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四百三十四章有财大家发

一九八一年 第四百三十四章有财大家发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06-20 00:29:03 来源:转码展示1

黄道舟今非昔比,在三水县官场应该是有了不小的知名度,他有底气跟三水县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谈判,跟银行一把手要优惠完全做得到。xinghuozuowen

张芳芬疑惑道:“我们自强服务公司一直没有用过贷款,应该是算新客户,恐怕没什么优惠呀!”

黄道舟给予肯定答复,道:“这个不是问题,有我们厂这个优质客户担保,你们应该能够享受优惠。”

人总是会在不断学习中成长,黄瀚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俩分别是上百、数百人的领导,所处的高度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这段时间看报纸、看新闻联播,参加县里的会议,他们感觉到了国家抓经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因此在黄瀚提出投资“事竟成宾馆”时认为靠谱,没有反对,都在想怎么落实。

他俩都有办饭店的经验,会算账,能够想象得出办个宾馆属于一次性投入,只要办得起来以后根本不愁生意,肯定能赚钱。

夫妻俩睡觉前在床上聊了有两个小时,都认为负债发展不算啥,不愁偿还能力。

与此同时,黄瀚也躺在床上谋划,他忽然间灵光一闪,觉得总是自己家发财很不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财大家发才是皆大欢喜。

这一次投资“事竟成宾馆”何不如拉上秦昆仑、钱国栋、成胜利、宋春华参股经营。

他们都是国家干部,不能明目张胆做这种事,完全可以用他们家长辈或者可以信任的亲人名义参与啊!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结成利益共同体,友谊才能够长时间维持。

天下可赚的钱何其多也,万万不能独吞,大家发财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发展。

得找个机会约秦昆仑、成胜利几个来家里好好谈谈,让他们想方设法凑出些本金。

第二天早上和成文阁、钱爱国俩人在体育场打拳时,黄瀚问了问,得知成胜利和钱国栋今天没有出差,黄瀚道:

“你们俩回去跟你们爸爸说一声,请他们晚上来我家吃晚饭。”

钱爱国乐了,道:“又搞家庭聚会啊呀?”

“不是,是我有事情要找你爸爸商量,没你们俩,你们别浪费时间,认真学习最重要,要争取考过实验中学的分数线。”

“哦!我知道了。”钱爱国失望道。

成文阁笑了,道:“瞧你那点出息,是不是想吃‘霸王别姬’了?”

“这段时间脑力、体力消耗特别大,肚子里没油水,好不容易等来大哥请吃饭,却没我俩的份儿,当然失望得很。”

“你这话说的,有点水深火热、苦大仇深啊!你妈妈难道不给你吃肉?”

“我妈妈烧菜的手艺还没爸爸好呢,现在爸爸忙死了,哪有可能烧菜?唉!家里的伙食不是不好,是不好吃。”

“哈哈!我家不一样,我妈妈的手艺好着呢,糖醋排骨、鸡煲肚、松鼠桂鱼……”

“咕咚!”钱爱国吞了一大口口水,道:“二哥,不带往人家的伤口上撒盐啊!”

“要不这样,星期天中午我带上一盆‘霸王别姬’,我们都去成文阁家吃饭,我也有点想吃成文阁妈妈烧的糖醋排骨了。”

“哎呦喂!真的吗?我妈妈要是知道你去家里吃饭,肯定乐坏了。”

“你叮嘱你妈妈,别弄太多菜,有糖醋排骨就行了。”

“我妈妈愿意弄多少菜我管不着,但是我知道你去我家吃饭还带着菜,我妈妈肯定不高兴。”

“哟!这倒是真的,我欠考虑了,钱爱国,星期天中午就别吃‘霸王别姬’了。咱们吃成文阁妈妈烧的拿手菜。”

“嗯嗯!我压根儿没提‘霸王别姬’呀,都是你俩想当然,我其实更喜欢吃‘扬州狮子头’。”

黄瀚和成文阁面面相觑,“他没说过?”

“还就真没有,是我先说的。”

中午,黄瀚放学回家吃饭时,张芳芬乐滋滋告诉黄瀚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让他无比震惊。

张芳芬上午一上班就跟宋春华谈起准备投资开办“事竟成宾馆”,并且把为什么有了这个打算跟宋春华说明白了。

宋春华也是国家干部,在体制内干了接近二十年,她比张芳芬更加了解三水县的实际情况。

她希望“自强服务公司”蓬勃发展,认为投资开办“事竟成宾馆”可行,表态拿批文,拿地,跟菜农谈判,跟居民搞房屋置换,都由她来做工作。

俩人准备大干一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把资金问题落实,前期工作约等于白做。

张芳芬和宋春华去银行跟人家谈贷款事宜,一个姓高的信贷员见到宋春华很热情,因为他就是“黄陈居委会”的居民,见到居委会主任来办事当然肯帮忙。

听张芳芬和宋春华讲清楚了来意,高同志告诉她们一个消息,国家去年下半年为了支持个体经济发展,拿出上百亿资金给个人放贷,他们这里就有不少额度。

很搞笑的是,申请借贷这些钱用不着给利息。

高同志说了,如张芳芬、宋丹华这样的国家干部,只要打报告,行长肯定能批两三万块钱无息贷款,如果她们愿意担保,银行也可以给她们的担保人放贷。

这是什么情况?所有人都是傻子吗?

为什么不把不要利息的钱贷出来,如果没地儿用,换一家银行存一两年定期,也能够获利百分之五以上啊!

有可能这时候的人民群众胆子太小,不敢明目张胆占国家的便宜,也有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好事。

最起码这两年天天看报纸的黄瀚就不知道这件事,普通老百姓可见一斑。

其实黄瀚不知道内情,银行放贷得看人,最重要一条就是有拥有稳定工作的担保人,最佳人选是国家干部。

这年头的公家人胆子不大,哪肯给谁担保借几千几万块钱?万一借贷人还不上,自己岂不是凭空背上了债务?

国家干部都是拿工资吃饭根本不需要借贷,哪里关心银行有没有这种贷款?

(请把推荐票、月票留下,谢谢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