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七百三十章 参股热

一九八一年 第七百三十章 参股热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1-10 04:06:04 来源:转码展示1

“事竟成饭店”已经发展到了七十几家,还有几家正在装修中。kanshushen

年底应该有八十一家正常营业。

第十五家“事竟成宾馆”也已经完成了翻建工程,有望春天开业。

首都不仅仅有两家“事竟成饭店”还有两家营业面积超过五千平方米的“事竟成宾馆”。

地方都不错,都在二环内,玉儿购买营业用房时,杜佳帮了不少忙。

她大伯级别高人脉广,哪怕帮着打几个电话,原本颐指气使的甲方态度立刻不一样。

黄瀚一直是掌握一个基本原则,不欺负人不玩官商勾结,但不表示不利用关系网,目的很纯粹,别被人家欺负了。

有了杜家的关系网,再加上玉儿分分钟能够调动几百上千万的现款,彰显了实力,因此在首都扎牢了根基。

玉儿这两年谈判买下的首都房产中,黄瀚最满意的是离地坛公园不远的房子。

这房子足有一万三千平方米,如今不仅仅开了宾馆、饭店,玉儿管理的北方办事处办公室、“全力企业”的首都分公司都在那里。

黄瀚家的产业越来越多,玉儿是心腹,不仅仅管“事竟成饭店、宾馆”、“风牌专卖店”、“梦多娇”专卖店,“华美风”、“三汇集团”、“中港实业”的事儿她也办。

甚至于“丰登集团”、“大华电机厂”等等黄瀚家有股份的企业,只要有事儿请她帮忙,她都不遗余力。

首都的两家“事竟成饭店”天天爆满,常住客绝大多数是三水市去首都出差的业务经理、办事员。

因为三水市的干群空前团结,互相之间有信任度,在外地喜欢抱团。

也是因为“事竟成宾馆”不走奢华路线,不玩什么星级宾馆,类似于后世的快捷酒店,价格适中。

三水市的供销员去了首都只要住进了“事竟成宾馆”,就能遇到熟人。

即便遇不到熟人,家乡人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哪怕是第一次出差两眼一抹黑的新手,只要去了“事竟成宾馆”或者去了离得不远的三水市首都办事处,都能得到指点,了解到有用的信息。

改革开放后泥沙俱下,骗子越来越多,皮包公司多不胜数,连环骗层出不穷。

三水市由于经济建设搞得好,就业难题早就不存在,因此皮包公司相对少些。

也是因为工商局审批公司、工厂比较严格,验资、登门查看办公地点是必修课,达不到要求休想拿到营业执照。

八十年代末的皮包公司太猖獗了,有时未必就是为了骗人而骗人,而是被另外的皮包公司骗了,最终不得不转着圈儿骗。

三水市户口的骗子真的很少,在首都发生了三水市的业务员被骗了,如果骗子是三水市户口,肯定能够一查到底严惩不贷。

原因很简单,玉儿的老公方志强现在就是三水市治安大队教导员,陈大头已经当上了刑警大队副队长。

身份证在三水市已经普及,全国都在广泛使用,凭借“事竟成宾馆”登记的身份信息,只要是三水市户口,方志强肯定能够查个底儿掉。

黄瀚几年前就强调树正气立新风,鼓励三水市干群团结对外,沈建华在任期间就曾经重奖见义勇为的好青年。

查到三水市的某某诈骗家乡人,处理必须从重从严,哪怕某某没有诈骗,仅仅是把老乡介绍给了骗子。

按照法理,只要某某没有分赃款,就用不着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三水市不会放过这种利用家乡人的信任,把家乡人往虎口送的人渣。

这时没人鼓吹所谓的人权,逮到罪犯还敲锣打鼓游街呢!

