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六百九十八章:老大哥不行了

一九八一年 第六百九十八章:老大哥不行了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12-12 03:06:03 来源:转码展示1

物资局牵头,麾下金属、木材、机电、化工十大公司搞回来了不少老毛子的吊车、起重机、自卸重卡、挖掘机等等。zhongqiuzuowen

大多数不是新家伙,有一部分从大工厂拆下来的龙门吊、塔吊约等于是花废钢价格弄到的。

当然,废钢价是明面上的,不可能给苏联公有制工厂和主官单位人民币,舍不得给美金,给了狗皮大衣、“风牌”羽绒服、针织内衣等等。

暗地里还得给帮派、官员不少物资。

物资局自己组织了几十人,又从东北雇佣了一二百,所有的大机械都自己拆,拆得仔细,主要部件还顺便涂润滑油、除锈进行了保养后装箱。

中国人一个个都精打细算会过日子,老大哥家不缺钢材也不缺木材。

现场做包装箱都选用正经八百的木料,运回国后拆开包装箱,那些木板给木材公司销售,最起码能够算到三等料。

拆得认真、装得仔细,因此绝大多数设备到家后组装起来立马能用,少量不能开动的问题也不大,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维修。

苏联设备有一个好处,零部件不坑人,三水市的几个机械厂就能仿制,都用不着技术力量更加雄厚的“惠农集团”出手。

建筑公司需要大量脚手钢管、建筑钢模板和扣件,当下国内所有的工业品都紧张,钢材、钢管、钢板更加紧张。

太多建筑公司还在使用毛竹搭建脚手,大量使用木模板,要知道木材一样的是计划内物资,一样的紧张。

三水建筑公司与众不同,早就全部使用上了钢管脚手架、钢模板,连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紧固螺栓等等质量都不错。

这都是开辟了跟苏联的以物易物贸易带来的好处。

一开始贸易时,三水市换苏联的钢材、化肥、铜材、电解铝,反正挑值钱的换。

这一两年由于“江海船舶”建造的海船更多了,几十艘排水量三四千吨的中型运输船用来跑锦州港南通港,运力大增的同时节约了运费。

原本利润不大的废钢如今也成为了重点串换的品种之一。

老大哥缺轻工产品,不缺钢铁,把他们的废钢运回来,其中能够挑出一半用不着回炉。

旧脚手钢管、钢铁模板和扣件经过除锈重新刷油或者刷防锈漆后,如今全部成为了三水各建筑公司的装备!

因为从废钢中挑选出的脚手钢管、钢铁模板、各种紧固件、扣件太多。

物资局还办起来一家“建筑物资租赁公司”。

这当然是黄瀚给钱局长几个物资局头头出了金点子。

黄瀚还指点他们收购废钢时带些火腿肠、香肠分给负责装车的苏联工人阶级。

请他们尽可能挑脚手钢管、建筑钢模板、钢轨等等能够再次利用的起吊。

效果很好,运回来的废钢装船时再初步分拣,甚至于达到过一船有七八成都是脚手钢管和钢模板。

原本轨迹黄道舟和黄瀚都是物资局下属单位的职工。

对物资局,黄瀚多多少少存在感情。

因此一直在引导物资局做实体,免得物资价格全面放开时,物资局的十大公司全部倒闭。

物资局两个前任都升职甚至于当上了市一把手,而且有可能还要升,物资局上上下下都知道这跟黄瀚不无关系。

因此现任物资局的头头们都信任黄瀚,简直是言听计从。

征用地皮做起苏南省最大的建筑设备租赁市场?

这个想法很新鲜,没有先例可循!

