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四百五十一章弘扬中华美德

一九八一年 第四百五十一章弘扬中华美德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06-20 00:29:03 来源:转码展示1

邱老师何尝不想做成这件事,见孩子们信心百倍,她道:

“我同意了,明天就拿着你画的草图去找找设计院的老同学,请他帮着做个大概的预算,看看造这座桥八万块钱够不够,设计院能不能免费为我们提供设计!”

“邱老师,您老同学在设计院干什么工作啊?”

“以前搞工程设计,现在不怎么亲自动手了。jiuzuowen”

“不亲自动手?哎呦喂,邱老师,您的同学是设计院长对不对?您有这样的同学干嘛不告诉我呀?”

“怎么了?你也没问过呀!”

“算了,算了,我家准备投资的宾馆已经设计好了,以后我有什么有关于设计的项目肯定要打您的旗号去找您的老同学。”

邱老师貌似很相信黄瀚的办事能力,没有阻止,而是叮嘱一句,道:“你要有分寸,不能让人家太为难。”

“我晓得,我从来都是宁可自己吃亏,不占人家便宜,我妈妈总是教育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家帮我家办事了,我肯定不会让人家白忙。”

“嗯!我相信你。”

“邱老师,我更加信任您,相信筹集的钱到了您手上,肯定一毛、一分都会算得清清楚楚,都会用在‘师恩桥’上。”

“‘师恩桥’?这是计划中廊桥的名字吗?”这一刻邱老师有些激动。

“嗯,我之所以发起这件事就是常怀感恩的心,让这座桥见证老师跟同学们的情谊。

也为了告诉世人,‘臭老九’的时代会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尊师重道的中华美德会源远流长。”

字字诛心,不对,用词不当,而是每一个字都直击内心,经历过那屈辱年月的邱老师承受不住,居然流泪了。

“弘扬中华美德,尊师重道,黄瀚,你说得太好了,我要记下来,回家讲给我爸爸、妈妈听。”沈晓蓉道。

张春梅、萧蔷等等小伙伴们还能说啥?热烈鼓掌呗!

邱老师道:“沈晓蓉,黄瀚的计划能不能完成,你爸爸是否支持至关重要。”

“我今天晚上就跟我爸爸说这件事,我认为我爸爸肯定会支持,还会让县宣传部促成这件事。”

邱老师为人稳重,她很严肃道:“你认为的不能算数,你得到你爸爸明确答复后,明天告诉我,我得到你的消息后才会去设计院联系老同学。”

“嗯!我明天早上在上学肯定前来告诉您准信儿。”

“黄瀚,朱校长和马书记是你去谈,还是我去?”

“您是发起人,当然您去谈。”

“你才是发起人,我只能算执行人吧!”

“纠结于这个没意义,在家乡建造一座美丽的桥才有意义。”

“嗯!你说得对,我们共同做这件有意义的大事。”

“同学们,我没说错吧?古道热肠的邱老师哪能不支持我们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我们鼓掌欢迎‘师恩桥’筹备处总指挥邱老师给大家致就职演说辞!”

“你这就给我封了官呀!”

黄瀚调侃道:“大海航行靠舵手,‘师恩桥’的筹备靠总指挥邱老师。排演节目也离不开您啊!”

邱老师笑道:“鬼灵精,我知道轻重,一定鞠躬尽瘁。”

“别,这词儿不好,不吉利,应该是我们共同努力!”

退休在家的日子很无聊,即便邱老师心如止水也觉得度日如年,“师恩桥”计划如此有意义,真的让邱老师心花怒放。

她笑盈盈看着二十几个少年,牵起黄颦的手,道:“有你们这些学生,我这辈子知足了。”

邱老师一直认为沈晓蓉和黄颦弹钢琴最有天赋,有成为钢琴家的潜质,对她俩青睐有加。

沈晓蓉有些兴奋,回到家发现沈建华还没回来,问道:“妈妈,爸爸有没有出差呀?”

“没听说呀!”

“那他晚上有没有应酬?”

“不知道,应该没有吧,如果有,这时候应该打电话回来了。你怎么了,有事情要找你爸爸谈?”

“嗯!”

“什么事啊!先跟我说说呗!”

沈晓蓉把今天的发生事一五一十讲了,秦淑珍立刻不淡定了,他们夫妻俩明年肯定离开三水县,至于是留在苏南省还是去浙江省没有最后决定。

异地当官是惯例,沈建华还想在地方上干一届夯实基础,如果能够担任苏南省某个地级市的党高官或者二把手,他肯定愿意留在苏南省。

秦淑珍倒是希望回杭城,毕竟俩人的父母都老了,子女离得近便于照料。

眼看着将要离开三水县,在这个节骨眼上募集资金修建一座廊桥,这不仅仅是取得了业绩,还足以证明三水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成就。

如此好事怎么能不予以支持?

秦淑珍立刻给老公去了电话,告诉他女儿有好事、大事要跟他协商,让他没有重要的事处理立刻回家。

十分钟后,沈建华进了家门,道:“晓蓉有大事好事给我商量?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呢!”

“爸爸,你可回来了,我们今天制定了一个伟大的计划,准备通过举办文娱晚会的形式募集资金,在南大街的老通扬河上,修建一座廊桥……”

沈晓蓉不是盖的,不仅仅聪明还口齿伶俐,把今天的事儿说得清清楚楚。

“邱老师牵头办这件事很好,但是要募集八万块呢,这恐怕不太容易呀!”

沈建华没有否决这件事,一开口就提出了关键所在,调子起高了,钱不够弄出个半吊子工程,就不是为三水县办了好事,而是添了笑柄。

沈晓蓉解释道:“黄瀚信心满满,他就能卖几千上万张门票,我也有信心卖几百张,参加的同学们好几十,他们都会帮着买票。爸爸,你用不着担心钱不够。”

“这怎么能不担心,县里要是有预算,这桥还用得着你们募集资金来修?”

“县里为什么没有修这座桥的预算?那里的渡船停了,来往的群众多不方便呀!”

沈建华解释道:“县里在集中力量修中干河大桥,在扩建化肥厂,投资热电厂,投资钢铁厂,一直苦于资金不足。

从南大街渡口来往的群众并不多,绕道白求恩桥和西洋桥也只不过多花二十几分钟,短时间内县里没有修这座桥的计划。”

沈晓蓉道:“我们来募捐造桥,用不着县里出钱,你更应该大力支持我们的计划呀!”

“我原则上是支持的,就怕你们弄不到足够完工的钱,最后还得是县里掏钱。这会让县里很被动,约等于是逼上梁山。”

“不会的,黄瀚胸有成竹!”

沈建华不以为然道:“胸有成竹不能当钱用,要我支持,就不能留下后遗症!就要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信任你们做得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