是不是得第一名的就能演好角色?天知道。

太多选秀节目的冠军发展得不如被淘汰的选手,搞文艺的不仅仅需要才艺,更加需要的是好运气。

海选出二十四位获胜者后进入淘汰赛,关注度更加高,相信进入总决赛时一定能够达到街谈巷议的效果。

不仅仅这台节目火了,还火了总策划陆玥和两位主持人,苏南省电视台的广告价位直线飙升,台里的领导们乐不可支。

秦昆仑也留下了慧眼识珠的美名。

沈建华如今位高权重,黄瀚轻易不会打扰他。

但是再次跟从首都回来后的华校长、谢书记等等民族脊梁喝完酒回到家后,有点亢奋的黄瀚直接在客厅里拨通了沈建华办公室的专线电话。

萧蔷和陆瑶见黄瀚满脸通红、满口酒气,齐声问道:

“你今天究竟喝了多少啊!”

“这么晚了打电话给谁呀?”

这时电话通了,话筒那头传来沈建华的声音。

“你好!哪一位?”

“沈书记,我仅仅是试试看,马上十点钟了,没想到你还真的在办公室啊!”

“是黄瀚啊!最近好吗?”

哎呦喂!黄瀚居然是跟沈书记通电话,还准备跟他嬉闹的陆瑶和萧蔷吓得直吐舌头。

“我很好,沈书记,你这么晚了还在工作,真是我辈之楷模!”

“去你的,你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儿赶紧说!”

“电话里说不太好,要不我去你办公室,咱们好好聊一聊。”

“行啊!要不要我派车去接你?”

“用不着,有成文阁送我,你派人在市政府大门口等着我就行,你那儿我没去过,不认得门!”

沈建华认识成文阁,成胜利就是他提拔的,他道:“你让成文阁慢慢开,注意安全。”

黄瀚之所以心里高兴,想和沈建华聊聊,是因为华校长不仅仅把光刻机项目拉来了复旦大学,还要到了帮扶政策。

华校长还告诉黄瀚,接待他的大领导不仅仅知道黄瀚还知道黄道舟,大领导充分肯定了黄道舟和黄瀚的所作所为,还戏言“爹是英雄儿好汉!”。

黄瀚不知道大领导究竟是谁,他也用不着知道,因为他本着良心做事,不可能利用权势谋取利益。

但是能够进入上层视线,得到肯定,腰杆子更加硬,就不可能出现被猪油蒙了心的豪强来自讨没趣!

宴席上,所有的人都兴致勃勃,都认为有国家支持,有“千百度天使投资公司”出资,一年内拿出线宽一微米能够实用的光刻机不成问题。

这就够了,有了这个精度,当下国际市场上的集成电路都能够生产,至于成本问题暂时不考虑,先做出产品,再继续优化。

开车来到市政府门口,沈建华的秘书吴文波果然在等着,于是乎,黄瀚的桑塔拉直接开进了市政府大院。

成文阁有分寸没有跟着上楼,吴文波安排他在楼下一个办公室喝茶看报纸。

一见面沈建华就闻到了黄瀚身上散发出的酒气,皱眉道:

“你应该喝得不少吧?跟谁喝的?你仅仅是个大一学生,这个样子很不好。”

见沈建华一开口就教训人,很明显没有把他当外人。

黄瀚笑道:“不高兴了?哈哈……,你如果知道我今天晚上是跟谁喝酒,就不会这样了。”

“嗬!你很自信啊?究竟是跟谁喝了?”

“复旦大学华校长、谢书记、经济学院章院长、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成主任、微电子系叶主任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范副主任。”

“啊?这是什么情况?”

“哈哈……,有些肺腑之言不喝点酒,说不出来!所以我才乘着酒兴来找你聊聊。”

沈建华接过吴秘书泡好的两杯茶递给黄瀚一杯,笑道:“你就‘老卵’吧!”说这两个字时,沈建华还用了三水口音。

吴文波笑了,他知道黄瀚,更加知道黄瀚和沈书记的关系,泡完茶后立刻很知趣地出去了,并且关上了门。

黄瀚竖起大拇指道:“不愧曾经是三水县的改革急先锋,连俚语都没忘啊!”

“不许贫嘴,有事儿说事儿!”

“沈书记,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想要亮眼的经济增长率,恐怕就得弄虚作假喽!”

黄瀚知道九零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最糟糕的一年,如果刨除物价上涨指数,工农业总产值其实是负增长。

黄瀚的话有些难听,沈建华不介意,干笑两声道:“快说你的事儿,不要评论跟你不相干的!”

“我认为在经济数据注定好不了的情况下何不如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打黑除恶、反腐倡廉行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况且今年没有太多柴可砍,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磨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