咱们三水市“敢为天下先”,我们物资局当然敢第一个吃螃蟹。

十大公司和物资局共同出资开办“建筑物资租赁公司”,财大气粗的物资局出资五百万占股百分之三十,其余十大公司各占股百分之七。

副局长刘胜利兼职“建筑物资租赁公司”总经理兼职党高官,从十大公司各抽调两三人担任中层干部。

租赁公司有钱,投资建造的大型仓库不仅仅靠近国道,还拥有内河码头。

储存建筑设备的都是室内大仓库,多达八个,面积四万平方米,并且都安装了从苏联拆回来的龙门吊、航车,连轨道都是来自于苏联。

三水市的建筑公司接下大工程,自己的装备不够都会选择来物资局租赁。

秦昆仑和陈义华的根据地就是物资局,当然希望物资局红红火火。

他俩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发现租赁不仅仅能够大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还能够缓解建筑公司一次性投入带来的资金压力。

他们特意带着几十个乡镇一二把手来“租赁公司”主仓库开现场会,要求物资局增加投入,争取把建筑设备租赁做大做强。

秦昆仑和陈义华都不满意物资局规定的租赁制度,认为押金收得太多,会影响租赁业务。

那是因为刘胜利过于稳妥,担心东西租出去收不回来,采取押金不低于租赁物的办法。

直接压钱或者拿固定资产抵押都行。

秦昆仑和陈义华建议给予本地建筑公司优待,只要三水市的建筑公司拉来担保人或者担保单位,收取租金的两倍作为押金比较合理。

现场会是个好模式,秦昆仑要求物资局放宽押金比例的同时要求各乡镇一把手敢于担当。

属于哪个乡镇管理的建筑公司,一二把手理所当然了解实际情况,建筑公司要求担保时,乡镇领导不得踢皮球。

后来黄瀚见“建筑物资租赁公司”搞得风生水起,又给几个物资局头头支了招。

他建议租赁公司用免费为三水市的各大建筑公司提供仓储的条件吸引他们把钢模板、脚手钢管等等存放进来。

一开始刘胜利摸不着头脑,问黄瀚为什么要这样做?

黄瀚问他银行为什么要让单位、个人把钱存进去?

刘胜利恍然大悟,仓储免费,装卸费又不可能免,保养和清洁那都是要付钱的,而且都有规定价格。

仅仅是装卸费和保养费就足够电费和人工费还有点赚头。

仓库里隶属于各建筑公司的脚手钢管和钢模板越多越好,只要流通起来,能够拿出一半用于短期出租,这些利润都是额外的。

事实证明这个举措妥妥的双赢,建筑公司省钱、省事的同时租赁公司扩大了业务,多赚钱了。

今年春天,居然有来自沪城的国营建筑公司租赁了价值五百万的脚手钢管和钢模板等等,担保人是沈建华。

不是人家买不起,而是他们的工程太多,市场上没有这么大的供应量,这东西技术含量不值一提,自己生产很容易。

但是原材料钢管、钢板太紧张,计划根本不够用。

尝到甜头的物资局当然不客气,还在不断往国内换机械换铜换废钢。

近水楼台的“自强建筑公司”的大型设备绝大多数来自于苏联,这一次又花了一百万左右买了二十几台。

只花了新机器价格的四分之一,那是人家物资局给黄进面子,算了议价,远低于市场价。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毛子纵然不行了,他们那些傻大笨粗的机械,特别是建筑机械,也比当下的国产货皮实耐用。

“自强建筑公司”舍得投入,特别舍得花钱买推土机、挖掘机、输送机、灌浆机、塔吊等等施工设备。

用老毛子的二手货性价比高,再有从苏联雇佣的两个工程师负责培养机修工,如今的“自强建筑公司”在沪城建筑市场的排名已经进入前三十!

又由于“自强服务公司”的施工速度接近“深圳速度”,承建工程从来不弄虚作假,风评很好。

因此这几年“自强建筑公司”的施工队伍都是翻着倍壮大,承接的工程越来越多,江浙沪的几个主要大城市都有项目!