三水市公安局会把这种人的身份信息公之于众,提醒所有的三水干群、业务员严加防范。

往往这种人再也没法在三水混了,会远走他乡,远离三水业务员、干群经常聚集的圈子。

“事竟成宾馆”住宿登记很严格,三水市户口但凡有诈骗犯罪前科的,有曾经作为骗子帮凶的,总台都有一份三水市公安局印发的资料。

总台服务员不可能忙个不停,她们利用闲暇时间对照登记信息,发现了诈骗嫌疑人入住,及时报告给经理,会得到奖金,提拔时会获得加分。

久而久之,有诈骗前科的三水人,他们的身份信息都被总台服务员记住了,登记时就会被盯上。

因此在“事竟成宾馆”住宿,不仅仅能够得到帮助,还能较好的避免陷入皮包公司的骗中骗。

多了帮助,少了欺骗,三水市业务员的办事效率比一般县市高了太多,收入当然高,住宿标准肯定水涨船高。

只可惜只有首都、沪城、省城、杭城、广州、深圳有“事竟成宾馆”,太少了。

太多三水市业务员要求“事竟成宾馆”尽可能多开,最好能够覆盖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

不少市领导也希望“事竟成宾馆”越多越好,最起码先保证覆盖不低于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建议采取租赁营业用房的模式加大“事竟成宾馆”的发展速度。

黄瀚绝不可能给他人做嫁衣,仅仅是听听而已,绝不做那样的傻事。

开宾馆、饭店的首要条件就是买下房子,有条件的当然要翻建楼房,条件不允许也得修缮一新。

饭店的营业面积最起码要求是三千平方米。

几年前买下或者建造营业用房,花费不多,八二年、八三年才几十块钱一个平方。

接下来简直是翻着倍上涨,八八年的价格已经到了一两千一个平方米,沪城的价钱还得更高。

今年弄出个营业面积不低于三千平方米的“事竟成饭店”,无论是不是自己翻建,只要是黄瀚选上的地级市,都得投入五百万以上。

当然,“事竟成饭店”除了苏南省的几个县级市有开设,其余的基本上开在经济发达的地级市以上城市。

在沪城已经开了第七家,在杭城、省城、苏州都开了两三家。

原因很简单,手里拿到的抵工程款的房子太多,这种二类地段的营业房用来开商店市口差了点,用来开超市位置倒是不错,可惜营业面积太小。

用来开“事竟成饭店”最合适,如果营业面积超过五千平方,就可以把“事竟成宾馆”开起来。

以八八年的行情,即便拿到手的营业用房是“自强服务公司”承建的,没有中间商赚走了利润,价格略低于市场价。

在沪城、杭城投资一家“事竟成饭店”都不可能低于一千万。

如果按照当下的贷款利息算成本,所有的“事竟成饭店、宾馆”都在亏损。

为啥?存款利息都接近百分之十一年了,一千万一年的贷款利息还不得按照一百五十万估算。

而饭店、宾馆的纯利润还就平均不到一百五十万一年,当然亏本。

如果租房子,租金给三五十万一年足够租一栋不错的房子,账算账下来反而都是盈利七八十万。

只不过黄瀚不去算这种账,银行利息最后会降下来,房价很快会涨上去。

此消彼长,三十年后,“事竟成饭店、宾馆”的获利不是按照百分比算,而是以几倍、十几,几十倍算账。

黄瀚心态好得很,做饭店不图高额利润,图个好口碑!在大城市开的饭店走中档路线,不求奢华求实惠。

用这个思路做生意无往而不利!

由于菜肴可口、实惠、环境好、地段好,装修大气,做响了“事竟成饭店”这块招牌。

当下所有城市的“事竟成饭店”生意都不错,平均每天能够卖出白酒一吨多。

一家饭店一天仅仅是卖出三五十瓶白酒而已,算不得什么。

预计“芳华酒业”出品的“青花瓷”八八年的产量只有十吨,“芳华醇”只有四十吨,只要“事竟成饭店”服务员用心推销,都不够卖的。

丁厂长果然守约,第三天就入股了十万块,至于这些钱是不是丁俊出了大部分,无关紧要。

虽然改革开放初期就出现了不少万元户,但是对于一个不做生意靠拿工资生活的城市家庭,万元积蓄依旧是只能想想。

这年头的十万块真不是小数目,丁厂长肯拿出来入股,这样的的态度足以说明他家真心愿意紧跟黄瀚家。

黄瀚言出必践,让妈妈拿了六十万入股,不全部是登记黄瀚的股权,黄馨和黄颦一人也算二十万。

“芳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五百万,六十万占股百分之十二,不少了。

果然不出所料,获知黄瀚入股后,“芳华酒业”顿时成了香饽饽,引来了太多关注,三天时间所有的股金全部到位,来晚了的不收。

丁厂长见黄瀚实际上拿出的钱是承诺的双倍,笃定地认为黄瀚特看好“芳华酒业”的发展,对“芳华酒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他这个总经理占股百分之二,占股比例远远不如黄瀚,心甘情愿听黄瀚指挥。

