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六百零八章:主动打破铁饭碗

一九八一年 第六百零八章:主动打破铁饭碗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09-14 02:50:07 来源:转码展示1

黄瀚的神奇之处大家都知道,更加知道黄瀚的预言从来没有出现过偏差。maixi9

秦昆仑认为黄瀚应该又是看准了什么,急切道:

“难道“抓大放小”会跟上面的精神暗合?”

此时的最上层是不是已经在考虑“抓大放小,好苹果先吃。”黄瀚无从得知。

但是他知道这是必由之路。

三水县率先搞起来,究竟是暗合上面的精神,还是因为三水县搞了,上面调研后肯定了这样的改革方法向全国推广。

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三水县又“敢为天下先”,再次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新典型。

以后肯定又能获得更多政策倾斜,改革的步子大了万一扯着……,也能被谅解。

还有一点,是三水县交通局一把手成胜利率先开始在交通系统“抓大放小”的,而且卓有成效。

八七年三水县领导形成决议后,向全县推广“抓大放小”,如果这个举措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向苏南省推广。

这就是耀眼的政绩,成胜利肯定是改革先锋,提拔副县长水到渠成。

黄瀚点头道:“不离十,因为铁的事实摆在面前,太多单位积重难返,如果不采取壮士断腕的非常手段,政府都会被拖累甚至于难堪其负!

到了政府根本拿不出钱来给几千上万失去工作的职工发生活费时,层出不穷,演变成打砸抢都有可能!”

“不至于吧!这几年严打,强化治安岂是儿戏!”

“一个小城市真的有几千上万职工日子过不下去,就得往最极端的方向考虑,而且要早做预案,以防不测。”

钱国栋道:“黄瀚说得对,民以食为天,日子过不下去了,挺而走险的不会少。

我们的改革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方面做好宣传,一方面做好分流、安置,应该不会出大问题!”

“嗯!一帆风顺不可能,砸人家铁饭碗呢!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能够解决大多数人的工作岗位,一小撮好逸恶劳的翻不了天!”

“要防止一哭二闹三上吊呢!”

钱国栋久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对付耍无赖的有心得,他自信满满道:

“不怕,大不了麻烦一点,开会宣传、做思想工作时安排电视台录像、录音,强调政府会为确实困难的职工发救济金,让想玩“滚刀肉”的玩不起来!”

黄瀚道:“对头,不要怕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无赖,只要该做的工作做扎实了,该给的救济能够解决温饱,敢来闹,劝三次无果,以妨碍公务罪抓人!”

“嗯!菩萨心肠霹雳手段并举,只要行得正,谁怕谁啊!”

钱国栋是个不怕事的,道:“老秦,我肯定全力支持你,哪怕真的有人上吊了,我们也要坚持“抓大放小”不动摇!”

秦昆仑是转业军人,同样不怕谁寻死卖活,道:

“肯定啊!来个“滚刀肉”以死相逼,我们就束手束脚,这要是形成了例子,都来效仿,政府岂不是威信扫地?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

几人不仅仅是老朋友,还是利益共同体,基本上是无话不谈。

黄瀚又想起一件事问成胜利道:“汽车站有没有制定客车在路上趴窝的处罚条例?”

十年代,客车带病上路在路上趴窝的情况屡有发生,根源不仅仅是车况、路况差,最主要原因是人心散了、人浮于事。

黄瀚前世经常出差,汽车站的客车经常在路上出问题,但是私人承包,或者私人经营的客车,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此时正好想起来,随口一问,顺便指点一下成胜利,让他把客运汽车在路上趴窝纳入驾驶员、机修工的奖惩条例。

“有规定,病车不出站是纪律!”成胜利道。

黄瀚转过脸,面对秦昆仑,道:“秦叔叔,莫要忽视长途客车,往往大多数来咱们三水县的客商留下第一印象的就是长途客车和开车的驾驶员。”

“嗯!这话不假!胜利,提升驾驶员的素质很重要。基本杜绝长途客车在路上趴窝其实是做得到的,对不对?”