这也是得益于改革开放这几年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上是两位数,江浙沪地区肯定做到了五年翻一番。

有钱了才有能力进行基建投入。

建筑市场不仅仅需要拼实力,还得比人脉。

沪城有沈建华,“自强建筑公司”不玩暗箱操作,被暗箱操作玩儿了的比例很低。

省城有老首长,更加不会有谁得了失心疯来欺负“自强建筑公司”。

杭城是秦家的大本营,还有沈建国、秦淑珍帮着说话,肯定能够保证“自强建筑公司”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活儿做得越多,队伍越好带,参与竞争时可以展示的示范工程肯定多,跟客户谈判时更加具备说服力。

进入良性循环的“自强建筑公司”今年还能保持业务量翻一番。

秦昆仑、黄道舟、钱普义、陈义华等等十几人刚刚落座,觉得欠下物资局不少人情的黄进立刻表态今天他做东,喝茅台。

钱局长坚决不肯,从苏联弄到的原装伏特加都带来了,难不成还带走?让黄进缓几天再约。

秦昆仑发话了,道:“小黄,你别和老钱他们争,这一趟物资局做成了一千多万的交易挣了不少,业务费多得很,让他们请客!”

秦昆仑和黄瀚家关系不一般,他喊黄道舟老黄或者道舟,喊黄进小黄,喊黄瀚都是直呼其名。

黄进道:“好!我听秦书记的,星期天中午我来请,秦书记,您一定要来呀!”

“我是身不由己的,只能答应你,一般应酬肯定推了来你这儿。”

“有您这话足够了!”

“陈书记,您……”

陈义华道:“我也一样,没有上级部门的接待任务,一准来!”

一桌子都是自己人,坐下来谈谈笑笑推杯换盏,很快又聊起了异国风情。

物资局的几个头头经常跑苏联,应该是比较了解老大哥的现状,谈起来时都直摇头。

老大哥的情况更加糟糕了,不仅仅是**得明目张胆,黑社会也是越来越猖獗,这一次弄回来的龙门吊、汽车吊、重卡等等大机械就跟黑帮不无关系。

说实话,苏联的建筑机械真的多,赫鲁晓夫时代大规模建造“赫鲁晓夫楼”保证了苏联“居者有其屋”,该是建造了多少楼房?

以至于赫鲁晓夫很自豪地跟来访的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还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我们苏联只要是公民就有房子住。

说实话,五六十乃至于七十年代初期,苏联发展得蛮好的,那段时间的社会主义工人群体是幸福的活得有尊严。

资本主义国家感受到了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工人群体的福利、工资、工作时间都改善了许多。

切·格瓦拉革命失败后说过一句话堪称经典。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

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红色的苏联确实有太多不足之处,但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存在,导致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冷战期间大幅增加工资、提高福利。

资本的本质是贪婪无度的,他们为什么肯出血?

引用切·格瓦拉的话,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红色政权的存在会动摇他们的根本。

钱普义、李章荣、刘胜利等等物资局头头们都是超过二十年党龄的**员。

他们是热血青年的时候都曾经把苏联当做精神支柱。

现如今那个曾经强大得让人仰视的老大哥变成了这个样子,直接颠覆了他们的三观,他们甚至于开始怀疑……

黄瀚知道老大哥撑不了多久了,但是没有天真到跑去苏联瓜分他们的国有企业。

因为黄瀚知道这个国家的黑社会要比意大利的黑手党厉害多了。

用食品、纺织品换机械时还得注意当地黑帮的态度,最好让那些人能够有利可图。

黄瀚没什么好建议,只能提醒钱普义他们注意安全,跟苏联的官员、帮派都可以交易,但是要掌握一条,交割必须到三水黑河库区。

苏联的黑帮厉害,还没牛逼到能够在中国境内杀人越货。

也是因为苏联更加不行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每况愈下,所以不少能够接触到的苏联工程师、高级教授有了来三水市工作的兴趣。

苏联在数学和物理领域的学术水平多么强大是后世一致公认的,当然要挖这种人才来三水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