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一百一十四章唱歌弹琴

一九八一年 第一百一十四章唱歌弹琴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06-20 00:29:03 来源:转码展示1

星期天上午,正在认真弹钢琴的黄瀚忽然听见身后有人鼓掌,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沈晓蓉笑盈盈看着自己。maixi9

“人吓人,吓死人啊!我正弹得忘我,你这几下子吓得我魂飞魄散啊!”

“嘻嘻,你很胆小吗?我可听说你一个人打了比你高半头的三个‘红旗小学’四年级的男生。”

“那是以讹传讹,我哪有可能那么厉害?就是发动突然袭击打了欺负我的一个男生,然后撒腿就跑。”

“你以后最好别跟人家打架,会吃亏的。”

“我怎么可能跟人家打架,我喜欢以理服人,一般情况下都是忍让,唯有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才无需再忍!”

“还一套一套的,不聊这个了,没意思!黄瀚,你的进步太快了,刚才弹得很好,那个曲子我学的时候练了足半个月呢。”

“呵呵,那是邱老师和你教得好!”

“听说你每天都来练琴?”

“是啊,笨鸟先飞么!”

“嘻嘻!你还是笨鸟?那么全校岂不是有上千傻鸟!”

“你今天也是来练琴吗?”

沈晓蓉俏脸一红,道:“我在家里可以练琴,用不着到学校来。”

“你应该是来找邱老师吧!不巧啊!她刚刚回去了。”

“我是来找你的。”

“找我?你不生气了?”

“我什么时候生气了?”

“哦!那就好,我还担心由于上次话说得不好听,让你讨厌呢!”

“我爸爸昨天说了,你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很聪明,说出的话跟大人差不多。”

“你爸爸这段时间应该是为了早日执行大包干在奔波吧!”

“嗯!他经常下乡,脸都晒黑了,妈妈说他快赶上张飞了。”

“你爸爸如果能够早日在三水县推行大包干,不仅仅有利于三水县的农民,也有利于他的工作。”

“这些事不应该是我们过问的。”

“也是!你说得对,我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嘻嘻,我们不聊这个,你能不能给我唱几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唱几遍?为什么?”

“我想把曲子记下来。”

“哦,我明白了,你是准备弹这首曲子。没问题,你拿纸笔,我一句一句唱。

可惜我现在水平不够,我要好好学,争取一两年内能够把听到的曲子记下简谱。”

“嗯!你这么勤奋好学,我相信你做得到!”

两个孩子唱歌弹琴,居然觉得相当有趣,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两个小时……

中午回家时,张芳芬乐滋滋让黄瀚试新做的衣服。

她这些天有时间,根据黄瀚连说带比划并且画了草图的样子,给黄瀚做了一套“劳动布”料子的衣服。

式样当然不是黄瀚设计的,而是后世常见的七分裤和牛仔短袖。

黄瀚不喜欢衣服绷得太紧,裤子做得宽松了许多。

张芳芬勤俭节约惯了,她根本没听说过七分裤、五分裤,认为这条长长的短裤应该最少穿三年,特意在腰部做了活扣。

如果黄瀚长壮了,裤腰完全完全可以放开两寸。

看着儿子高高兴兴换上她新做的套装,张芳芬乐不可支,她问道:

“黄瀚,衣服上有不少小破洞呢,毛头都露了出来,要不还是让我补起来吧,放心吧!我用一样的料子补,肯定不难看!”

“嘻嘻,用不着,多了这些破洞透气更加凉快。”

“唉!你这孩子,什么眼光啊!不怕穿出去人家笑话?”

“笑话?哈哈!人家羡慕还来不及,怎么可能笑话?”

“好吧!你爱穿就随你吧!”

“妈妈,我上一次请你帮着做的布鞋好了吗?”

“做好了,已经送去北大街小皮匠那里上鞋面了,我明天上午买菜时顺便拿回来。”

“新做的衣服要和新鞋子搭配起来穿才时髦,我星期一中午就穿这一套去上学,肯定会让同学们羡慕死了,他们一定气自己没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妈妈!”

“呵呵,真会挑好听的说。”

这个时代的妇女大多数会缝鞋底,就是那一种“千层底”,也会缝鞋面。

但是把鞋面跟鞋底缝在一起就需要交给做鞋的皮匠加工,根据难度大小给一毛钱左右。

黄瀚要求的布鞋当然也是“劳动布”鞋面,看上去肯定跟后世的“板鞋”差不离。

如果穿上这一身去上学,放到两千年后都属于时髦的,在此时当然会引人瞩目。

由于挣到钱了,而且远高于月工资,五婶方桂兰真是每天在厂里忙完该她的活儿就回家缝“双肩包”,这段时间居然能够三天缝五个。

张慧芬拿方桂兰相比真的远远不如,她毕竟没有在农村吃过苦,也不太努力。

虽然花的时间跟方桂兰差不多,都是依旧保持一天做一个的速度。

即便如此,已经有二十几块钱到手的她也觉得宽裕太多,这段时间张慧芬都在黄瀚家吃午饭。

两个在家里干活的人都是亲戚,哪能不注意?每一次留张慧芬吃午饭时,张芳芬都会跟方桂兰客气一下。

五叔家跟黄瀚家在一个院子里住着,五婶当然不可能也在黄瀚家吃饭,都是回家吃。

也幸好家里有黄瀚的奶奶帮着做饭、带孩子,方桂兰忙着搞外快影响不了五叔家的生活质量。

最穷的老三貌似忽然间发迹了,爷爷大为奇怪,他特意来看了看,得知是两三个妇女做包卖没说啥。

黄家是小业主,爷爷在解放前其实也是做生意的,家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米店。

因此他其实也不排斥做生意,得知老三上街买茶叶蛋后根本没有过问。

黄道舟、黄道武、黄道乾、黄道涵弟兄四个已经分家了,就数老三黄道舟日子最难过,做老子的当然希望他过得好,见他有了赚钱的门路心里高兴。

老大黄道乾生了六个孩子,三男三女,最小的是个男孩子比黄瀚大三岁,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低于三水县平均水平。

但老婆孩子们都是定量户口,要比黄瀚家强得多,生活条件跟五叔家差不离。

老四黄道涵夫妻俩都是三水县最大乡镇的小学老师,住在镇子上,是单位的公房。

他们生了一儿一女,还把女儿过继给了四婶的哥哥在外地生活,相当于只要抚养一个孩子,经济条件远高于三水县平均水平。

这夫妻俩最大的爱好就是攒钱,九几年的时候存款就足够在三水城区中心地段买两套三居室。

但是他们没舍得买,继续攒钱乐此不疲,然后到了两千年,攒的钱只够在中心区买一套三居室了。

他们还没买,继续攒钱,然后钱不够买一套三居室,最后的结果是攒钱玩了一辈子,一直到死都没有在三水城中心区卖上房子。

……

……

……

……

……

……

……

今天三更,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