“肯定做得到!如果是我开车,只要我肯把车开出站,就能够确保开到目的地!”

黄瀚道:“由此可见路上趴窝十有是驾驶员不负责任造成的!”

成胜利年轻时是技术拔尖的驾驶员,修理技术不比大师傅逊色,他这个内行深知有关于车的弯弯绕。

此刻被黄瀚提醒了,心里立刻有了解决方法,想要蒙蔽内行领导真的不太容易。

“嗯!基本上是这样,我明天就去汽车站开现场会,加大处罚力度!”成胜利道。

“我还建议汽车站买十几辆进口的大巴,至少跑沪城、省城都用进口车!

你们想想,跑在公路上的好车上都有大字写着三水县汽运,这就是宣传三水县的活广告,再配合热情的服务,客商立刻能够感觉到三水县的与众不同。”

秦昆仑不住点头,道:“对对,汽车站是个最重要的对外窗口,把形象竖立起来很有意义!”

交通局原本就有钱,成胜利当家后效益倍增,更加有钱了,买进口客车他也想过,只不过担心太出风头影响不好。

见黄瀚和秦昆仑都认为提升形象很有必要,答应道:

“行!我争取三个月内,把跑沪城、省城的长途客车全部换成进口车。”

黄瀚道:“记住了统一标识,三水县这几个字要醒目。”

“明白!瞧好吧!”

第二天,秦昆仑果然召开会议,不仅仅是常委,三水县正科级以上干部都参加。

会上秦昆仑再次强调了三水县“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提出继续深化改革,拿出“抓大放小”方案让大家讨论。

他还提出了口号:“主动打破铁饭碗!”

然后他讲了几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证明有些小单位,特别是小额现金的买卖,国营、集体单位真的不适合做!

他没有搞一言堂,而是抛出观点让所有的领导们讨论。

餐饮、服务业、零售业确实遭遇个体经济冲击每况愈下,连以前顾客排长龙的食品公司熟食店都不行了。

没办法,太多私人跑去江南买猪头,自己卤,自己弄个小推车上街卖。

有两个口味做得好的卤菜摊子出了名,鸟枪换炮了,已经不是推着小车的流动商贩,而是租了门面房正经八百开了熟食店。

人家的服务态度比食品公司的国营职工好多了,根本不可能发生猪头肉的好部位被谁抠走了的龌蹉事。

因此个体户的竞争力太强大,食品公司门店渐渐的门可罗雀。

这些都是天天能够看得到的现象,几十个局长、镇长、乡长议论纷纷。

许慕光听见了,问了他们一句,怎么才能让食品公司门店生意重新好起来?

吕大勇答道:“没办法,食品公司熟食店的猪头肉不新鲜,价格贵,顾客又不傻。”

一个局长道:“群众普遍反应,食品公司门店的售货员脸难看呢!”

食品公司经理此时脸上一阵一阵白,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

他的直属上级,轻工业局领导也觉得如坐针毡,低着头一言不发。

吕大勇道:“这样的单位不改革不行啊!脸难看的售货员就应该让他尝尝没工作的滋味。”

“对对!让她们几个月没工作,再得到工作后,服务态度肯定不一样了。”

“秦书记,我支持“打破铁饭碗”!”

“我同意“抓大放小”!”

秦昆仑看了看保持微笑一言不发的县长宋解放,问道:“宋县长,你有什么看法说说呗!”

宋解放道:“我一直在认真听,认为抓大放小有道理可行性强,要不这样,同志们,咱们举手表决吧!同意的请举手。”

说着他立刻举起了右手。

从人家的态度可以看得出合作的意愿,秦昆仑很高兴,伸出手和宋解放握了握,压低声音道:“晚上我们俩喝一杯交交心!”

