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七百七十章 野心

一九八一年 第七百七十章 野心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2-27 01:10:52 来源:转码展示1

“好猫集团”的总经理陶树志是梅雨彤的学长。

他三十多岁,曾经在部属国有企业工作过七年,在秦淑洁的香港贸易公司干了两年。

陶树志当然知道黄瀚是老板,是“瀚洁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最大的股东。

黄瀚让他在派出研发团队的同时办理一张一千万的汇票,他哪有可能不执行?

他让黄瀚把需要打款的单位全称和账号报给他。

可是黄瀚根本没记这些东西,他让陶树志联系“全力企业”,因为黄道舟已经给复旦大学汇过两百万研发资金。

因此黄瀚能够在谈判现场拿出一千万汇票。

在三角债横行的九零年,能够轻飘飘拿出一千万的企业真心不多,用于研发的除非是国家出钱,企业行为凤毛麟角。

华校长接过汇票看清楚数额后乐得见牙不见眼。

原本还有几个参与谈判的学者怀疑“瀚洁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诚意,因为黄瀚太年轻了,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他们一直在跟学校大领导嘀咕,这么大的项目是一个大一学生能够做主吗?他们公司董事长怎么没亲自来谈?

华校长和谢书记已经和黄瀚有过合作,当然知道黄瀚的情况。

他们俩只得耐心解释,告诉他们黄瀚做得了主,他其实就是“瀚洁蓉投资公司”的董事长。

可是这些高智商未必高情商的学者们根本不信。

唉!华校长和谢书记一声长叹。

为什么?

因为他们暗地里打探出“瀚洁蓉投资公司”最大的股东就是黄瀚之时,也不肯相信。

但是打探消息的是他俩的得意门生,如今在香港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说话能够负责任。

见同事们不相信,他俩又不能把暗地里请人调查黄瀚底细的事儿明说,很是无奈。

黄瀚知道有些事情没办法瞒住有心人,因此不刻意隐瞒什么。

故而秦淑洁让他去香港办理户口、办理股权分割、房屋产权分割等等,他欣然同意。

只不过他没想到秦淑洁有个特香艳的计划等着他自投罗网……

现如今“华美风”、“中港实业”、“三汇集团”、“好猫集团”、“光华电机”等等合资公司的中高层都知道黄瀚是老板,而且是最大的老板。

黄瀚从来不玩虚的,特别是跟搞科研的学者们,他相信复旦大学和**的实力,更加相信几个大领导的人品,故而没干活儿先给钱。

事实胜于雄辩,黄瀚这一手玩得漂亮,瞧见了一千万到手,参与谈判的所有人都心情愉悦。

再也没有人质疑项目的可信度,事儿好谈多了。

谈判现场立刻转变成群策群力,有些学者给了可行性建议,有些学者毛遂自荐,说出自己擅长的领域,要求把这部分研究课题交给他的团队。

为了搞得郑重其事,黄瀚要求首先要做的是确定项目的可行性!请存在不同意见的老师们举手。

然所有的参与者都意识到电动自行车这个产品将要取代摩托车、自行车成为普通市民出行的主流,没有人否决。

既然项目没问题,那就秀肌肉,让复旦大学、**的老师们看看咱们三水市的企业不是吃干饭的。

黄瀚跟团队成员耳语几句,大体意思是让他们都拿出看家的本事展示已经研发的成果,莫要让人家小瞧了。

三水市的股份制企业也习惯了不玩虚的,派来的都是实干型人才。

接下来,他们如同献宝似的亮出电机、蓄电池、灯光线路、制动控制等等已经成型的产品。

两所大学的领导、教授们听了原理看了样品后更加信心百倍。

有些教授们博士生导师,肯定是行家,了解了基本结构,再瞧见了实物,心里顿时有了更好的改进思路。

此时都有点心痒难耐,恨不能立马动手画图优化设计。

等来自三水市的工程师发言完毕,在座的领导和学者们以热烈的掌声予以肯定。

然后黄瀚问为首的华校长和两位系主任,已知研发到了什么程度,能不能估计制造出样车的时间?

在座的都是实打实的精英,没有人嘴上跑火车,他们更加仔细看资料、看已经成熟的零部件样品。

大家商量过后华校长发言,他给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时间六个月,这里还有前提,研发经费如果不够,要及时增补。

黄瀚当场表态没问题,并且宣布所有的参与研发人员到位后三天内,每人预发三个月工资作为预付的奖金。

并且表态这钱用不着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出,届时会有他派遣的会计拿着现金来研发团队发放奖金。

这年头的科研工作者真的比较清贫,在座的领导当然愿意体恤下属,有外单位愿意发奖金,哪能拒绝?

复旦大学不愿意失去主位,更加积极主动。

华校长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挤出一半科研楼作为研发场所,还承诺挤出二十几间学生宿舍安排交通大学和三水市过来的团队成员。

**的领导没有争,因为黄瀚是人家复旦大学的学生,又是华校长和谢书记亲自去邀请他们参与项目,喧宾夺主很不礼貌。

但是课题费不能少给,具体事宜好说好商量,大家都是行家,谁也骗不了谁。

黄瀚家有“事竟成宾馆”呢,离学校大门不足两公里就有一家,大柏树哪儿的宾馆也离得不远。

原本他是想让三水市的三十几个同志住宾馆的标准间,谁知他们都不肯去,都说住复旦大学睡六人的学生宿舍最好。

他们年轻时没有能够考得上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读了普通高校,内心里满满的都是遗憾。

这一回能够在复旦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体验六个月的大学生活,幸甚至哉。

华校长情商真的很高,他当场表态,研发成功后,复旦大学会给每一位参与研发并且做出贡献的三水市助工、工程师、技术工颁发荣誉证书。

并且以开玩笑的语气告诉大家,这份实干出来的证书不是人人都有,也不代表硕士文凭,但是拿出来恐怕不低于硕士文凭发挥的作用。

来自三水市的研发团队人人眼睛放光芒,都渴望拿到复旦大学的这份荣誉证书,都如同打了鸡血般兴奋。

人家复旦大学这么表态态,**作为参与研发的主力不能无动于衷啊!

