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二百七十二章妖孽

一九八一年 第二百七十二章妖孽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06-20 00:29:03 来源:转码展示1

黄瀚已经跟黄道舟、张芳芬谈过利用砌好的老宅办个小小服装箱包厂的打算。zhongqiuzuowen

他们俩人认为反正方桂兰四人已经在做,“双肩包”既然好卖,布料又能够解决,干嘛不尽可能争取多做些?

他俩都支持,都认为厂名叫做“新风服装箱包厂”蛮好的。

这段时间黄瀚一直在琢磨着挂上集体的招牌,心里已经有了计划,这时乘着酒兴跟张芳芬谈起自己的打算。

黄瀚道:“‘黄陈居委会’主任是钱爱国的大姨,我们找她谈谈合作,我准备成立一个隶属于三水镇的服务公司。

不仅仅‘事竟成饭店’是挂靠单位,生产‘双肩包’的新风服装箱包厂也是,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新的项目。”

张芳芬听了觉得头大如斗,道:“这些我都不懂啊!”

“服务公司其实是个拥有集体牌子的空壳,‘事竟成饭店’和新风箱包、服装厂都是挂靠单位,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那这个服务公司有什么用呢?”

“给集体性质的职工发工资,缴纳医疗费、退休金统筹,这些职工根据她们的特长,可以安排在‘事竟成饭店’上班,也可以去做‘双肩包’、服装挣计件工资。

她们拿到的工资其实跟农村户口的临时工是一回事,缴纳的统筹也是工资的一部分。”

张芳芬有点懵,一脸迷茫道:“我还是不太听得懂!”

见张芳芬眉头紧皱,黄瀚觉得有些强人所难,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经历的,一下子让张芳芬提高到运作公司的高度,完全是急于求成。

他赶紧安慰道:“妈妈放心,你不懂没关系,我全程参加谈判就行,以后服务公司办起来,也是我来手把手教你怎么当好经理,你聪明又能干,学起来肯定容易得很。”

儿子的神奇这一年时间张芳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她信任黄瀚的程度甚至于超过了对黄道舟的信任度,此时如释重负。

她“呵!呵!”笑道:“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虽然识字,但是没上过学,太复杂的东西还真弄不明白。不像你,就是个天生的鬼灵精。”

“妈妈,我准备把你将要担任一把手的服务公司叫做‘自强服务公司’,我们家现在生产的‘双肩包’以后生产的服装叫做‘风’牌。”

“嗯!我听你的。”

“我明天就让钱爱国约他爸爸来谈一谈,也顺便拜托他安排人帮着去注册‘风’牌商标。”

“人家在办那么大的厂子呢,忙得很!总是麻烦人家好吗?”

“不要紧,钱叔叔手底下有不少人呢,用不着他亲力亲为,况且我也想知道他们的‘阳光牌’电饭锅出新产品了吗?销售完成得怎么样?”

“呵呵,老钱这个人也蛮有意思的,他怎么就那么相信你呢?”

“因为我聪明呗!”

“去去去,能得你!”

“阳光牌”电饭煲已经在生产,并且形成了销售,只不过前期产品严格来说根本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从广东那一边购买配件组装。

这些生产零部件的厂子同样是“三角牌”的供货厂家。

钱国栋前段时间重点攻关几个主要零部件争取实现量产,因为唯有这样做才能够自己掌握质量,才能够赚取利润。

“阳光牌”电饭煲一开始就是进入沪城市场,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好做得很。

至今为止已经实现了一百多万的销售,但是完全没有利润。

这根本不重要,因为卖出去两万几千只电饭煲,顾客的质量反馈还行,“阳光”这个牌子渐渐地在沪城有了知名度。

黄瀚在钱国栋心里根本不是小孩子,而是妖孽。

啊呸!不应该这么说,听起来像骂人。

总而言之,钱国栋心目中的黄瀚是不同寻常的,不可以轻视。

黄瀚约他,他不管多忙都会赶来见面。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晚上八点钟,“事竟成饭店”楼上的东房间里。

黄道舟夫妻俩、钱国栋夫妻俩加上黄瀚,五个人在商量事情。

钱国栋来的时候带了两个电饭煲,他喜滋滋告诉黄瀚,这两只电饭煲已经实现了百分之四五十的零件自产,利润能够达到两成以上。

厂里还在进行技术攻关,最迟明年春天将要实现全部自产,那时毛利率将要达到甚至于超过三成。

先全部使用“三角牌”原装配件生产“阳光牌”电饭煲就是黄瀚出的金点子。

事实证明行之有效,使得“阳光牌”电饭煲在很短时间内就立足沪城市场。

阳光电器厂生产的电饭煲,钱国栋总会在第一时间拿两个来“事竟成饭店”使用,他这也是让黄瀚能够了解电饭煲的质量,好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开始没有谈自家事,而是再次为钱国栋出谋划策。

黄瀚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求阳光电器厂无论生产什么产品,都要实行包退、包换、保修。

要求钱国栋放出豪言,“阳光牌”电饭煲保用三年,三年后包修,只收取材料费。

黄瀚还指点钱国栋在沪城搞几个销售点专卖“阳光牌”电饭煲,这种销售点也是维修点,提供三包服务。

这些都是生产小家电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只要钱国栋不折不扣照做了,相信用不了多久“阳光牌”电饭煲在沪城就能够深入人心。

黄瀚还建议钱国栋不要舍不得花钱搞销售网点建设,为了防止地方不能稳定,最好想方设法买门面做网点。

听了黄瀚的建议后,钱国栋大受启发,道:“你的这些办法太好了,我们厂只要站稳沪城市场,恐怕两三年内都用不着担心产品卖不出去。”

“是啊!沪城就有三百万只以上的销售市场,算算账就是一两个亿的产值,你们厂今年能够达到一千五百万的产值就顶天了。”

“一千五百万?今年恐怕做不到,有个一千二百万就不错了。就这样,我们厂也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利税大户啊!”

黄道舟惊叹道:“一千二百万?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毛利润,就是二百多万啊!

就算减去五十万的工资和医疗费、退休金统筹,你们今年的利润也不低于一百万。”

“这有啥,县里重点扶持呢,你才真的不简单,这个月产值都接近二十万了,今年总产值恐怕不会低于二百万吧?”

“我们厂的利润不高,至多有个百分之十毛利。”

“可是你们的人数也少啊?”

“现在已经不少了,加上马上到位的徒工,不算退休人员,已经接近一百四十。对了,你们厂现在多少人啊?”

“满打满算不超过四百五十,平均月收入不低于六十块钱。”

“嗯!平均收入应该比我们厂子多点,我们厂子是五十块钱出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