“行啊!咱们俩去事竟成饭店吧!我可听说那里的霸王别姬是一绝!”

秦书记提倡,宋县长第一个举手支持,陈义华、钱国栋、许慕光等等常委随即举手。

这时还会有谁分不清形势?

最后的结果理所当然是到场开会的干部全部举手表示支持,而且确定了率先改革饮食服务公司、食品公司、二十几家镇办、县办小厂。

牵涉到的干部、职工应该有两千多。

动员、宣传、约谈、做思想工作,全世界都找不出比中国干部还要厉害的团队!

相信用不着半年,三水县的“抓大放小”就能出成绩。

其实这些仅仅能够发基本工资的单位,工作岗位已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保留工龄,给职工自由,超过九成职工会过得更好。

当全国下岗潮袭来之时,三水县的职工肯定会庆幸先走一步,没有被逼得走投无路!

这不是虚言,解放思想经常谈,但是能有多少普通职工、一般干部做到了?

绝大多数是逆来顺受,他们迷信铁饭碗能够端一辈子,主动离开单位自己闯天下的比例太低。

改革开放方兴未艾,此时的机会多不胜数,三水县领导班子主动打破铁饭碗,逼着成千上万职工、干部自谋出路。

刚开始或许面临工作难做的困境,但是只要这一步迈出去了,绝大多数人回头再看时,都会释然。

黄瀚出点子,而且确保方向正确,符合潮流,至于是具体怎么执行,他就管不着了。

相信秦昆仑、钱国栋、陈义华、许慕光等等都不是省油的灯,不怕出现难对付的滚刀肉。

黄馨遇上好事情了,八七年一月宣誓成为了预备党员。

高中生入党不太容易,整个实验中学只有高三年级的七个同学,无一例外都是品学兼优政治清白的。

黄馨、杜佳都是去年纳入的考察对象,而且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由此可见,杜佳的家长也希望女儿走仕途,让女儿早早的把党票拿到手。

李梅没有得到入党的机会,毕竟高中生入党的比例连百分之一都不足,唯有品学兼优的尖子生才被列入考察对象。

李梅爸爸李建国也被提拔了一级,早就不是办公室主任,是食品公司二把手。

然这几年正是食品公司盛极而衰的节点,原本轨迹没有黄瀚的魂穿,食品公司衰败的速度还没有这么快。

那是因为有了黄瀚,三水县提前搞了“大包干”,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渐渐的,小小个体户就积攒下资本,拥有了跟食品公司门店抢夺市场的能力。

教导我们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事实证明没法垄断经营小型国营单位、集体单位连纸老虎都不如,用不着戳就破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惯例,三水县的企事业单位都等着秦书记上任的举措。

果不其然,秦昆仑一出手就是高招、狠招,影响力将要达到什么程度,这时还不好说!

首当其冲的饮食服务公司、食品公司搞不好面临树倒猢狲散的窘境啊!

李建国坐不住了,他来到徽派宅院找和黄馨一起学习的李梅是假,目的是想偶遇黄道舟或者黄瀚,探探口风。

时过境迁,想当年自己家的条件在三水县应该是过得最好的人家之一,如今呢?

李建国很少来徽派宅院,坐在堂屋里喝茶等人还是头一回。

他思绪万千,细想那时的黄道舟家,连白米饭都吃不上,他家不仅仅经济条件好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肉都吃腻了。

不仅仅是李建国,食品公司的大部分职工都具备优越性。

人家买猪头肉要排队,食品公司的职工交一两毛钱就能带回家一搪瓷缸,还都是猪拱嘴。

人家的肉票当宝贝似的,食品公司的干部、职工根本不当回事,不少职工闻到肉味就想吐!

为什么,上班时经常可以往嘴里塞猪头肉,吃腻了呗!

唉!有时候一个好工作,一个油水足的工作会让人不思进取,害人不浅啊!

到头来才发现,所谓的好工作已经不好了,还有可能根本干不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