大领导和党高官商议过后给了一个更加诱人的大饼,大领导承诺可以考虑给团队里贡献最大的工程师三个免试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的待遇。

哎呦喂!这简直是往油锅里滴了水,一下子就炸了。

为什么?

黄瀚团队的工程师、助工最起码是大专文凭、本科文凭的也有十几个,他们何尝不想考研究生?

但是工作了这么多年实际经验丰富了,书本上的知识也差不多还给老师了,哪有可能考得上?

如今只要拼实干就能读**的研究生,这也太诱人了!

正经八百考研,录取率有百分之一吗?被**录取的几率恐怕都没有万分之一。

然现在呢?三十几个同事,具备读研资格的不超过三十个,几率十分之一。

人生难得几回搏?这六个月能够改变人生!

来自三水市的同志们下定决心,拼了!

见自己的团队成员一个个满脸潮红,黄瀚暗自佩服!

由此可见能够做学问、还能够做到这么高位置的都是能琢磨事、又能琢磨人的大才。

黄瀚用预发奖金的方式调动来自复旦大学、**团队的积极性,人家大领导用学校的知名度给来自三水市的团队画饼。

顿时把所有人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了。

都不是等闲之辈啊!由此可见提前在中国诞生的电动自行车起点就远高于历史,前途不可想象。

后世的电动自行车牌子多得数不清,黄瀚都说不好谁最大最强。

为什么电动自行车没有发展成如家用空调那般,格力、美的两家公司占领了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市场份额?

此时的黄瀚有了野心,脑子里想的是独家占领百分之五十的电动自行车市场份额。

专利很重要,此时要不遗余力研发并且大量申请专利,不仅仅是国家专利,还要尽可能多的申请国际专利。

绕不开独家专利,这得给竞争对手造成巨大的困难?

诸多专利在手,严格把控质量关,再利用大生产的优越性进行成本倒算,再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小厂没有知名度,他们仿制的电动自行车质量价格都没有优势,如何争夺市场?

研究方向没有异议,接下来当然是确定项目总负责人。

黄瀚是出资人还拥有实干型团队,上一次的合作已经体现出他的组织领导能力。

因此华校长和谢书记力荐他这个大一新生当研发项目副总经理,负责后勤保障。

**的领导没意见,他们晓得负责后勤是假,让黄瀚及时补充科研经费是真!

这两所一流高校的精英都是良好的资源,原本黄瀚就想尽可能创造机会和他们相处,并且一定要处出感情。

他很满意这个项目副总经理的职务。

有了这个职务,就可以经常安排加餐、发放福利,甚至于有机会请他们小酌几杯,聊聊理想谈谈人生。

当下的大学里要动用经费发福利千难万难,会犯错误的,领导们有钱也不敢发,况且高校没钱是这段时间的普遍现象。

黄瀚无所畏惧,因为他拿自己的钱发福利,不从科研经费里走账,谁管得着?管得了?

但是不要好处不是黄瀚的性格,于是乎,黄瀚问了一句,这个项目副经理有没有正经八百的任命书?

谢书记笑了,道:“一千万以上的大项目岂是儿戏,学校要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的。

不仅仅项目副总经理会有任命书,拿到红头文件,各小组的项目负责人也得备案得到任命手续。”

**、复旦大学的一把手校长和党高官都是副部级,有权力下发红头文件任命中层干部。

只不过黄瀚不知道这个项目副总经理有没有对应的级别?按理说至少也得是个副处啊!

两个总经理都是接近六十岁的老牌知识分子,一个来自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的权威,一个是复旦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

后来一打听,他俩的级别都是副厅,级别比县长高一级。

黄瀚由衷尊敬这样的人,跟他们协商后,由他们决定组建几个不同类别的研发团队。

两位总经理都是实干家,决定把电动车拆解细分,明确每一个团队的研究方向,规定达成的效果,责任到人。

黄瀚这个副总经理当场宣布了奖励标准,反正这些学者的工资不高,黄瀚干脆以达成阶段性成果立刻按照三个月工资数额发奖金。

按照推算,应该是一个月能够达成一期阶段性成果,意味着真的研发六个月,大家至少能够拿到十八个月工资额度的奖金。

钱不重要,只要能够做到缩短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多花一二百万不算啥。

黄瀚很忙,连续忙了三天,已经习惯了和他一起回小洋楼的陆瑶放学后又没见着他,很不开心。

没辙她只好乘公共汽车回去了。

已经回家的萧蔷瞧见了陆瑶没见着黄瀚,问道:“黄瀚怎么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呀?”

刚刚上学时成文阁也没有开车,他甚至于没把他的吉普车开来,一个月前才请项惠红帮他把车送来。

因此这段时间他和萧蔷是开着吉普车上学,但是他们不是把车直接开进学校,而是停到离学校不远的“事竟成饭店”。

陆瑶是挤公共汽车回来的,当然回来晚了,心里真的不爽,她叹口气道:

“唉!黄瀚读高中时就像我们的老师。现在读大学了,更加不得了,简直是系主任了。”

成文阁乐了道:“哈哈……,一点点也不奇怪,这才是黄瀚的风格!”

萧蔷疑惑道:“怎么了?他怎么就像系主任呢?我们的系主任可厉害了,我都有些怕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