先打牢基础再谋求大发展,黄瀚从来不急功近利。

所以两年内“青花瓷”、“芳华醇”都用不着做广告。

等再投入扩大了产能时,等到市场反馈信息证明这两种酒确实不错时,才到了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

那时就不好意思了,“青花瓷”将要成为“芳华酒业”的广告歌,以后的周董有可能要活在某人的阴影里喽!

以后的电视里会有明朝短打扮服饰的几十个汉子,出现在热气腾腾的白酒酿造现场。

然后一个带有历史厚重、充满磁性的声音响起:“悠悠岁月酒,滴滴芳华醇。”

酒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黄瀚心知肚明。

中国人喝了多少八二年的拉菲?

早就是人家产量的倍数。

究竟是酒好?还是好装逼?

每年在酒桌上被喝掉的高仿名酒比真货多,说明什么问题?

又有多少人喝出真假了?

只能呵呵!

黄瀚很清楚地知道只要认真做,不压缩成本,不一味地追求产量,酒的品质就不会差,但是卖的价钱差别太大了。

吹牛逼谁不会?黄瀚会指点丁厂长怎么吹,但是他自认为能力有限,肯定没本事把“芳华酒业”吹成市值顶三个中石油。

但是用二十年时间把“芳华酒业”出品的“青花瓷”、“芳华醇”做成全国知名的中档酒之一,黄瀚还是有信心的。

“芳华醇”的味道确实不错,在“事竟成饭店”销售一段时间后,已经被太多酒客认可。

“青花瓷”太少,限量销售,留给“事竟成饭店”的并不多,用不着服务员推销。

但人有时就是喜欢犯贱,“青花瓷”摆在“事竟成饭店”酒柜里最醒目的位置。

八八年的酒哪有这种古朴典雅的包装?瞧上去真的很牛逼、很有档次。

因此不少顾客主动点“青花瓷”尝一尝,然后这些顾客只要来“事竟成饭店”,都会让服务员拿“青花瓷”。

这酒醇香绵柔,喝多了也不上头,包装出类拔萃,瞧上去贵气十足。

于是乎,“全力企业”、“华美风”、“中港实业”、“阳光集团”、“丰登集团”等等大企业今年送礼就送芳华酒业的“青花瓷”。

十吨酒听起来不少,也就是两万瓶而已,一万个礼盒罢了。

都用不着刻意推销,只需钱国栋、刘启全他们在联谊舞会上打打招呼,宣传宣传,三水市一家单位团购几十几百个礼盒,卖掉几千个礼盒小意思。

他们对宣传很热心,因为他们是三水市的领导,本来就有为家乡企业服务的责任。

他们还都跟着黄瀚入股了,当然愿意看到“芳华酒业”真的做大做强了,收益比超过投资“家园集团”。

什么人最能或者消息?

刘启全亲耳听到黄瀚答应入股“芳华酒业”,他当场表态参股,一回到家就让老婆把家里所有的存款都取出来。

然后她老婆就把拿钱做什么告诉了处得不错的同事,然后就有很多人去银行取钱……

刘启全也是好揽事的性子,当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领导、同事们。

钱国栋更加不是个藏私的,去市里把这个好消息说了。钱国栋是个热心人说话直来直去,没有花花肠子,市领导们都知道。

没有人怀疑他忽悠大家入股“芳华酒业”。

上一次入股“家园集团”,领导们的股金基本上是黄道舟拿出稿费借给他们的。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所有得到借款的领导都心存感激,因为投资收益肯定超过了他们的工资、奖金等等收入的总和。

这种事放到两千年后肯定违纪,但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期截然不同。

领导干部带头集资、带头参股,甚至于直接扣拿财政工资公务员的百分之二十的工资参股县市的重点项目都屡见不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